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敬業與樂業》讀書心得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4.9K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敬業與樂業》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敬業與樂業》讀書心得

《敬業與樂業》讀書心得1

讀了《敬業與樂業》後由感而發,古人説的好: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是説人生有業的必要,如果沒有業,哪來的敬業與樂業之説。一個人有了職業,不但可以給社會做點奉獻、充實自己的生活,還能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一個長期沒有工作的懶人,沒有收入,他可能會去乞討,就失去了人的尊嚴,也有可能去幹一些不利於人民的事情,整天提心吊膽,肯定不會有快樂。

敬業,什麼是敬業呢?

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件事上,一點不旁鶩,便是敬。

至於樂業,我認為書中這句話就解釋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就是説對自己工作再不滿意,可是你必須要做,那你為何不去尋樂呢?而對於我們,為何不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呢?從職業中體會快樂,從快樂中品味生活!

現今的社會隨着各行業的`不斷髮展,各單位對職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找一份工作很難,要找一份稱心如意的好工作更難。當你選擇了某種職業的時候,會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這份工作呢?只要是正當的行業,不要去在乎某種職業,職位的高低,即然選擇了,就要靠自己的才能去勞作,盡心盡責,做個秀的工作者。

讀了這篇方章後,我想不管做任何工作,應該抓住機遇,克服困難,不要因為在工作中遇到一些難題而妥懈,再難的事也要用心去做、樂觀的去面對;毅力是堅韌的,要通過目標產生毅力,要通過毅力去實現目標,只有勤奮刻苦、持之以恆、堅持到底才能獲得最後的成功。

《敬業與樂業》讀書心得2

《敬業與樂業》選自近代思想家梁啟超的《飲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講人生與事業關係的演講詞。今日我偶閲之,觸動很大、感悟頗深。願與大家共分享。

書中提到敬業與樂業,在此首先要提一下有業。

有業是前提。百行業為先,本題主眼,自然是在敬字,樂字。但必先有業才有可敬、可樂的主體,可見有業是敬業的前提、基礎,沒有它,敬業、樂業便無從談起。對於我們每名警察來講這一問題已經解決。不存在無業的擔憂。有廣闊的職業舞台,盡憑我們去施展。我們現在有工作應該感到欣慰,還有什麼理由不在自己的.崗位上恪盡職守呢?

敬業是條件。愛崗敬業是新時期江蘇公安精神的最好體現。什麼是敬業,書中提到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説:主一無適便是‘敬’。用現在的話講,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部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職業不敬,從學理方面説,便褻瀆職業之神聖;從事實方面説,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結果自己害了自己。新時期江蘇公安精神是忠誠、奉獻、務實、創新。

《敬業與樂業》讀書心得3

梁啟超先生,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在三千多年的封建傳統社會裏,率先提出了要想救中國,必須變革。並且和康有為、譚嗣同等人一起,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維新革命。讓百病纏身的大清國,也開始民主和富強,進行君主立憲制。

這場維新革命,雖然失敗了,但是給中國點亮了一盞民主的燈。所以梁啟超先生是中國歷史上地位非常高的政治家。

面對大國,政治上要革新,這是上層建築。全國人民艱苦奮鬥才是民族進步的基礎。所以樑先生一邊為中國命運殫精竭慮,另一方面又傾心呼喚民眾。

這篇《敬業和樂業》是樑先生,給自己的學生做的演講。號召正在上學和馬上畢業學生,敬業樂業。做一個對社會有意義,對自己有價值的人。

樑先生,旁徵博引,循循善誘。是佳作。

我用心讀完之後,感想很多。

這篇演講,是清朝末時候的,那時候國弱民窮。如此艱苦的生活環境中,樑先生尚有如此高的樂觀精神和積極態度。生活在今天的我們是不是感到汗顏了?

一個國家的進步,一個民族的發現,都是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過來的。這是歷史的.傳承。我們遇到的社會環境,是窮也好,富也罷。這是客觀基礎。

所以,我們不能抱怨,抱怨自己沒有生在更好的社會,更好的時代。因為這些不是我們能選擇的,也很可能不是我們能夠改變的。但是是我們是必須要面對的。

既然不能選擇和改變,都是一種生活,那我們為啥不能換一種積極的心態呢?

