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熱門】説課稿模板彙總9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67K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説課稿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説課稿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熱門】説課稿模板彙總9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教材分析

《山雨》是魯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一組教材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本組教材圍繞“感受大自然”這一主題來編排,訓練重點:體會作者是怎樣細心觀察大自然的、怎樣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表達獨特的感受的。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獨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聯想、清新的筆調向讀者展示了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林雨景圖,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那份濃濃的喜愛之情。

文本的詩情畫意、作者的真情感受、編者的編寫意圖、教者的預設生成和學生的學習需求,要做到五心合一,找到共鳴點,形成教學目標:(課件出示)

1、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感受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3、領悟作者是怎樣細緻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繼續學習通過聯想和想象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其中,“感受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同時感受語言的優美”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課件)

二、説教法和學法

為了讓教學立足學生的實際,教學前,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對學生進行調查分析,以瞭解學情。

1、你能正確、流利地讀這篇文章嗎?

2、這篇課文,你想怎麼學?

3、你對課文的哪一部分最感興趣?

調查結果顯示,90%的學生已經熟練朗讀,具備初步閲讀的基礎。80%的學生選擇以朗讀課文的方式學習。95%的學生對課文的第五、六自然段最感興趣。

根據這樣的學情,我選擇這樣的教法和學法。

教法:朗讀法,重點詞語品味法,並輔助採用“結合實際法、情境渲染法”等。

學法:根據教材的特點和五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這節課我將引導學生用“讀文想象,品味詞句”的方法來學習。

三、説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四個環節展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課伊始,我這這樣導入。昨天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訪問了“山裏的朋友”,感受了人與大自然的親密無間。作者是怎樣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的呢?

學生簡單交流後,我接着説:自然界中,美無處不在,只要細緻觀察,用心傾聽,就一定能發現美。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山雨》就是作家趙麗宏細緻觀察、用心傾聽後描繪的自然景觀。

教學從已知內容入手,意在温故知新,既有利於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強烈的閲讀期待。

二、初讀課文,梳理內容

對略讀課文的教學,已經達成一些共識:其一,略讀課文在閲讀內容上應“不求甚解”,在閲讀技能培養上更強調運用。略的是教師的.教,不能略的是學生的學。所以我給學生充分的閲讀時間,讓學生自主閲讀。我出示一下閲讀提示:

自讀提示: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課文是按雨前、雨中、雨後的順序寫山雨的,請你找出相關段落。

3、想想作者是怎樣細緻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字裏行間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畫出相關語句。

通過初讀,學生整體把握了課文內容,理清了文脈;同時,重點抓“琴鍵”、“啼囀”和第五自然段中容易讀錯的句子進行朗讀指導(出示詞語和句子),分步進行,落實到位。

三、熟讀精思,品味欣賞

閲讀教學之初,最關鍵的是抓住一個能夠統帥全文的問題,起到“提領一頓,百毛皆順”的效果,這樣可以使教學避免走入瑣碎分析的泥潭。

在這一環節中,我以“作者是怎樣細緻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課件)這一問題為切入點,來引導學生感悟課文內容,突破教學重難點。具體分這樣兩個環節:

(1)細讀課文,感受山雨的韻味:

“略中有精,整體把握求略,重點感悟求精”是我們的在教好略讀課文研討中的感悟。本環節首先我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並畫出有關的句子。

學生很容易會找到這樣一些句子,(出示相關句子)我重點抓住這句話(出示句子)讓學生品讀。

我這樣引導學生理解:

“琴鍵”和“ 手指”都是我們所熟知的事物,但在文中它們指的是什麼呢?它們分別有什麼樣的特點?這樣的手指敲打在這樣的琴鍵上,又會發出怎樣的聲音呢?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我總結:

作者發揮了奇特的想象:將“巖石、樹葉、綠草”聯想成“琴鍵”,將“飄飄灑灑的雨絲”想象成“輕捷柔軟的手指”,將此事的雨聲聯想成“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為我們展示了一幅“雨在山中”“山在雨中”“山雨同奏”的動態美景圖,讓我們感受到了山雨的聲音美。(板書)

接着又追問:從中你感受到作者怎樣的感情?此時,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會從學生口中呼之欲出。

閲讀教學需要追求簡約而豐滿的境界,這樣,課堂才能夠主次分明,學生才能夠在簡約的學習步驟中收穫更多的語文知識和能力。這是我在這一環節教學中着力體現的教學思想。

對於這樣一篇優美抒情的散文,朗讀應該貫穿始終。我這樣引導:"誰能把優美動聽的雨聲變成朗讀聲來告訴大家?"“聽的學生閉目傾聽,把你眼前浮現的美麗圖畫與同學共享!”孩子們在一名同學的配樂朗讀聲中,閉上眼睛想象;當孩子們睜開眼時,紛紛描述着自己的想象。

他們可能會説"我幻想自己是一滴雨,像一個個小手指,在樹葉上丁鈴丁玲地響着,實在太好聽了。""我幻想着山雨把每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都淋濕了。"

可能會説"我幻想着當山雨落在每一片樹葉,每一片綠草的時候,它一定非常開心!""我彷彿看到了山林的雨變成了各種顏色,"

還可能説,"我似乎聽到雨聲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飄飄灑灑的雨絲就像是神奇的音符,組成一支幽雅的樂曲。"

富有韻味的朗讀聲帶出一幅幅令人嚮往的山林雨景圖在學生眼前浮現,又變成一段段流動的文字,從學生的口中淌出。讓生本充分對話,使語言訓練落到實處。

接着,再通過“這清新的綠色彷彿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這句話體會山雨的顏色美

我這樣引導:

雨中山林最富魅力的色彩是什麼?作者是如何觀察、感受的?為了引導學生體會文本語言美,我鼓勵學生想象説話:你走在雨中的山林中,是如何感受這種色彩美的?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我出示朱自清先生《春》中的一段話:

