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實用的説課稿範文彙編六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98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説課稿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實用的説課稿範文彙編六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本節課的內容是驗證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首先,教材從光合作用的演示實驗入手,通過學生的觀察實驗總結出結論,説出光合作用的原料和產物。意在指導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小結】:所以説本節課的內容既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又是本單元的重點和難點。

二、説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光合作用的原料和產物。

2、能力目標:鍛鍊學對生試驗現象的分析討論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 值觀:

認識綠色植物園的光合作用對於整個生物界乃至整個自然界

三、説教學重點難點:光合作用實驗裝置的設計

四、教材分析

本課時中的內容之間相互聯繫,前後連續性強,每個實驗在解決某個問題的同時,又發現和提出新問題,為整個光合作用提出新課題。 因此,這些內容適合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和思維能力。 堅持啟發式教學,環環相扣,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地分析,具體方法是:結合前面學習的內容,由教師提出問題,引發思考,複習舊知識,在此基礎上由教師歸納總結出結論 採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從本節課的實際出發,使用多媒體教室,將許多地方用多媒體課件來表達,從而增強直觀效果。

五、學情分析

經過前一課時的實驗學習、探究 ,學生已經對實驗過程、實驗步驟、實驗注意生已經對實驗過程、實驗步驟、實驗注意事項等比較熟悉,學生願意也渴望重複科學家們曾經走過的探索之路。他們有設計實驗的能力,也有自主分析的基礎,滿足學生的這一願望,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加。

六、説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俗話説:“萬物生長靠太陽”,為什麼這麼説呢?我們來看一組數據:①地球表面上的綠色植物每年大約製造4400億噸有機物;②地球表面上的綠色植物每年儲存的能量約為7.11×1018kJ,這個數字大約相當於240000個三門峽水電站所發出的電力。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開始本節課。

(二)新課學習

一、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

1.1785年,發現了空氣的組成,人們才明確植物的綠葉在光下能吸收CO2 ,釋放 O2。

2. 通過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讓學生樹立一種持之以恆的精神。

二、光合作用的演示實驗:

1、光合作用的課件播放:(由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引出)

2、光合作用的結論分析:(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結果)

3、通過閲讀、觀察、動畫演示、分析、交流討論光合作用的原料產物,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學會運用對比法進行學習。

4、在學習過程中,感悟科學家不畏艱辛、持之以恆的科學研究精神

(三)、實戰演練—理論聯繫實際

(四)、值得深思的問題:為了保護地球----我們美麗的家園,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從本節課入手,為了保護我們的地球,我們周圍的環境,自己可以做些什麼?

(五)、談一談,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六、教學設想: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光合作用的必須條件和產物之一澱粉的基礎上,再次學習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料及產物,本節課是第二課時,從知識的體系上説,先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索歷程,有利於對光合作用的學習。主要採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及動畫演示,讓學生直觀接觸光合作用的探索過程,加深對光合作用的理解;通過本節課學習,將知識延伸-----為了保護地球----我們美麗的家園,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同時體會科學家探索知識的艱辛,鼓勵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要對自己有信心,要有耐心,以及持之以恆的精神。

七、教學反思:

光合作用發現過程中的許多經典實驗,本節課的教學打破了傳統的講授式和實驗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採用了光合作用的研究史和實驗相結合的新模式。

本課中安排了與“光合作用的發現”有關的多個科學史料。一節課下來,學生彷彿從20xx多年前開始伴隨着各時期的科學家重走了光合作用發現這一歷史之路,在與科學巨匠的對話中體驗科學探究過程及其中的曲折和艱辛。

存在問題: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還有一些問題應進一步完善,如:;沒有面向全體學生;課件的製作還需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處理好細節問題,教學語言應能言簡意賅,多讓學生説,多與學生交流,吸取學生的創新之處。

説課稿 篇2

本節課我在設計時以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在設計教學方案時,不是直接以感知教材為出發點,而是把教材上外角和的知識改編成需要學生探究的問題,主要的活動是由學生動手操作剪紙發現問題、總結規律,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讓學生在嘗試中體驗和創新,使傳統意義上的教學過程變成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究、解決的過程。