樑先生在社會等級森嚴的那個時代,就説出來大總統和黃包車的一樣的高尚的道理。如果我們還為自己的所謂的不公正斤斤計較的話,就很慚愧了。

所以,有了積極心態,就不會被困擾。

作為學生,面對一個老師,如果心態正確,就會主動適應老師的講課風格,就能最大效率的吸收知識。從愛老師,而愛這門課;愛這門課,而更喜歡這麼課;喜歡這門課,而更受益於這門課。就到達了樑先生所説的由敬業到樂業了。

相反,除了抱怨之外,會是什麼呢?先討厭老師,而討厭課,最後這門知識,就和自己無緣了。一門好像還能忍受,要是門數多了,也就一事無成了。一事無成,也就無業了。就成了樑先生所説的那種萬惡懶為首了。

作為家長,面對孩子。如果只是抱怨,孩子不努力,沒別人的孩子基礎好,遇到的老師不好,結識的同學不良,自己不會教育等等。那麼,抱怨結果就會失掉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機會。

相反,如果對孩子有信心,有個長久的期望。就會及時發現孩子的困擾;就會用心引導幫助孩子走過難關;就會主動和老師配合;就會用心尋找孩子成長最佳的教育方式。孩子也就會學業有成,長成對社會有益,對個人有價值的人。

同樣的事情,心態不同,結局迥異。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要再抱怨了。而是敬業樂業,活出每個人的精彩。

《敬業與樂業》讀書心得4

讀了梁啟超先生的《敬業與樂業》後,我對人生進展了深深的思考。

人的畢生非常短暫,有的人把時光虛度了,有的人卻過得很空虛。這都是因為前者無業而後者有業所造成的。固然我們當初學習很苦,但比起那些無業的人不是幸福的多嗎?終究我們是有業——學業的人。而這門業也是人生中至關主要的一門業了。只有善待這門業,能力做出成就,使我們的人生更加亮麗多彩!那麼怎麼才算得上善待這門業呢,這天然要與梁啟超先生提出的敬業,樂業二詞接洽起來了。

當人有一份職業後,最根本的就是敬業了。敬業有兩層含意:一是敬重本人所從事的工作,並引認為自豪;二是深刻研究探討,力求不斷改良。我們看待我們的學業也應是這樣,因為我們在學習,我們學習了,就應引以為自豪,而我們也應有鑽研的精力。這個進程中是快樂的,是驕傲的,當然也會有人説是苦的。然而終日在學校裏一事無成績不苦嗎?偏偏這種人是生活的'最疼痛的。因為他們是名義上看起來很快活,而心坎是苦楚的,這就與那些敬仰這項事業的人恰好相反。

當然不僅須要敬業,而且要樂業。因為“舉是最好的老師”,正如孔子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酷愛它,才幹把這項事業做的更好。所以我們不要總以為學習很難很苦,由於這樣會使咱們更費力的學習卻不什麼好的後果,我們是帶着不滿的情感的。

最後,我要借用《敬業與樂業》中的一句來結尾:“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涯的不二法門。

《敬業與樂業》讀書心得5

《敬業與樂業》是人教版國中三年級的一篇文章,讀完《敬業與樂業》一文之後,我有所感受:

明白樂:一個人就應該要敬業和樂業。而敬業和樂業的基礎是要侑業,侑業才能使人在經濟上能獨立,獲得生活的保障;才能擁有鍛鍊自己的能力。有業才會產生成就感,幸福感。侑也還會是生活起居侑規律…… “對於不同的人來説業都不一樣。有業之必要”於學生來説,“業”自是學習。每個人都應有業。

待我讀完“百丈禪師”的故事之後,初覺得此人太死心眼了,而後來一琢磨,卻覺得自愧不如,與“百丈禪師”相比,我們缺少的不僅是?的`“言必出,行必果”,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缺少老禪師的那種矢志不諭的品質。他日日堅持,直八十歲!多少個三百六十五天,又多少個24小時啊!而現在的我們卻連自己的計劃都做不!起碼的言行相顧都沒侑,更不論堅持。而我們總把希望寄託在“下一次”上,併為今日的失言,自找一個理由,不願下功夫。

敬業,每個人都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凡做一件事,便終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

《敬業與樂業》讀書心得6

後感3

人生什麼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説人生最苦的事,莫苦於身上揹着一種未來的責任。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雖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麼苦。獨是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一天應該做的事,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為什麼呢?因為受那良心責備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

答應人辦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的錢沒有還,受了人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這就連這個人的面也幾乎不敢見他;縱然不見他的面,睡裏夢裏都像有他的影子來纏着我。為什麼呢?因為覺得對不住他呀,因為自己對於他的責任還沒有解除呀。不獨是對於一個人如此,就是對於家庭,對於社會,對於國家,乃至對於自己,都是如此,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於他便有了責任。凡屬我應該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夠做得到的,我對於這件事便有了責任。凡屬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現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於自己加一層責任。有了這責任,那良心便時時刻刻監督在後頭,一日應盡的責任沒有盡,到夜裏頭便是過的苦痛日子。一生應盡的責任沒有盡,便死也是帶着苦痛往墳墓裏去。這種苦痛卻比不得普通的貧、病、老、死,可以達觀排解得來。所以我説,人生沒有苦痛便罷;若有苦痛,當然沒有比這個更加重的了。