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着,人家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樹葉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引導學生結合這段話,再試着説一説。

學生也許會這樣説:如果説山林是一張乾燥的宣紙,這綠,隨着絲絲縷縷的微雨,悄然在紙上化開,化開

學生還可能會這樣説:整個世界就像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好像一切都重新開始了,樹是新的,新得綠芽滿枝;草是新的,新得嬌嫩纖弱;花是新的,新得含苞欲放。甚至連心情也是新的,心中只有一種清爽愉快的感覺。

如此,朱自清先生《春》中的經典描寫,不僅僅作為材料拓寬了學生的閲讀視野,而且作為語言資料為學生提供了説話的素材,在説中讓這些本來獨立於這篇文章之外的語言融入到了本文的學習中,而且被學生吸收並內化為他們自己的語言。同時,雨中山林那清新明快的色彩美清楚地呈現在學生的眼前。語言文字就這樣變成了畫面。

(2)品讀課文,感悟寫法的韻味:

再次回到 “作者是怎樣細緻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這一問題,讓學生結合在《山中訪友》一文中學習到的聯想和想象的表達方法,談談自己的體會。

學生會總結出:作者通過觀察、傾聽,引發了奇特的聯想、想象,並運用了比喻等多種手法表達了自己對山雨的獨特感受,優美的語言背後所表現的是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這些,學生只要點到即可,教師不必做過多的分析和講解,我所做的就是鼓勵學生的發現,欣賞他們的頓悟。

如此,從文字本身的韻味到表達方法的韻味,從課文到課外,學生熟讀精思,積累語言,進行了一次美麗的旅程。

四、背誦積累,拓展延伸

1、我會這樣引導:孩子們,如果你們能熱愛身邊的大自然,用心去看,每一處景物都會似人間仙境。用心去聆聽,每一個聲音都會是優雅的樂曲。那麼你願意把這有聲有色的雨景永遠留在心中嗎?從而引導學生積極背誦。

2、這是作者眼裏的雨,那麼我眼中的雨又是怎樣的呢?

夜幕降臨,它那黑色的魔爪將大地籠罩。窗外的雨依然在下,那是一支不諧調的曲。昏暗的房間,潮濕的空氣,使我窒息。天空容不下雨,便讓它降臨大地,做人間的天使,但是,它卻讓我迷惘……撩開窗簾,本想看看縹緲的景色,可是雨水,卻阻擋了我的視線,於是,我便看不到遠方。雨水,是在為我哭訴嗎?呼之欲出的淚水,便在此刻,傾瀉。正如窗外的雨,不知何時才會結束。

通過對比閲讀,讓學生髮現:同樣是雨,不同的人、在不同心境時會有不一樣的感受,這也許就是境隨心生吧!但是,無論怎樣心境下的景,融入了聯想和想象,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都會使文章更精彩!

3、最後,我這樣結束本課的教學:同學們,有關雨的文章、精彩片段還有很多,有興趣的同學課下蒐集閲讀,看看作者運用什麼樣的方法表達了自己獨特感受。

老師們,這樣,我就在學生的心中種下了閲讀期待,讓學生運用本單元習得的方法去學習,在閲讀中感悟,在感悟中積累。

四、説板書

最後,説一下我的板書。

這節課我設計的板書由主板書與副板書兩部分組成。主板書點明瞭文章着重描寫的兩個方面,副板書是兩個最容易讀錯的詞。整個板書力爭簡潔明瞭,教學重點一目瞭然。

老師們,我的説課到此就全部結束了,歡迎您批評指正!謝謝!

2山雨

有聲 琴鍵

有色 啼囀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是省編義務教育五年制國小語文第九冊第四單元中的第2課。課文描繪了桂林山水的旖旎風光,讚美了祖國的錦繡河山.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課文按先總説、後分述、再綜合的順序分為4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寫作者盪舟灕江觀賞桂林山水的原因。第2、3自然段分別寫了桂林的山、水的特點,先寫灕江的水靜、清、綠的特點,接着寫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第4自然段寫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所獲得的總的印象。全文重點突出,條理清楚,是本單元重點訓練用段意歸併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好例子。語言優美流暢,描述生動逼真,其中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是學生學習習作的典範。

2.教學目標

(l)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美的情感。

(2)學會運用段落大意歸併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學會按提綱背誦課文。

(3)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15個詞語的意思。

(4)能仿照句式寫景物。

3.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課文2、3自然段,學會運用段落大意歸併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學習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具體報寫的寫作方法寫一處景物,是教學的難點。

4.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會生字,理解部分詞語和課文的意思。學習課文第一段。完成課堂作業本第1、2題。

第二課時:李習課文第二段,理解課文作者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讀熟課文。完成課堂作業本第3、4、5題。

第三課時:學習課文第三段,總結全文。按課後練習題3的提綱背誦課文。完成第7、6題,聽寫詞語。

5.教具準備

小黑板一塊,寫有重點句段投影片若干張、投影儀、《桂林山水》錄像帶、錄像機。

二、説教法

1.直觀教學法:教學2、3自然段時,運用多媒體、板畫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理解重點詞句

2.舉一反三法:第2、3自然段結構相似、教學要求相同,運用舉一反三法,通過反覆訓練,有利於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3.朗讀體會法:通過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的朗讀,幫助學生體會語言的優美,感受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讚美之情,同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感訓練。

三、説學法

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讓學生運用讀、找、品、誦的方法學習課文。

四、説教學程序

(一)創設意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要帶大家到一個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桂林去玩。我想,那裏的山,那裏的水,那裏的迷濛雲霧,那裏的綠樹紅花,一定會使你以為走進了迷人的畫卷。同學們,想不想去領略那神奇秀麗的桂林風光呢?上課一開始,教師用充滿激情的導語創設優美的情境,把學生引入課文,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看《桂林山水》的錄像,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桂林山水的奇麗風光,課文語言的優美。

2.提出預習要求:(1)讀通課文,自學生字、詞。(2)灕江的水有什麼特點?桂林的山有什麼特點?(3)課文可分幾段?依據是什麼?

