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語文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

欄目: 語文 / 發佈於: / 人氣:3.05W

在學習、工作中,我們經常接觸到閲讀答案,藉助閲讀答案我們可以檢查自己的得與失,分析原因及時總結。你所見過的閲讀答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曹劌論戰......閲讀答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1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左傳《曹劌論戰》)

【乙】晉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糧,遂與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擊金而退,罷兵而去。士有從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左右於是諫曰:“夫原之食竭力盡矣,君姑待之。”公曰:“吾與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為也。”遂罷兵而去。原人聞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無歸乎?”乃降公。衞人②聞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無從乎?”乃降公。孔子聞而記之曰:“攻原得衞者,信也。”

……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於市來,曾子欲捕?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④成教也。”遂烹彘也。(節選自《韓非子 ,外儲説左上》)

註釋:①原:原國。②衞人:衞國人。③知:思考和判斷能力④成:正確的

10.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

A.遂與大夫期十日(約定)B.公將鼓之(擊鼓)

C.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監獄)D.不去,是亡吾信也(失去、丟掉)

1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妻於市來

A.戰於長勺B.舜發於畎畝之中

C.左右於是諫曰D.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12.下面對【甲】【乙】兩文的內容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第一段寫魯國戰前的準備。先詳細寫曹劌跟鄉人的'對話,説明曹劌“請見”的原因;再簡單寫曹劌跟魯莊公的對話,説明取信於民在戰爭中的重要性。

B.【乙】文中,晉文公用十天時間沒有攻下原邑而主動撤兵,文公堅守誠信的品質感動了原邑和衞國的人,反而得到了兩地。孔子對此表示讚賞。

C.【甲】文讓我們知道,在戰爭中,必須運用智慧和計謀,尋找各種對己方有利的戰略條件,選擇合適的時機,才能夠取得勝利。

D.【乙】文通過兩個故事告訴人們,不管是在治國層面,還是在家庭教育層面,我們都應該有誠實守信的人生態度。

(13)把“文言文閲讀”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每小題3分)

①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_______

②孔子聞而記之曰:“攻原得衞者,信也。

參考答案:

10、C.獄:案件11、B例句中的“於”與B項中的“於”都是介詞:從、自。A項中的“於”:介詞,在;C中的“於”介詞,與“是”一起譯為:在這時,在這種情況下;D項中的“於”:介詞,在……中。12、A“詳細寫曹劌跟鄉人的對話”錯。詳細寫的是曹劌跟魯莊公的對話,簡單寫的是曹劌跟鄉人的對話。

13、(1)祭祀用的豬、牛、羊、玉器、絲織品,(我)不敢以少報多,一定如實(稟告神)。(2)孔子聽説了(這件事)並把這件事記載下來,説:“(晉文公)攻打原國獲得了衞國,是他能守信啊!”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2

閲讀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710題(15分)

[甲]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秦兵逼淝水而陳①,晉兵不得渡。謝玄遣使謂陽平公融曰:君懸軍深入,而置陳逼水,此乃持久之計,非欲速戰者也,若移陳少卻,使晉兵得渡。以決勝負,不亦善乎!秦眾將皆曰:我眾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萬全。堅曰:但引兵少卻,使之半渡,我以鐵騎蹙而殺之,蔑不勝矣!融亦以為然,遂麾兵使卻。秦兵遂退,不可復止。

①陳: 通假字同陣

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1)公將鼓之。 (2)齊師敗績。

(3)謝玄遣使謂陽平公融曰 (4)我眾彼寡,不如遏之,

8.根據語句意思,下列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登/軾而望之 B.夫/大國,難測也,

C.非欲速/戰者也, D.遂麾/兵使卻

9.將下列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2)秦兵遂退,不可復止。

10.閲讀甲、乙兩段,完成(1)(2)題。(5分)

(1)閲讀[甲]段可以發現曹劌具有什麼性格特點?(2分)

(2)請以[甲]段中曹劌的戰術分析[乙]段中晉兵取勝的原因。(3分)

閲讀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710題(15分)

