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實用的説課稿國中範文彙編四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5.94K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説課稿國中8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説課稿國中範文彙編四篇

説課稿國中 篇1

一、材

1、地位、作用和特點

《學會與老師溝通》是七年級思想品德第三單元第二課第二課時內容。本單元是根據學生進入中學後,生活接觸面的逐漸拓寬,會越來越多地面臨與人相處的問題而設置的。本課是在同學們學完第一課《親子之間》,瞭解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和糾葛,學會了協調這類矛盾的方法之後,轉入處理師生交往中的各種隔膜。同時,為下一課時掌握與朋友友好相處的“金鑰匙”奠定基礎,使學生儘快學會處理中學裏新的人際關係,減少不和諧產生的負面影響,為今後的學習、生活打下的基礎。因此,本課是七年級上冊教材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方面,現實意義十分重大。

本課的特點之一:活動“説一説”,是學生對他的一位老師一天工作情況的記錄。可以設計成學生課前準備活動,既可作為課堂教學資源,也是完成課堂教學情感目標的一個有效的方式。

特點之二:採用具體事例,引導學生進行閲讀、思考、,讓學生從中得到,體會老師的辛勞,從而能主動去關心老師,化解師生之間的矛盾衝突。

2、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及確定的依據

根據新課程的,結合國中生的心理特點,在這個人生的“第二起跑線”,能夠協調好與各位老師之間的關係,對於較快適應中學生活意義十分重大。重點確定為讓學生主動溝通,積極協商,配合老師的工作,並領會師生關係的重要性。

難點是讓學生克服緊張、拘謹的心態,在日常的學習生活確應用與老師之間溝通的方法,真正達到師生的和諧。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師工作的的特點,認識到和諧的師生關係,對適應國中學習的重要性,主動與老師溝通,營造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培養學生積極主動與老師溝通的能力,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與老師溝通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系列活動,讓同學感受到和諧的師生關係的重要性,克服閉鎖心理、意識的不良影響,積極、主動、與老師交往。通過記錄老師一天的活動,引導學生體會老師的辛勞,學會關心老師。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儘量消除師生間的隔膜,體會和諧的師生關係帶來的快樂,使生活充滿樂趣,學習更自信更輕鬆。培養學生關心老師,尊敬老師的良好情感。

二、法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本人嘗試實施式教學。課堂以活動為依託,採用調查採訪法,小組討論法,師生組成“學習共同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己討論解決疑難問題,自己內化實的情感,尊重和珍視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有獨創性的理解,從文本中走出,以人為本。教師以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身份參與其中,努力實現“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一新課程的最高旨和核心。

三、説

1、學情分析:中學階段,處於青春期的學生,隨着智力的發展和意識的增強,師生關係開始發生一些變化。在思想意識方面,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思考,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和尊重,他們要求擺脱對老師的依賴,有教強烈的“”心理。在行為方面,他們甚至容易產生牴觸情緒和行為,發生師生矛盾衝突,但又不知道如何較好地處理師生之間的矛盾。

在知識掌握上,七年級學生對於人際交往的具體方法比較難理解,同時獨生子女交往面較窄,人際交往經驗較缺乏,在新中的適應能力較差,因此,應注意採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來幫助理解、掌握。

2、指導:根據學情分析和貫徹“一切為了每一位同學生的發展” 的新課程,在教學中主要滲透以下幾方面的指導:調查法,小組合作討論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同時培養同學的合作意識和團隊。

四、具體活動過程構想及依據

1、新課導入:由學生表演情景劇導入,該短劇輕鬆活潑,適合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營造氣氛,同時此劇來源於日常學習生活中,反映了師生之間的隔閡,點明主題。

2、新課教學:

(1)根據目標期望理論,對課本活動“説一説”進行創新,佈置學生課前準備,瞭解自己老師一天的工作情況。在課堂上要開展“你説我説”活動,談談對老師一天工作的全新認識,是否和平時的想象一致。

這樣設計的目的:由於教師、學生角色的差異、地位的不同、看問題的立場和視角的分歧等等,師生交往的過程中有時就會產生一些隔閡。師生矛盾產生的現實原因還有學生對教師的工作缺乏感性的認識。通過這個活動可以讓學生從熟悉教師的工作特點開始,體會教師日常工作的辛勞,讓學生了解老師,從而能主動去關心老師,為化解師生之間的矛盾衝突,形成和諧關係打下一個情感基礎。

(2)創設情境一:在英語測試時,我沒有把英語課本放在課桌裏被英語老師發現,受到了英語老師的,對此我毫無怨言,這次提醒我以後做事時要周到。但班主任在我時,有一句話卻深深地刺痛了我“別人為什麼都把課本放在桌洞裏,你這樣做了,這就説明內心深處仍有作弊的念頭”。

試一試:針對上述情境,如果你是那位學生或老師,你應該怎樣做?

