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有關説課稿模板彙編6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8.89K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説課稿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説課稿模板彙編6篇

説課稿 篇1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師恩難忘板書課題),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教法和學法、説教學過程、説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説明。

一、説教材

《師恩難忘》是蘇教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組第1篇課文,是一篇深情而又樸實的記敍文。文章用平實的語言敍述了40年前的一堂生動有趣的語文課,塑造了一位可親、可敬的鄉村老師形象,抒發了尊敬愛戴老師的思想感情。全文寓情於事,情真意切,語言平實,描寫自然,結構簡潔完整,鄉土色彩濃郁。

(新課標中對五六年級學段的閲讀要求是: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有一定速度;能借助詞典閲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體會作者思想情感,初步領悟文章基本表達方法;敢於提出自己看法。)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語言的能力,(這為本課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學習基礎。)但對敍事中融入自己情感的寫作手法仍缺乏理解。

結合本文特點和5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基礎,依據新課標對本學段的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 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理解新詞語的意思。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連貫、通順地複述“我”開學第一課的情景。

3 培養學生尊師、愛師、親師的感情。

學習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敍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其中,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尊師、愛師、親師的感情。

教學難點是:學習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敍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二、説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採用的教法是啟發誘導法、指導閲讀法,媒體演示法,拓展遷移法。在使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的同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發現法、討論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閲讀習慣。

三、説教學過程

板塊1 師生對話,導入新課

1鋇既耄和學們,在四年的學習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過幾位你欣賞或者喜愛的老師,他們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憶一下,他(她)為什麼會讓你難忘?

2敝該作答。

3苯姨猓合旅媯我們大家一起聽一聽著名作家劉紹棠對兒時老師的回憶。板書課文標題,播放課文錄音。

板塊2 初讀文本,整體感知

1 自學生字詞。

①自由朗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詞,藉助工具書理解。掃清文本障礙,同時體現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徵。

②檢查學生的生字詞的識記情況,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字詞進行指導。

(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誨”。讓學生觀察字形,想一想: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個共同特點是什麼?)

字音易錯的字,如正、誨、捅。

字形易錯的字,如炊、恍、醒。

讓學生用鋼筆描紅,然後在練習本上寫一寫、練一練。

2 指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聽,幫助糾正出錯字音,瞭解學生讀文情況。

3 學生默讀全文,思考:文章主要講了什麼?然後相互交流,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板塊3 細讀探究,體悟情感

第一部分:1—2自然段

學生自讀,想一想:田老師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然後交流討論。

第二部分:3—7自然段

1 學生自由朗讀,找出田老師教學最讓人佩服的地方,並用筆畫下來。同桌討論,指名彙報。

2蹦悴幌胩一回田老師的國文課嗎?

①同桌互相讀給對方聽。

②指名朗讀。

3狽錘叢畝戀5自然段,然後把這個故事複述給大家聽。説説你很快能複述出來的祕訣。

4 學生默讀課文,想一想:作者喜不喜歡田老師講課?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引導學生體味語言,揣摩其含義。

第三部分:8—9自然段

1蹦讀課文,回顧課題,想一想:哪些語句反映了作者難忘田老師的教誨之恩?

2敝傅祭識粒涸躚讀才能傳達出作者對田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使學生深入感受作者對田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討論;

②自由練讀;

③指讀。

3斃∽檠芯浚嚎撾淖詈笠桓鱟勻歡斡肟撾謀晏庥惺裁垂叵擔咳醚生體會首尾呼應的寫作特色。

(設計意圖)

板塊4 拓展開放,延伸深化

1毖生再讀課文。説一説:田老師是一位怎樣的老師?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二句話説出來。你還想對作家劉紹棠説一二句話嗎?