二、 教材分析及教學目標

本章的主要內容是三角形的有關概念及其邊角的性質。這節課的重點是探索並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質及外角和。在呈現方式上,改變“結論———例題———練習”的陳述模式,而是採用“問題———探究———發現”的研究模式,並採用多種探究方法:對“三角形外角性質及外角和”採用拼圖、度量和數學説理的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總結髮現問題。

三、 教學準備工作

課前讓學生準備好剪刀、硬紙板、量角器、三角板等工具。

四、 教學方法

採取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形式上以自主學習、合作研究為主,教師相輔引導,適時提示。

五、 教學時數

1課時

六、 教具

為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和提高效率,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七、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

在一副圖中找出三角形的外角、內角(相鄰和不相鄰)。觀察圖中外角和相鄰內角的關係(之和等於180度。)然後提出疑問:外角和其它兩個不相鄰的內角又有什麼關係呢?下面我們就來共同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大家有沒有信心學好呀?

板書課題:三角形外角和

(二) 新課講授:

1、 探究三角形外角的兩條性質

對於這一部分的教學我主要是讓學生在動手拼圖中總結規律,然後由小組討論完成,或者引導學生思考發現這個規律,還有其他的方法嗎?(比如用量角器度量等等)。然後讓一名學生到展台展示。這樣比較形象直觀。

探索出三角形外角的兩條性質後,要針對性質再進行強調,尤其是個別關鍵字。教育大全

2、 探究三角形外角和定理。

這一部分我先讓學生動手剪紙拼圖發現規律(或者用量角器度量),然後動畫展示一下,這樣更直觀形象,最後上升到理論上進行推理,通過三角形內角和定理逐步引導學生得出外角和定理。

本節課重點就是這兩部分的內容,然後練習。我在設計練習時考慮由淺入深的原則:第一個練習題是有關內角和和外角和定理的比較簡單的求角的度數的問題;第二個練習是一道綜合運用題,在做這個題目是我考慮到鍛鍊學生、培養學生能力這一點,我讓一名學生到黑板上做然後把自己的思路講給同學們。教育大全

(三) 小結

回想一下我們這節課主要學習了哪些知識?可以是學習內容,也可以是學習態度上的等等,找幾位同學談談。

總之,我這堂課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合作的能力。

力爭為爭取新課程評價標準下的高效益,做一名成功的“三型”式國中數學課改實驗教師。

説課稿 篇3

各位評委好,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新課標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古詩詞三首》中的一首詞《憶江南》。我將從教材解讀、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方面對本課教學思路進行闡述。

一、説教材

1、單元目標: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通過傾聽大自然的聲音,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初步感受詞的語言美、韻律美,開拓學生的視野,感悟中國經典詩詞的無限魅力。

2、教材分析:《憶江南》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絕唱之筆。作者以如畫之筆描繪出一幅江南春景圖,在人們記憶中留下難忘的印象。“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喚起人們對江南絢麗春色的嚮往,真切有力地表達了對江南的眷戀之情。

3、學情:古詩詞是我國文學藝術中的燦爛奇葩,然而在古詩詞的教學中,不少教師,包括我自己都曾切身體會到:教師激情有餘,學生悟性不足;教師情有獨鍾,學生卻無動於衷。原因何在?往往由於教師在教學上的情感灌輸,造成學生的情感距離,未體現經典詩詞教學的特點和規律。

二、説教學目標

依據單元目標、學生的認知水平、新課標要求及詞的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三個維度:

知識與能力目標:1、初步認識詞這種文學體裁。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這首詞。

過程與方法目標:理解詞的意思,想象詞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詞中表達的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具有初步鑑賞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激發熱愛古詩詞的情感。

三、説重點、難點

1、根據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體會詞中表達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

