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實用】説課稿彙編六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4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快來參考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説課稿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説課稿彙編六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埃及的金字塔》是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位的一篇闡明文。同《秦戎馬俑》《音樂之都維也納》同屬第四單位。課文偏重先容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及其修建汗青,寫出了其表面雄偉、佈局精良的特點以及製作金字塔所接納的措施,熱情歌唱了古埃及人民良好的伶俐和超人的本領。整篇課文層次明白,語言平實,形貌過細。

 基於課文的特點,憑據《語文課程尺度》的要求,聯合課本的編滿意圖及本班學生學情,我訂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的:

1、學習、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宏偉”和“精巧”,以及科學的修建過程。

3、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教學重點:瞭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宏偉”和“精巧”,以及科學的修建過程。

教學難點: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二、説教法

1、質疑激趣法:濃厚的興趣是閲讀教學最有效的催化劑。本節課開始,我讓學生説一説“看到課文題目最想了解什麼”這一話題,這樣讓學生自主質疑大大激發了學生的閲讀興趣,同時也尊重了學生的閲讀願望。

在教學科學建造部分時,又以“這樣宏偉而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巧妙質疑,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學生樂於探究,急於探究。

2、直觀演示法: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為突破這一難點,我製作了有效的多媒體課件,直觀形象地再現了金字塔建造的過程,使學生深刻感受到古埃及人民的非凡智慧。

 三、説學法

1、讀中感悟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不應以煩瑣地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因此,在學生理解金字塔的特點時,我通過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自主感悟。力求尊重學生的閲讀體驗,鼓勵學生個性化的閲讀行為。

2、合作探究法。卓有成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在理解科學建造部分時,我讓學生組內合作探究搬石砌塔的方法,培養了他們的合作意識,為突破教學難點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閲讀理解與動手操作相結合。在學生理解與感受金字塔的科學建造時,我讓學生親自動手畫一畫,將閲讀理解和動手操作相結合,學生將語言文字轉化為具體的畫面,更容易理解古代埃及人民的聰明與智慧。

 四、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本着以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自主閲讀體驗、合作探究為主線的設計思路,依託文本,延伸文本,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探究。主要安排了以下教學流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一上課,我從學生所熟悉的各種各樣的塔過渡到金字塔,讓學生初步感受到金字塔和普通的塔是不一樣的,然後讓學生説説看到課文題目後最想了解什麼?學生勢必回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樣一開始便將學生的興趣給激發出來了,為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奠定了基礎。

(二)朗讀課文,感悟重點。

學生在提出了問題之後,我讓學生帶者自己提出來的問題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看誰在朗讀的過程中解決了自己的問題。這樣親切的話語又一次將學生的閲讀興趣推向了高潮。試想: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去讀課文,閲讀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在學生朗讀課文結束後,我讓學生彙報通過朗讀,你都解決了哪些問題。學生自主交流,教師沒有牽着學生的鼻子走,體現了個性化閲讀的理念,教師只是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將重點板書在黑板上。

(三)指導朗讀,感受宏偉和精巧。

在感受金字塔的宏偉時,我首先讓學生找出寫金字塔宏偉的句子並讀一讀,然後抓住具體的語句進行指導朗讀,讓學生通過感情朗讀來感受金字塔的宏偉,並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讓學生認識説明文的説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作假設。在整個感受的過程中,教師沒有進行講解,而是不斷向學生提出了讀好句子的要求,這樣不僅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學生的朗讀水平也大大提高了。

在感受金字塔的結構精巧特點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精巧,教師還進行了補充説明:整座金字塔,沒有用一根鐵釘和一根木料。

(四)感悟科學建造

閲讀教學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的讀書實踐活動。在學習四、五段感悟科學建造時,我先讓學生默讀這兩段,並找出具體的句子讀一讀,然後以“老師還是感受不到金字塔到底是怎樣建造的”巧妙過渡,讓學生分組動手畫一畫,這樣不僅將抽象的語言具體化、形象化,更讓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五)學習首尾,體驗情感。

學生感受了金字塔科學建造後,我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或者説想對埃及人民説什麼,並過渡到首尾段落的學習,此時,我又讓學生結合金字塔的特點,再讀一讀首尾部分,學生感受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便很容易了。