7.(4分)要點與評分:翻譯正確,每處1分。

(1)助詞:湊足音節,不譯。 (2)戰敗,失敗。

(3)派遣 (4)阻止

8. B(2分)

9.(4分)要點與評分:能抓住關鍵詞,表達通順。各2分。

(1)我看見他們的車輪留下的痕跡零亂,遠遠的看到他們的旗幟倒了,所以説追趕他們。

(2)前秦的軍隊就撤退了,一退就不能停止了。

10.(5分)

(1)(2分)要點與評分:能正確寫明曹劌的性格特點。至少兩點。

如: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思慮周全、細緻果斷;有勇有謀;善於把握有利戰機;善於詳察敵情;有遠見卓識;深謀遠慮;具有正確的'戰術思想、軍事見解和高超的指揮才能。等等。

(2)(3分)要點與評分:能抓住甲段段中所體現的軍事才能和戰術。

甲段的曹劌善於把握有利戰機;善於詳察敵情,能一鼓作氣,戰勝敵人;乙段中的謝玄就是利用這個戰術,所以能一鼓作氣戰勝敵人。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3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節選自《曹劌論戰》)

16.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2分)

①又何間焉 間: ②必以信 信

17.下列各句中句式與例句不相同的`一項是( )(2分)

例句:可以一戰

A.忠之屬也 B.受之天也

C.何陋之有 D.見漁人,乃大驚

18.用現代漢語翻譯畫線的句子。(2分)

19.閲讀本語段,從魯莊公的角度分析魯國能夠以弱勝強的原因。(2分)

參考答案:

16.①參與(1分) ②實情 (1分) 17.(2分)C 18.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實情判斷 (2分)19.從本語段看,魯莊公能接見曹劌這個平民百姓,並能聽從曹劌的勸説,認識到取信於民的重要性,取得百姓的擁護,成了戰爭取勝的根本原因。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4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題1】劃線詞解釋(2分)

(1)小惠未徧____________ (2)小大之獄_____________

【小題2】選擇劃線詞意思相同的的一組( )(2分)A.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先帝不以臣卑鄙' B.十年春,齊師伐我伐竹取道,下見小譚C.犧牲玉帛,弗敢加也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D.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安能辨我是雄雌【小題3】句子翻譯(2分):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小題4】理解填空:魯國獲勝後,“公問其故”,曹劌解釋,在___________(四字)之時進軍,故克之;在敵軍___________(四字)之時,逐之。(2分)

答案

【小題1】(1)遍及 (2)案件(各1分)

【小題1】A(2分)

【小題1】大國,難以預測,恐怕有埋伏啊!

【小題1】彼竭我盈;轍亂旗靡。(2分)

解析【小題1】學生對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

【小題1】A中二者都是“出身低微,見識短淺”。

【小題1】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

【小題1】學生提高對文本的理解能力,學會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內容。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5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選自《曹劌論戰》)

[乙]宋公及楚人戰於泓①。宋人既成列②,楚人未既③濟。司馬④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陳⑤而後擊之,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⑥殲焉。國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⑦傷,不禽二毛⑧。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⑨,不鼓不成列。”(選自《子魚論戰》)

[註釋]①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名。②成列:指擺好陣勢。③既:盡,全部。④司馬:官名,這裏指子魚。⑤陳:通“陣”,指擺好陣勢。⑥門官:國君的衞士。⑦重(chóng):重複,再次。⑧二毛:頭髮斑白的人。⑨亡國之餘:亡國者的後代。

1、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語。

(1)神弗福也 福:__________

(2)公傷股,門官殲焉 股:__________

2、請用“/”給下面兩個句子標出朗讀停頓。(每句只劃一處)

(1)下視其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公及楚人戰於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譯下面兩個句子。

(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眾和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文段內容,然後用原句回答。

(1)[甲]文曹劌“請見”的原因是__________,他認為“可以一戰”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子魚認為發動進攻的有利時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選段文字看,長勺之戰和泓水之戰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結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賜福,保佑。(2)大腿。