3.檢查預習情況,輪讀課文。

4.學生質疑問難(教師根據疑難歸納有價值的問題)。

(三)舉一反三學課文,品詞賞句悟感情。

1.學習第一自然段。

齊讀第一自然段,提問: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麼意思?它和全文有什麼關係?在一定的.語境中辨析近義詞觀賞與欣賞。 2.精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思考:①用。。。圈出寫灕江水的特點的詞語。②用~~~劃出具體描寫特點的句子。

(2)檢查思考題①,板書:水:靜清綠

(3)檢查思考題②,投影出示句子: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①小黑板出示句子,讀讀比比它們表達的意思有什麼不同。灕江的水真靜,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②通過教師範讀、學生試讀、指名讀等多種形式有感情地朗讀這組句子,體會灕江水奇異的美。理解瑕、翡翠的意思。 ③作者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把灕江的水寫得這般奇麗?

④教師設計組舉反三的句子訓練,投影出示句子:a.公園裏的花真香啊,香得()。b.教室裏真安靜啊,安靜得()。

(4)課文第一句還寫了大海、西湖,它們美在哪兒?

這一段寫灕江的水,為什麼還要寫大海、西湖?教師小結:作者運用了對比、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把灕江水的靜、清、綠的特點描繪得非常生動、形象。

(5)小結學法。剛才我們感受了灕江的秀麗風光,是通過什麼方法學習的?討論後板書:讀找品誦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自悟學法,使學法得到真正遷移,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3.運用學法學習第三自然段。

用讀、找、品、誦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自然段。重點放在理解詞語的意思上。藉助板畫老人山、駱駝山、巨象山,讓學生形象地感受桂林山的奇的特點。指導學生有表情地朗讀,加深學生對桂林山的美的感受和熱愛。

4.學習第四自然段。

以讀代講,讓學生劃出描繪整幅畫卷的詞語,想象整幅畫卷的形象。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

5.指導朗讀,激發情感。

這篇課文語言優美,描述生動、形象,有利於朗讀訓練。再次創設情境,指導學生朗讀全文,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四)運用段落大意歸併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1.複習閲讀提示,明確單元訓練重點。

2.出示段意。(課後題2)

3.學生歸納、講評。

(五)總結全文,指導背誦。

1.按照板書,小結全文。

2.運用課後思考題3提供的提綱,指導背誦課文。

學生練習背誦。通過自由背、同桌互背、指名背、分組背等多種形式,達到背誦的目的。

這一板書,把課文中最優美、最精煉、最關鍵的詞句精選了出來,不但把文章的結構顯現出來,而且把桂林水的特點也表達出來,幫助學生抓住重點詞理解課文,指導背誦,把課文的中心內容也表達完整,使文章的內容一下印在學生的腦子裏。

説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

我説課的題目是:《信息的鑑別與評價》説課稿。

一、説教材

1.説作用和地位:

本節課內容選自粵教版《信息技術基礎》必修模塊的第二章第三節《信息的鑑別與評價》,必修模塊是高中學生信息素養提升的基礎,是學習各選修模塊的前提,具有普遍學習的價值。本章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培養學生掌握利用信息技術獲取信息的過程和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獲取信息能力,形成自主學習意識、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在第二章信息的獲取過程中始終滲透着如何鑑別與評價信息的問題,而信息的紛繁複雜也很容易擾亂人們的注意力。因而學會準確地鑑別與評價信息,對青少年來説尤為重要。本節正是為了滿足這種需要而設置的。

2.説目標:

新課標中對本節課課程標準是掌握信息價值判斷的基本方法,能夠識別並自覺抵制不良信息,我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確定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到對信息進行鑑別與評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掌握信息價值判斷的基本方法,學會鑑別和評價信息。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信息案例的討論分析,掌握鑑別信息的基本方法。

2)在角色體驗中內化自覺的信息意識,抵制,不發佈、不傳播虛假和不良信息。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夠識別並抵制不良信息,養成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識。

2)在實際生活中能對信息形成敏鋭的洞察力及對信息的真偽有較強的辨別能力。

3.教學重點:由於信息的複雜多變,而學生雖有一定的經驗但卻不能形成系統的方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對信息的'辨識能力,因此我設置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掌握信息價值判斷的基本方法。

4.教學難點:因為在實際生活中,學生自覺的信息意識尤為重要,而高中生在這方面並沒有敏鋭的信息洞察力,因此我認為這節課的難點是:實際生活中能對信息形成敏鋭的洞察力及對信息的真偽有較強的辨別能力。

二、説學生

高一學生有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且又處於知識的學習階段和價值觀的形成階段,他們渴望獲得知識,但由於他們又是未成年人,缺乏對信息的鑑別能力,對所得的信息往往不加鑑別的全盤吸收。因此對網絡和社會中紛繁複雜的信息進行有效地鑑別與評價,能夠減少他們不必要的困惑與煩惱。

三、説教法學法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我始終以新課程理念為依據,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和學生的學習方法的指導,變學生“學會”為“會學”,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今後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結合本節課的內容和學生實際,我使用的

教法為:

1. 提問引導法

在任務探究的過程中,我通過問題來啟發誘導讓學生自覺地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變學生“學會”為“會學”。

2. 任務驅動法

讓學生從任務中學會解決問題的辦法,然後再用用自己學習到的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他們在完成任務同時掌握新課的內容,解決重點難點。

學法為:

1. 角色扮演結合任務驅動的教法;

讓學生充當角色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提高學生的興趣。

2. 小組合作與自主探究 ;

