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作文

借物喻人的作文【熱】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07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借物喻人的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借物喻人的作文【熱】

借物喻人的作文1

"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想必大家一定很熟悉這句傳誦千古的古詩名句,它所讚揚的正是蠟燭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蠟燭,在許多的的眼裏,它只不過是一種已經過時的照明工具罷了。可是,又有誰曾想到過,蠟燭為了照亮我們,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每當停電時,人們才會想起那小小的毫不起眼的蠟燭,迫不得已才會用它來照明。這時,蠟燭總會落下如同紅寶石般的淚珠,,也就是我們常説的蠟淚。每當看到這樣的情景,我都會想起教育我們的老師。

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是那樣偉大,給予我們那麼多知識,工作那樣辛苦,卻沒有半點怨言。他們不索取回報,只求一盞明亮的枱燈和一張簡陋的辦公桌,就在那上面給我們批改作業,寫教案。就是這樣的條件,老師不知培養了多少國家的棟樑之才,而老師吸取的只是有害健康的粉筆灰。有人把老師比作辛勤的園丁,培養了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可是,我認為用蠟燭比喻老師更為恰當,老師用光明給予了我們知識,卻毀滅了自己,那閃閃的蠟淚就是老師看到我們成為國家棟梁之才而流下的汗水。假如沒有老師,我們的知識又從何而來呢?

還有那些農民,他們也有這樣的'蠟燭精神,他們頂着烈日流着汗水冒着風雨,就是為了耕種莊稼,為我們提供蔬菜和水果,讓我們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在夏天,他們頂着炎炎烈日為莊稼鋤草除蟲;在冬天,他們忍受着寒風朔雪,為莊稼搭棚。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中,他們都能堅持下去。這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勞作,最終換來了令信喜氣洋洋的大豐收。他們只求能吃飽飯,過上温飽生活。其它什麼也不求,就這樣為我們提供糧食。這種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正是蠟燭的精神。如果沒有農民,我們的糧食又從何而來。

蠟燭雖然很普通,但它的精神實在可貴。具有蠟燭精神的人永遠值得我們尊敬的。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如果人人都具有蠟燭精神,那世界該多麼美好呀!

借物喻人的作文2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是古人對竹子的讚美,而我也深有體會。

有一年,家裏買了一些竹子,並把它們栽在了小區的空地裏。一開始,它們看上去十分渺小,放眼望去,幾乎看不到它們的存在。過了一個月以後,這些竹子還是一動不動,我有點心急了,便去問姥爺:“為什麼我栽了半個月的竹子還是一動不動啊?”老爺笑了笑對我説:“這個可不能告訴你,到時候你自然會知道答案。”我半信半疑,但還是抱着試一試的心理等待了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裏,我堅持每天給它澆的水,還悉心地給它施了更多的肥。又過了兩個月,還是不見它長大。但是,我又想起了姥爺的話,還是忍住了……

一年後的一天,我還是像往常一樣來查看竹子。沒想到一夜之間,它居然長高了10釐米有餘。我十分興奮的把所有人都叫了過來,他們看到這幅情景都不約而同地笑了笑,這時我才知道其實他們早就知道了答案。我也尷尬地笑了笑。

接着,一天、兩天……幾日之內,竹子竟長了一米多高,我十分吃驚。但是,還是不明白姥爺那時説的話。

又過了一年。那一天,我印象十分深刻,烏雲密佈,北風呼呼的吹,彷彿所有的植物都在隨風跳舞。突然,“咔嚓”一聲,一棵樹轟然倒下。接着,外面下起了大雨。這時我想起了我栽得那些竹子,心中開始為它們擔憂起來。

一天後,大雨停了,我迫不及待地跑向那些竹子。本想着去收拾殘骸,卻驚奇的發現那些竹子還活着,而且生機勃勃就好像那場暴風雨沒有發生過。再回頭看向後面那些花花草草竟是一片狼藉。這時,我伴隨着驚訝和不解跑回了家裏。到了家裏我問道:“為什麼昨天風雨交加,但是這些竹子還是屹立不倒呢?”姥爺笑着説:“第一年竹子一直都在地底紮根、吸收養分,到了第二年,才會一鼓作氣長到了兩三米的'高度。”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好像突然明白了什麼。

做人不也正是如此嗎?不要擔心你的付出得不到回報,你只管像竹子那樣深深地紮根,汲取養分,終有一天能一鼓作氣的完成生長。

借物喻人的作文3

桃花心木是什麼?大家應該都知道吧。他是一種特別的樹,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桃花心木要靠自己長成大樹,這就是他與別樹的不同之處。