2、(1)下/視其轍(2)宋公及楚人/戰於泓

3、(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弄清楚,也一定會根據實情來處理。

(2)敵人多我方人少,乘他們還沒有完全渡過泓水,請下令出擊。

4、(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2)及其未既濟

5、長勺之戰魯莊公取信於民且善於聽取曹劌的建議,戰爭中善於抓住戰機,因此取勝;泓水之戰宋公不能聽取子魚的意見,固執己見,不能抓住戰機,因此失敗。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6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按原文在橫線上補充句子。

2.本文選自《__________》,相傳為春秋時期( )所作。

3.下列句子中加粗詞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

A.又何間/焉立有間

B.公問其故/並驅如故

C.肉食者鄙/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D.何以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的原因是什麼?(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讀了這則短文,魯國獲勝給你啟示最深的一點是什麼?請聯繫生活實際簡要談談你的看法。(不超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2.《左傳莊公十年》 左丘明

3.D

4.(1)大大小小的案件,雖然不能件件都瞭解的清楚,但一定要處理的'合情合理。

(2)這才是盡本職的事,可以憑這一點去打仗,作戰時請允許我跟你去。

5.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6.政治上取信於民,軍事上抓有利戰機,做事要有遠見。(言之有理即可)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7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選自《左傳.曹劌論戰》)

或問:“天下何時太平?”飛曰:“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師每休舍①,課②將士注坡跳壕③,皆重鎧以習之。卒有取民麻一縷以束芻④者,立斬以徇⑤。卒夜宿,民開門願納,無敢入者。軍號“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卒有疾,躬為調藥。諸將遠戍,遣妻問勞⑥其家;死國者,則育其孤。凡有頒犒,均給軍吏,秋毫不私。善以少擊眾。凡有所舉,盡召諸統制⑦與謀,謀定而後戰,故有勝無敗。敵為之語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每調軍食,必蹙額⑧曰:“東南民力竭矣!”好賢禮士,恂恂如儒生,每辭官,必曰:“將士效力,飛何功之有?”(選自《宋史.岳飛傳》)

註釋:

①舍:駐紮休息。②課:督促。③注坡跳壕:從山坡上急馳而下,從壕溝低處向上跳。此處指練兵。④束芻:捆紮喂牲口的草料。⑤徇:示眾。⑥勞:慰勞。⑦統制:武官名。⑧蹙額:皺眉,表示憂慮。

1.解釋下列短語。

(1)三鼓:_____________

(2)敗績:_____________

(3)不私:_____________

(4)恂恂:_____________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個句子的意思。

(1)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諸將遠戍,遣妻問勞其家;死國者,則育其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出理解和分析錯誤的一項()

A.甲、乙兩個選段都告訴我們取信於民是戰爭取勝的根本原因。

B.甲、乙兩個選段都沒有對以少勝多的戰鬥場面作具體的描繪。

C.甲段中“公將鼓之”與乙段中“皆重鎧以習之”中“之”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

D.從乙段中可以看出岳飛雖為武將,但不乏文臣儒雅之風。

4.岳飛是抗金名將,曹劌亦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根據甲、乙兩段提供的信息,請你概括他們分別具有哪些軍事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三次擊鼓(命令軍隊出擊)(2)潰敗,失敗,敗逃(3)不佔為己有(4)小心謹慎、謙和的樣子

2.(1)走下車察看(齊軍)車輪滾過地面留下的痕跡,登上車前橫木察看齊國的軍隊。

(2)(對)遠離家鄉衞戍邊疆的各位將領,派他(指岳飛)妻子慰問他(指戍將)的家人;(對)為國而死的將領,就養育他們的遺孤。(意對即可)

3.A

4.曹劌:小心謹慎;知己知彼;相機出擊。(意對即可)

岳飛:治軍有方(紀律嚴明,撫卹死傷,頒犒軍吏);取信於民;謀而後戰。(任意答到2點即可,意對即可)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8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節選自《曹劌論戰》)

小題1:解釋下面劃線的詞。(2分)