3鼻ㄒ屏廢埃涸誚坦你的老師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選擇有關他(她)的一件事寫下來。

4 實踐活動:自制賀卡,在教師節前夕送給你現在和以前的老師,寫上你由衷的祝福,表達對老師的敬意。

(設計意圖)

師恩難忘

師:口才好 文筆好 生:難忘師恩

編故事 娓娓動聽 如春雨滋潤

此板書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説明,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上海市二期課改教材七年級第一學期4.1眾多的河湖,這節內容是在瞭解了我國的地形、氣候的概況之後來學習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可以通過教師的引導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綜合的分析、歸納。同時,本節又是後面學習黃河、長江的基礎,因此有很多的知識點需要落實。

1、 知識與技能

能夠理解河流與人類的關係。運用地圖查找主要的河流、湖泊,判斷江河的流向,識讀內流河和外流河。通過閲讀有關地圖及相關資料,能説出我國主要河湖的概況,初步認識我國陸地水文的基本特點

2、 方法與過程

能夠運用各類地理圖表分析河流水文特徵,初步具備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討論學習,有深入研究某些知識點的願望並樹立珍惜和保護水資源的思想。

作為概述的內容總是比較枯燥,那麼怎樣把一個個枯燥的知識點讓學生愉快而認真地接受,並願意以此為基礎積極探索是本課設計的重點。

通過讀圖,使學生知道我國主要河流的位置、流向和流入的海洋;我國主要湖泊分佈的省區和特點。

通過讀圖,使學生能在圖上確認內外流區域的界限;並結合地形圖指出它與地形區的關係,結合季風區非季風區圖指出它與氣候區的關係。

水文特徵是結合流域內降水、地形特點分析得出的學習過程,使學生初步建立起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影響,即地理環境整體性的意識。

二、説教法

怎樣讓學生在積極的學習體驗中潛移默化地落實知識點,是我考慮最多的。因此,在課前我給學生布置的活動內容很簡單,只是一些資料的收集與介紹。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由淺入深,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為主,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想困難挑戰的信心。

從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出發,我以小組競賽的形式貫穿整節課,每次學生活動都給予一定的分數獎勵,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同時以學習指導法為主結合講授法進行本節的教學。教學中要注意讀圖環節。由於河湖的分佈、河流的走向、水文特徵等是在地形和氣候要素的影響下形成的,因此,除要充分利用本章節的各種地圖外,還要引導學生查閲"中國地形圖"、"三級階梯示意圖"、"我國降水量分佈圖 "、某地的"氣温曲線降水量柱狀圖"等。即通過閲讀本章的地圖,歸納得出現象和特徵;通過閲讀前兩章的相關地圖,分析得出這些現象和特徵的成因,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起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和因果關係,逐漸掌握學習地理的方法。

關於"內流區和外流區"的教學,可從讀圖練習入手。通過查找主要河流及各自注入的海洋,總結出外流河、內流河的概念,進一步得出外流區、內流區的概念。然後引導學生讀圖,觀察內、外流區的界線,與季風區、非季風區的界線進行比較,並給出氣温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分析外流河的特點。(生源較差的學校可不講水文特徵。)

關於"我國的'湖泊"的教學,可把此標題提前至第二個標題。在講完內流河、外流河後,自然過渡到湖泊,湖泊也分為內流湖、外流湖,內流湖多為鹹水湖,外流湖為淡水湖,兩大湖區也分別為鹹水湖、淡水湖的集中分佈區。這樣安排,教學過程會比較順暢。

二、教學流程

導入新課 學生主題發言

我國的河湖概況

的內流河、外流河和內、外流區域

南、北河流特徵

三、主要教學環節實施過程:

導入新課(直截了當)

在學習了我國的地形和氣候的概況之後,接着就來學習有關我國河流湖泊方面的知識。

師:河流湖泊與人類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兩個小組帶來了他們的觀點。

生:第一組(歷史愛好小組),從歷史角度闡述河流的重要性,四大文明古國的河流等。採用主題發言,PPT演示。

生:第二小組,以小老師的方式,讓全小組成員一起來闡述河湖在現代的作用。

師(總結):兩個小組的不同風格讓我們共同瞭解了河湖的重要性與作用。我們不但要歷史的看問題,前進的看問題,還要全面的看問題。(若學生沒想到,老師要強調事物具有兩面性,河湖也會給我們帶來災害,培養學生辨證的看問題。)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豐富的國家,根據統計: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5萬多條,面積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800多個,總水量位居世界前列。

師:那麼,我國主要有哪些河流和湖泊呢?