文章講的是一位種樹人,為了是桃花心木長成百年大樹,運用了科學的辦法但作者一開始不明白,當種樹人説了“謎底”的時候,作者才恍然大悟,並悟出了做人的哲理

讀了這篇文章,我在很多地方含有感觸:我對種樹人的一番話有所感觸:“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澆水,樹苗會枯萎的`更多。幸而存活的樹苗,遇到狂風暴雨,也會一吹就倒。”他這一席話,充分體現了他的觀察細緻,因此就瞭解了一些經驗,使他種樹種的更好。生活中也一樣,一個人一件事幹多了,就會產生許多經驗,從而這件事就幹得更好。

另一個就是我對“我”的一番理解深有感觸:“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再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這句話表現了作者極高的領悟能力,可以由樹聯想到人,揭出了借物喻人的謎底。

我羨慕很多能自立的人,可我做不到,中國的孩子們也都做不到。中國雖然有發展,但中國能比上美國嗎?為什麼,為什麼比不上美國?因為中國,因為中國的少年像被關在籠子裏的小鳥,被家長管着,浪費了童年,浪費了這個大好時光,大家都聽説過“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吧!為什麼説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呢?因為那些窮人的孩子從小就開始過獨立的生活,根本沒有半點依賴家長的心,他們就像桃花心木樹苗一樣,靠着自己找到他們必須擁有的水源,才能生活下去!

而現在每當孩子想幫家長做事時“去去去,學習去!”家長都是以這句話回答孩子,愛孩子,就應該讓他(她)去鍛鍊,去擁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愛孩子,就應當讓他(她)去面對困難,去戰勝勝困難;愛孩子,就應該解開學習之鎖,到大自然中去體驗生活;愛孩子,就應當讓他(她)不要虛度童年,外面的世界是美麗的,是精彩的;愛孩子,就應該讓孩子到社會中去分清是非,分清好壞,在社會站穩腳!

我認為我們只有脱離了父母的溺愛才能做一個自立自強的人。同學們,你認為呢?

借物喻人的作文4

有人喜歡高直挺拔的青松,有人喜歡清香淡雅的蘭花,還有人喜歡鮮豔傲骨的梅花,我卻喜歡那平平凡凡的小草。草,雖然平凡、渺小,但卻有堅韌不拔的生命力;雖然不美麗,但卻具有極其旺盛的生命力;這一切都是對生命的渴望而得來的力量!草,不管閃電雷擊,不管狂風驟雨,不管嚴寒酷暑,它都毫不畏懼。這一切都是信念的力量,小草渴望生命,渴望生存,於是它又頑強地站了起來!

我漫步在小路上,看着路旁那一棵棵嫩綠葱鬱的小草,陷入了沉思……也許,有很多人都把小草當成是弱小、無能的象徵,認為它們那矮小的身軀經不起一點兒風雨。但,我卻不這麼認為,因為在我眼裏的小草,是那樣的`頑強,那樣的富有生機,而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們本身具有的生命力和精神。

一到春天,小草們就睜開朦朧的雙眼,爭先恐後地破土而出,與人們一同分享春姑娘所帶來的喜悦與温暖。它們散滿大地,為這塊撫養它們的“母土”鋪上了綠地毯……這千千萬萬的小草組合起來,才讓人們看到了生命的偉大。

當然,小草的可敬之處不單單是在這裏,它們身上還閃耀着一個亮點——頑強不屈的精神。小草雖然沒有參天大樹那樣的高大挺拔,也沒有花朵那樣的鮮紅美麗,但是,它們的精神足以蓋過這一切,足以讓人們重新去認識並驚歎它們。

暴風雨裏,高大挺拔的大樹被連根拔起,五顏六色的花朵已花殘葉敗,而小草呢,卻以一種比物質的力量更加有力的力量贏得了勝利……

等到暴風雨過後,花樹都變了樣,只有小草依然昂首挺胸地站在那兒,享受着雨後的陽光……正因為此,它們才對得起大詩人的一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我想:人的生命,就好像小草一樣。人的一生中,會遇到許很多多的坎坷與崎嶇,只要我們具有小草的精神,絕望之雲終會驅散,希望之花將會常開。正如小草,隨時可能被無情的大火所燒焦,但燒焦了卻不代表着生命的結束,恰恰相反,它意味着新的生命的重新開始,無情的大火好好像人生命中痛心徹肺的教訓,但它並不意味着結束一切,更不意味着生命的結束。在生命的長河中,往往會有很多事是你努力後仍舊不能改變的,但你曾經為它而努力,你可以自豪的告訴人們“我是成功的”!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叢新生的小草,因為,是它打動了我。