①彼竭我盈: ②懼有伏焉:

小題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小題3:下面各句中劃線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①公將馳之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B.①戰於長勺②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C.①登軾而望之②學而不思則罔

D.①吾視其轍亂②其真不知馬也

小題4:通過對選文的閲讀,談談你對曹劌這一人物形象的認識。(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1)充滿。這裏指士氣正旺盛。 (2)害怕

小題1:作戰,要靠勇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氣勢,第二次擊鼓就氣勢衰退,第三次擊鼓氣勢就消失殆盡。

小題1:B

小題1:曹劌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深謀遠慮,冷靜沉着。

小題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認知能力。結合具體的語境來理解即可,有時還要注意加點字的特殊用法。

小題1: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譯句子時注意關鍵字、語序,有時還要補出捨去的主語才行。

小題1:本題考查理解加點字意思的能力。B項中“於”的意思都為“在”。

小題1: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據文章對“曹劌”的具體描寫來分析該人物形象即可。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9

文言文閲讀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節選自《曹劌論戰》)

(乙)魯恭為中牟①令,重德化②,不任刑罰。袁安③聞之,疑其不實,陰④使人往視之。隨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過,止其旁,旁有兒童。其人曰:“兒何不捕之?”兒言雉方雛,不得捕。其人訝而起,與恭決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績也。今蝗不犯境,此一異也;愛及鳥獸,此二異也;童有仁心,此三異也。久留徒擾賢者耳,吾將速反,以狀白安。”

(節選自《後漢書》)

(註釋)①中牟:古地名,今河南省境內。②德化:用道德來教化。③袁安:河南那太守,是魯恭的上司。④陰:暗中。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①又何間焉 參與

②阡陌 田間小路

(2)翻譯下列語句。

①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②袁安聞之,疑其不實,陰使人往視之。

(3)甲乙兩文各有一句話體現了執政者以德治民的思想。請找出來,寫在下面。

【分析】譯文:

(甲)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準備迎戰。曹劌請求進見,他的同鄉對他説:“大官們自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何必參與其間呢?”曹劌説:“大官們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於是入宮進見魯莊公。曹劌問魯莊公:“您憑什麼條件同齊國打仗?”莊公説:“衣食這類用來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亨用,一定把它分給別人。”曹劌回答説:“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會跟從您的。”莊公説:“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我不敢虛報,一定對神誠實。”曹劌回答説:“這是小信用,還不能使神信任您,神是不會保佑您的。”莊公説:“對於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我雖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誠心誠意來處理。”曹劌回答説:“這是忠於職守的一種表現,可以憑這個條件打一仗。作戰時請讓我跟從您去。”

(乙)

魯恭擔任中牟縣令,注重道德教化,不採用刑罰的'方式。河南尹袁安聽説這件事,懷疑它不是真的,暗地裏派自己的下屬到中牟縣去視察。(袁安派去的那個人)跟着魯恭走在田間小路上,兩人一起坐在桑樹下面。忽然,從遠處飛來一隻野雞,在他們旁邊落下,野雞旁還有一個小孩。那個人問那個小孩:“你為甚麼不把它抓住?”那個小孩説這個季節正是野雞培育它們的雞雛的時候,不能抓。那人聽了,對魯恭説:“我此次前來,是來檢查你的政績的,蝗蟲不犯縣境,這是我看到的第一個現象;教化的恩澤施之於鳥獸,這是第二個現象;小孩也懷有仁愛之心,這是第三個現象。這就夠了,我不在這裏久留了,我在這裏久留,只能起到打擾賢者的作用。”説完就回去向袁安彙報去了。

【解答】

(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題,重點在於文言實詞的積累,同時也可以藉助整個句子的意思來判斷。

①句意為:又為什麼參與呢?間,參與。

②句意為:跟着魯恭走在田間小路上。阡陌,田間小路。

(2)本題主要考查點是對句子翻譯。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換”,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

