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精選】説課稿模板六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36W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説課稿,編寫説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説課稿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説課稿模板六篇

説課稿 篇1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説課的課目是《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本課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國小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五課的教學內容。這篇文章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寫的一篇精美雋永的短文。作者先點明瞭德國是一個愛花的國度;然後回憶了自己早年在德國留學時感受到德國人非常愛花的親身體驗;並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述了德國家家户户窗口都開滿鮮花的情景,抒發了自己“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種境界“頗耐人尋味”的感慨;最後講述了當自己再次來到德國,又看到這番景像的情景,表達了舊地重遊的感受,即對德國奇麗風景和與眾不同風俗習慣的讚美之情。本文不同於一般寫景物風情類的文章,不是純粹描寫景物,而是像話家常一樣娓娓道來,在講述德國風景民俗的同時,用最精練概括的語言點明瞭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長的哲理,讀起來讓人既開眼界,又回味無窮,頗受教育。本文位於教材第8組課文,這組教材是以“異國風情”為專題,目的是為學生打開一扇異國文化的窗口,向學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異國風情畫卷。因此本課一是讓學生了解一些德國的民族風情特點,積累優美語言;二是使學生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教育。為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我將本課設計為兩個課時。下面我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板書這幾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教材分析。

根據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規定,國小第三學段(5~6年級)識字上要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閲讀上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閲讀敍事性作品,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説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根據本單元的學習目標和我們的學生沒有走出過國門經歷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預設為:

1、知識目標:認識3個生字,會寫7個。理解“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奼紫嫣紅、應接不暇、耐人尋味”等詞語的意思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結合句子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學會作者寫景狀物寫作方法

3、情感目標:感受異域風情,理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人生境界

4、發展目標:培養學生聯繫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體會“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並從中受到教育

三、教學難點:

讓學生不僅體會到德國奇麗的風景之美,更感覺到德國人的心靈美。

四、教法和學法:

在這堂課中,我綜合了觀察法讓學生看圖觀察理解“花團錦簇”、“奼紫嫣紅”的含義,談話法、討論法讓學生根據我提出的問題受到啟發自主學習、從文中自己的品讀感受文章,用自上而下教學設計引領學生理解課文,情境性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

五、教學過程: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採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實踐與想象充分結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新型的良好的課堂氛圍。為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課外引入,揭題質疑。

引發學生對異域國土的興趣播放德國景色的錄像片,通過錄像回到文章,提出問題:當季先生四五十年後再次踏上德國土地時他是如何評價德國的,引出本文線索詞語:美麗。進而再引發學生思考“美麗”是否只指景色美,作為引導深入學習課文的出發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讓學生找季先生整體評價德國的句子:“多麼奇麗的景色!多麼奇特的民族!”先讓學生説明“奇麗”的含義,鍛鍊學生概括詞語能力,啟發學生學會在閲讀中解釋詞的方法。學生自主學習理解詞語後,提出要求:讓學生用線畫出文中描寫奇、麗景色的句子。通過動手圈劃,使他們手腦結合理解課文感受文章,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三)細讀課文,感悟“美麗”。

根據學生畫出的句子,深入課文學習文中的重難點。當找到“德國人讓花朝外開,自己只能看見脊樑。”這一段落,讓學生找出重點詞語體會德國人的品質。

當找到重點段落第三自然段:“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奼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一句時利用圖片的出示讓學生理解“花團錦簇,奼紫嫣紅”兩個詞語,使學生通過欣賞圖片的有效途徑直接理解本課重點,體會德國街頭的美。在“應接不暇”一詞處先讓學生説詞義,再提出問題“你在什麼時候應接不暇,給大家舉個例子。”

讓學生以此鍛鍊口頭表達能力,並拓展思維將閲讀課程帶入生活。

(四)品讀課文,再感“美麗”。

這一環節讓學生想象與感受相結合,配合優美的音樂學生閉眼傾聽,老師誦讀第三自然段描寫德國美景的句子。傾聽中想象,再讓學生抒發自己聽後的感受,想象看到、聽到、聞到了什麼。組織交流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最後結合一組德國街頭花團錦簇的圖片,讓學生再感美麗。

啟發學生感受“美麗”,讓他們把看到想到的都讀出來,進行自讀第三自然段。揣摩作者是怎樣寫出景物、風情特點的,學習運用作者的寫作方法。

利用填空的形式,空出第三自然段中的重點詞語讓學生試着背誦,最後在課上理解感受美的同時達到教學目標完成背誦。

(五)揭示中心,三感“美麗”。

通過問題:“除了景色美,作者還是感受到了德國哪些地方美?”引出本課難點“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這句話。

通過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句話加上關聯詞語“因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為”的選擇,利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組織交流,讓學生説明自己的觀點進行德育滲透,説明做人的真諦。

再讓學生通過講述生活中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事例,進行口語交際,聯繫生活,拓展延伸。從事例中讓他們自主感悟課文中的品德內涵。