借物喻人的作文5

風霜雪雨。難怪白居易在《題窗竹》中留下這樣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盡,留向紛紛雪裏看。”竹, 擁有永不消失的春天。

松樹,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高大的槐樹,使人想起了將軍;而修竹呢她使人想起了隱者。竹輕盈細巧、 四季常青,儘管有百般柔情,但從不譁眾取寵,更不盛氣凌人,虛心勁節,樸實無華才是她的品格。竹不開花,清淡高雅,一塵 不染,她不圖華麗,不求虛名的自然天性為世人所傾倒。清代詩人鄭燮這樣讚美道:“一節復一節,千校攢萬葉;我自不開花, 免撩蜂與蝶。”竹子心無雜念,甘於孤寂,她不求聞達於莽林,不慕熱鬧于山嶺,千百年過去了,卻終成這瀚海般的大氣候。

置身萬傾碧波的竹海,只見蒼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彎彎新竹,卻又象柔情似水的少女;舉目望去,那成方成陣的竹林,就象一隊隊,一排排跨馬飛戈的兵團,而當漫步兩旁茂竹夾道,竹葉輕輕拂面,又顯得萬般温柔,寧靜和幽雅。剛柔相濟能屈能伸,這又是竹的另一品性。“莫嫌雪壓低頭,紅日歸時,即沖霄漢;莫道土埋節短,青尖露後,立刺蒼穹。”這副對聯,道出了竹子的博大胸懷與豁達開朗的性格。

那怕是在條件艱苦的破巖中,竹子也能頑強生存;她不求索取,只有奉獻。竹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竹筍做的佳餚,為人類所食用;用筍衣縫的'布鞋,忍辱負重,默默承受着煎熬。竹子製作的竹涼蓆、竹傢俱、竹膠板、竹筷、竹廳、竹工藝等要有盡有。在成寧竹鄉,蘇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一説,道出了竹鄉人與竹密不可分的關係。竹鄉人打的是竹傘、戴的是竹笠、住的竹樓、坐的是竹椅、睡的是竹牀、吃的是竹筍……竹子還以她殘留的校丫紮成掃帚,為人類清除污垢,就是竹沫、竹頭等,也在 灶底燃燒,發揮光和熱。有幅對聯這樣寫道:“竹頭雖微餐餐灶底炊餚饌,器皿雖小户户廚中要斗筲。”竹與人類結下不解之緣, 竹為人類奉獻了自己的全部。這真是“出世予人惠,捐軀亦自豪。”

修竹千竿,情牽歷代詩人,丹管一枝,寫盡人間春色。竹是一首無字的詩,竹是一曲奇妙的歌。竹子精神在華夏文明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

借物喻人的作文6

日曆一頁頁地翻過去,時間匆匆流逝,“教師節”邁着輕盈的腳步無聲無息地來到了我們身邊。

有人把老師比作辛勤的園丁,精心地照料我們,使我們可以茁壯成長;有人説老師是我們學習征途上的導師,是他們帶領我們到達成功的彼岸;還有人説老師就像一個永遠不停止工作的機器;但我卻要説老師像一枝蠟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話用在老師的身上再恰當不過了,老師默默無聞地傳授給我們知識,帶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像蠟燭的老師

日曆一頁頁地翻過去,時間匆匆流逝,“教師節”邁着輕盈的腳步無聲無息地來到了我們身邊。

有人把老師比作辛勤的園丁,精心地照料我們,使我們可以茁壯成長;有人説老師是我們學習征途上的導師,是他們帶領我們到達成功的彼岸;還有人説老師就像一個永遠不停止工作的'機器;但我卻要説老師像一枝蠟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話用在老師的身上再恰當不過了,老師默默無聞地傳授給我們知識,帶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

每當放學後,經過老師的窗前總會看到老師們仍然在那些電燈的陪伴下認真地批改作業、備課,甚至為了使我們可以理解得更透徹,學得更紮實,老師不惜花費很長時間去做很多的模型。作業本上的每一個對勾以及每一個紅叉都凝聚着老師的汗水。當我們有不懂的難題時,老師總會耐心地為我們講解,“師恩重如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同學們,不要等到事業有成,就在今天,就在師生相處的日日夜夜,我們就要把誠摯的謝意和美好的祝福獻給恩師,使我們的恩師時時感受到莘莘學子的愛的熱流!