生:(每組限回答四個,要求指圖回答,答題方式採用抽籤方式。)

師:同學們都講的很好,以下四個湖泊具體在哪一個省級行政區劃呢?(青海湖、洞庭湖、鄱陽湖、太湖)

生:(搶答)

師:那裏有怎樣美麗的風光呢?下面請旅遊愛好小組(第三組介紹其中四個湖泊的美麗風光)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觀察這些河流是否注入海洋,並舉例説明。(請2~3位學生回答)

生:(略)。

師:我國有沒有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生:額爾齊斯河。

師:可見,我國有兩類河流,一類是能夠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它們的流域叫外流區;另一類是不能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內流河,它們的流域叫內流區。內外流區反映了我國河湖的兩類最基本類型的分佈狀況。

師:指導學生識讀、分析“我國的外流區和內流區”圖,回答以下問題:

(1)我國內流區和外流區的分佈有什麼特點?

生:內流區主要分佈在我國西北部,外流區在東南部;內流區面積小,外流區大。

(2)結合“中國乾濕地區劃分圖”,説出內外流區各主要分佈在哪些乾濕地區?

生:內流區主要分佈在乾旱和半乾旱區,外流區主要分佈在濕潤和半濕潤區。)

(3)為什麼內流河主要分佈在我國西北部?

生:因我國西北部以乾旱、半乾旱區為主,這裏降水量小於蒸發量,河流中的水易蒸發、滲透而消失,無法注入大洋。

師:請同學們在“中國河流水系圖”中找出我國最大的內流河。

生:塔里木河

下面請第四小組介紹額爾齊斯河和塔里木河。

師:影響我國內外流區分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同學們所説的降水與蒸發原因外,地形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內外流區的分佈與我國降水量、乾濕區的分佈又不完全一致。

師:從剛才的很多資料中,我們可以知道不同的河流有很大的差別,甚至同一條河流不同時間,不同地方也有很大差別,那麼瞭解一條河流,我們應當研究她們哪些方面的特徵呢?(搶答)

生:(學生可以從各個方面談,例如:可以從歷史的和現實的狀況,可從河流的寬窄、支流、流域面積等水系特點;也可以從水量、流速等等水文特點談)

師:大家説的都很對,但是在上述眾多方面中,以研究河水的特點最為重要。通常我們把河水的變化和運動特點叫河流的水文特徵。主要包括河流的水位、流量、含沙量、結冰期等方面的特點。

師:指導學生讀圖回答以下問題:

(1)河流的水文特徵主要受哪一種自然因素的影響?

生:氣候。

(2)我國外流河主要位於什麼氣候區?

生:季風氣候區

(3)根據季風氣候區降水、氣温的特點,説明我國外流河有哪些共同的水文特點?

學生活動:根據氣温圖表研究南北河流結冰期;根據降水情況比較南北河流流量大小,汛期長短;根據植被情況判斷含沙量。

生(總結):我國秦嶺一淮河一線以北一月平均温在0℃以下,所以秦嶺一淮河以北廣大地區河流冬季結冰,結冰期越向北越長;由於降水量的差別,所以南方河流流量較大,北方河流流量較小;由於降水集中在夏季,而冬季少雨,所以外流河夏季為汛期,南方河流汛期長而北方河流汛期短。

師:可見,我國外流區地域廣闊,各地氣候、地形等等自然條件差異很大,所以不同地區外流河的水文特徵區別也很大。剛才我們就以秦嶺-淮河為界研究了南北河流的不同特徵。

師: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我國河流湖泊的概況,研究了南、北方河流的不同特徵,具體的河流我們將在接下來的課上繼續學習。

説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1、説課內容:

教科書第101頁上的例題,“做一做”及練習二十七第1~5題。

2、教學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面積和周長的對比是在學生學習周長和麪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對比,今後學生才能對周長和麪積正確區分,理解實際意義。所以本節課內容為學生今後進一步學生其它幾何體有着極為重要的地位。

3、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地區分面積和周長的概念及計算方法,並能正確熟練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

(2)、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良好學習習慣。

4、教材編排特點: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本節教材內容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從理論到實踐,具有層次分明的編排特點,也注意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思維規律來編排,這樣,讓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來學習新知識。

5、教學重、難點:

本節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正確區分周長和麪積的概念和計算方法。難點是能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求周長或面積。