這樣設計讓學生學會在適當的場合,採取一些適當的方式,通過適當的語言,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老師。讓學生了解到師生之間的地位是平等的,應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平等相待。學生要主動與老師交流、溝通,老師也應該經常傾聽學生的,彼此加深瞭解,互通有無,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係。這種學習方式讓同學感到親切,自然,在相互的討論中掌握了處理師生矛盾的方法,有利於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列舉一些尊敬老師的事例,如“程門立雪”、訪問美國,一下飛機就去看望自己的老師等。讓學生討論:尊敬老師要做到哪些?

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從以上所列舉的事例中通過自身的,認識到尊敬老師,最重要的的尊重老師的勞動;尊敬老師,要老師的;尊敬老師,要對老師有禮貌。避免了教師的空洞,挖掘了學生潛能,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有的放矢地進行了品德教育,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懂得了處理好師生關係的前提是尊重老師,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認識。利於促進學生品德教育迴歸生活,達到學以致用,突破難點。

3、行為訓練:

想一想:當遇到下列情況時,你會怎麼辦?

與老師意見不一致時;老師因不明錯怪你時;

當老師當眾地你時;當老師嚴格要求你時

通過對這些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實際問題的討論和回答,可以檢驗課堂的教學效果,同時對學生處理師生關係時也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4、:引導同學朗讀教材59頁《女老師的》,讀讀議議。

5、課後延伸:請你也試着當一天的班主任,並讓同學對你進行評價,最後,總結當過一天班主任之後的體會,以便更好地瞭解老師的苦與樂。

讓學生當一天的班主任是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延伸,這樣一方面可以瞭解本堂課的教學實效,同時,繼續發現問題,為下一節課的教學活動提供參考。

總之,對本課時的設計,我始終貫徹新課程“在活動中學,在活動中用,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的教學,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目標期望理論為指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合理的整合和再創造。嘗試實施式教學,採用調查採訪法,小組討論法,以活動為依託,師生組成“學習共同體”,注重學生的合作探究的培養,讓他們懂得分享,體驗課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以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身份參與其中,努力實現“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一新課程的最高旨和核心。

説課稿國中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我的主題班會題目是《感恩父母,走進親情》。下面我從五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説背景:

現在的孩子大多嬌生慣養以自我為中心,認為父母為自己所做一切都是應該的,對親情較為麻木。有的對父母不太禮貌,經常對父母大呼小叫,無故發脾氣,絲毫不顧及家長的感受,甚至做出忘恩負恩、傷害父母的事。因此我選擇了以《感恩父母,走進親情》為主題的一個班會

二、説目的(主要的目的有兩個)

1、引導學生走進父母,理解父母的愛,體驗父母的無私和偉大。讓學生學會感恩。

2、讓學生學會與父母和諧相處,從現在做起,以實際行動來回報父母。

三、説活動準備(準備活動分為五個方面)

1、動員學生積極參與,公佈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2確定2名主持人,並進行相關節目的排練。

3、收集感恩父母的圖片、故事、視頻、歌曲和背景音樂。

4、製作本節課的多媒體課件。

5、挑選出三名學生排練小品《上學》

四、説方法

1、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因此這次主題班會便是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題性,而老師以引導和總結為主;

2、利用多媒體,展示感恩的視頻、圖片、歌曲等等。讓學生能更直觀的感受父母的愛。

3、讓學生自己排練一個小品,使學生能更直接的體驗父母的親情。

五、説過程

(一)視頻導入

主持人用央視的一個關於家的公益廣告來展示母愛的無私和偉大,進而導入感恩的主題,然後宣佈主題班會開始

(二)朗誦關於舒婷《母親》這首詩歌,背景音樂為閻維文的歌曲《母親》,進一步去引導學生感受母愛

(三)小品

學生自編自演小品《上學》,表演者極投入的表演,使同學們為之動容,深受教育。小品中展現的是孩子上學,父母依依不捨,不斷囑咐叮嚀,而學生卻極度不耐煩的情景,讓學生感受到父母的愛是多麼的.偉大和自己對他們的不理解。

(四)現場問答。(這裏我設置了5個問題)

1、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嗎?

2、在父母生日的時候你送給他們過禮物嗎?

3、你能為父母分擔過憂愁嗎?

4、你最讓父母痛心的事是什麼?

5、父母最讓你感動的一件事?