他們嘔心瀝血,他們甘為人梯,他們清貧一生為的是什麼?為的是給國家培養出更多具有高素質的優秀人才,老師們是一枝不起眼的蠟燭,在關鍵時刻默默奉獻的蠟燭,他們犧牲了自己寶貴的青春年華,然而為國家培養出一批批的棟樑之材。

老師是無私的,他們配受一切讚美。

借物喻人的作文7

我是個很怕動物的人,怕到連螞蟻都不敢碰,但那次螞蟻的精神,卻深深震撼了我。

一天,我吃了飯後,去廁所解手,解完後。地上的一隻小螞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很好奇,便蹲下去。看着他正向我腳下爬來。我用力吹了一口氣,他停止了腳步,竟然沒被吹“走”。我想捉弄他,便又吹了一口氣,他停了一下,還是沒被吹走。我想這隻螞蟻真行,雖體積小,但很重,難道他吃了“定身丸”嗎?

我不信,使勁全身力氣吹了一口氣,啊,他終於被吹“走”。我以為戲弄螞蟻就這樣結束了,但沒想到的是,我剛要站起身來,他不知從哪兒又爬了出來。我想:他到底是“神”,還是“鬼”,這麼神出鬼沒的`。接着,我又吹了好幾口氣,他還是朝着我腳下的這個方向一步步的爬進。我迷惑不解,我腳下帶地有什麼東西,值得一隻小螞蟻這麼賣力呢?我把腳移開,竟是一粒米飯。天哪,只見那隻小螞蟻還在一步一步鍥而不捨地爬着,一會兒,終於嚐到了那粒米飯的滋味。

自己嚐到還不夠,還要拿回去給大夥兒吃呢!

於是,他在原地隨意動了起來,好像在熱身,又好像在叫同伴來搬運食物。過了一會兒,還是沒有一隻螞蟻來,他好像沒有耐心再等了。雙手“抱”着那裏米飯一步步向家的方向挪着。我開始可憐他,便用手指尖把螞蟻抱着的飯向前推了一下,這隻螞蟻好像被嚇倒似的。突然鬆開了千辛萬苦奪來的米飯,快步向前爬去。我想:好心當成驢肝肺,這麼好的米飯不要白不要。

看着螞蟻爬去的樣子,我的心又軟了,便用手捏起那粒飯輕放在他的眼前,他不理睬,只顧往前。我感到很自責,我想我一定是傷了螞蟻的自尊,既吹他,又嚇他,他才不要米飯,爬走了。

經過這件事後,我明白了:連一個小小的螞蟻多有這麼強大的自尊心,更何況我們人類呢?而且做某事,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

借物喻人的作文8

松樹它沒有春天裏桃樹的爭妍鬥豔,也沒有夏天裏梧桐那碩大的葉片,更沒有秋天裏銀杏樹的一身金色的外衣。它只是冬天裏,穿着樸素綠色外套的松樹。

松樹葉子象針一樣,一簇簇向外伸長着,每一個都尖鋭有力好象有一種精神支撐着它們。松樹果實也很有特點:它是一個橢圓形,分成一層層花瓣。果實躲藏在由“稻草”擺好家裏,就好象是保護房子戰士和風雨遮陽傘、擋雨棚。還是那種力支持它們信念,去保護果實。

桃樹把所有力量都通過春天桃花得以展現,梧桐把所有希望留在夏天,它那肥肥大大綠綠油油葉片上:銀杏樹以秋天金黃金黃“蝴蝶”來展示它美麗。而松樹只是在冬天裏默默無聞地為我們站崗。在冬天裏當我們看見全是光禿禿樹時,我們會感到淒涼和悲傷。如果我們在許多光禿禿樹中看到了一棵松樹時,就會充滿一遍茂盛景象希望。

松樹是筆直的,不論在多麼惡劣的環境下,仍然聳立地生長着。別的樹以旁出虯幹為美,它卻以正直、樸素、堅強為美。這種內在美要比只在表面上的美和在温室中嬌生慣養的名貴樹種要高尚的多。