翻過來看,什麼事最快樂呢?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古語説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説的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人到這個時候,那種輕鬆、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語形容。責任越重大,負責的日子越久長,到責任完了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那快樂還要加幾倍哩。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是真樂,人生須知道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這種苦樂循環,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趣味。可是不盡責任,受良心責備,這些苦都是自己找來的。一翻過來,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快樂。快樂之權,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説“無入而不自得”,正是這種作用。

然則為什麼孟子又説“君子有終身之憂”呢?因為越是聖賢、豪傑,他負的責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種種責任來攬在身上,肩頭的擔子,從沒有放下的時節。曾子還説哩:“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那仁人、志士的憂民、憂國,那諸聖、諸佛的悲天、憫人,雖説他是一輩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裏盡責任,便日日在那裏得苦中真樂。所以他到底還是樂,不是苦呀。

有人説:“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遠沒有苦了嗎?”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並不是卸了就沒有。人生若能永遠像兩三歲小孩,本來沒有責任,那就本來沒有苦。到了長成,那責任自然壓在你頭上,如何能躲?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遠不能解除了。

讀了《敬業與樂業》之後由感而出,古人説的.好:“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是説人生有業之必要,如果沒有業,哪有可敬和可樂之説,文中還引用了孫子的:“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他的意思是説一個人整天吃得很飽,但卻不肯動腦去做事;在他心目中,沒有什麼人不可教誨,維有對這樣的懶人搖頭歎道:“難、難!”可見人生一切毛病有藥可醫,維有無業遊民,雖大聖人碰着他也沒有辦法,這説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一個人有了職業,不但可以給社會做點奉獻、充實自己的生活,還能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一個長期沒有工作的懶人,沒有收入,他可能會去乞討,就失去了人的尊嚴,也有可能去幹一些不利於人民的事情,整天提心吊膽,肯定不會有快樂,總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現今的社會隨着各行業的不斷髮展,各單位對職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找一份工作很難,要找一份稱心如意的好工作更難。當你選擇了某種職業的時候,會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這份工作呢?孔子曰:“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只要是正當的行業,不要去在乎某種職業,職位的高低,即然選擇了,就要靠自己的才能去勞作,盡心盡責,做個最優秀的工作者。

敬業,(讀書筆記)什麼是敬業呢?“主一無適便是敬”。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件事上,一點不旁鶩,便是敬。有部份職位不高的人員認為,我的工作又不是什麼好工作,工資低,又沒什麼前途,做一天算一天就是啦!有什麼可敬的,其實,是工作都可敬,就像我之前的單位,雖然公司不大,只有十來個人,但是大家都很用心的工作,正常上班七個小時,但如果自己覺得今天的任務很難完成的話,在休息的時間段也繼續的工作,工作雖然幸苦,但想到每天的成果都很開心,所以不管做什麼工作,都要專心致志的去做好每件事,不要圖一時的輕鬆、愉快,最後一事無成;怎樣才能把一件事做到最捧呢?惟一的祕決就是忠實,忠實從心理上發出來的便是敬。

樂業,“做工好苦”這句歎言,我相信出來做工的人都曾説過,“做工苦,難道不做工就不苦了嗎?”翻過來講,倘若去賭錢、去喝酒,還不是一樣要淘神費力,難道不苦嗎?須知苦樂全在主觀和客上,人的一生裏從出生到死去,除了睡覺以外,總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擱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費力,勞苦總是免不掉的。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責任和忠誠的心去完成每件事,要時刻告訴自己要做到最好,我是最強的,同時要不斷在工作中領略出樂趣,這樣,生活才有價值。有些人抱怨自己的工作,一些事分明不能不做,卻滿肚子裏不願做,不願做是逃不了的,哭喪着臉去做和快樂的去做,結果截然不同;每個職位的工作都會有樂趣的,只要你用樂觀的心態去做,趣味自然會發生。孫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説,知道這件事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他的人又比不上樂意去做的人。

讀了這篇文章後,我想不管做任何工作,應該抓住機遇,克服困難,不要因為在工作中遇到一些難題而妥懈,再難的事也要用心去做、樂觀的去面對;毅力是堅韌的,要通過目標產生毅力,要通過毅力去實現目標,只有勤奮刻苦、持之以恆、堅持到底才能獲得最後的成功。

敬業與樂業讀後感5

今天,我很高興有機會和大家分享關於愛崗敬業的感受。在這裏,我想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對於一名教師來説,愛崗敬業,會很辛苦,還是很幸福?