①重點字詞:忠,盡力做好分內的事。屬,種類。可以一戰,就是“可以之一戰”,可以憑藉這個條件打一仗。可,可以。以,憑藉。戰則請從,(如果)作戰,請允許(我)跟從去。從,隨行,跟從。句意:(這)是盡了職分之類的事情。可以憑藉(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就請允許(我)跟隨着去。

②重點字詞:聞,聽説;疑,懷疑;使,派遣;視,查看,觀察;陰,暗地裏。句意:袁安聽説以後,懷疑這不是真的,暗地裏派人前往觀察。

(3)本題考查概括文章內容要點的能力,其實就是提取文章的中心論點。由甲文中“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可以看出最能體現執政者以德治民的思想的句子是: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由乙文中“魯恭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罰。”可以看出最能體現執政者以德治民的思想的句子是:重德化,不任刑罰。

答案:

(1)①參與②田間小路。

(2)①(這)是盡了職分之類的事情。可以憑藉(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就請允許(我)跟隨着去。

②袁安聽説以後,懷疑這不是真的,暗地裏派人前往觀察。

(3)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魯恭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罰。

【點評】文言詞積累:

安求其能千里也?(怎麼)

衣食所安。(養)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10

趙將廉頗之後嗣廉範,任雲中郡守。一日,會匈奴大入塞,故事①虜人②過五千,移文③旁郡.吏欲傳檄④求救,範不聽,自率士卒拒之,虜眾盛而範兵不敵。會日暮,令軍士各交縛⑤兩炬三頭熱火⑥,營中星列。虜遙望火多,謂漢兵救至,大驚.待旦將退,範乃令軍中褥食⑦,晨往赴之,俄而,斬首數百級,虜自相踐踏,死者千餘人,虜由此不敢復向雲中。

『註釋』:①故事:按舊例。②虜:敵人。 ③移文:發文書。 ④傳檄:發出緊急公文。⑤交縛:交叉縛扎。⑥熱火:點火。⑦褥食:在睡墊上把早飯吃了。

1、解釋句中劃線的詞。

(1)會匈奴大入塞 ( )

(2)範兵不敵 ( )

(3)營中星列 ( )

(4)自率士卒拒之( )

2、用“/” 給下列句子劃分一處朗讀停頓。

虜 眾 盛 而 範 兵 不 敵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吏欲傳檄求救,範不聽,自率士卒拒之。

4、長勺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作戰中,曹劌兩次抓住戰機,出奇制勝,第一次是在:_________之時,第二次是在_________之時(用原文填空)。廉範在眾寡不敵的情況下,也表現出高超的指揮才能。請你説説廉範在作戰中採用了哪些妙招?(可用原文作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適逢(正趕上、恰巧)

(2)抵擋

(3)像星星一樣

(4)指代敵人

2、虜眾盛|而範兵不敵

3、吏想發緊急公文向旁邊的郡縣求救,廉範不肯,親自率領士兵抵抗。

4、彼竭我盈,(故克之);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令軍士各交縛兩炬三頭熱火,營中星列;範乃令軍中褥食,晨往赴之。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11

曹劌論戰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題1:解釋下面劃線的字。

肉食者鄙 神弗福也

小題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小題3:閲讀全文,請從政治和軍事兩方面闡述魯國獲勝的原因。(用自己的話作答)

①政治方面:

②軍事方面:

參考答案:

小題1:鄙 :鄙陋,這裏是目光短淺。 福:賜福,保佑。

小題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會以實情判斷。

小題3:①取信於民,獲得人民的支持。②戰爭中善於分析敵情,知己知彼,把握戰機。

分析:

小題1: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

小題2: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抓關鍵字的解釋,“獄”“雖”“情”等字的解釋。

小題3:學生能學會用自己的話概括內容,提高對文本的理解能力。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12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節選自《曹劌論戰》)

[乙]文公伐原①,令②以三日之糧。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軍③而去之。諜④出曰:“原不過一二日矣!”軍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⑤,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⑥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門⑦,而原請降。(《國語.文公伐原》)