對於每個任務鼓勵學生思考,小組探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終形成較為一致的結果,很好培養了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

四、教學環節

建構主義理論倡導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自主構建知識,凸顯學生主體學習地位,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我結合學生的實際將課程設置為四大環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任務探究,獲取知識

實戰演練,提高能力

課堂總結,拓展提高

(一)情景導入(3分鐘)

為了使學生很好的意識到信息鑑別與評價對他們實際生活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為了使學生很快進入課程學習的氛圍,我使用視頻《qq詐騙》作為導課案例,通過提問“媽媽為什麼受騙”引導學生意識到信息鑑別與評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新課學習

1.任務探究 獲取知識(17分鐘)

為了使學生掌握鑑別信息真偽的基本方法,我設置了任務探究一,選取老師手機上的虛假信息,採取提問引導法結合自主交流引發學生對信息真偽鑑別的思考,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學生在交流自己的類似經歷的同時談自己的鑑別方法,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出可以從來源對信息進行鑑別與評價。

為了讓學生了解信息的價值大小還與價值取向和時效性限制有關,設置了任務探究二,選取“非洲賣鞋”和兩個通知,讓學生小組討論,自己發現鑑別信息價值大小還與每個人對信息的價值取向和時效性有關。這樣做充分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建構知識,和分析歸納的能力。

這兩個探究任務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實際探索交流中掌握鑑別評價信息的方法,有效地使學生掌握了本節課的重點知識。

2. 實戰演練,提高能力(20分鐘)

這個環節選取了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卻又比較容易迷惑的情景,“網友見面”和“又愛又恨的朋友圈”讓學生在不同角色中身臨其境去體驗不同的信息情境下該如何去應對,採取案例下發,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獲得合乎情理的應對方案。

這個環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在生活中要靈活運用本節課所學到的方法的能力,因為應用能力才是最關鍵的,也是最難的,同時要想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意識也不是一天兩天,要慢慢潛移默化,其中“網友見面”這個案例的選擇是為了讓學生養成對信息的警惕性,不盲目相信自己看到的信息,逐步培養學生的自覺的信息意識;“又愛有恨的朋友圈”這個案例的選取更是想使使學生意識到自己平時的不良的信息行為可能帶來的危害,倡導學生識別和自覺抵制不良不實信息,樹立正確的網絡道德觀。同時在討論中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視頻的播放增加了學生的社會經驗,有助於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信息敏感度。

(三)課堂小結(4分鐘)

這部分分為兩小部分,第一部分讓學生談自己本節課的收穫,在學生反饋的同時對本節課的知識點進行了歸納總結,有利於鞏固所學的知識,鍛鍊學生的歸納能力。

第二部分是我的小結,回到板書,再次強調本節課的主題,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和記憶,倡導學生做信息社會的良好公民,昇華主題。

(四)佈置作業(1分鐘)

本節課設置了三個拓展作業:查閲資料,瞭解《微信十條》; 《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和製作主題宣傳ppt。

學生通過上網瞭解給出的資料,可以很好地提升自身的信息意識和網絡道德觀念,主題ppt的製作可以更好的對本節內容得到鞏固,同時對全章知識也是一次很好的融合鍛鍊。

五、説板書設計

板書的設計有利於學生掌握本課的知識點,加深對課程內容的印象,盾牌的設計,借用了平常生活中安全衞士的圖標,形象的以安全衞士作比喻更能使學生明白生活中要時刻保持冷靜頭腦,保持對信息的敏鋭的洞察力和鑑別能力。

説課稿 篇4

(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分析:

《富饒的西沙羣島》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第五冊的一篇精讀語文,它主要介紹了位於我國南海的西沙羣島的美麗和富饒。

課文先講西沙羣島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介紹 西山羣島的風光和物產,最後寫英雄兒女守衞祖國的南大門——西沙羣島。

本文安排在第五冊第六單元中,本組課文語言生動、優美。教師要引導學生 讀通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在充分的閲讀中,慢慢領略美麗的自然風光,邊度邊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使讀者從這奇異的風光中想象的看到自然風光的美麗。

本文共有7個自然段,可以分三個部分來理解,這三大部分都是圍繞西沙羣島的風光和物產豐富來寫的。在教學中我結合教材的提示,引導學生在讀中想象,師生之間相互交流,各抒己見,説出自己的見解。

二、教學目標

1、本文講到的海產品較多,課前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有關展覽或有關圖片、標本。預習時要讓學生理解有關詞語,通讀課文,畫出不懂的詞句。

2、本課描寫西沙羣島美麗富饒的語句,用詞準確,寫得生動形象,可引導學生在讀中想象,體會意思。

3、學會本課15個生字,掌握好生字構成的詞語。

4、瞭解西沙羣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根據《大綱》要求,我把文中有關的詞句,來了解西沙羣島的美麗富饒定為重點。

通過學習我國的西沙羣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來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為教學難點。

(二)説學情

這篇精讀的介紹課文,我教學的對象是我省的孩子們,他們大多數都是來自本地方。對於西沙羣島的風光和海水的顏色大有略知,所以讓學生自己説説對西沙羣島的瞭解。感受西沙海島風光的美麗;學習課文的優美語言,積累好詞佳句。

學生可從三部分來領悟文中是如何描寫西沙羣島的美麗。圍繞什麼寫的,學生可邊讀邊欣賞,朗讀時要帶着欣賞,讚美的心情,為了讓學生感受瑰麗風光。

(三)説教法

《富饒的西沙羣島》一文,我主要是結合中年級學生的心裏特徵以及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教學。一層深一層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情感和文中的美麗風光景色來啟發學生的思想感情。我採用了:讀書法、創設情境、提問等幾種教學方法。

1、根據新大綱要求“以讀為本”的教學精神,讓學生從讀中理解文中所講內容。

2、結合課文意圖瞭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如文中提到“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為什麼海水會有這麼多種顏色?(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淺來對比)

3、加強朗讀,為什麼文中説“一半是水,一半是魚”有是鳥的天下,這裏老師有提示學生自讀自語。劃出有關的詞句,這樣的教學思路既合理,又符合學生現實學習興趣。

(四)説學法

“以讀為本”乃是新大綱的要求,能讀懂課文主要內容。我在教學中注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以人為本,重視孩子們的心靈感情,交流合作。啟發想象來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教材內容,讓他們懂得當時作者描寫西沙羣島的思想感情。

(五)説教學程序

根據教材內容要求和本班的實際情況;下面是我説《富饒的西沙羣島》一課的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同學們,西沙羣島是我過南海上的一羣島嶼,這裏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讓我們邊讀邊欣賞美麗的風光吧!