從小我就嚮往講台,夢想能當好一名老師。而多年後的今天,當我真的成為一名歷史老師,我才知道,那並不容易。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知道要上好課,必須鑽研業務,充實自己。人們普遍認為,當老師很輕鬆。有次我一個朋友見我備課到很晚,竟然感到很驚訝,還開玩笑説:要是這麼辛苦下去,還沒等你把歷史課教好,你自己就成歷史人物啦!

辛苦歸辛苦,但令我驚喜的是,在學習和教課的過程中,我發現歷史原來是這麼有意思的一門學問:我會為猶太人苦難而又不屈的歷史而動容,會為日本帝國主義犯下的滔天罪行而義憤填膺;我會為中華民族在人類歷史上的輝煌成就而驕傲,也會為清朝晚期的閉關鎖國而歎息……這一切,都是因為有了興趣。因為有了興趣,我主動閲讀更多的歷史書籍;因為有了興趣,我也開始喜歡看《康熙王朝》、《漢武大帝》了,而不再只是看韓劇!

我們知道,如果不喜歡一件事,要堅持是很難的。真的不敢想象,假如對歷史沒有興趣,教歷史課對我而言將會是怎樣的壓力和苦惱?!沒有興趣,我怎能改善教學質量,學生們又怎能提高學習成績?我不知這個比喻是否恰當:我覺得老師在課堂上的最高境界,要像《莊子》裏的《庖丁解牛》,由於對牛的結構、骨骼、筋脈爛熟於胸,於是化繁為簡,穿縫過隙,手起刀落,酣暢淋漓;解牛十九年,不換一把刀。又或者像故事《賣油翁》裏的老漢,倒油穿過錢眼,不灑也不漫,輕輕鬆鬆。解牛和賣油,其實都是他們的工作。庖丁工作的時候,連皇帝都看得出了神;老翁工作的時候,連神箭手都佩服得五體投地。用今天的眼光來看,他們中的任何一個,無疑都歷史上最敬業而又最專業的幾個人之一。這種得心應手、遊刃有餘、氣定神閒、引人入勝的工作狀態,難道不正是我們在課堂上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嗎?庖丁是了不起的,但假如他無心研究,那歷史上也只是多了一名廚師,而少了一位大師。

這樣的例子,真是數不勝數。有句話説得好,熱愛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天堂;討厭工作,你的生活就像地獄。作為教師,我們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我們可以將工作和生活完美結合,而不必截然分開。我們可以把未完成的課題帶到家裏,繼續研究;也可以把學習中的感悟帶到課堂,教學相長。喜歡自己的專業知識,熱愛自己的崗位工作,那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裏,我們都可以探討詩詞歌賦、研究數學奧妙;可以發現化學神奇、探究物理定律……

我們也許成不了錢鍾書、季羨林那樣的國學大師,成不了華羅庚、陳景潤這樣的學界泰斗;我們也許成不了錢學森、楊振寧那樣的物理達人,甚至也成不了紀連海,易中天這樣的學術明星。但是,當我們滿懷責任,當我們一往情深;當我們的學生,功成名就;當我們的學校,聲名遠揚;當我們興趣重新點燃,當我們激情再次燃燒;當我們在最鍾愛的領域裏,心無旁騖,忘乎所以;當一天又一天,我們所做的,都是自己最喜歡的事情……

我想,這,就是最大的幸福!

《敬業與樂業》讀書心得7

讀了梁啟超的《敬業與樂業》之後,讓我更清楚的瞭解到“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但“敬業與樂業”的前提下必須“有業”,沒有它,“敬業與樂業”就無從談起,沒有“有業”,“敬業”哪來的“樂業”之説!

在梁啟超的這篇演講中,只要論述的是“敬業”與“樂業”的相互關係。“業”的內容很廣泛,不能僅侷限於某種職業,他還應該包括生活中我們所從是的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業。成人的工業是“業”,學生的學習是“業”,保衞國家也是“業”,助人為樂還是“業”等等。

其中,“敬業”裏邊寫道:“主一無適便是敬”,那是引用朱熹的話,讓我真真正正認識到凡做一件事,將全部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就是所謂的“敬”,那我們作為學生的忠於學習也是所謂“敬”的一種體現?接下來的一句話“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讓我聯想到這樣“天地間第一等人”——清潔工,他們每天起早摸黑,不怕苦,不怕累,總是滿懷熱枕地認認真真做好自己本分以內的事情,這種腳踏實地,幹一行愛一行的.敬業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敬業的背後還隱藏樂業的這種角色,有的人説“做工好苦”,難道不做工就不苦嗎?人的一生,還不都是先苦後甜;則有先甜後苦的,多數是無業遊民,他們的日子更難過,這也苦。做工苦,不做工也苦,勞苦總是免不掉的,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在此,湯做你們問我讀書苦不苦,我一定會説苦,但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正所謂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知。”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趣味,生活才有價值。這即是樂業,人類理想的生活。