四、説教法、學法

本堂課的教學重在體現語文新課標中“以讀為本”的理念,主要採用情景教學法、任務教學法、交際互動教學法、讀書指導法等,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滲透古詩詞教學“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詩”的共性規律,使學生學會品讀語言、誦讀情感、美讀意境,讓學生在語言的感悟和情感的薰陶中,提高欣賞古詩詞的品味和審美情趣。

五、説教學過程

本首詞的教學過程我設定為四個環節:

(一)談“憶”導入,情境揭題。

(二)“胖”讀全詞,古詞新談。

(三)“瘦”讀全詞,搜尋詞眼。

(四)牽引“憶”線,拓展延情。

第一環節:談“憶”導入,情境揭題。

1、教師由“憶”的本意入手,引導學生認識到“憶”在這裏是:回想、思念的意思,然後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帶領學生和詩人白居易一同去“思念江南”。

2、課件出示江南風光圖片及寫作背景。

《憶江南》這首詞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寫,詩人白居易50多歲時曾在江南的蘇州、杭州任職做官,江南的秀麗風光給他留下終生難忘的記憶。回到洛陽12年以後,他對江南依舊魂牽夢縈,67歲那年,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憶江南》。(播放朗讀視頻或教師配樂範讀)

設計理念:教師巧妙地把詞、作者和寫作背景與江南美景融為一體,在這種無意注意之下,細膩、傳神、聲情並茂的朗讀,將使學生心中盪漾起淡淡的愉悦之情,把學生帶入一種對江南的嚮往之中,進而有種渴望要了解,朗讀這首詩的心情,激發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熱情。

第二環節:“胖”讀全詞,古詩新談。

這一環節分兩步進行:

1、學生自由朗讀並提出循序漸進的要求:讀準字音,讀正確,讀通順,爭取熟讀成誦。

2、小組合作,探究學習。要求學生根據註釋讀懂詞的大意,不懂的地方質疑提問,小組交流學習收穫。

設計理念: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以讀為本”,前面的範讀已潛移默化地激發了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的求知慾望。“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胖”讀全詞,不在於質好,只在於量大,讓學生在反覆自由地讀字、讀詞、讀句的訓練過程中,先領悟詩的大意,初步感悟詩的意境。

第三環節:“瘦”讀全詞,搜尋詞眼

1、品析佳句,引導想象。

(1)江南好,好在何處?(景美)

(2)詞中寫了哪些景物?(太陽、花、水、春天)

(3)分別抓住景物的什麼特點來進行描寫?(色彩)

教師引導學生口頭填充:

( )的花兒 ( )的江水

( )的太陽 ( )的春天

順勢引出句子:“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對這個句子的品析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

①輕讀句子。

②説説這個句子寫得怎樣?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③把詞中的“勝”換成“似”、“像”,比較朗讀,進一步理解“勝”的妙處。 ④江邊的花為什麼會紅勝火,江花為什麼會綠如藍呢?

(太陽很紅,花兒在太陽的照射下,更紅了,勝地過了火焰。美麗的江水綠得很純淨,如同藍草一般)

⑤心誦詞句。(提示學生眼睛看着文字,嘴上説着語句,腦海想像畫面)

課件出示:江南美景視頻

①讓學生説説你在圖上看到了什麼?這時的江南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②如果你身臨其境,你會怎麼説?會怎麼做?(會大聲感歎,會把它畫下來,拍下來,會流連忘返??)

2、搜尋詞眼,品讀“江南好”。

教師引導:解釋詞意,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不知不覺就把詞讀“胖”了。但是這首詞只有27個字,這就是詞的優美、簡潔、凝練、含蓄的魅力所在。要想把這首詩讀“瘦”,就要把整首詞讀成一個詞語,找找整首詞是圍繞哪一個詞語來寫的?(明確:江南好)

教師提問引導學生質疑:江南好,除了景色美,還好在哪些地方呢?(引導學生説:人好、天氣好、人傑地靈、美食多??)