通過問答引起學生的思考,讓學生明白:父母為我們終日操勞,默默奉獻,而我們作為兒女的對父母的關心卻遠遠不夠。

(五)展示圖片

這都是由學生自己拍的照片,主要展示了父母的不易,和學生們在家如何孝順父母的一些照片,讓學生通過他們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展現他們對父母的愛

(五)宣誓(全班同學宣誓:全體同學們起立,舉手握拳承諾)

從現在開始,讓我行動起來。説感謝之話,懷感動之情,做感恩之事。用一顆感恩的心!孝敬父母!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在思想品德上讓您們安心。在學習上讓您們放心。在生活上讓您們省心。我決不辜負父母心。

(六)班主任做總結

【《感恩的心》為音樂背景】

同學們,今天我們召開了“感恩父母”主題班會,開得很成功,我感到很欣慰。當代作家畢淑敏説:“當我們年輕的時候不懂事,當我們懂事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但有些東西卻永遠無法補償。”所以從現在讓我們對父母多一份關心,盡一份孝心。也許它只是一杯粗茶,也許它只是一碗淡飯,但在愛的天平上,他們等值,因為——孝心無價!

説課稿國中 篇3

一、指導思想:

本節課以《體育課程標準》為依據,深化體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立足於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落實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本課以發展學生心肺耐力,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磨練頑強的毅力為目的。教材設計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轉變學習方式,努力營造一種愉快、科學、合作的學習氛圍,使課堂教學在形成常規的情況下,養成學生與教師的配合習慣,並從多變而有序的教學中感受到奔跑的樂趣,陪養學生深層次的紀律感和體育興趣。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體育基礎理論的及時傳遞。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帶着濃厚的興趣和愉悦的心情,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目標。

二、教材分析:

耐力跑一直是師生不願提及的`話題,學生感到枯燥和“折磨”,老師感到教法匱乏,學生懈怠無法監控,師生、生生難以互動等。而耐力跑是提高學生體能水平的的有效手段。本節課通過變速跑、團隊競賽跑的方法,用恰當的階段性速度要求和合理的分組,使學生通過快跑達到一定的運動強度,通過慢跑的呼吸調節得到適當恢復。通過在預設路線上反覆完成一定強度的不同速度的跑得練習,最終達到改善和提高人體心肺機能,促進身體均衡發展的目的。

三、學情分析:

目前青少年的耐力素質普遍降低,耐力練習因其枯燥、“痛苦”而受到學生普遍抵制。而耐力一直是我們對學生素質考核的重要一項,甚至是初升高體育測試的必考項目。

四、教學目標:

1、運動參與:學會把握個人跑動速度、掌握耐久跑呼吸的方法;

2、知識與技能:發展心肺耐力,提高下肢抗疲勞的能力及柔韌性。

3、心理和社會適應:培養學生吃苦耐勞、頑強拼搏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五、組織方法:

在組織方法上,改變過去那種單一跑圈的教學組織形式,解決了場地小圈數多的枯燥,避免了場地大難管理的苦惱,增加了練習的樂趣。根據跑的能力自由結伴,照顧了個體差異,確保每個學生都受益。採用小團隊的形式,使同伴間相互鼓勵、激勵,培養了集體意識。在內容設計和組織方法上尊重科學,達到有目的、有效果、有必要。隊形的設計和跑動路線的變化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養成學生關注教師,關注同伴,融入練習的習慣。

六、教學過程:

根據目標確定以下三個教學環節:

1、激發興趣、情趣導入階段:主要目的是鼓勵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喜歡上體育課,通過慢跑和跑的練習達到熱身的目的。

2、保持興趣、掌握技能階段:主要目的是,發展學生心肺耐力,提高學生耐力素質,培養學生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精神。圍繞着目標選擇了兩個練習內容:①變速跑②團隊比賽。

3、興趣延伸、身心恢復階段:①通過呼吸調節和遊戲消除學生疲勞,提高學生的滿足感和對下一節課的期待。②課後小結,師生暢所欲言、共做主人、科學評價、體驗成功。

在教與學的方法上主要採用了以下形式:①教師講解各環節的學習目標與要求。②學生分成若干合作小組,按學習內容的要求在小組內互相鼓勵。③教師示範。④教師巡視指導。⑤發現不足,根據具體情況及時糾正。⑥實踐與應用。

七、場地設計:(分組學習任務書)

第一組體驗跑和團隊比賽跑圖形:

從原點出發,跑完一個正方形再接跑一次中心圓為一次循環,最後一次循環跑完正方形後衝刺到圓裏。

變速跑路線圖:

為等待區。沒有輪到練習的小組暫時在等待區為同伴加油。

為起跑區。

實線為快速跑,虛線為慢跑。

説課稿國中 篇4

一、説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學生在國小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對梯形性質的系統學習,它放在平移和旋轉之後,全等之前,下冊還要學習梯形的判定。可以看出教材的編排是一種螺旋上升的體系。而本節處在上升的中間環節。因此,對教材既不能拔的過高,又不能象蜻蜓點水濕一點皮毛。學生在前面已學習了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知識,本節重在引導學生利用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把梯形問題轉化為三角形和平形四邊形的問題解決,另外,教材的編排還要適當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掌握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有關概念;探索並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質。

2、通過把梯形問題轉化為三角形或平行四邊形的問題,體會數學的轉化思想。

3、能運用梯形的性質進行相關計算和簡單的説理。

過程與方法:

1、經歷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質過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説理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經歷探索把梯形問題轉化為三角形和平形四邊形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體會數學轉化思想。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合作探索、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數學學習活動充滿探索性、創造性和趣味性,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自信心。

重點:

1、梯形的性質及其應用。

2、會把梯形問題轉化為三角形或平行四過形問題。

難點:

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主動探究習慣,提高説理的表達能力。

二、説教法

新的課程標要求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本節課採用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練習為主線的教學策略,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發揮主觀能動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練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和掌握數學能力的平台,因此把練習教學當成一節課的主線。

三、説學法

數學教學的本質是數學活動的教學,也可以説是數學思維的教學。本節課就要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過程中感悟知識的生成、發展與變化,培養學生合作交流、主動探索、善於發現的科學精神。同時,在合作交流、探索的過程中,學會用類比的方法學習梯形的性質,採用啟發、誘導的方法來指導學生把梯形問題轉化為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問題解決,引導學生反思、小結數學的思想方法,知識的獲取,讓學生看到自我的價值,增強學習的樂趣和信心。

四、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常言道,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好的引入能充分喚起學生的注意。這節課的開頭我採用學生日常生活中易見的三個梯形實物的圖片,以此説明數學來源於生活,又反過來服務於生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是這樣設計引入的:

北京奧運會後,許多遊客都發自內心的説出了同一句話:中國,Beatuiful!特別是我國的建築更是給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國的建築溶合了許多幾何圖形。如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菱形同,矩形,正方形,另外,我還發現了一種幾何圖形出現的'頻率也很高,你們發現了嗎?(投影展示圖片)

二、引入新知

在這個階段我採用師生談話的方式進行學習,在參與的過程中,師生間、學生間可一問一答,可討論或爭論,圍繞學習目標前進,這種形式有利於學生了解思維的過程。這一過程這是這樣設計的:

師:是的,我們在這麼多物體中都找到了梯形,它給世界帶來了不同的美的體驗,你能否根據剛才我們所看的圖片,描述一下什麼樣的四邊形叫梯形?

生:

師:雖然都是梯形,但我們發現它們的形狀並不相同,你看下面三個梯形,後二個形狀就很特殊,它是我們學過的哪一類梯形呢?

(大屏幕展示)

生:等腰梯形 , 直角梯形

師:請你用一句話來概括一下它們的特徵

(大屏幕展示)直角梯形:有個角是直角的梯形

等腰梯形:兩腰相等的梯形

三、 探索新知

這一環節是以學生分組活動為主的形式,教師在活動中要巡視、指導、瞭解信息,對學生的研究給以鼓勵肯定。教師圍繞梯形的性質提出有探索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合作研究、分析,然後提出小組的意見在全班討論,同時對他的意見進行評價。這種形式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小組合作意識。這一過程我是這樣設計的:

師:梯形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圖形有什麼關係呢?我們能不能把梯形轉化為以前我們所學過的三角形或平行四邊形呢呢?請在剛才你所畫的圖上把你的轉化方法畫出來並和你的同桌交流。

師:(大屏幕展示轉化的幾種常見方式)

師:它們被轉化成了什麼樣的圖形?

學生答:

師:我對等腰梯形最感興趣了,你們能不能和我一塊探究一下等腰梯形的邊角,對角線有什麼樣的特徵呢?

[做一做]:

師:在你準備的方格紙上,畫一個等腰梯形ABCD,過兩底邊AD、BC的中點E、F畫一條直線,將等腰梯形ABCD沿直線EF對摺。你發現了什麼?

生:等腰梯形是一個軸對稱圖形。

類比平行四邊形和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探究方法來研究一下等腰梯形的邊、角、對角線有什麼關係?(四人一個小組合作學習)

生:邊:一組對邊平行,兩腰相等

角:同一底邊上的兩底角相等

對角線:對角線相等

教師提問幾個組並對學生的結論給予評價總結

(大屏幕展示)等腰梯形同一底邊上的兩個內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