二、教法分析

這節課我圍繞“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來設計整個教學過程,並堅持以啟發式教學原則,根據以上教材分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時,我組織學生進行活動,採用實驗操作,引導發現,討論,自主探究等多種教學方法,努力營造一種民主,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使操作觀察、説理、思維等活動有機結合,從而擊破重點,分散難點,實現教學目標。

三、學法分析

教會學生學習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所在。在給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學習。因此,在本節教學中,我注重指導學生掌握觀察操作遷移分析概括自學等學習方法,通過讓學生自主參與,交流合作,使學生有更多展示自己思維的機會。

四、教學程序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分析教材、合理選擇教法和學法的基礎上,我共安排以下幾個活動:

(一)、複習鞏固,導入新課。

1、提問:什麼是周長?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用什麼公式?計算周長用什麼單位?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2、什麼是面積?面積和周長到底有什麼不同呢?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周長和麪積的對比。板書課題:面積和周長的對比。

(二)、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應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品質,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想一想、摸一摸、比一比、説一説四個層次,在每個層次的教學中,我大膽放手,把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親身體會到知識的內涵。

1、一想

先讓學生想一想,回想學習過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公式,得出周長和概念。

2、摸一摸

用實物讓學生摸一摸,在摸的過程中感受到面積的形式,得出面積的概念。

3、比一比。

出示例題:計算下面長方形的面積和周長。

讓學生根據圖形給出的數據計算周長和麪積,指名學生板演,其它學生獨立解答,然後由學生對板演同學的計算進行評價,從評價的過程中讓學生對比長方形周長與面積計算方法的不同,也感受到概念的不同。

4、説一説

結合例題,引導學生討論交流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與面積之間聯繫:都需要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或正方形的邊長;區別是概念不同、計算方法不同、計量單位不同,面積表示圍成平面圖形的大小,計算方法要用面積計算公式,使用面積計量單位。而周長表示圍成平面圖形所有邊長的總和,計算方法要用周長計算公式,使用長度單位。

(三)、鞏固練習,反饋鞏固

1、基本訓練

做教科書第101頁“做一做”1、2題;練習二十七第1題。

2、拓展訓練

用一根16釐米長的鐵絲。圍成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長、寬取整釐米)

想一想,試一試,你一共能圍出幾種不同的長方形或正方形?

長(釐米)

寬(釐米)

周長(釐米)

面積(平方釐米)

這個環節,通過讓學生實際操作,親身掌握到知識的要領,達到鞏固反饋作用,也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五、總結(略)

六、獨立作業。

説課稿 篇4

一、説內容

説課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美版六年級上冊第十課《筆的世界》

二、説教材

筆對於學生,是最常見的學習用品之一。隨着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上也不斷湧現出各式各樣的筆,這些筆無論在外形和功能都十分受學生喜愛。本課《筆的世界》正是以此為切入點,帶領學生走進“設計·應用”的天地,讓學生接觸生活中的設計,並設計生活中常見的物品。

而在第10冊《杯子的設計》一課中,學生對於設計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本課的宗旨是使學生進一步瞭解藝術設計與生活用品的緊密聯繫,學習掌握設計的基本方法,認識到設計要以人為本的原則,創作出更有創意的作品,進而培養創新精神,養成善於關注身邊事物的習慣。

三、説教法學法

1、 教法

啟發想象法:朱熹説:“讀書不可只是在紙上推理義,須反就自身上推究。”想象就是一種最好的探究,有利於深入的思考,培養創新的思維,也有利於突破本科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啟發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感知想象,讓事物在自己的頭腦中構成畫面,幫助理解。

2、學法

(1)自主、合作、探究::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做人,學會創新是二十一世紀教育發展的主題。自主、合作、探究也是新課改所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合作探究有利於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創作意識,在合作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互相啟發,往往能化難為易。先在小組內合作,自學探究,然後再小組彙報,交流展示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交給全班同學共同解決。在合作時,教師應注意指導和參與,及時發現問題,引導交流,促進合作的有效性。

(2)觀察法:引導學生結合課文插圖,觀察畫面,從直觀上加深認識和理解

四、説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瞭解筆基本結構和功能,學會觀察和分析筆各部分的.特點和功能。