註釋:①[原]原國,姬姓小國。②[令]限令。③[疏軍]撤兵。疏,散、撤。④[諜]刺探軍情的人。⑤[信]信用。⑥[庇]庇護,即賴以生存。⑦[孟門]原國地名。

1、解釋劃線詞的意思。

(1)又何間焉( )

(2)公令疏軍而去之( )

2、下面句中劃線虛詞的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 ]

A、可以一戰——何以使人

B、得原而失信——登軾而望之

C、其鄉人曰——門人弟子填其室

D、令以三日之糧——聞寡人之耳者

3、翻譯句子。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理解。

(1)甲文主要通過語言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在對話中,曹劌的“_________”和魯莊公的“_______”都得到了鮮明的再現。(用文中的詞語作答)

(2)甲乙兩文都強調政治上______________是取得戰爭勝利的重要條件,文中都有反映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一句,乙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一句。

參考答案:

1、(1)參與

(2)離開

2、B

3、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全部明察,但一定根據實情處理!

4、(1)遠謀 鄙

(2)取信於民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13

閲讀《曹劌論戰》,完成第1012題。(5分)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0.下列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

A.衣食所安 安然無恙 B.小信未孚 難以置信

C.公問其故 無緣無故 D.弗敢加也 變本加厲

11.將下面句子譯成現代漢語。(1分)

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答:

12.文題相應是寫作的一個基本原則,曹劌論戰是編者給《左傳》選段擬就的一個題目。試從文章剪裁的角度對編者如此擬題進行簡要分析。(2分)

答:

10.C;(2分)11.莊公回答説:祭祀用的豬牛羊、玉器、布帛等物品,不敢虛誇數目,一定對神靈講信用。(1分)12.示例:曹劌論戰,重在一個論字,即主要交代曹劌對戰爭的見解和主張。《左傳》選段在行文上,對長勺之戰的作戰過程進行簡單交代,把重點放在詳細記述曹劌和魯莊公戰前分析和戰中的指揮上,兩者在內容和題目上是統一的'。

(20xx年福建泉州市)

(一)閲讀《曹劌論戰》一文,完成58題。(15分)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5.下列加點詞詞義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何以戰 河曲智叟亡以應 B、公問其故 故雖有名馬

C、肉食者謀之 陛下亦宜自謀 D、又何間焉 此為何若人

6.翻譯句子。(6分)

①公與之乘,戰於長勺。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曹劌與其鄉人的對話是否多餘?請説説你的見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試從齊、魯雙方分析長勺之戰齊師敗績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5分)5.(3分)C6.(6分)1魯莊公與曹劌同乘(坐)一輛戰車,在長勺作戰。

2小信用不能得到神靈的充分信任,神是不會保佑您的。(孚福各0.5分)

7.(3分)不是多餘的。(1分)這一對話點明瞭曹劌拜見魯莊公的原因,(1分)同時也顯示了他不同於一般人的見識。(1分)8.(3分)齊師倚仗強國,沒有講究戰略戰術,沒有把握好戰機;魯國曹劌善謀,魯軍善戰。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14

閲讀文言文,回答下列題目。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題1】解釋劃線的字。(4分)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間_________

(2)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徧_________

(3)犧牲玉帛,弗敢加也。 加_________

(4)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獄_________

【小題2】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4分,每小題2分)

(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小題3】 曹劌“請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回答)

他的遠謀主要體現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了文中的戰役,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還有: ______________(舉一例)(4分)

【小題4】 有人説魯莊公“鄙”,也有人説“不鄙”。你同意哪種説法?請簡述理由。(3分)

答案

【小題1】(1)間:參與。 (2)徧:通“遍”, 遍及,普遍。(3)加:虛報(4)獄:案件。

【小題2】1)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士氣就衰竭了。 (2)身居高位、享受厚祿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

【小題3】(4個空各一分)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政治上取信於民 軍事上善於把握進攻和追擊的時機或有軍事才能 示例: 官渡之戰、淝水之戰等

【小題4】示例:鄙:政治上無知,軍事上無能 不鄙:善用人才,善於納諫 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小題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認知能力。結合具體的語境來理解即可,有時還要注意加點字的特殊用法,各個加點詞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從從課文中遷移過來。注意(2)為通假字,(4)的古今義。