1、我先整體入手,先讓學生自由朗讀全文,指名分段説出本段或者部分所寫的意思。好讓學生深深的體會到西沙羣島美麗、富饒的`地方。讀出“身臨其境”的感覺來。

設想:“一半是水,一半是魚”文中是如何説明的。(種類多、品種奇異)

2、啟發想象,幫助學生更好地深入理解課文,讓學生讀二至四自然段,找出有關的句子:魚多,鳥的天下,如何理解;這一部分為朗讀重點。第二段對海水的描寫顯然了海面的美麗。鳥的天下顯然了:樹多——鳥多——鳥蛋多——鳥糞多。從總到分,使人確信西沙羣島是“鳥的天下”。這樣的教學程序既能説明作者描寫合理,師生教學也輕鬆。

3、細讀表情

學生對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情感有了相當深入的理解,體會到海島“美麗、富饒”實際。同時使讀者體會到祖國的美麗。

(六)説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較為簡單明瞭,達到突出文章的內容,結構,又能使學生明白。

22 富饒的西沙羣島

一、西沙羣島——(南大門) 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品種多,奇異多樣)。

鳥的天下——樹多、鳥多、鳥蛋多、鳥糞多。

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航天飛機》是蘇教版第五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科學童話。文章從普通飛機的視角,用擬人化的手法介紹了航天飛機的基本特點和相關知識。展現了現代科學技術在航天事業上的新成果。通過學習這篇課文的學習,激發學生對於科學的興趣,從而感受到科學的偉大與神奇,樹立長大用科學為人類服務的志向。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為了實現新課程的要求,根據這篇科學童話的特點,我從三個維度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瞭解航天飛機的外形、特點及本領,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瞭解航天飛機的外形、特點及本領。

教學難點: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

二、説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講授法,點撥法。講授法教師可以系統的傳授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閲讀習慣。

三、説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談話導入,教師在PPT上出示普通飛機(左)和航天飛機圖(右),提問: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位新朋友,你們想認識他們嗎?左邊的是…、、,右邊的是……、。

導語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展開,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2、落實基礎,整體感知

首先,教師請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教師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指導,例如。這為學生閲讀文本掃清了障礙,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徵。

接下來,教師請數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或者是聽範讀),教師請其他學生邊聽邊圈畫出每段的關鍵詞句,理清文章脈絡,教師根據學生板書文章脈絡。

3、研讀賞析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所以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己充分的讀,是學生在讀中知,讀中悟。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我主要讓學生抓住重點的詞語,例如“一會兒”“爬升”“翻筋斗”讓學生感受到飛機的本領很大。再提問如果你是這架飛機,你心裏感覺怎樣呢?學生會回答:開心、高興、以為自己了不起……從而引出:是啊,出示最後一句,再齊讀這一段,注意讀出飛機的開心和得意的。

學習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1)、這兩段為本文的重點段落。第二,三自然段由學生自學,想想主要講了誰,它有什麼特點,你從哪些詞語或是句子中感受到?這裏可以四人一小組為單位討論。

(2)、教師提問:這兩個自然段主要講了誰?(航天飛機)它長什麼樣子啊?誰來告訴大家?(龐然大物,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腦袋,方方的尾機)通過“轉眼間”“無影無蹤”來體會航天飛機的速度之快。(板書:飛得快)通過與普通飛機對比來引出航天飛機飛得高。

板書:飛得高。

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本文是一篇講演稿,屬於記敍文,偏重於記述講演的過程,突出講演者的形象。教授時,必須注重人物形象的分析,看作者到底給我們刻畫出怎樣一個名人畫像。

文章開篇介紹梁啟超,結尾評論梁啟超,中間按梁啟超講演的先後順序進行敍述,還穿插了自己的感受和評論。結構層次清晰,語言風趣而又帶感情,可根據這些教學內容,設計小問題,加以瞭解和體會。

梁啟超的名氣在於戊戌變法,可文章並未從政治活動家、思想家的角度表現梁啟超,而是從他的學者身份,通過外貌,尤其是他講演時的神態語言表現其學識淵博、自由灑脱的真性情。

2、教學目標:

⑴知識目標:

①學習敍事中表現人物的方法,重點剖析第四段和第八段。

②適當補充《箜篌引》《桃花扇》等課外資料,激發學生的想象,體會人物講演時的形象和性格。

③蒐集梁啟超事蹟,讓學生講述,以全面瞭解他的人格魅力。

⑵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蒐集與整理信息的能力。

3、教學重點:

分析體會作者怎樣通過敍事來表現人物性情的。

4、學習難點:

學習記敍中加入作者自己的評論和感受的寫法。

二、説教法和學法

本文語言風趣而又帶情感地刻畫出了梁任公的個性。要讓學生深切體會,必須抓住細節分析文章。可以先讓學生默讀感知人物形象,再圈點篩選主要段落語句,進行討論評析,瞭解梁啟超的講演特點及其性格特徵。最後讓學生表演性範讀,以淋漓盡致地表現人物的性情。最後讓學生展示交流自己所找的材料,以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教學過程中,教師起導讀和歸納總結的作用。

本文共安排兩課時。

三、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從政治的角度,請同學們介紹梁啟超在政壇上的功績?”