人和樹一樣,做像松樹一樣有內在品質堅強的人,要比在“温室”中生長的花朵要偉大的多了。因而我們要學習松樹的正直、樸素、堅強的許多內在品質,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自古以來,多少人都讚頌過鬆樹,把它作為崇高的象徵,我對松樹總是懷有敬仰之心。

你看,他不管是在懸崖的縫隙裏,還是在堅固的土地上,只要有一顆種子———不管你是有意種植的',還是隨意丟落的,也不管是風吹來的,還是從鳥的嘴裏落下來的,總之,只要有一粒種子,他就不擇地勢,不畏嚴寒酷暑,隨處茁壯的生長起來,它既不需要誰來施肥,也不需要誰來灌溉,狂風吹不倒它,洪水眼不沒它,嚴寒凍不死它,乾旱旱不壞它,它無憂無慮的生長,松樹的生命力真強,松樹要求得太少了!

結語:以上內容就先為大家介紹到這裏,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借物喻人的作文9

一根普通的圓柱體,披上了紅色的外衣,頭上長着一根“天線”,這就是我們熟知的蠟燭。在人們的心目中毫不起眼、隨處可見,是一種廉價的物品。然而,我最喜愛的就是蠟燭,最欣賞的就是蠟燭那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精神。

蠟燭的樣子並不惹人喜愛:一身白大衣,一頂尖尖的帽子,再配上僵硬的.身軀。它們總被人們藏進抽屜和角落裏,似乎永遠與黑暗相伴。它們還經常被調皮的孩子折斷、壓扁,甚至被人們拿來做出氣筒。雖然它承受着這麼多的折磨,但它卻毫無怨言。只有在停電時,人們才會想到抽屜裏有一支蠟燭。這時,人們便會點燃它們,而它們卻絲毫不怕被火燒。“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它們大滴大滴地流着蠟液,為的是能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光明。

每當我看到蠟燭,我就會想起那可親可敬的老師,她們為了我們的將來,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精力。她們每天早早地來到學校,孜孜不倦地給同學們上課;當夜深人靜時,人們都上牀休息了,她們仍然在燈下批改作業;為了能教育好班裏的“頑皮生”,她們放棄了多少休息時間......老師的精神多麼像蠟燭啊!她們為了學生們的健康成長,燃燒着自己的青春年華,直到兩鬢斑白!

每天,老師早早地回到學校,教我們做人的道理,傳授我們豐富的知識。大家都説老師是園丁,是茫茫人海中的指明燈。可我卻要説老師是一支蠟燭。“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老師用辛勤和汗水培育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使我們成為祖國的貢獻者,對自己從來沒有一點兒私心,不求一點兒回報。如果生活中沒有了老師,就如停電時沒有蠟燭,人生會陷入一片黑暗。這時,我想起了上學期背的一句古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話用在老師身上再適合不過了。老師直到白髮蒼蒼,也還在堅持上課,就如蠟燭一樣,為照亮別人犧牲自己。

啊!默默奉獻的蠟燭,我佩服你們!可親可敬的老師,我深愛着你們!你們是我心中永不泯滅的蠟燭!

借物喻人的作文10

小時,母親提出要發豆芽,我欣然答應。

從超市買來小半碗綠豆,倒入篩子,於是綠豆在篩子裏滾動着,雀躍着。我們淘洗去綠豆身上的污垢,這樣顆顆綠豆,都泛着活潑的清新的晶瑩的綠。而後,我們又將它們又骨碌碌地滾入水中。在吸收了一晚的水分後,綠豆個個粒大飽滿,頗有幾分想要突破種皮、肆意生長的氣勢。

母親見它們如此自信,便翻出瓶瓶罐罐,將綠豆一粒一粒地挑揀,放入大小剛好的容器中。最後,倒上剛好沒過綠豆的清水,拿一塊黑色塑料布一遮。在準備工作告竣後,母親還特地告訴我綠豆不能見光,而且每天都要澆上一兩次水。

然而,母親的告誡,還是沒能擋住我這個小饞鬼的好奇心。每天放學後,那塊黑色塑料布總會被小心翼翼地掀起一個角,之後,一隻小眼睛探了進去。是啊,誰不會對生命的蜕變感到驚奇呢?誰不會對一羣嫩綠的小精靈感到興奮、激動呢?