(六)課堂拓展延伸

為了激發學生更進一步瞭解金字塔,我設計了這樣的情景: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徵,這也是埃及作為四大文明古國(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古代中國、古代印度)之一的.重要原因;由於金字塔的宏偉和精巧,以及它建造過程的艱難與埃及人民的聰明、智慧,它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蹟之首是當之無愧的。

在出示了一段話後,我還給學生設計了這樣的探究練習:(1)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古代中國、古代印度為什麼被稱為文明古國?2)查找“世界八大奇蹟”的相關資料。(3)小祕密:金字塔裏存放着法老的屍體——木乃伊,你知道木乃伊是怎麼回事嗎?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帶着小問號走進課堂,帶着大問號走出課堂”,把課內學習延伸到了課外,培養了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和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七)課堂小結。

在結課時我簡樸對課文內容舉行了總結,更緊張的是用“信賴你們通過高興學習,發揮自己的智慧本領,未來可以在月球大概太空中製作比金字塔更雄偉更精良的修建”的話語,引發了學生從國小科學用科學的願望。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注意了語言筆墨的根本訓練和學生的閲讀感悟相聯合,注意了學生讀寫根本技能與語文實踐本領相融合,注意了語文學科的東西性與人文性雷同一,盼望引領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進步技能,昇華情緒,盼望真正實現學生“享受講堂,快樂學習”的優美願望。

説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魯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7課《奇怪的大石頭》,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來進行説課:一、説設計理念;二、説對教材的解讀;三、説教學方法;四、説教學過程;五、説板書設計。

一、設計理念:

在新課標指導下,我本着“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的真實基礎為教學起點,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為目標,力求為學生創設愉悦、輕鬆、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和語文實踐環境,引導學生立足文本語言,凸現語文本體,在濃濃的語文味中弘揚人文,積澱精神;努力實現“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想。

下面,我就“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先來談談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材解讀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玩耍時,對家鄉的一塊巨石產生了疑問,在老師和父親都未能解答的情況下,通過自己多年的研究終於弄明白了巨石的由來。

本文脈絡清晰,圍繞奇怪的巨石,作者將捉迷藏、向老師和父親請教、在英國求學、考察巨石、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時空發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充分體現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遵循刪繁就簡抓本位的原則,依據教材和低年級語文教學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字。正確讀寫“奇怪、嚴嚴實實”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學生理解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自讀自悟、小組合作、教師指導下讀懂課文。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並學習李四光勤于思考、善於動腦、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據新課標要求和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讀懂課文,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本文是通過對話來展示人物內心活動的,抓住對話來體會李四光的思考是層層深入的,李四光的問題是很有邏輯性的,這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教學方法

1、教法:在低年級閲讀教學中,方法的設計十分重要,據新課標基本理念,針對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本課我遵循“以學定教、以人為本、以讀帶講”的基本思路,我主要採用“合作探究”和“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採用情感朗讀理解法和直觀教學的方法鼓勵學生質疑問難,使學生主動參與探究過程中。

2、説法: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學中注重向學生滲透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的學法指導,整體把握、品詞析句、朗讀感悟等方法,悟出效,激活思,調動學生積極性。

四、教學過程:

本着“教重啟發,學重思維感知”的教學原則,為了突出重點,分散難點,優化教學過程。下面我以第一課時為例來談教學環節的設計:

(一) 直接揭題,質疑導入

板書課題,齊讀,讀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針對學生的質疑,總結有價值的問題:大石頭“怪”在哪裏?和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決自己的疑問的?

【引導學生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傾聽過程中發現他們困惑的焦點,幫助教師把握學情,然後以學生的自主提問組織教學程序,以學定教,圍繞這樣兩個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探究式學習,增強學生課堂的主體性、自主性。】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豐厚初讀,能為深入學習打下基礎。所以,在初讀環節上,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接觸文本,在與文本充分接觸中自主識字,走進文本,做到“不讀熟,不開講”。“隕”等字音難點注意引導學生在語境中整體認讀。新課標中第二學段目標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對於剛升入三年級的學生,這是存在一定難度的,也是需要我們在平時紮紮實實訓練的。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這篇課文講了什麼?”學生的回答可能會比較繁瑣和片面,此時我將逐步引導學生概括:主要人物是誰、做了什麼事、結果怎樣?這樣,學生在掌握方法的同時也提高了整體把握文本的能力。