明確:戊戌變法、雲南起義、康梁

2、政界上叱吒風雲的梁啟超在文學界也是一位難得的才子。同學們要想看到一個真實而又活生生的梁任公,就要讀讀梁實秋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二)新課:

1、默讀,疏通字詞,瞭解本文記敍的主要內容。思考:文章主要記敍了梁啟超講演時的哪些情況?

2、梁啟超的這次講演給聽眾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回答:深刻的印象,感染影響了讀者。

追問:何以見得?

依據:第一段和第八、九段。讓學生讀出有關句子,並用線劃出。

明確:

a、“過去也有不少顯官,以及叱吒風雲的人物蒞校講話。但是他們沒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b、“他掏出手巾拭淚,聽講的人不知有幾多也淚下沾巾了。”

c、“不少人從此對於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

3、為什麼梁啟超的一次講演給作者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使之常常想起,並筆而記之?

(提示:梁任公演講時有什麼特點?或問梁任公這個人怎麼樣?)

討論歸納:

演講特點:

開場白——獨特

聲音——沉着有力、洪亮而又激亢

內容——豐富而有趣

表情——成為表演,酣暢淋漓

人物特點:外貌——身材(短小精悍)步履(穩健)氣質(風神瀟灑)眼神(光芒四射)

講演時的神態、語言、動作——生動有趣,旁徵博引,手舞足蹈,(自負、謙遜、博聞強識、自由灑脱)

總之,他是個有文采有學問的學者。

通過結尾段的“熱心腸”轉入對其人格的分析。

(三)補充材料:

過渡語:説梁任公是個熱心腸的人,你同意嗎?

1、一夫一妻少風流。

在才情恣肆的梁任公身上,風流情懷是可以遏制的。他對華僑小姐何蕙珍的斷然割愛便是明證。

他途經檀香山時,“學問見識皆甚好”的何蕙珍被他的文采與演講才華深深打動着。年僅20歲的蕙珍明知梁氏已家室在堂,便主動提出,只求以偏房身份走進他的生活空間,無怨無悔。任公為之感動,由敬重而生愛戀,終夕難寐;但一想到髮妻李蕙仙有恩於自己甚多,以及與摯友譚嗣同創設“一夫一妻世界會”,不能自食其言。再説,自己乃朝廷懸賞通緝之要犯,生死未卜,不能連累他人?於是,他謝絕了這份稀世真情。清朝垮台後,梁啟超回國效力,蕙珍專程趕往北京,找到梁啟超,希望一還夙願,時任司法總長的'梁啟超依然婉辭謝絕,使蕙珍掃興而歸。李蕙仙病逝後,蕙珍又專程從檀島趕來,舊話重提,梁啟超則痛悼亡妻,一無所動。

2、大義滅親,披麻戴孝。

為了報效國家,梁啟超走過風風雨雨的56個春秋,卻始終恪守一份書生本色,重視情誼,光明磊落。每當有人提起譚嗣同,他總是眼噙淚花。由於梁啟超頗有主見,對乃師並不完全惟命是從,康有為對他很惱火,尤其是梁啟超暗中與孫中山協商合作方案,康氏耿耿於懷。面對康有為違背歷史發展潮流,追隨張勛復辟帝制,為宣統帝草擬“詔書”,梁氏大義滅親,討伐復辟逆流,拿乃師陪榜,康氏恨之入骨,大罵“樑賊”。梁氏身為弟子,事後依然心繫師門,胸無城府。康氏謝世時,他披麻戴孝,痛哭失聲,率清華國學研究院眾弟子在法源寺開弔3日。每當來人行禮,他始終站在孝子位置,答禮不疲。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3、不同尋常的寬容。

1926年初,任公患有尿血癥,協和醫師診斷為右腎有腫瘤,建議割除。挨刀之後,方知右腎完好無損,割除之後,尿血依然未止。梁氏家屬為之氣憤,輿論矛頭直逼協和。任公認為醫師並非有意為之,醫療事故無法絕對避免,協和乃美國人創辦之醫院是科學的象徵,不能因為自己的手術失誤而使國人懷疑科學,讓守舊者找到口實。於是,他坦然忍受事故,勸慰家人,還以《我的病與協和醫院》為題撰文,站在協和一邊,使一場非同小可的醫療事故所引起的風波化解為零。他割掉了一個好腎,但留下了一方寧靜,托起一份寬容,讓生命個體由此超越和昇華。

手術3年後,梁啟超腎就逝世了。他走得如此匆忙,顯然與協和醫院的醫療事故有關,令人扼腕!

(四)教師總結:

在那如火如荼的苦難歲月,梁任公的政治主張屢屢因時而變,但為人處世的原則始終未變。他重感情,輕名利,嚴於律己,坦誠待人。他明鏡似水,善解人意,在某些關鍵時刻,則以大手筆寫實愛的海洋。在風雲際會和星光燦爛的中國近代人才羣體中,在做人的問題上,與梁啟超比試者是極其稀少的。

(五)作業:

記敍一位老師上課時的言談舉止等突出其人物風貌,要求注意細節描寫。

説課稿 篇7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幼兒中班科學內容《和時間賽跑》。這節課我將從

1、教材分析

2、教學目標分析

3、教學過程分析

4、教法分析

5、學法分析

6、課堂評價這六個方面來向大家介紹我的設計構思。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時間如空氣一樣,看不見摸不着,但它伴隨着幼兒的成長。現如今許多幼兒沒有時間意識,通過讓幼兒認識鬧鐘並會簡單製作小鬧鐘,感受時間這一系列構思,旨在讓幼兒養成從小和時間賽跑的意識,並對今後珍惜時間,知道時間的可貴具有指導意義。