教師引導朗讀:一個“好”字,包羅了詩人對江南的無限讚歎和嚮往之情,此時引導學生想象詩人當時讚美、回憶江南的表情、神態來讀,或者想像詩人作詩的心情,大聲的贊誦讀,或小聲的感歎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設計理念:一個既淺又俗的“好”字,包羅了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作者的讚揚之意與嚮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只因“好”字之甚,方能“憶”之不休,“好”和“憶”二字在詞中相互驗證,相得益彰,實為絕妙之筆。品析佳句、搜尋詞眼,體會人物心情可以引導學生讀出味道,讀出情感,從而實現感悟語言、薰陶感情的目標。

第四環節:牽引“憶”線,拓展延情。

教師導語:對比洛陽,如此美麗的江南春色,叫詩人怎“能不憶江南”呢?

1、課件出示:能不憶江南?要求學生把反問句轉換成陳述句:應該憶江南。

對“憶”線的牽引,將以創設情境的方式從憶人、讀詩、悟情三方面進行:

2、創設情境

(1)憶人

資料鏈接:詩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杭州人民和他的感情非常深厚,在他辭官離開蘇杭那一天,蘇杭人民扶老攜幼,提着酒壺,灑淚而別??自離開之後,詩人的思念之情一直未斷,但是直到離開人世,他魂牽夢繞的杭州,他親自命名的西湖,都因路途遙遠,身體虛弱,沒有能夠舊地重遊。他只能把一腔思念,託付於《憶江南》。

(2)讀詩(出示課件,引導學生讀一遍,課件更換一種字體。)

①師引導:此時此刻你就是詩人白居易,你能不憶江南?

江南的春色我如此地眷戀你:學生接讀全詞—

江南的人民我深深地思念你:學生接讀全詞—

②師繼續引導:此時此刻我們就是詩人白居易,江南這份情哪,我抹不了,也忘不掉,學生齊讀全詞—

步步深入的導讀使學生更深的體會了詩人對江南的思念之情。

(3)悟情

抓住時機課件出示(朗誦視頻)詩人憶江南的另外兩首詩:

其二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其三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來了解這首詞。

3、總結全課,濃情延續

(1)詩歌的藝術魅力在於以聲傳情,借景抒情。最後播放歌曲《憶江南》,讓學生從聲韻悠揚的歌曲中再次感受詩人白居易對江南的愛與思念。回首江南,他悲傷,他感懷,他深情,然而他又感到甜蜜和幸福,因為他慶幸,慶幸自己曾去過江南,併為江南的人做過許多的好事,珍惜了在江南的每分每秒。

教育學生要學會珍惜,珍惜與同學、朋友、親人的相識,相知,相聚,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讓幸福永隨回憶!

(2)在優美抒情的旋律中結束這節課,留下意猶未盡的詩意美!

設計理念:讓讀始終貫穿着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品味古詩詞的文字優美,語言精練,品味古詩詞豐富的人文內涵。學生每讀一次都是一次不同的情感體驗,再次體現閲讀教學“以讀為本”的理念,激發了學生對古詩詞這種民族特色文化的熱愛。

六、説板書

附:板書設計:

憶江南 人 江南好

憶江南,江南好,只因景美、情濃,詩人寓情於景,抒發了對江南深深的懷戀之情。“景、人、情”這三個字是本首詞內容的精華所在,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可以給學生以系統、完整的印象。

七、説教學反思

總之,本節課由“談憶導入,情境揭題”到“胖讀全詞,古詞新談”“瘦讀全詞,搜尋詞眼”,最後“牽引憶線,拓展延情”,層層遞進,緊緊圍繞着“自主探究,自讀感悟”這一主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真正享受閲讀的樂趣,使課堂成為學生生命成長的快樂歷程。

説課稿 篇4

【教材分析】

第三單元的核心內容是“你看見了什麼交通工具”,要求學生通過自己的細心觀察,用英語提問問題“What can you see?”同時引出新的4個交通工具“a plane, a jeep, a boat, a train”並結合單詞用“I can see a …”回答所提的問題。再次基礎上,拓展到學生生活中看到的事物,靈活運用句型進行操練。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特別是二年級這些剛剛學習英語近兩年的學生,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英語的態度。使他們建立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通過單元中的詞和基本結構句型的操練,提高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際的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英語,滿足主體需要,培養創新意識。