(三) 研讀問題

這是第一課時中最重要的一個教學環節。在解決“大石頭怪在哪裏”的問題時,先讓學生默讀第二段找出有關詞句,再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抓住關鍵詞句體會。“孤零零”説明它是獨立的;“嚴嚴實實”看出它很大。這塊巨石確實怪,難怪李四光對它產生了很多的疑問。為了弄明白他特意去問了老師和父親,讓學生小組明確分工,合作讀對話,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得到培養。

“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只有當教師和學生一起走進文本,學生才能有話可説,有感而發,才能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引導學生讀好老師與李四光的對話,感受李四光思考問題的過程。一般我們都會認為老師的話應該比較權威,可李四光按照老師的推測進一步思考:這麼大的石頭從天而降,應該砸一個大坑,可為什麼沒有呢?從中我們感受到了李四光的勤于思考、善於提問。此外,他沒有因為老師和父親未能解決自己的疑問而放棄求索,通過抓住“許多年、直到、才、專門、考察、發現”幾個關鍵詞語進行朗讀體會,對於李四光孜孜不倦、執着探索有了更形象、更深入的理解。整個環節融閲讀、理解、感受、體驗、表達等於一體,是學生的語文實踐與情思激發共融互促的過程。學生對課文有了全面的理解,在情感上受到了薰陶和感染,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得到了強化。

(四)總結昇華

李四光從一塊巨石質疑,通過自己的探索,研究的成果震驚了全世界,你從中得到什麼啟示?你想對李四光爺爺説些什麼?通過前面的鋪墊,李四光的形象也漸漸飽滿,此時的説話訓練已是水到渠成。本文的教學目標也得以全面實現。

五、板書設計:

板書: 7、奇怪的大石頭

李四光

巨石 勤于思考

孤零零

嚴嚴實實 執着求索

著名的地質學家

這樣的板書設計既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使學生對課文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是有效實現三維目標的整合,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這始終是我追求的目標,這節課也是我追求過程的一箇中間站,正如一位專家所言:語文教學沒有句號,只有逗號。

説課稿 篇3

各位領導、同事: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國小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上冊《長頸鹿和小鳥》也就是(用乘法口訣求商),這課是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八單元“除法”的第一課,它是在本冊第四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的基礎上的後續教學,在這之前,學生對除法的意義已有了初步的體會,會用2—9的乘法口訣口算表內乘法,會用2—5的乘法口訣口算表內除法。本節課通過長頸鹿給小鳥準備房子的情境,讓學生進一步學習用6-9乘法口訣求商,進一步讓學生體會除法的意義,感受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發展學生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時,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重點是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就是能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及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習,使學生獲得學習數學的`成功體驗。

教學過程:教材是我是這樣安排的:

首先展示的是一幅情境圖:上面有這樣的數學信息“42只鳥”,“6只小鳥住一間房子,我要為它們準備幾間房子?”然後是:想一想“如果來了48只鳥,長頸鹿需要準備幾間房子?”再後來安排的是口算練習,最後是;數學故事“分草莓,”也是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拓展練習。

鑑於本課的教學目標及教材的編排意圖,根據低年級的學生學習數學的特點,我選用的是情景教學模式,把整節課串成一個。

請各位領導和同事提出批評指正,謝謝。

説課稿 篇4

《快樂的節日》是北師大實驗教材國小三年級第四冊第十三單元的第一課。這篇課文,以歌曲《快樂的節日》的歌詞為內容,描寫了一羣活潑可愛的少年兒童愉快過自己節日的動人場面。內容生動、活潑。充滿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語言優美。

為了訓練學生有感情朗讀詩歌,使朗讀訓練與感情融為一體,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生活的快樂,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環節。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隨優美的曲調歌唱。

2、感受生活的.快樂幸福,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通過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少年兒童的快樂心情。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佈置學生蒐集有關“六一”圖片,製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 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為了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本節課一開始,我以師生共同蒐集的慶“六一”圖片導入,讓學生在回憶的過程中重新體會到過節的快樂心情。從而營造了快樂的課堂氛圍,為這堂課的學習奠定了快樂的情感基調。