讀了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淺,讓我明白“敬業與樂業”並非是某種硬性規定的條款,而是一個人實現其人生價值的一種方式,一種渠道。

《敬業與樂業》讀書心得8

讀了梁啟超先生的<敬業與樂業>我深有感觸,他從“敬”與“樂”兩個方面深入淺出的闡述了對待職業所應有的態度。下面我就對“敬”談一下我的芻議。樑先生在文章的結尾提到了:“我生平受用的有兩句話:一是「職責心」,二是「趣味」”,敬業便是樑先生所要表達的對待職業所就應具有的職責心,如今很多的人對待職業缺乏的便是這個敬,尤其是我們的一些公職人員,該做實事的時候見不着人或是走馬觀花應付差事,吃喝玩的時候隨叫邊到,我常常聽到這樣的聲音——我幹嘛要做?不做工資不會少我一分。身為公職人員的我常常思考為何如今的幹羣關係如此僵化,為何老百姓對幾乎所有的公職人員都心存反感?自我的生存需要職業,但從事職業不僅僅僅只是為了自我的生存,在其位謀其政,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敬業者為人所敬,不敬業者為人所惡大概這就是我要的答案吧。如今南方持續的乾旱導致多地農作物受災、老百姓飲水困難。國家緊急部署,出台各項抗旱救災措施,措施出台了就需要執行,執行的好與壞關係民生大事,執行的好與壞將直接反應我們廣大的國家公職人員敬業與否。吹着空調上着網是一天,走馬觀花視察視察是一天,與老百姓同甘共苦同。

樣是一天。抗旱救災是與天鬥,同時也是與人鬥,想做好一件事總是要淘神、要費力,在這樣燒烤式的天氣下作業苦不苦?苦,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要拉近我們和老百姓之間的距離這種苦是務必的,不做註定失敗,做就有期望在,與老百姓站在一齊並肩戰鬥,苦也是樂。“要把一種勞作做到__,惟一的祕訣就是忠實,忠實從心理上發出來的便是敬”,所以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

《敬業與樂業》讀書心得9

我知道什麼叫勞動,它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美好事情的源泉——高爾基

在這一冊的英語書上,介紹了一個人,史帝芬·霍金,其實,我以前對他也有所瞭解,他有身體上的嚴重癱瘓,能動的部位也只有右手的兩根手指而已,而他卻是當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熱愛他的工作,熱愛他的腦力勞動,對他來説,他所遭到的.不幸正是一種挑戰,值得他慶幸的是他不必為實驗物理而擔心,幸好有理論物理適合他去研究,他的困難是大於常人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可他為了他的工作而執着、樂業,這就應驗了一句話:偉大的成績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穫,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蹟就可以創造出來,這就是敬業的另一個方面:業精於勤。

同時,我也感到,當人奔波於他的工作時,他會隨着工作而改變自身,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積累經驗知識,不斷提升自身,在健康方面,每天充實的工作使得自身起居有規律,反而使自身健康長壽,又可享受工作中的人際交往,何樂而不為呢?

為樂而業,我認為是重中之重,因為興趣是一種力量,樂於為工作而奉獻,樂於為工作而流汗是最美好的,比起頭懸樑、錐刺骨,雖然精神可嘉,其實再傻不過了,真正逼迫自身去幹一件事又能得到多少呢?有興趣作前提,自然不知疲倦,高高興興做完的事會愉快地紮根在我們的記憶中,也就是説,只有從事感興趣的職業才會發揮最大的才能。

我深信人類合理的工作生活總該如此。

《敬業與樂業》讀書心得10

“有業之必要”於我們來説,“業”自是學習。待讀完“百丈禪師”的故事之後,初覺得此人太死心眼了,而後一琢磨,卻覺得自愧不如,與“百丈禪師”相比,我們缺少的不僅是他的“言必出,行必果”,而且最最重要的是,我們缺少老禪師的那種矢志不諭的品質。他日日堅持,直到八十歲!多少個三百六十五天,又多少個24小時啊!而現在的我們卻常常邊自己的計劃都做不到!邊起碼的言行相顧都沒有,更無論堅持。而我們總把希望寄託在“下一次”上,併為今日的失言,自找台階下,不願下功夫。這便是後文中所説的“懶”字!“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我們雖不是沒有職業的懶人,更不是社會的蛀米蟲。可是一次又一次不完成作業的我們,安然地回到家後,享受着父母創造的環境;總想着“下一次”的.我們,悠然地面對着心切的父母……這甚至跟“掠奪別人勤勞結果”的盜賊等同!“懶”字當頭,萬事不成,它是我們最大的敵人,而“放縱”這個敵人胡作非為的又是我們自己,克服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説到敬業,最令我有所啟發的是《莊子》記佝僂丈人承綢的故事。“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一個佝僂的老人,幾句簡單的話語,卻道出所有道理的精華!豈止這樣,我認為這位老人便可謂是“天地間第一等人”!難道不是嗎?這位老人雖身患佝僂,卻能把一件小事做到“精典”,做到“出神入化”用心如此專一,雖是一件小事,他卻做得如此圓滿!而我們生活在這麼好的環境下,並擁有着健康的身體,先不論學習起碼把我們身邊的小事做好都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事情。我們應把每一件事通過努力,做到出色,就算與他人之比,相差之,但我們無悔,因為“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我們努力了!然這所有的前提見出於“專心致志!”唯有用心,我們才能有成功,若“坐這山,望那山”,則“一事無成”!這便即要“盡職”又要“敬職”了。