在這種“引——放”的教學方式下,教師用生動語言啟發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情感,使自己和學生的情感融為一體。讓學生情動於中,最後讓他們用“感恩”的語氣讀“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再用“讚美”的語氣讀“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深刻理解文章的難點,體悟文章內涵。

(六)前後呼應,總結全文。

最後回到本課第一個問題:作者説的美麗是不是隻指景色之美。深化主題,揭示中心。

六、板書設計:

25、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

景 奇麗 花團錦簇、奼紫嫣紅

德國 美麗

人 奇特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拔蘿蔔》是一個古老而又經典的小班語言教材,這個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人物和動物,故事的主要結構特點是情節有趣單一、語言的重複性,正好適合小班幼兒喜歡熟悉而單一事物的心理需求。小班幼兒在團結友愛, 整理東西方面自覺性不強,缺乏合作意識,而故事中體現出了,遇到困難要齊心協力互相幫助,人多力量大的教育思想。因此我選擇了這個故事。

二、説目標

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基於以上對幼兒的分析,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學説故事中的.主要對話。

2、積極參與遊戲,並大膽的表現自己。

3、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有同伴間相互合作的意識,體驗獲得成功的歡快情感。

説重難點:

在活動中小班幼兒年齡較小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太完整,重點

就是理解故事內容,學説故事中的主要對話。難點就成了幼兒能積極參與遊戲,並能大膽的表現自己。

三、説活動準備

活動前的準備

1、通過遊戲體驗拔蘿蔔的感受。

2、為幼兒創設一個《拔蘿蔔》的表演區。

活動中的準備

1、《拔蘿蔔》課件。激發幼兒欣賞故事的好奇心和表演故事的慾望。

2、故事中六位人物和動物的圖片。能分清楚故事中都有誰,以及他們的出場順序。

3、遊戲角色的頭飾及場景的佈置。為了讓幼兒更快的融入到所扮演的角色中。

四、説教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在本活動中,教師不僅要用生動的語言,神祕的動作來感染幼兒以外,還要積極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於是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表演遊戲法、提問法。

1、情景教學法

: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模式,而是用動畫的形式,更吸引幼兒,便於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再通過頭飾和場景的佈置讓幼兒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進行表演, 更好的感受拔蘿蔔的樂趣,在情景遊戲中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説課稿 篇3

課文簡析:

《水》系蘇教版國標本第十冊的一篇課文,原文題目為《餓水》。課文敍寫了“我”出生的村子嚴重缺水,人們愛水、盼水、節水。回憶孩提時洗澡的不易,突出了水的無比珍貴。兩處細節描寫:下雨時,在雨水中洗澡;炎熱時,母親用“一勺水”為“四兄弟”消暑納涼,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課文采用反襯的寫法,通過村民洗澡時的“痛痛快快”、“舒服”,襯托出水的珍貴,缺水的苦澀,並以此警示今人要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文章有概括,有詳寫,有細節,有動作,有語言,從各個方面多層次地揭示了“水,成了村子裏最珍貴的東西。”這一中心,給小讀者以深刻啟示。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精讀課文2—6自然段,通過想象、聯想、對比等方法,體驗缺水給村裏人帶來的苦與樂,並體會文中生動描述的方法和全文所採用的“反襯”的寫作方法。

3.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水的珍貴,激發學生珍惜水的情感。

4.繼續養成邊讀邊想、細細品味、圈畫批註等閲讀習慣。

教學目標融課文內容探究、語言形式學習、良好習慣養成於一體。既有終點目標的達成要求,又有達成目標的過程、方法滲透。

教學重、難點:

精讀課文2—6自然段,通過想象、聯想、對比等方法,體驗缺水給村裏人帶來的.苦與樂。

説學法:

1. 以學生的自主感悟為主,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

陶行知先生曾倡導過“六大解放”,即解放學生的大腦、雙手、眼睛、嘴巴、時間、空間。這六大解放的核心是解放學生的大腦。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人們常説“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一篇課文,不同的學生通過閲讀,所能產生的感受是不同的。本課時的教學設計,我們力求要做到最大限度地尊重學生的主體感受,以學生的自讀感悟為主,把主體地位讓給學生。

在教學情境的設計中,如“這節課,就讓我們再次走進那個缺水的地方,看看文章哪些地方觸動了你的心絃?和你的經歷對照,想一想,並把你的感想寫在書上。”“ 這一段還有哪裏讓你體會最深?”“還有哪些地方打動你的?”簡單的幾句話,卻給予了學生閲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能自主的進行學習、探究,從而更好地理解文中人們對水的珍惜和渴求。

2. 以學生的朗讀感悟為主,重視學生能力的發展。

以讀為本,正是在讀的重視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他們的發展。在本課時的教學設計中,我們引導學生在感悟文本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對學生進行讀的訓練。課堂中不僅出現了各種形式的讀:默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引讀……而且指導學生讀時也注意到了層次性。

説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是高教版中等職業學校幼兒教育專業《美術》教材上冊第一單元