二、 以讀代講,在讀中感悟。

在教學中,我緊扣目標,把教學主要活動放在讀上,為了引導學生感悟語言,使朗讀訓練與情感薰陶融為一體,我採用了多種朗讀形式,如自由讀、指名讀、師範讀、自瀆等讓學生朗讀。在學生讀書過程中,我始終一表揚為主,師生互動,讓學生在自主讀書中感受到讀書的樂趣、節日的快樂。

三、激發情感、快樂學文。

新課標強調尊重孩子的閲讀見解,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所以課堂上,我積極為學生創設寬鬆愉悦的氛圍,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有所思考和感悟。

四、動情時結束新課,留給學生無窮回味。

在學生充滿節日的快樂氛圍中,播放《快樂的節日》歌曲,讓學生隨着歡快的旋律,唱跳。使學生愉悦的情感得到昇華,達到教學高潮,留給學生無窮的回味。

説課稿 篇5

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二年上冊第七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的第2課時——————《分蘋果》,我將從四個方面來説這節課:説教材、説教法,學法、説教學設計、説板書設計。

一、首先我來分析教材。

《分蘋果》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平均分的兩種情況。是在學生已經初步瞭解乘法的意義,學會了2—5的乘法口訣,口算表內乘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通過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初步體驗平均分的意義,來感受平均分與生活的聯繫。體現了動手操作與概念思考對於認識除法的重要性,是後續學習、體會除法意義的重要基礎。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二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新課程理念出發,我制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1、結合“分蘋果”的具體情境與操作過程,認識平均分的兩種現實原型,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意義。

2、能通過具體操作或畫圖的方法解決一些平均分的簡單問題。

3、經歷與同學討論、交流的過程,感受合作與分享的愉快。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面對數量較少的物體,勇於採用多種方式進行平均分。

教學難點:如何用恰當的數學語言描述自己平均分實物的過程。

二、説教法、學法

我認為,教學方法不應以直接傳授知識為主,而應以促進學生的智力、情感、意志等個性優秀品質發展為主。教師不是為了教,而是幫助學生學。因此選擇的教法應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而服務,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為目的,以學生的發展為方向。因此在本課中,我採用了以下教法:

1、故事情境導入法;2、激勵法;3、多媒體輔助法;4、開放式教學法

“教是為了不教”,可見教學貴在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教學中讓學生充分地參與探究,動手實踐,討論交流,獲取新知,領悟方法,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説教學過程

為了實現以上教學目標,根據新課程倡導的理念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本節課我以“分蘋果的”這個故事情境貫穿課的始末,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體驗,設計瞭如下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我們的好朋友笑笑呀,今天特別高興,你知道為什麼嗎?哦,原來,今天是笑笑的生日。她特地邀請小夥伴們來家做客。準備開一個生日Party。笑笑為大家準備了很多好吃的。大家看,她拿出了什麼?(課件出示)哦,這麼多又大又甜的蘋果呀!

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有多少個大蘋果?

師生一起數蘋果。

師:對,一共有12個蘋果。現在笑笑想請同學們幫她把這些蘋果分別擺到盤子裏,你們願意幫忙嗎?

好,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幫助笑笑“分蘋果”。出示課題:分蘋果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師:笑笑拿出了4個盤子,要把這12個蘋果放到4個盤子裏,怎麼放最合理呢? 對,平均分。

師:上節課我們在幫小猴子分桃子的過程中認識了“平均分”。哪位小朋友來説一説什麼是 “平均分”?

學生代表説一説。

師:根據圖上的情境,你能提出一個什麼樣的數學問題呢?

學生根據情境提出數學問題。比如:12個蘋果放到4個盤子裏,平均每個盤子裏放幾個蘋果?

師:平均每個盤裏放幾個蘋果呢?就請同學們動手分一分,注意邊分邊説你是怎麼平均分的?

學生動手分一分。

師:誰能彙報一下你分的結果?

學生彙報結果。

師:那你能説説是怎麼分的嗎?

(學生介紹平均分的方法,教師及時評價。)

2、師:蘋果分好了。咦,樂樂發現盤子有點小,放三個蘋果有點擠。他建議:

每個盤子裏放2個蘋果,可以嗎?哦,明明説:”當然可以,可是盤子不夠呀。小朋友們,請你幫樂樂和明明分一分。(課件出示:這12個蘋果,每個盤子放2個,需要幾個盤子?)