至於“樂業”,我認為書中的那句話便足以詮釋了:“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説算對自己的職業如何不滿,但你都必須去做。那你為何不從中尋樂呢?這使我想到了一句話:“你知道,你愛惜,花兒努力地開;你不知,你厭惡,花兒努力地開。”花兒總是在努力地開,美好的日子也一天天地在流逝。而對於我們,為何不去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呢?從職業中體會快樂,從快樂中品味生活!

每件事都有其獨道的樂趣,做到“敬”與“樂”,相信生活會更多彩!“敬”與“樂”我願與梁任公一同受用!

讀過樑啟超的《敬業與樂業》從文中感受至深。今日就與大家共享這篇文章的益處。

孔子説:“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意思是説整天吃的很飽卻不肯動腦去做事,實在是不行呀。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沒有什麼人不可教誨,獨獨對於這種懶人卻搖頭歎道:“難,難!”可見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藥可醫,惟有無業遊民,大聖人碰着也沒辦法。這篇文章徵引儒門這句話就是要證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人都要不斷的去勞作。“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對於懶人是要徹底討伐的,萬不能容赦的。對於一個精力充沛的年輕人,要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的工作呢?

第一要敬業。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件事上,一點不旁騖,便是敬。業有什麼可敬呢?為什麼該敬呢?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人類既不是上帝特地制來消化糧食的機器,自然個人因自己的才能去認定一件事情去做。把自己的工作當成是一件神聖的事,既然神聖就要可敬。總之,人生在世,要天天勞作的。怎樣把一件事情做得出色呢?唯一的祕訣便是忠實,忠實從心理上發出來便是敬。

但凡工作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用樂觀的心態去做趣味自然會發生。為什麼呢?第一,因為職業總有許多層累、曲折,倘能滲入其中,看它變化、進展的狀態,最為親切有味。第二,職業總離不開奮鬥,一步一步地去奮鬥,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增加。第三,專心做一職業時,把許多遊思、妄想杜絕了,省缺了無限煩悶。孔子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説知道這件事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又比不上樂意去做的人。

工作要充滿責任心和趣味。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便是趣味。

《敬業與樂業》讀書心得11

我讀了第二單元第5課《敬業與樂業》後,深深地明白“敬業”和“樂業”的道理。

首先,我們大家都有自我的身份——學生,那麼,既然是學生,就應當做事,做學生應當做的事,不能掛着學生的名義,表面上是在學,其實根本沒有在想,在思,書拿倒了,腦子裏僅是電腦遊戲,既然是學生,就應當先做好本職工作。

其次,只學習的學生還不是好學生。正如梁啟超的《敬業與樂業》裏面講的'“第一,要敬業,此刻的學生雖然在學習,可是卻不願學習,不喜歡學習,不甘於學習,想做更好玩的事情,雖然是學習,可是被其他原因所逼迫,雖然不喜歡學習,但抱怨之後,又回去學習。這樣的學習是沒有效果的。

敬業,如果人們擁有自我的夢想,只要努力去做,必須能夠實現自我的夢想。最近發現社會上很多同學不愛讀書,整天只想着玩。每一天放學回家不是第一時間學習,而是看電視,睡覺,玩遊戲~結果什麼都不會做,畢業以後很難找份工作。難道畢業後要父母養嗎同學們,你們只要做一件事,就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一點不旁騖,這樣就是敬業,這精神對你們一生都有好處。

不但要敬業還要樂業,為了實現自我的夢想就要從刻苦中將歡樂的分量增加,還有和同事歡樂,團結,努力地工作。無論在學校中還是工作中,都會自然地發生趣味,工作學習有娛樂,將煩惱的事忘記,快歡樂樂地做。