2、教學重難點

此次活動設計的重點是讓幼兒初步認識整點時間,難點是引導幼兒聯繫實際,感受時間的珍貴。從小養成和時間賽跑。

二、教學目標分析

《幼兒園指導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有機聯繫,相互滲透,注意幼兒的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根據綱要我將本節課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從知識目標來説:讓幼兒瞭解時間的用途,並初步看整點時間。

2、從能力目標來説:培養幼兒動手能力,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3、從情感方面來講:讓幼兒懂得時間的珍貴,經過自主探索,幼兒親身經驗,並能從交流中讓那個他們親身感受,可以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

三、過程分析

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以幼兒的發展為準,以幼兒活動為主線,因此我採用了環環相扣的方法組織此活動程序。

1、導入活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開始我就採用謎語的方法來引導幼兒的興趣。“小小駿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聲噠噠似戰鼓,提醒人們爭朝夕。”這個謎語形象的講述了鬧鐘的特點及用途。在孩子們興趣勃勃的猜出謎語後,教師出示鬧鐘。

2、學習活動

幼兒知道了鬧鐘的用途,教師引導幼兒學習認識時間(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只學習初步的整點時間)老師使用提問法、觀察法向幼兒教授時針與分針及它們的區別,並説明如何認識時間。

3、實踐活動

陶行知説過“做中學”即在做中學習,教師出示自己製作的卡紙鬧鐘及各種形狀的鬧鐘,引導幼兒與同伴合作製作一個簡易的卡紙鬧鐘,讓幼兒體會合作性學習的快樂。

4、遊戲活動

學習鬧鐘的目標在於實踐中應用,在這環節中教師組織幼兒來做一個“和時間賽跑”的遊戲,給幼兒一分鐘時間,讓幼兒在這一分鐘內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時間到遊戲結束,老師向幼兒提問他們在這一分鐘內做了什麼,有什麼感受。

5、交流總結

教師小節深化,教師對學生的做法進行點評。時間雖然過的很快,而且是一去不復返,雖然時間很短暫,但仍可以做很多事情。

四、教法分析

這節課我注重幼兒的動手實踐和親身感受,使接受式學習變為主動式學習,我採用了情景教學法、問答法、遊戲法,讓幼兒處於具體的情境中,這樣的目的是:

1、培養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

2、培養幼兒的情感態度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幼兒的自主創新能力與他人及環境的積極交流。

這樣的教法可以彌補接受式學習的不足,為培養幼兒的自主能力與創新能力。

五、學法分析

1、從課堂上來看,我們這節課更關注幼兒的自主創新,大膽想象,關注幼兒的性格特徵,價值觀念,在學習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一個創新意識條件。

2、通過這節課,我想讓幼兒明白科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

六、課堂評價

1、我們可以通過幼兒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並進一步教導幼兒學習新的科學知識。

2、通過動手實踐,親自感受,大膽發言,培養幼兒的思維發展能力和表達能力。

3、關注幼兒表現出的情緒態度是否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各位評委老師,這就是我這節課大體設想,如有不足請大家批評指正。

説課稿 篇8

《競爭中的小夥伴》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説課,一説教材,確定教學重點;二是分析設定這個教學重點的原因;三説教學過程,闡述突破、落實教學目標的途徑和方法。下面我具體説一下:

一、 説教材,確定教學重點。

教材一開始就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都有競爭,有競爭就會有勝負,並由此引起學生對問題的思索:我該如何面對生活中的競爭呢?接下來講述的故事《真正的奧林匹克精神》就引導學生回答了自己提出的問題,幫助學生解決了困惑,形成這樣的價值取向:我們應積極地面對競爭,應該與競爭的對手攜手共進,競爭對手也可以成為朋友。接着,教材設計了一個趣味性較強的體驗式活動——“語文尋寶”,分別呈現了活動中的`幾個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在競爭面前應學會如何公平、公正地參與比賽,積極面對競爭。

這一課題的本身就標示該如何面對競爭的問題,後面創設的體驗式活動又為學生創設了活動的空間,讓學生在活動中將道理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整個設計自然流暢,一氣呵成,具有很強的活動性。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着四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意識到正確對待競爭有助於互相促進、共同進步。

2、 能力目標:學會友善對待生活中的競爭夥伴,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3、、知識目標:知道生活中競爭無處不在,有競爭才有勝負。

教學重點:學會友善對待生活中的競爭夥伴,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教學難點:意識到正確對待競爭有助於互相促進、共同進步。

二、分析設定這個教學重點的原因。

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又必須合作的社會。正在成長中的少年兒童與成人一樣,也承受着來自社會各方面的誘惑和壓力。如果在生活中養了不當的競爭觀,當在接二連三的挫折面前,心理就會難以接受現實,各種問題也隨即出現,進而影響其學習、生活與發展。因此,在《競爭中的小夥伴》這一課中設定以上教學目標是至關重要的。

我以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為基礎,結合學生心理、生理特點,以及在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在活動中,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與主動性。力求把教學活動與學生生活經驗相結合,在參與合作中體驗良性競爭的重要性,使學生形成新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説教學過程,闡述突破、落實教學重點的途徑和方法。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倡導教師應是學生的支持者、指導者、參與者。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內容設計為以下五個活動:下面我依次為大家進行介紹。

活動一: 校園“紅綠燈”

觀看校園生活錄像片段,小組內議一議,哪種行為該亮紅燈?哪種行為該亮綠燈?如果你是錄像中的主人公,會怎樣做?這些生活錄像片段都是學生生活中經常發生的,這就一下子和學生拉近了距離,讓學生有話可説。

活動二: 與你同行

1、將全班同學分成兩大組,每大組又分成兩小組,面對面站立。每組選一名同學做裁判。

2、比賽開始後,兩名同學背對背夾住籃球運給對面同學,不許一前一後動行前進,不準用手幫忙,否則算犯規。總分10分,落球一次扣1分,手碰一次球,扣1分,一前一後行走也扣1分。比賽結束後,由裁判進行評判。得出勝的一方。

3、通過活動,請同學們分析:贏的一組決竅在哪裏?輸的一組原因是什麼?體驗總比口頭説理更有信服力。

活動三: 小小辯論賽

1、講故事:“真正的奧林匹克精神”。

2、辯論:正方:朗克為此失去了冠軍,值得!反方:朗克為此失去了冠軍,不值得!