學生先獨立思考或具體操作,再進行全班交流。

師:哪位小朋友來彙報一下你分的結果?

學生介紹分的結果及具體方法。

師:小朋友們都非常聰明,通過動手實踐二個二個的分,或者藉助學過的乘法口訣,都算出了可以放 6 盤。

師:其實呀,這種分法也是平均分。因為每盤放的蘋果是同樣多的。所以,平均分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平均每盤放幾個”,一種是“平均可以放幾盤”。

3、師:接下來,請大家想一想:除了每盤放 2 個,可以放 6 盤。還可以怎樣平均分?請小朋友動嘴説一説,動手擺一擺,看一看還可以怎樣平均分?

同桌擺,學生彙報。(課件出示)

(三)、鞏固應用,深化拓展 。

1。小兔背蘿蔔

① 先數一共有多少根蘿蔔?

②如果每隻小兔拿4根蘿蔔,需要—( )只小兔才能運走?

2、小松鼠裝松果。

(1) 出示“練一練”中的第2題的圖片。

(2) 互動活動:故事中的問題問答。

問題舉例:① 每個籃子裝2個松果,需要幾個籃子? ②每個籃子裝3個松果,需要幾個籃子? ③有6個籃子,平均每個籃子裝幾個松果? ④有9個籃子,平均每個籃子裝幾個松果? ……

3、排隊做操。

(1)出示“練一練”中的第4題的圖片。

(2)提出問題:還可以怎樣排?

①可以採用的辦法:用學具擺、用筆在紙上畫、想乘法口訣等。

②可能會產生以下不同的排法:

每排4人,排6排; 每排6人,排4排; 每排3人,排8排;

每排2人,排12排; 每排12人,排2排。

四、課堂總結:

引導學生談體會,從“平均分的兩種典型方式”、“分實物的多種操作途徑”等方面交流感想和收穫

五、作業佈置:

分一分,填一填:把18個圓形。

1、平均分成3份,每份( )個。

2、平均分成6份,每份( )個。

3、每2個分一份,分成了( )份。

4、平均分成5份,還剩( )個。

5、每7個分一份,分成了( )份,還剩( )個。

六:板書設計:

分蘋果

平均每個盤子放3個

每個盤子裏放2個,可以放6個盤子

説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分析

《乙醇》是新課標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2第三章《有機化合物》第三節《生活中常見的有機物——乙醇和乙酸》第一課時的內容。根據新課標和新教材學習有機物,學生主要學習的是與日常生活相關的一些重要有機物的組成、結構、主要性質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等知識。在學生國中已對乙醇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教學中注意從結構的角度深化學生對乙醇的認識,使學生了解學習和研究有機物的一般方法。在高中化學必修2的有機部分中對官能團的學習有所體現但沒有強化。因此,我認為在本節的教學中我們並不需要去追求知識的系統性,也不需要過多的知識遷移,更系統性的有機物學習將在高二的選修模塊《有機化學基礎》中完成。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乙醇是聯繫烴和烴的衍生物的性質的橋樑,它在有機物的相互轉化中處於核心地位。學好本節課的內容對學習其他烴的衍生物的性質具有指導性作用。可以讓學生掌握在烴的衍生物的學習中,抓住官能團的結構和性質這一中心,確認結構決定性質這一普遍性規律,既鞏固了前面學習的烴的知識,又為後面其它烴的衍生物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本節在本章的教學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

二、學情分析

從知識結構看,學生已經學習了烴的基本知識,對有機化學常見的基本反應類型的有了一定的認識,對生活中較為熟悉的乙醇的一些性質和用途在國中化學學習中也已經有所瞭解,所以對於進一步學習它的組成和性質,有着較強的求知慾。

通過高一化學將近一年的學習,同學們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驗能力,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小組合作完成一些基本實驗操作,但部分學生實驗觀察能力和實驗現象的分析能力還有待於進一步的提高,在實驗分組時注意將各種不同層次及不同特點學生組合搭配,互相幫扶,鼓勵各小組學生主動與老師、同組同學以及組與組之問多交流,形成濃郁的學習研究氛圍,完成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從學生的認知心理來看,進入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思想從“被動接受型”慢慢向“自主學習型”轉變。他們學習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邏輯性和創造性明顯增加,學習動機比較穩定。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掌握乙醇的結構式、物理和化學性質;認識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②瞭解羥基的特性,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官能團”的概念。