用書上寫的那句話來解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我們達不到樂業,那麼生活就會變得很單調。如果有人説,我的職業沒有可樂的地方。那麼它就是一個很單調的人。因為所有的職業都會有可樂的地方,只可是不容易被發現,並且很多人又不知如何去樂業。同樣在這次旅行中,港人的樂業也給我帶來了啟發。在迪士尼樂園中的劇場演出中,表演人員的樂業精神也是令人敬佩。一天四到五場的投入表演,讓現場的觀眾絲毫感受不到這場表演已經上演了無數次了,投入與熱情好像他們也是第一次表演,我想這不僅僅是敬業,更應當是能樂業吧,演職人員把自我沉浸在其中,享受歡樂,同時把這份歡樂傳遞給現場的觀眾。而觀眾給予他們的真心鼓掌聲也同樣會帶給他們歡樂。

敬業與樂業都是十分重要的。有了它們,生活會變得更加精彩,世界也所以變得更加完美。

《敬業與樂業》讀書心得12

讀了《敬業與樂業》之後由感而出,古人説的好:“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是説人生有業之必要,如果沒有業,哪有可敬和可樂之説,文中還引用了孫子的:“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他的意思是説一個人整天吃得很飽,但卻不肯動腦去做事;在他心目中,沒有什麼人不可教誨,維有對這樣的懶人搖頭歎道:“難、難!”可見人生一切毛病有藥可醫,維有無業遊民,雖大聖人碰着他也沒有辦法,這説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一個人有了職業,不但能夠給社會做點奉獻、充實自我的生活,還能解決自我的生存問題,一個長期沒有工作的懶人,沒有收入,他可能會去乞討,就失去了人的尊嚴,也有可能去幹一些不利於人民的事情,整天提心吊膽,肯定不會有歡樂,總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現今的社會隨着各行業的不斷髮展,各單位對職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找一份工作很難,要找一份稱心如意的好工作更難。當你選擇了某種職業的時候,會以怎樣的態度去應對這份工作呢孔子曰:“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只要是正當的行業,不要去在乎某種職業,職位的高低,即然選擇了,就要靠自我的才能去勞作,盡心盡責,做個最優秀的工作者。

敬業,(讀書筆記)什麼是敬業呢“主一無適便是敬”。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件事上,一點不旁鶩,便是敬。有部份職位不高的人員認為,我的工作又不是什麼好工作,工資低,又沒什麼前途,做一天算一天就是啦!有什麼可敬的,其實,是工作都可敬,就像我之前的單位,雖然公司不大,僅有十來個人,可是大家都很用心的工作,正常上班七個小時,但如果自我覺得今日的任務很難完成的話,在休息的.時間段也繼續的工作,工作雖然幸苦,但想到每一天的成果都很開心,所以不管做什麼工作,都要專心致志的去做好每件事,不要圖一時的簡便、愉快,最終一事無成;怎樣才能把一件事做到最捧呢惟一的祕決就是忠實,忠實從心理上發出來的便是敬。

樂業,“做工好苦”這句歎言,我相信出來做工的人都曾説過,“做工苦,難道不做工就不苦了嗎”翻過來講,倘若去賭錢、去喝酒,還不是一樣要淘神費力,難道不苦嗎須知苦樂全在主觀和客上,人的一生裏從出生到死去,除了睡覺以外,總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擱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費力,勞苦總是免不掉的。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職責和忠誠的心去完成每件事,要時刻告訴自我要做到最好,我是最強的,同時要不斷在工作中領略出樂趣,這樣,生活才有價值。有些人抱怨自我的工作,一些事分明不能不做,卻滿肚子裏不願做,不願做是逃不了的,哭喪着臉去做和歡樂的去做,結果截然不一樣;每個職位的工作都會有樂趣的,只要你用樂觀的心態去做,趣味自然會發生。孫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説,明白這件事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他的人又比不上樂意去做的人。

讀了這篇文章後,我想不管做任何工作,應當抓住機遇,克服困難,不要因為在工作中遇到一些難題而妥懈,再難的事也要用心去做、樂觀的去應對;毅力是堅韌的,要經過目標產生毅力,要經過毅力去實現目標,僅有勤奮刻苦、持之以恆、堅持到底才能獲得最終的成功。

《敬業與樂業》讀書心得13

也來説説敬業與樂業。

來公司十天,跟大家學了不少東西。樂在其中,也敬在其中。

每份職業,都有它的職業要求、職業特徵、職業流程、最後在一個具體做這件事的人身上,形成職業操守、職業習慣。

沒有樂在其中,遇見困難是堅持不下去的,沒有敬在其中,是一樣不能堅持下去的。找到自己所愛的事情做,並且做好,至少一個人的白天就是幸福的。

那天大家的發言,讓我感動,平凡的人、瑣碎的'小事,温暖你我。這是工作中一個人價值的實現,也是一份工作價值的體現。

人與工作,互敬、互樂。

其實,用心工作,就是“敬和樂”的實現過程。

或許,還有層感恩知足的意思。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真的已經太多太多,工作環境、同事、都已經很好了,但是用心工作,就會更好。