2、技能目標: 學習簡單的設計方法,能夠設計美觀與實用相結合的筆。

3、情感目標: 養成關注身邊事物的習慣,提高觀察和分析能力,瞭解設計要以人為本。

五、説重、難點

1、教學重點 :瞭解筆設計的兩大原則—實用和美觀,學會畫簡單設計圖設計筆。

2、教學難點 :瞭解形象與功能之間的關係,從美術的角度對筆的外形進行設計,結合實用性原則設計出造型新穎獨特的筆。

六、説教學流程

發現筆的變化美------感受筆的造型美-----探究筆的功能美------造型美與功能美的結合------“不走尋常路”筆的設計------展評

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來來往往的車輛》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美版一年級上冊的“造型——表現”課,“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不僅培養學生對美術的基本態度和行為方法,為其他美術課程內容的學習奠定基礎而且為學生的情感和觀念的表達提供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給他們帶來了身心愉悦。本課的教學內容為學生逐步樹立起用身邊的材料創造出富有生命活力的藝術品的意識,提供了較好的平台。《來來往往的車輛》的課文內容是怎樣的?這節課的作用是什麼?應該在這裏説一説

(二)教學的目標及重難點:

“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標準在不同學習階段是層層遞進的,根據低年級學生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這一特點,結合低年級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依託教材,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通過撕紙拼貼各種各樣的汽車,進行基本形的練習。

2.通過對來來往往的汽車的.觀察、分析,感受汽車造型的奇特、色彩的美麗,並在“造型——表現”活動中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發展個性。

3.在評價中,通過活動提高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初步懂得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

因為在“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低年級學習階段,主要是為了強調體驗、豐富學生的感受,再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體驗,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認識各種汽車,觀察、分析來來往往的車輛的外形特徵,學習用撕紙拼貼的方法表現喜歡或想象中的車輛。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概括地表現汽車的外形輪廓及將紙撕出自己想要的形狀。這裏的分析定位很好!

二、説教法

1.直觀演示法

直觀演示能更加直觀地讓學生明確製作的方法和步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是通過演示拼貼汽車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掌握拼貼的步驟。

2.討論法

討論能進一步啟發和擴散學生的思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讓學生討論未來汽車的形態這一環節。

3.談話法

談話是指在教學過程學生與教師思想的交流,通過這一方法教師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如本課中讓學生説一説汽車和外形、色彩等。

三、説學法

1.自主性學習的方法

自主學習的基本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出發,尊重學生自主性。因此在本課教學設計中我主要是通過觀察,自主發現汽車的外形、色彩,並結合生活實際,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感。

2.探究性學習的方法

探究性學習具有開放性,綜合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在本課教學設計中我主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讓學生自主探究未來汽車的形狀動手試着拼貼。

四、説教學過程

1.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課的一開始就設計了讓學生隨意撕紙,即用1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把課前準備好的蠟光紙隨意撕,而且要撕出聲音。設計的意圖要説明

2.讓學生觀察撕碎了的紙的形狀,即有規則的和不規則的,緊接着我便引導學生如何撕出特定的形狀,抓住學生好奇的特點,通過我的示範帶領學生撕出三角形、圓形、長方形等形狀,在此過程中要提醒學生如何把握好力度。很好

3.通過課件,請學生欣賞教師的範作(撕紙拼貼好的汽車作品),分析作品的表現方法,從中讓學生領悟,感受撕紙作品的製作方法與步驟,進而引出本課的課題:來來往往的車輛

4.觀察分析 設計的意圖要説明,即為什麼要讓學生進行回憶,讓學生進行討論?

(1)為進一步聯繫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回憶生活中見到過的車輛,它們的外形和色彩分別是怎樣的?