(2)過程和方法目標

①通過科學探究活動,瞭解科學探究的方法,提高運用實驗探索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②進行觀察與思考,培養觀察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實驗操作技能力。

③通過從官能團的結構特點入手來分析物質性質的“思路教學”,使學生學會研究有機化學的科學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①學習乙醇的分子結構,體會物質的微觀結構之美。

②獲得物質的結構決定性質的科學觀點,學會以點帶面的學習方法。

③通過乙醇用途的介紹培養學生將化學知識應用於生產、生活的意識,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假酒、乙醇汽油等),培養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④介紹酒和酒精的有關知識,體會化學化工為人類社會創造了美。另外,酒在給人類社會帶來美的享受的同時,也帶來一定的危害,甚至可能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對學生進行美與醜的辯證關係的教學。

4、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乙醇分子結構的確定和乙醇的化學性質

(2)教學難點

乙醇的性質及與結構之間的關係

對於重點、難點的突破,我設計了三個突破點:

①乙醇結構的特點可通過化學計算和分子模型來推導,電腦多媒體技術展示來確定,充分發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作用,使學生在掌握乙醇結構的同時,也學會了歸納演繹的學習方法;

②通過實驗探究和動畫演示的辦法幫助學生認識和掌握乙醇的化學性質;

③在烴的衍生物的教學中,抓住官能團的教學中心點與化學反應中化學鍵斷裂受反應條件的影響兩條主線。

四、教法分析

教學設計中,在學生國中知識的基礎上,突出從烴到烴的衍生物的結構變化,強調官能團與性質的關係,在學生的頭腦中逐步建立烴基與官能團位置關係等立體結構模型,幫助學生打好進一步學習的方法論基礎,同時鼓勵學生用學習到的知識解釋常見有機物的性質和用途。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使之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根據這一原理和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計瞭如下教學方法:

1、實驗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將教材中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如乙醇與金屬鈉的實驗、乙醇的催化氧化實驗),增加幾個探究實驗(如乙醇的溶解性實驗;乙醇、水和鈉的實驗;乙醇與重鉻酸鉀、高錳酸鉀溶液的反應等),設計問題的情景,展示獲取知識的過程,按“實驗→疑問→思考→引導→探究→得出結論→應用”的模式進行教學,從而調動學生的內在動力,促使學生主動地去探索知識。

2.講授法:隨着教學方法的改革,新教法不斷出現的同時,講授法也在不斷地完善。而且不論是哪一種

教學方法,都離不開教師的講解、點評、總結。

3、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法:通過動畫模擬乙醇的分子結構以及化學反應中分子中的斷鍵情況,將微觀現象宏觀化,將瞬間變化定格化,有助於學生掌握乙醇化學反應的本質。

4、歸納、演繹法:通過學生的歸納和邏輯推導,最終確定乙醇的物理性質和分子結構。

5、情境激學法:創設問題的意境(酒的.資料收集、酒後駕駛的檢驗、酒精汽油的推廣等),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在意境中主動探究科學的奧妙。

6、自學、討論法:通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閲讀課本、收集資料,討論交流,自主歸納、總結乙醇的用途。

五、學法指導

1、學好烴的衍生物知識,應抓住有機物分子的關鍵部位(官能團及其鄰近原子),分析有機物在化學反應中的斷鍵本質。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遷移,提高知識的應用水平。

2、在理解掌握乙醇的斷鍵本質的基礎上,注意分析理解乙醇羥基和乙基之間的相互影響,培養用普遍聯繫的觀點分析問題。

3、要注意反應條件(外因)的影響,着重把握乙醇的消去、氧化反應及其條件和產物。

六、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讓學生展示自己在課前蒐集的有關酒類、酒精和乙醇的知識,由教師加以簡單分類評析,並以酒的簡史,結合我國豐富多彩的酒文化等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乙醇的物理性質