3、小結,正確引導學生理解真正的奧林匹克精神。

活動四: 語文尋寶

分組表演尋寶遊戲中的各個情境,判斷、討論同學們的行為表現。有條件也可把這一活動放在課外進行,把整個活動過程拍攝下來,供課內討論、評價。

活動五 :手拉手,好朋友

鼓勵學生在班上找一個競爭對手,爭相努力,互幫互助,共同進步。期末在班級評選“競爭好夥伴”。

最後説一下我的設計理念。本節課我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展開於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體驗”,以活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形成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説課稿 篇9

一、説教材:

《雅魯藏布大峽谷》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這是一篇閲讀課文。本文是一篇説明文,文章條理層次清晰,作者通過介紹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美麗神奇,表達了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驚歎和心中無比自豪與喜悦的感情,在介紹時作者使用了列數字、作比較的説明方法,細緻地展現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罕見奇觀。文章語言優美,準確無誤的數字、恰倒好處的用詞,讓雅魯藏布這處距離遙遠的人間祕境躍然紙上。

國小四年級學生初步具備了小組合作、自主識字、查閲資料的能力,且書中有些景物學生很感興趣,如:神奇的大拐彎,谷底谷外截然不同的景色等,因此通過自學,及結合網絡圖片資料,文字資料使學生容易理解課文內容並與作者產生共鳴。

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本文的特點,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根據提綱把握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閲讀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進而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指導學生自讀自悟,與想象、資料相結合,體會課文描寫的壯麗景觀。

3.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引導學生積累、運用語言。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雅魯藏布大峽谷有哪些壯麗景觀。

2、閲讀對比,體會文中的説明方法。

 難點:

邊讀書邊想象畫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發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説教法、學法

1、讀中感悟

本課的設計力求體現新課標精神,運用導讀和創設情景結合法,並注重閲讀課文的讀、劃、議、悟、讀五步走的學法訓練,讓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的'理念,讓學生多讀、多説、以讀代講。這是一篇風景優美的課文,文中的好詞佳句在講課過程中都以“讀”“悟”來體現,通過“品讀”來代替文章的講解,使學生在讀中學,學中悟,悟中思,與作者產生共鳴。

 2、讀寫結合

圈點批註自己的體會,學習積累文章中的優美詞句,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三、説教學過程:

(一)目標引路——我能行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2、教師出示學習目標:

(1)自讀課文,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神奇、美麗。(關鍵字:觀、谷、館、國、點……)

(2)在描寫雅魯藏布大峽谷神奇美麗的風景時,具體使用了哪些説明方法?分別找出具體的句子。

(3)讀全文體會作者在字裏行間隱藏着一種什麼感情。

(有目標的課堂才有方向,有效率,這個目標,不但要明確,而且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以上三個目標設計緊扣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突出,使學生在合作中既能解決,但又有一定難度,有利於培養學生能力。)

3、學生根據學習目標自學課文。在明確學習任務的引領下,學生自主進行獨立思考和解答,形成自己的見解。

(二)自主探究——我來説

組內交流自學的收穫與不解。在學生探究過程中教師參與進去,適時調整、引導、釋疑。小組長做好記錄,整理。

(三)展示交流——我真棒

1、學生交流問題(1),問題(1)簡單易找,學生很快能找到,重點點撥概括語言。如第2自然段,“谷”——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第一大峽谷;第4自然段“館”“國”——雅魯藏布大峽谷是“植物類型博物館”和“動物王國”等可以用課文中的完整句子概括,第3自然段可以讓學生嘗試獨立歸納“山水千姿百態”。從找到想,有不同的梯度,又能激發學生的成功感。

2、交流問題(2),説明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找出有關句子之後,讓學生再説兩個(例子)類似的句子,真正靈活掌握有關説明方法。

(四)拓展訓練——我當導遊

1、選擇最感興趣的部分,熟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設計導遊詞。

2、全班推選小導遊。

 四、説電教手段的應用:

1、突破重難點,適當運用。

幾乎所有的文章都存在重點、難點,相應的語文教學也就存在着中心環節。事實上,教學活動中重點環節的處理好壞通常是評價一堂課成功與否的關鍵。此時恰當運用電教手段,往往能立竿見影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使教學對象茅塞頓開。

 2、創設情境,啟迪學生展開想像:

在抓重點詞句學習時,可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直觀生動、信息量大的優勢,集中、全面地對課文內容進行補充拓展,節省時間又能取得不錯的效果。在“植物類型博物館”“動物王國”這一部分,我適時補充一些大峽谷特有動植物的圖片,文字與圖片相結合,聽覺、視覺印象相結合,使教材的理解由難變易了,也能激發學生繼續探尋大峽谷的興趣,為課後的學習指路。

 3、課件激情,啟發學生口語交際:

學生興致勃勃地學完課文之後,老師説:“雅魯藏布大峽谷如此神奇壯觀,下面誰願意當導遊,帶領大家到此一遊?”一女生走到台前,老師引導:“這位導遊小姐,現在下面都是遊客,你怎麼稱呼他們?”該生隨口接到:“各位先生、各位女士,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神奇的雅魯藏布大峽谷……”課件出示,導遊解説,遊客提問,引導學生口語交際,在內化語言的同時,又提高了學生的讀書悟文能力,從讀到説、從説到寫,語文綜合訓練融為一體,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