(2)根據學生的回答,通過課件展示,讓學生討論車輛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這些車輛的外形有什麼不同。

5.教師示範,研究技法 這裏可以改成讓學生嘗試撕一輛汽車,然後教師與學生進行討論,如何進行撕紙以及撕紙需要注意的要點,這也是對學生的技法指導的關鍵。要把教師的示範改成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嘗試。

這一環節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撕紙拼貼的方法與技巧,我主要是以一輛公交車為例:

(1)將長方形的紙撕出兩個角做成本身;

(2)撕出幾個小長形拼貼在上半部分做車窗;

(3)撕兩個圓形紙片拼貼在下半部分做車輪;

(4)再撕一些小紙片拼貼在汽車上做裝飾。

在我完成示範之後,為了進一步明確和加深拼貼汽車的方法,讓學生口述我示範的過程。

6.創作表現 啟發學生的想象,讓學生能夠創造出不同的汽車關鍵要通過讓學生欣賞,讓學生説説有什麼你喜歡的地方?

(1)看現有的奇特的汽車圖片,小組討論,未來汽車會是怎樣的?為了進一步拓展和啟發學生的思維,我主要從汽車的外形、功能、色彩去思考。

(2)學生探討自己的想法,依其回答進行表揚、鼓勵。

(3)學生動手撕紙拼貼汽車,在教師巡視過程中提醒學生要注意衞生,不能將碎紙丟在地上。

7.評價交流

沒有評價就無法客觀、公正地判斷課程目標是否達成就不能有目的的改進教學和提高教學質量,而《美術課程標準》評價建議的第一條就是“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因此評價這一環節中,先是讓學生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找找優點。

《美術課程標準》的第二條建議是“注重對學生美術活動表現的評價”,因此,我又讓學生在自我評價的基礎上,進行學生相互評價與教師點評相結合的方式來加強對作品的理解。

8.小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課的最後我讓學生交流本課的學習心得,鼓勵學生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同時,教師在最後對於本課還賦予遵守交通規則,注意安全的思想教育。

五、板書設計

來來往往的車輛

汽車的組成部分: 本身 車輪 車窗

未來汽車: 形狀 功能 色彩

拼貼過程: 構思——撕——擺——拼貼

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正比例的意義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西南師大版第十二冊第3單元的內容。本節教科書安排的是正比例,其內容主要是正比例的意義和正比例圖像,並通過例1和例2介紹這些內容。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生學習了除法、分數和比的知識等的基礎上教學的,是本套教材的一個重點內容。教材通過實例説明: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擴大(或縮小)若干倍,另一種量也隨着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這兩種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做正比例關係。另外從具體的數據中看出:這兩種相關聯的量擴大、縮小的變化規律是它們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商)總是一定的,寫成關係式就是:=k(一定)。引導學生學習正比例的圖像,並利用正比例圖像解決問題,通過正比例意義的教學,向學生滲透初步的函數思想。

二、説目標

1.使學生通過具體問題情境認識成正比例的量,理解其意義,並能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關係,能找到生活中成正比例的實例,並進行交流。

2.通過探索正比例意義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感受事物中充滿着運動、變化的思想,並且特定的事物發展、變化是有規律的。

3.通過觀察、交流、歸納、推斷等教學活動,感受數學思維過程的合理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推理能力、歸納能力和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

三、説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成正比例的量,理解其意義,並能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關係

難點: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感受事物中充滿着運動、變化的思想,並且特定的事物發展、變化是有規律的。

四、説學情

學生在前面已經初步接觸了正比例的變化規律,學習了比的意義、比的化簡與比的應用等。學生最容易掌握的是判斷有具體數據的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最難掌握的是離開具體數據,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

五、説教法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學會利用舊知構建新知的方法、合作探究的方法、分析小結的方法等等。例1利用小區收水費的事件,引導學生體會在單價一定的前提下水費隨用水量的變化而變化的規律,並根據這種規律概括出正比例的意義。為了便於學生髮現規律,用表格分户把用水量和水費對應起來,使學生一看就容易發現“用水量擴大幾倍,水費就擴大幾倍”的變化規律。例2主要是引導學生學習正比例的圖像,並利用正比例圖像解決問題,與傳統的國小數學教科書相比較,這是一個全新的內容。教科書仍然用實際問題引入,通過小麥和麪粉之間的正比例關係引出圖像,教科書只作了在方格紙上描小麥質量和麪粉質量對應點,並連線表示兩者之間正比例關係的方法提示,而正比例圖像包括描點、連線等步驟都由學生自己完成。重要的結論教科書都沒有將結果寫出來,而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方式去概括出來。教學過程中我給學生也留下了自主探索的空間。首先是正比例的意義,我讓學生根據兩個具體事例通過討論交流,從三個方面得出概念的內涵。其次,正比例圖像教科書不僅讓學生在方格紙上作圖,同時還通過問題“觀察上圖,你發現了什麼?”向學生提出探究任務,讓學生根據其圖像去探究正比例中兩個相關聯的量的變化趨勢。