(1)認知目標

a.能夠聽、會説、會讀單詞a plane, a boat, a jeep和a train

b.能夠聽懂、會説、會讀、句型:What can you see?及其回答I can see a…並能在適當的情景中自由運用。

c.能夠跟錄音朗讀對話,並能分角色進行表演。

(2)能力目標

a.學生能自由替換練習句型,能夠在真實語言環境下運用句型。

b.學生能綜合所學內容,根據所提供的情境,進行小組活動,組織對話。

(3)情感目標

心理學認為:成功感是人的深層心理需要。使學生從“要我説”“要我學”變成“我要説”“我想試一試”。讓學生感受到英語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繫,使學生覺得自己能夠用英語進行真實的日常生活對話,從而獲得英語學習的成功感,自豪感。從根本上培養和保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4)教學安排

本單元共安排三課時,我今天所説的是第一課時。

(5)教學準備

電子白板課件,圖片

【教法學法】

1.愉快教學法

為了能充分的調動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創設良好的英語環境,同時緊扣see這一主題。我通過放大鏡看鏡下飛機導入課堂,隨後設計了聚光燈、拉幕、連線等形式使原本枯燥的單詞句型操練變得充滿生機。教學中我用心關注每一位學生,用自己的眼神、手勢、言語與學生進行交流,用恰當的語言激勵學生。創設一種親和的語言教學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2.情景教學法

直觀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開啟思維的門扉。我在教授單詞和句型時,運用電子白板給學生提供了與生活中相貼切的情景,讓學生進行真實語境下的交際對話,讓學生在聲、文、圖、象的新情境中去學習鞏固,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3.交際法

整個課堂上的對話要注重語言的交際性,靈活運用語言。通過電子白板所提供的情境,讓學生進行真實的對話,達到真實交際。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教學過程】

本課我通過複習導入、新課呈現、鞏固操練、拓展延伸、教學反饋以及課後作業五個步驟進行設計。教育家托爾斯泰説過:“成功的教學所必須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是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基礎,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新課導入的關鍵。”“Well begun, half done”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複習導入分兩塊:

① Free talking:先是和學生進行每天都要操練的基本的問候語的問答練習,在此基礎上運用What’s this?句型複習第一和第二單元學習的英語單詞,同時運用圖片複習學過的交通工具bike, bus, car和taxi.

② 聽一聽,唱一唱本單元C部分的英語歌曲“Row,row, row your boat.”這一首優美的英文歌,全班同學在教師的帶領下,邊邊唱邊表演,營造良好的英語氛圍,使學生能自然地進入到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中。

新課呈現分兩部分:

① 在前面唱歌曲的基礎上,利用電子白板的放大鏡功能,讓學生上台看一看,教師順勢問學生What can you see? 讓學生通過觀察,學習新單詞boat,這樣,既緊扣了上一環節唱的歌曲,又緊緊圍繞“看”這一主題,對於第二個新單詞plane,我運用了電子白板的聚光燈功能,讓學生看看,緊緊圍繞see這一主題,同時讓學生保持新鮮感。為了圍繞看這一主題,同時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引出第三個新單詞時,我運用了電子白板的拉幕功能,拉出吉普車的尾部,讓學生猜一猜是什麼交通工具。在教室前面三個單詞時,教師反覆問,同時學生反覆聽What can you see?句型,為接下來的句型教學打好基礎。

② 創設相應的情景。前面涉及的都是單詞的教學,句型只是讓學生反覆聽,有最直觀的印象。在教第四個新單詞時,我為學生創設了相應的情景,警察叔叔問小朋友:“What can you see?”小朋友通過放大鏡找一找,回答:“I can see a train.”這樣,既引出了新單詞train的教學, 又讓學生在情景中學習本節課的句型“What can you see?” 及其回答“I can see a …”

鞏固操練分四部分:

① 讀一讀,利用電子白板,讓學生跟着電腦讀一讀單詞,要求學生模仿正確的語音語調。。

② 做一做,低年級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比較短,如何讓學生在有效的教學時間內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師身上是教師始終要考慮的問題。為此,我利用電子白板的鋼筆設計了讓學生上台把單詞和圖片匹配的練習,發揮學生的積極性。

③ 練一練,前面都是針對單詞進行的練習,接下就是操練句型。利用電子白板的容器功能,讓學生來點一點,練一練。

④ 演一演,讓學生同桌之間自主選擇想説的一個單詞,讓上台自己操作電腦,在電子白板上點擊自己要説的圖片,並把它表演出來。

拓展延伸分兩部分:

1.在電子白板上出示鉛筆盒的圖片,問學生在鉛筆盒裏看見了什麼。然後過渡到在課桌上看見了什麼。

2.拓展到現實生活中,讓學生觀察一下我們的教室,問學生在教室裏你能看見什麼?學生用“I can see …”回答問題。

教學反饋部分:

利用電子白板,讓學生做一做聽錄音,排序號的題目,及時反饋所學內容,讓其中一個同學利用電子白板的鋼筆功能上台做,其他學生在下面獨立完成,做好教師當場批閲,反饋。

佈置課後作業部分:

讓學生課後與同學把生活中所看到的事物用所學句型練一練。

【教學總結】

這節課不論是新知識的呈現,還是單詞和句型的操練形式,都能緊緊地抓住學生,吸引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用,提高了課堂實效,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我相信通過這樣的教學,充分讓學生主體參與、情景體驗、遊戲鞏固,是一定能圓滿實現課堂教學任務的。

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我是一隻小蟲子》是部編版國小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的內容,這篇文章是以“童心”為主題的第四單元最後一篇課文,是自述性散文,從小蟲子的視角描述了小蟲子生活中的苦與樂,表達了“我”對生活的熱愛,讓我們看到了一隻快樂的小蟲子。全文共7個自然段,課文結構清晰,可分為當一隻小蟲子“不好”和“真不錯”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從小夥伴們的感受,再寫覺得不好的理由;第二部分是寫的當一隻小蟲子還真不錯的感受。兩部分都是先概括地説再具體地説,段落之間聯繫緊密。最後以“我喜歡當一隻小蟲子”總結全文,照應開頭。

(一)説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寫“使、勁”兩個生字。

(2) 理解課文內容。

2、過程與方法:

朗讀課文,能就感興趣的部分和同學進行交流。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感受輕鬆幽默的語言風格,增強閲讀興趣,愛上讀書。

(二)説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能大膽交流自己感興趣的部分,愛上閲讀。

難點:體會當一隻小蟲子的快樂。

二、説教法:

語文課標指出要“培植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為了使學生學得輕鬆,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我主要採用了“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

新編語文教材主張讀書為主,讀書為要,讓學生養成讀書的愛好與習慣。所以我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當一隻小蟲子的快樂,給學生大膽交流的平台,努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並通過引領學生感受本課輕鬆幽默的語言文字風格,進而從課內閲讀走向課外閲讀,提高學生閲讀興趣,在閲讀中成長。

三、説學法:

依據教材和學生年齡特點,課堂上,讓學生使用多種形式的讀、表演,身臨其境體會當一隻蟲子的苦與樂,並學會藉助關聯詞來闡述個人觀點。

四、説教學過程:

(一)導課環節:

開頭我以“大家都知道‘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開頭,可是當同學們打開課本11課,這裏卻沒有顏如玉,也沒有黃金屋,緊接着我追問“有的是一隻?”學生興致濃厚地補充——小蟲子。這樣的導入讓學生心裏好奇心加重,也能以最快的速度達到吸引學生眼球的目的。

(二)品讀課文,理解交流環節:

1、整體感知:

我讓學生先進行默讀,整體感知課文概況和文中的兩種觀點,再讓學生把自己印象最深、最感興趣的地方與大家説説。用上“因為小蟲子————,所以我認為當一隻小蟲子——————。”不光給學生提供交流的平台,更想讓他們學會藉助關聯詞學會表達,學着運用語言文字,用語言文字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2、略學“當一隻小蟲子不好”:

在出示文段後,師生合作讀(老師讀黑色字部分、學生讀藍色部分),每讀到紅色句號的地方停下來,引導學生説説感受。這樣的讀不是老師讀學生光坐那聽,也不是學生誤打誤撞式的讀,老師參與讀能以最短的時間引導學生正確把握文字情感基調,引領學生理解方向,達到高效的目的。

3、重點學“當一隻小蟲子真不錯”:

把這部分設置為教學的側重點主要是想引領學生體會當一隻小蟲子的快樂,學會珍惜已有的、學會知足,感受生活的美好,傳遞給學生多一些正能量的精神財富。

學生的讀也由與老師的合作讀、學生分男女羣體讀,再到學生個人展示讀,體現由引到放的過程,逐步加強學生個體感知能力。

(三)表演讀4、6兩段,體會當一隻小蟲子的快樂:

學生在表演讀的過程中,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蟲子雖弱小,可只要心向陽光花自開,凡事多往好處想,同樣也能享受愜意、有趣的生活,感受做一隻小蟲子的美好。

(四) 學習第7段:

這一段總結了全文,照應開頭。同時,在理解的基礎上學寫“使、勁”兩個生字,相信學生印象會更深刻。

(五)課外閲讀,由課內走向課外:

好的文字誰都想去品味,平時我和我的學生們都很享受師生一起讀的那種和諧美好的讀書氛圍,而且我更想傳遞是:讀書,並不是老師佈置的一項任務,在課外就應該多讀書,哪怕是“連爬帶滾”地讀。

(六)作業:

作業除了寫好協會生字外,還有一個閲讀法布爾的《昆蟲記》,讓“課堂內的小蟲子”走向更廣闊的世界,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昆蟲的生活特點。

説課稿 篇6

課文內容與特點:

課文講述了一位旅店房客的經歷,描述了貝多芬刻苦練琴的一幕,揭示了成功的又一祕訣:勤奮。

旅客的情感變化貫穿故事的始終:欣賞琴聲時的陶醉和讚許——發現天花板滲水時的疑惑——得知真相後的驚訝和讚歎。這是故事的明線。故事的暗線是:描繪貝多芬琴聲之美,寫他藝高——貝多芬蘸水彈琴,寫他刻苦——侍者的讚歎,寫貝多芬的聲望。藝高與聲望,更説明其精神可貴。這篇課文很特別,他不是很直接的介紹偉大人物,而是通過其他人的所見所聞顯現人物之所以偉大。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説是第一次接觸到這樣的課文,內容很簡單,但如何設計教法有一定的難度。如果第三人稱旅客講多了,就有一種喧賓奪主之感。光講貝多芬又覺有些唐突。如何處理好他們倆的關係是一個難點。經過反覆思考之後,設計教學過程。以下就是我設計教法的説明。

教學目標:

1 能借助拼音正確認識"維,館,亢,委,婉,縫,繼,涼,芬,偉"10個生字;理解,積累"簡陋,高亢激昂,委婉深沉,全神貫注"等4個詞語,能正確書寫"館"。

2 正確朗讀課文,能在閲讀中邊讀邊思考,逐步養成習慣。

3 學習課文後,懂得勤奮苦練是人的美德,只有勤奮苦練才能取得成就。

教學重點與難點:

讓學生能在閲讀中邊讀邊思考。這是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又是學生學習這個閲讀方法的第一課,而這個語文學習能力,可以説是影響人一生的閲讀習慣,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通過關鍵字的品讀來實現這個目標。