但是每次查看的結果,都令我大失所望:還是那鋪滿瓶底的綠。只是我發現綠豆的顏色與之前相比稍淡了一些,綠色的豆皮也裂開了,露出了裏面的一抹白。我一次次痴想着,一夜之間,瓶底拔起一叢密密匝匝的嫩綠的豆芽。然而,仍是被現實打敗:只有寥寥無幾的綠豆長出來了一截短短的、毛茸茸的根,但其餘的不為所動。

我放棄了,我不抱幻想了,畢竟那時的我想要轉移注意力到其它事物上,是很容易的。於是乎,澆水的重任不知不覺落到母親身上。再過了一小段時間,我完全忘記了發豆芽這樁事。

那天,我正因一道難題而煩惱不已,去請教廚房中忙活着的母親。她卻鼓勵我多思考。急得團團轉的我忽然瞥見了在陰暗角落中,被我遺忘許久的豆芽們。我突然激動起來,走過去揭開塑料布,眼前的景象讓我驚呆了:一根根筆直的、雪白的豆芽挺在瓶中,頭頂着兩片淡綠色的.、厚厚的葉片,瓶底根部白鬚密密麻麻地交錯着。我的興奮立刻代替了煩惱,叫來母親,一起共享快樂。

現在想來,我們的人生,莫不如此——沒有清水的洗滌、浸泡,哪來的一鳴驚人?沒有黑暗的煎熬、考驗,哪來的厚積薄發?艱辛的成長,豐盈的收穫,那片淡綠從此留在我的心裏。

借物喻人的作文11

一進大門,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我大步跑到菊花旁邊,哇!這真是菊花的海洋!無數的菊花無顏六色、千姿百態。有的向外舒展開來好象空中綻放的禮花;有的向裏轉着好象一個大圓球;有的花瓣才剛剛開出幾片好象睡醒的孩子;有的還是花骨朵,脹鼓鼓的好象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向外一歪着,好象很不服氣説:“你們有什麼漂亮,我比你們更美;”有的把臉藏在濃濃的綠葉後面,只露出一半臉,好象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幾個擁在一起,好象是一個個好朋友;有的一朵長在旁邊好象淘氣的小孩避開了夥伴。菊花顏色多種多樣,紅色的菊花象一輪朝陽;白色象一團團白雪;粉紅色的好象一朵小桃花;有的綠綠的,象翡翠。真是五顏六色,風情萬種啊!

你瞧,那盆黃菊和平開得多麼燦爛,它的花瓣長長短短大約幾釐米,最裏面的一層向上轉,中間一層向上翻,最下面一層向下倒。黃和平它的花蕊是黃的,整體一看象一個旋渦。他的`顏色純黃純黃的,沒有一點雜顏色好象一朵朵黃雲又好象一堆堆黃金,它那濃濃的綠葉好象翡翠,襯托着黃色的花就更美了。這時一陣秋風吹來綠葉隨風飄動,好象在向我招手。看到這景色使我留戀忘返,真想用幾句詩讚美它,可是一時又想不到優美的詩。

簾轉西風,聽到這個名字,我想到了一陣陣西風吹來吹去發出一種沙沙的聲音,把珠簾吹得簾飄動,讓我感到一種優雅安閒的生活情調。想到這我不由得慢慢欣賞觀察簾卷西風起來。它那花瓣長長的細細的,向外披散,最上一層花瓣向上轉着,下面一層直着帶一點彎像一個一個小勺子。整體一看像媽媽的捲髮,又像一把把小銀勺,還像在春風中吹的柳條。我不由得用鼻子聞一聞它的花蕊,一陣清香撲鼻而來。怪不得花上面有蝴蝶蜜蜂從四面八方飛過來。簾轉西風的葉子襯托着粉紅色的花格外漂亮。

啊!菊花你雖然沒有牡丹紅那麼富麗,可是你卻給人們一個優美環境。啊!菊花你雖然沒有荷花那麼亭亭玉立,可你卻傲霜鬥雪品質高尚。菊花你雖然沒有水仙花那樣潔白,但你卻把自己的芳香送給了人們。菊花,我從你身上看到了你堅強品質,你那傲霜鬥雪的高貴的精神。

菊花,我愛你,愛你那美麗的外表,更愛你那高尚的品質,把自己的芳香送給了人們。

借物喻人的作文12

松樹它沒有春天裏桃樹的爭妍鬥豔,也沒有夏天裏梧桐那碩大的葉片,更沒有秋天裏銀杏樹的一身金色的外衣。它只是冬天裏,穿着樸素綠色外套的松樹。

松樹的葉子象針一樣,一簇簇向外伸長着,每一個都尖鋭有力好象有一種精神支撐着它們。松樹的果實也很有特點:它是一個橢圓形的,分成一層層的花瓣。果實躲藏在由“稻草”擺好的家裏,就好象是保護房子的戰士和風雨的遮陽傘、擋雨棚。還是那種力支持的它們的信念,去保護果實。