六、説學法

在本節課中,我着重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學會小組合作交流。具體表現在學會思考,學會觀察,學會表達,學會思考教師要設計好問題,學會觀察教師要指導學生觀察表格和圖像,學會表達教師要引導學生如何説,並對學生進行激勵性的評價,讓學生樂於説,善於説。

七、説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複習引入

(1)下面是居委會張阿姨負責的小區水費收繳情況,用這個表中的數能寫成多少個有意義的比?哪些比能組成比例?把能組成的比例都寫出來。

住户張家趙家

水費(元)1520

用水量(噸)68

(2)揭示課題。

在上面的表中,有哪兩種量?(水費和用水量、總價和數量)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除了這兩種量,我們還要遇到哪些數量呢?

這些數量之間藏着不少的知識,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些數量間的`一些規律和特徵。

通過複習生活中常見的數量關係,喚起學生的回憶,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親切感,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增強學習積極性。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教學例1

同學們觀察這張表,先獨立思考後再討論、交流:從這張表中你發現了什麼規律?並根據這種規律幫助張阿姨把表格填寫完整。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將表格完善,並作必要的板書。

同學們發現表格中的水費隨着用水量的增加也在不斷增加,像這樣水費隨着用水量的變化而變化,我們就説水費和用水量是相互關聯的。

板書:相關聯

教師:你們還發現哪些規律?

學生在這裏主要體會水費除以用水量得到的每噸水單價始終是不變的,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出來,便於其他學生觀察:

水費用水量=15:6=20:8=35:14=……=2.5

教師:水費除以用水量得到的單價相等也可以説是水費與用水量的比值相等,也就是一個固定的數。

板書:水費用水量=每噸水單價(一定)

2.教學“試一試”

教師:我們再來研究一個問題。

課件出示第52頁下面的“試一試”。

學生先獨立完成。

教師:你能用剛才我們研究例1的方法,自己分析這個表格中的數據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如下:

表中的路程和時間是相關聯的量,路程隨着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時間擴大若干倍,路程也擴大相同的倍數;時間縮小若干倍,路程縮小相同的倍數。

路程與時間的比值是一定的,速度是每時80km,它們之間的關係可以寫成路程時間=速度(一定)

3.教學“議一議”

教師:我們研究了上面生活中的兩個問題,誰能發現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呢?

引導學生歸納出這兩個問題中都有相關聯的量,一種量擴大或縮小若干倍,另一種量也隨着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所以它們的比值始終是一定的。

教師:像上面這樣的兩種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做成正比例關係。

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出發,經過討論、探索,師生互動過程,學生就可以歸納數量之間隱含的變化規律,正確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4.教學課堂活動

請大家説一説生活中還有哪些是成正比例的量。

三、夯實基礎,鞏固提高

(1)完成練習十二的第1題。

學生獨立思考,先小組內交流再集體交流。

(2)完成練習十二的第2題。

讓學生應用正比例的意義,嘗試着判斷數量之間的關係,是對正比例學習的深化,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

四、全課小結

教師:這節課你們學到了哪些知識?用了哪些學習方法?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這節課從常見的數量關係複習入手,準確把握學生的認知起點,溝通學生新舊知識之間的關係,有利於本節課的學習;同時採用了準備題和新授課用同一個表格,只是表格的數據和列數增加的方式展開教學,有利於幫助學生體會新舊知識間的關係,認識到這些問題在前面已經有所研究,只是這節課的研究角度不同,研究的層次更深而已,在教學例1時,從多方面關注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發現表中的規律,並且還通過多個例題找規律的方式,增加規律的説服力,這樣的教學有利於學生體會所學知識的價值,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在教學中也比較注意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在“試一試”環節鼓勵學生用例1的研究方法嘗試研究,這樣不僅使兩個例題的教學形式有所變化,而且從中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