【小題2】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譯句子時注意關鍵字、語序,有時還要補出捨去的主語才行。

【小題3】本題考查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根據曹劌與鄉人之間的對話來分析“請見”的原因,根據曹劌與魯莊公之間的對話來概括曹劌的遠謀即可。

【小題4】本題是一道開放題。根據自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來談自己的看法即可。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15

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節選自《曹劌論戰》)

(二)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①者勝,上下同欲②者勝,以虞③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④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節選自《孫子·謀攻》)

注:①用:使用。 ②同欲:目標一致。 ③虞:戒備,準備。 ④將能而君不御:將帥有才能,國君不干涉。

【小題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線詞的意思。(4分)

(1)公將鼓之 鼓:

(2)小惠未徧 徧:

(3)彼竭我盈 盈:

(4)既克,公問其故 克:

【小題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2)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小題3】曹劌為什麼要“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這表現了曹劌什麼樣的特點?(2分)

【小題4】魯國在長勺之戰中取得勝利印證了語段(二)中的一些説法,請選擇其中一個簡要説明。(2分)

答案

【小題1】(1)擊鼓(1分) (2)同“遍”,普遍 (1分)

(3)充滿,這裏是士氣旺盛答案1分 (4)戰勝(1分)(共4分)

【小題2】(1)我看見他們的車轍印混亂,望見他們的軍旗倒下,所以追擊他們(1分)

(2)衣食一類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給別人 (1分)

【小題3】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擔心齊國有埋伏) 表現了曹沉着、冷靜、謹慎的特點(一問1分。共2分)

【小題4】①魯莊公對曹劌言聽計從,可謂“將能而君不御” ②魯國君臣一心,可謂“上下同欲” ③曹劌在選擇進攻和追擊的時機上審時度勢,可謂“知己知彼”(答出其中一個方面即可。若從其他角度回答,能言之有理也可。2分)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鼓”,詞類活用,擊鼓。“徧”,同“遍”,普遍。“盈”,充滿,這裏是士氣旺盛。“克”,一詞多義,戰勝。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意義的理解。

點評:實詞與虛詞的積累,是培養閲讀文言文能力的基礎,理解文言文中詞語的含義時,要聯繫原句來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單個字詞的含義。另外,還要注意詞語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異義詞、動詞的使動用法、通假字等,儘量做到翻譯準確、恰當。

【小題2】試題分析:翻譯(1)時,要注意把“轍”(車轍印)、“靡”(倒下)、“逐”(追逐)這些字詞翻譯準確。翻譯(2)時,要注意把“弗”(不)、 “必”(一定)這些字詞翻譯準確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

點評:句子翻譯也是文言文閲讀的一個常考題型,翻譯句子時,要注意抓住句中的關鍵詞句,把關鍵詞句翻譯準確,另外,還要注意對特殊句式的翻譯,儘量做到通順、流暢,表意清晰。

【小題3】試題分析:“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交代了曹劌要“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的'原因。這表現出他是一個沉着、冷靜、謹慎的人。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人物形象的評價能力。

點評:做人物形象分析類題目時,要結合人物具體的言行來分析其精神品質。平時在閲讀文章時,要善於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

【小題4】試題分析:魯國在長勺之戰中取得勝利印證了語段(二)中“上下同欲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知彼知己”等的説法。結合語段(一)具體説明即可。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關鍵信息的提取、概括、篩選的能力。

點評:解答本題時,要認真閲讀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或按照作者的敍述順序,來提煉、概括。具體做法一時從名詞概念出發,提取由名詞概念生髮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關鍵語句;二是抓住重要概念或重要語句,提取對其闡釋的信息;三是從文章主旨、作者寫作意圖、觀點和情感的角度出發,尋找有關的詞語或句子;四是抓住寓意含蓄的句子,從上下文提取有關信息並轉換,使這些語句的寓意具體化和明朗化。

Tags:論戰 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