桃樹把所有力量都通過春天的桃花得以展現,梧桐把所有的希望留在夏天,它那肥肥大大綠綠油油的.葉片上:銀杏樹以秋天金黃金黃的“蝴蝶”來展示它的美麗。而松樹只是在冬天裏默默無聞地為咱們站崗。在冬天裏當咱們看見全是光禿禿的樹時,咱們會感到淒涼和悲傷。如果咱們在許多光禿禿的樹中看到了一棵松樹時,就會充滿一遍茂盛景象的希望。

松樹是筆直的,不論在多麼惡劣的環境下,仍然聳立地生長着。別的樹以旁出虯幹為美,它卻以正直、樸素、堅強為美。這種內在美要比只在表面上的美和在温室中嬌生慣養的名貴樹種要高尚的多。

人和樹一樣,做像松樹一樣有內在品質堅強的人,要比在“温室”中生長的花朵要偉大的多了。因而咱們要學習松樹的正直、樸素、堅強的許多內在品質,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自古以來,多少人都讚頌過鬆樹,把它作為崇高的象徵,我對松樹總是懷有敬仰之心。

你看,他不管是在懸崖的縫隙裏,還是在堅固的土地上,只要有一顆種子——-不管你是有意種植的,還是隨意丟落的,也不管是風吹來的,還是從鳥的嘴裏落下來的,總之,只要有一粒種子,他就不擇地勢,不畏嚴寒酷暑,隨處茁壯的生長起來,它既不需要誰來施肥,也不需要誰來灌溉,狂風吹不倒它,洪水眼不沒它,嚴寒凍不死它,乾旱旱不壞它,它無憂無慮的生長,松樹的生命力真強,松樹要求得太少了!

借物喻人的作文13

晚上,我正在寫作業。突然,“啪”的一聲響過後,原本明亮的房間一下就陷入了黑暗,原來停電了。

我在房間裏東找西找,可算找到了一根短短的生日蠟燭。我趕緊用打火機將它點燃,房間裏終於有了一絲微弱的亮光。蠟燭的火苗又細又長,只見它無助地在黑暗中搖曳,忽閃忽閃的彷彿隨時有熄滅的可能,但此刻它在我的眼中卻是如救命稻草般珍貴。

我望着蠟燭,看着它不斷地燃燒,一點點變短,燭油一滴滴緩緩落下,彷彿在消耗生命的同時,流下一顆顆晶瑩的淚水。這時,突然一陣風吹來了,火苗猛的晃了一下,霎時便暗淡了許多。我趕忙拿出了一張紙擋住了無情的風,豆子大小的燭光才逐漸緩過神來。可好景不長,過了不久,又一陣風吹來,蠟燭最終還是熄滅了,房間也再一次陷入了無邊的黑暗……

慶幸的是,這次,爸爸不知從哪找來了一根紅蠟燭。這是一根全新的蠟燭,它更高大更粗壯,筆直筆直的'挺立着,看起來神采飛揚。爸爸將蠟燭點燃了起來,雖這然燭光依然沒有電燈那麼亮,但它仍然拼盡了全力照亮了整個房間,也再一次將黑暗趕了出去。我在心中高興地大呼:“光明又來啦!”

就這樣,在這個寂靜的深夜裏,我挨着燭光坐下了,隨手從書架上拿來了一本書,開始細細品讀起來。不知過了幾時,我最終支撐不住了,“噝——”的一聲燭火熄滅了,黑暗又吞沒了房間……

第二天一早,我剛從睡夢中睜開了眼,温暖又明亮的陽光已經填滿了整個房間。我下意識地去找昨晚的那隻紅蠟燭,此時它正落寞立着,個頭已比最初矮了一半,腳底下也有一攤凝結的燭油,完全沒有了原先的風采。

見此情景,我的心中不免感慨:蠟燭啊蠟燭,你燃燒了自己,卻照亮了別人,就像那些偉大的科學家們一樣,不斷為黑暗的世界帶來光明,這樣無私的品格真是令人欽佩!