一、音樂導入,瞭解貝多芬

1,沒有教學這篇課文之前,孩子們就知道貝多芬是一位音樂家,他的鋼琴曲《命運》有些學生也熟悉。再説課文的第一小節也有一句介紹貝多芬音樂的句子:琴聲時而高亢激昂,時而委婉深沉 於是我就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欣賞鋼琴曲,聽完後,請他們説説感受。播放音樂使孩子思想高度集中,在孩子説感受時很自然地引出課文那句描寫琴聲的句子,學生通過聽音樂明白了兩個抽象詞語:高亢激昂,委婉深沉意思。無需解釋,音樂是最好的答案。適當的補充兩三個描寫音樂的詞,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詞語運用能力。

2, 通過琴聲講到貝多芬。貝多芬是怎樣一個人 我給學生兩種介紹人物的句式(1),他就是_____ 貝多芬。(2),貝多芬是_______。請學生選一種句式介紹貝多芬。給孩子固定的句式是讓他們語言表達更規範。兩種句式是讓他們知道相同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其實在介紹貝多芬時我已經提前把侍者的話教學完了。因為侍者和學生們是同一層次的,他們只知道貝多芬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家。

3,過渡到課文主要內容時我用了這樣一句過渡語:讓我們穿越時空來到二百多年前,音樂之都——維也納,一間簡陋的小旅館裏,跟隨一位旅客近距離的瞭解貝多芬。這句話我覺得很有必要説一説,這樣使教學更連貫,很自然的引出故事,處理好旅客和貝多芬的關係。

這一環節凸現出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作用。都是在我的引導下,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孩子要説,又有內容説,從而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

二、找到突破口,抓住關鍵詞,學習課文重點小節

1,我反覆讀這篇課文時,發現作者講發燙的手指,其實是突出貝多芬的勤奮和努力!於是我確認"真努力呀,偉大的音樂家!"是課文的突破口,也是課文的中心。於是就讓學生從課文裏找到這位旅客是怎樣稱讚貝多芬的句子。引出課文的中心句。

2,因為這個單元的教學目標是:邊讀邊思考。這個語文學習能力,可以説是影響人一生的閲讀習慣。到底如何培養這一能力呢 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可以關鍵詞來了解句子的內在意思。這節課我主要是培養學生抓住關鍵詞,邊讀課文邊思考的能力。

(1)先讓學生知道中心句"真努力呀,偉大的音樂家!"中"努力"是個個關鍵詞,再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到一句最能體現貝多芬努力的句子。出示重點句,如:原來,他彈得太久,十個手指都發燙了,需要隨時用涼水冷卻一下。這句句子是講貝多芬很努力,讓學生抓住關鍵詞體會貝多芬的努力。

(2)我通過重點句中關鍵詞的把握,讓學生結合上下文再一次瞭解到貝多芬是多麼的努力和勤奮。

在教的過程中,我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寫貝多芬努力的三句句子,我分步驟分層次地由扶到放地讓學生學習。第一句學習時,重教師指導學習方法,學習第二句,學生總結學習方法,學習第三句,學生小組自主學習。學生在品詞品句的過程中,不但瞭解課文的內容,而且培養了語文能力。

三、總結全文,揭示課題,明白道理

1,我在不斷完整板書的過程中,最後揭示課題。板書內容:1,貝多芬2,"偉大的音樂家3,真努力呀,(偉大的音樂家)!"4,發燙的手指5,43(發燙的手指)。課題的揭示是放在最後的,是為了不破壞故事的完整性和連貫性。並且在教學時讓學生好好的讀讀課題,課題出示得既不突然,還強調了重點詞語。

2,明白道理:只有不斷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四、 生字教學有着重,隨文識字為主

生字教學還是二年級語文學習的一個重點。但是不同於一年級起步時字字教,字字寫。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大部分的識字方法,要放手讓他們用自己的方法識字,作為教師在課堂上不需每個字用力均衡,但要有側重,要隨課文識字,以免割裂了課文的整體感。比如教學"館"時,我着重指導最後一部分的書寫筆順,因為這是學生最容易寫錯的。"維""亢""委""婉"最主要放到課文的詞語中讓學生理解意思即可,如高亢激昂,委婉深沉都讓學生聽着音樂自己感受。"縫""繼""涼""芬"都在教學中隨文出現,只需指導讀準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