【展示】無水乙醇。讓學生觀察、體驗乙醇的色、態、味。利用“酒好不怕巷子深”的俗語和“茅台酒故意碎瓶”的故事加深乙醇揮發性的認識。

【學生實驗】乙醇與水、乙醇與碘單質、乙醇與苯的溶解性實驗,學生體驗乙醇的溶解性。

無水酒精、75%酒精分別與無水硫酸銅的實驗

【學生總結】乙醇的物理性質

【教師提問】消毒酒精、藥酒、酒精去油污的原理、無水酒精的製備方法

(3)乙醇的分子結構

a. 學生回憶並寫出乙醇的分子式:C2H6O

b.結構:讓學生根據乙醇的分子組成推測乙醇的結構,寫出乙醇分子可能的結構簡式。

(A) CH3-CH2-O-H (B) CH3-O-CH3

通過觀察討論讓學生判斷出(A)式中有1個氫原子與其它5個氫原子不一樣,而(B)式中的6個氫完全相同。

【演示實驗】無水乙醇和Na 的反應。檢驗生成的氣體。

【探究結構】提問:如何利用此反應推測乙醇的結構?

學生提出探究方案,並用實驗驗證。再告訴學生,1 mol無水乙醇與足量的金屬鈉反應可得到0.5 molH2,進而讓學生判斷出乙醇的結構簡式為(A)式CH3CH2OH 。

【動畫演示】電腦投影展示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學生看模型寫出乙醇的結構式。小結得出乙醇分子是乙基CH3CH2-結合着羥基-OH。簡介官能團的概念。羥基是乙醇的官能團,決定乙醇的化學性質。

比較分析乙醇與乙烷、水在分子結構上的異同點。(為結構決定性質的規律打下基礎)

(4)乙醇的化學性質

a.乙醇和Na反應

【學生實驗】再次做無水乙醇與鈉反應和水與鈉反應的對比實驗。對比分析實驗現象,填寫下列實驗報告。

鈉與乙醇、水反應現象的比較

實驗現象比較鈉與水反應的實驗鈉與乙醇反應的實驗

鈉的現象

聲的現象

氣的現象

實驗結論

反應方程式

【動畫演示】乙醇與鈉反應的本質。

分析、體會官能團之間的相互影響在實驗中的體現。

練習寫出其它活潑金屬K、Mg、Ca等與乙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b.乙醇和氧氣反應

①燃燒:展示一個酒精燈,點燃。學生書寫反應方程式。酒精可以做燃料。

思考題:如何設計實驗證明產物是CO2、H2O?

②催化氧化

【視頻演示】乙醇的催化氧化:將灼熱的彎曲成螺旋狀的銅絲伸入盛有無水乙醇的試管中,反覆多次。

【學生實驗】乙醇的催化氧化實驗,觀察實驗現象,重點觀察液體氣味和銅絲顏色的變化試着解釋可能的原因。

【動畫演示】催化氧化反應過程中乙醇的結構變化。

總結醇發生催化氧化的結構條件。

【演示實驗】乙醇分別與重鉻酸鉀、高錳酸鉀溶液的反應,説明檢驗酒後駕駛的方法。

【歸納小結】 和學生共同歸納本節的知識,重點歸納乙醇發生化學反應時化學鍵的斷裂情況。用電腦模擬演示,使學生加深理解並鞏固所學的知識。

【自學討論】通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閲讀課本、收集資料,討論交流,自主歸納、總結乙醇的用途。

【小結】在一定的條件下,能與乙醇反應的物質還很多。下一節,我們將學習乙醇和乙酸的反應。在選修課中,我們將接觸到更多的以乙醇為原料轉化為其他物質的重要變化。

【課堂練習】課後練習1、2

【課後拓展】收集查閲資料回答:(3、4任選一個)

1、在焊接銅漆包線的線頭時,常先把線頭放在火上燒一下,以除去漆層,並立即在酒精中蘸一下再焊接。要在酒精中蘸一下的原因是是什麼(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工業酒精為何不能勾兑成飲用酒?

3、根據收集的有關酒的資料,結合老師的簡單分類和本節學習的知識,選擇 研究小課題,進行探究。(酒的發展史,酒的釀造、酒的結構與性質,酒文化,酒的用途)

4、小論文:試論飲酒的利與弊(1000字左右)

七、教學評價

1、過程性評價:課堂參與積極性評價、操作實驗能力的評價、化學用語規範表達的評價

2、終結性評價:習題檢測評價(課堂練習及作業分層次)、課後研究論文放入學生成長記錄袋。評價方式多元化:學生自評、組內同學互評、教師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