借物喻人的作文14

我讚美不倒翁,雖然它很普通,但它堅強的品質卻令我十分佩服。

時光倒流到前兩天,數學考試的卷子發了下來,“什麼!我只考了86分!”我驚訝地叫起來。我揉了揉眼睛仔細一看,試卷左上角那鮮紅的86分,像針一樣刺痛了我。我的心情猶如晴天霹靂,瞬間感覺天都要塌了。下課後,突然小田出現在我身邊,他瞟了一眼我的試卷,大叫道:“呀!劉宇姣,你怎麼只考了86分?”我趕緊把試卷揉成團塞進了書包裏。但經小田這麼一喊,周圍的同學便開始竊竊私語起來,我的臉一熱,索性將頭一埋,耳朵一捂,可那聲音就像放大了無限倍,我依然聽得見。

終於熬到放學了,鳥兒“嘰嘰喳喳”地亂叫,好像在嘲笑我考試失利,小朋友的笑聲傳進我的耳朵裏,像許多針扎進了我的心,很不爽的滋味。我拖着沉重的步伐慢慢走向家。回到家裏,我“砰”的一聲關上了房間門,將它緊緊地反鎖,對着被子又打又踢,舉起枕頭朝地上使勁兒一扔,把書都丟在地上,還不忘踩上幾腳。蹲下身子,抱着頭傷心地哭起來。任憑門外的.爸爸怎麼勸,我就是不肯出來。等我哭累了,轉過頭,看見書桌上的不倒翁笑嘻嘻地看着我,我非常憤怒,心想:我沒考好你還笑。我隨手撿起一本書,朝它扔了過去,只見它搖晃了一會兒,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好像還在朝我擠眉弄眼,彷彿在説:“你是打不倒我的。”我氣得火冒三丈,舉起不倒翁就往牆角一砸,它劇烈地搖晃着,前仰後合,但沒過多久,它又和平常一樣安定地坐在那裏,始終沒有倒下來。好像在説:“沒關係,不要煩惱,一次失利沒關係,下次再接再厲。”看着這一幕,我肅然起敬,想不倒翁受到這麼大的打擊,但它還是可以重新站在那兒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這讓我不禁想起了海倫·凱勒,她因為生病雙目失明,經歷了人生風雨,但她沒有被打倒,學會了多種語言,寫出了舉世聞名的鉅作,綻放出人生最美的一朵花。

人生雖然有許多坎坷,但我們一定要像不倒翁一樣,即使摔倒了100次,也要在101次重新站起來。

借物喻人的作文15

七月盛夏,漫步荷塘。一輪美景映入眼簾,別具一翻風味,讓人忍不住有想獨佔的衝動。清晨,露珠在葉子上滾動,趁陽光未來之前調皮地嬉戲着。白色蓮花、粉紅色蓮花,深紅蓮花,千姿百態,互不爭豔。大大的葉子下面,含苞待放的骨朵兒輕輕地露出半個頭,享受陽光帶來的温暖。

而這時大大的荷葉就像個可愛的母親,用全部生命來呵護自己的孩子。如果説躲在荷葉下的花朵是羞澀的孩子,那麼亭亭玉立的蓮花則像美麗的少女,在展現着自己的高雅氣質。“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蓮花別樣紅。”,我喜歡蓮花,喜歡它的美麗;“灼灼蓮花瑞,亭亭出水中”,我喜歡蓮花,更喜歡它的品質。

周敦頤在《愛蓮説》中這樣寫到:“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蓮花,生長在淤泥中,卻潔身自憐。長長的枝幹撐着一朵花,雖不顯多麼高貴但也氣質迷人。蓮花雖美,可容不得我們接近她。這不是距離產生美,而是我們對她的一種尊敬的態度。

周敦頤又這樣説道:“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是啊,蓮花,沒有菊花的堅強,頑強與傲骨;沒有蘭花的'高潔、典雅、愛國;沒有牡丹的榮華富貴之氣;沒有玫瑰的高貴傲氣;沒有梅花的嬌小精緻、堅貞不屈;沒有百合的樸素純;沒有向日葵的活潑可愛,沒有茶花的大方體。……可是蓮花是聖潔的代表,有着清純、高潔、脱俗、正直、嫻靜、深情等品質。蓮花,花之君子,無與倫比。

在炎炎夏日,蓮花立地頂天,不要荷葉的呵護,獨擋火辣的陽光而不懈一顧。在污濁的泥水中,潔身塵染,獨享高潔,不同一般。我們欣賞蓮花,讚美蓮花。可是也有人獨擋一面,用不同的眼光去品讀蓮花。有人賞荷,有人贊荷,有人品荷,有人問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