《敬業與樂業》讀書心得14

《敬業與樂業》是當年梁啟超先生在上海給他學生的一篇演講文章。下面我就談一談自我對敬業和樂業的理解吧。

就敬業而言我理解是凡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忠於一件事,將全部精力集中到這件事上,心無旁騖,便是敬。一個人是否有作為不在於他能做什麼,而在於他是否盡心盡力地把所做的事做好。這就是我們所説的“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這就是敬業。梁啟超以前這樣説過:“敬業樂業是類生活的不二法門。”是啊,當敬業意識植根於人們腦海裏,那麼做起事來就會用心主動,並能從中體會到快樂,從而獲得更多的經驗和取得更大的成就。也只有敬業的人,才會在自我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不斷地鑽研學習,一絲不苟,精益求精,才有可能為社會為國家做出崇高而偉大的奉獻。如果沒有敬業精神,《莊子》中的佝僂丈人就無法把承蜩這樣一件小事做到“經典”,做到“出神入化”;如果沒有敬業精神,孔子的為人就不會做到“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境界。

作為一名規劃戰線上的一員更能體會到敬業的內涵。城鄉的'發展離不開規劃,城鄉規劃是城市發展的藍圖。一方應對於規劃工作的性、嚴肅性都要求我們務必要有敬業精神,另一方面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的拓展也需要我們為未來城鄉的定位、城鄉的性質、城鄉的文化、城鄉的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城鄉經濟社會的發展指明方向定好位,同時也要求我們用正確態度的眼光去思考去研究,思想觀念的轉變和進步,工作方式的改善和提高,都會在城鄉的未來體現出來。所以好的規劃才會有好的城鄉發展,這些都需要一份敬業精神。

下面來談談樂業。至於他的概念,我覺得書上寫的那句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已經足以詮釋了。人生能從自我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凡做一件事,都要認為它是搞笑味的,做工苦,不做工更苦;被動與主動,能產生兩種截然不一樣的結果。如果我們達不到樂業,那麼生活就會變得很單調。如果有人説,我的職業沒有可樂的地方。那麼它就是個日復一日、周而復始的單調人,因為所有的職業都會有可樂的地方,只但是不容易被發現,而且很多人又不知如何去樂業。一個成功的規劃人,肯定是樂業的,對規劃事業的成功既不是家庭能帶來的,也不是先天條件比別人強,原因是能把規劃事業當作自我的樂趣所在,不管條件多麼艱苦,都會陶醉在事業中。

人生因競勝而快樂,樂業能夠讓我們把一切遊思都拋之腦後,豈不為好?“大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後高”,沒有任何事是一蹴而就,沒有任何人一舉成名,也沒有人只耕耘無收穫。把握好心態,端正好態度。“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工作,我快樂。只要腳踏實地的把自我的工作做到位,持之以恆,永不懈怠。從工作中找到樂趣,從快樂的心境中不斷激發出自我的工作熱情,就會發現自我的心胸越來越寬廣,視野越來越開闊。

可見敬業與樂業能改變人的命運,成就人的夢想,實現人的價值。

所以敬業與樂業都是十分重要的。有了它們,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精彩,世界也因此變得更加和平完美。

《敬業與樂業》讀書心得15

讀了梁啟超先生的《敬業與樂業》後,我對人生進行了深深的思考。

人的一生十分短暫,有的人把時間虛度了,有的人卻過得很充實。這都是因為前者無業而後者有業所造成的。雖然我們現在學習很苦,但比起那些無業的人不是幸福的多嗎?畢竟我們是有業——學業的人。而這門業也是人生中至關重要的一門業了。只有善待這門業,才能做出成績,使我們的人生更加亮麗多彩!

那麼怎樣才算得上善待這門業呢,這自然要與梁啟超先生提出的敬業,樂業二詞聯繫起來了。

當人有一份職業後,最基礎的就是敬業了。敬業有兩層含義:一是敬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並引以為自豪;二是深入鑽研探討,力求精益求精。我們對待我們的學業也應是這樣,因為我們在學習,我們學習了,就應引以為自豪,而我們也應有鑽研的.精神。這個過程中是快樂的,是自豪的,當然也會有人説是苦的。但是整天在學校裏一事無成就不苦嗎?恰恰這種人是生活的最痛苦的。因為他們是表面上看起來很快樂,而內心是痛苦的,這就與那些敬重這項事業的人剛好相反。

當然不只需要敬業,而且要樂業。因為“舉是的老師”,正如孔子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熱愛它,才能把這項事業做的更好。所以我們不要總認為學習很難很苦,因為這樣會使我們更費力的學習卻沒有什麼好的效果,我們是帶着不滿的情緒的。

最後,我要借用《敬業與樂業》中的一句來結尾:“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