第一章內容《色彩基礎知識》。

本課主要是讓學生解色彩,感受色彩所反映的人的精神世界,進一步探索色彩的對比和色調,讓學生了解自然界中各種各樣的色彩,親身體驗如何用色彩表達自己的情感。並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去發現、創造生活的美。

二、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本節課,我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瞭解色彩與人的密切聯繫,認識並理解何為色彩,能夠辯識各類色彩帶給人們的不同心理感受。

(二)能力目標:通過講解、示圖、作用輔導,使學生體驗色彩給人們帶來的共同啟示與情感,體會到不同色彩組合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從而讓學生在色彩的情感體驗中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在教學活動中提高自我表達能力。

(三)情感目標:在探究新知的活動中,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事物,增強學生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培養學生從色彩知識運用與審美雙重功能中,感受美術的社會價值,從而進一步提高進行美的創造願望,增強藝術修養。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色彩的聯想及色彩的心理效應並會運用色彩知識表達自己的情感。

教學難點:運用色彩表達事物及情感的能力。

四、教法分析:

大自然和生活是我們最好的老師,而對於色彩,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因而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為可以引導學生髮現身邊世界的色彩的精彩和神奇,並通運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以及直觀的繪畫作品、圖片等刺激學生的感官系統,打開學生的眼界和思維空間,促進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和表達,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因此我選用以下教學方法:

學生:初步感知——樂中體驗——討論探究——知識擴展——情感昇華

互動 老師:引導觀察——情景創設——啟發點撥——彙總歸納

五、學法分析

學生只“學會”是不夠的,重要的是如何激發學生“願學”,指導學生“會學”。 要讓學生們能積極主動的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本課我具體採用以下方法:

(一)自主探究:通過一次次的觀察,自己先討論色彩的不同特徵與對應的心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肯定,使他們獲得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二)討論學習法:學生在要論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快樂,這樣的學習方法是出於學生的興趣,可以變被動為主動。

(三)嘗試操作法:增強互動性,掌握色彩的實際運用。

六、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問題:為什麼會看到色彩斑斕的世界

生:因為眼睛的`呈像原理

[設計思路]:在本環節中,強調光的重要性。以及物體色彩的原理

問題:天為什麼呈現藍色或紅色

問題:為什麼紅綠燈紅是停綠是行

問題:這兩段音樂帶給大家的是一種什麼樣的內心感受呢?

生:1、歡快的、充滿活力的、熱情地、奔放的-----有明亮的感覺

2、寒冷的、悲傷的、淒涼的------有灰暗的感覺

問題:哪些顏色可以表現出這兩段音樂帶給我們的內心感受?

(二)新授:

Ppt圖片分別展示藍天和紅綠燈

問題:天為什麼呈現藍色或紅色

問題:為什麼紅綠燈紅是停綠是行

[設計思路]:把光波的波長用提問的方式給大家解釋出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慾望

2、我們繪畫用到不同的顏色。

問題1:三原色是哪幾種顏色?

問題2:什麼叫色相、色彩的純度、色彩的明度?

[設計思路]:這些都是學生在國中色彩知識中的學習內容,提出這些問題,一是讓學生回顧以往所學的基礎知識,二是為接下來的調色遊戲做好準備。

3、出示不同的色卡,讓學生自己感受以下幾種色彩的共同體驗。

(1)色彩的冷暖感; (2)色彩的輕重感;

(3)色彩的軟硬感; (4)色彩的興奮與肅靜感;

(5)色彩的明快與憂鬱感; (6)色彩的華麗與質樸;

(7)色彩的遠近感; (8)色彩的擴張與收縮感。

學生有了這些感受以後,對接下來用色彩表達情感有了一定的表達依據。

[設計思路]:此環節是為了鞏固舊知識,延續本課第二個環節的內容,使學生對色彩的意義有更豐富很深刻的感受,為學生下面參與活動做鋪墊;

(三)學生操練

1、色彩的情感表現

分組用圓圈塗上顏色代表自己的現在的心情,並加以説明

[設計思路]本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學以致用,把所學與實際生活相聯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討論能增強學生感受力並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通過遊戲與塗色練習,解決難點——色彩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素描靠功夫,色彩靠天賦”,色彩是靠感悟出來的,光練習是不夠的,所以我在欣賞部分分類引導學生一起感受了一把同類色與對比色的不同色彩魅力,為下一階段的設計應用打下良好基礎。

2、色彩感悟

出示兩張繪畫作品——梵高的《向日葵》、蒙克的《吶喊》。

問題:你能通過畫面的色彩,理解此畫所要表達的情感嗎?

[設計思路]:學生嘗試用色彩來表現自己熟悉同學的性格特徵,體會色彩的特殊表現,讓學生感受抽象性的繪畫作品時,能使他們很自然地體會到色彩作為

一種繪畫語言,在繪畫中所起的作用,並在今後學習中嘗試通過色彩來分析、理解繪畫作品。

(四)知識延伸,體驗創作的快樂。

1、教師演示如何運用搭配色彩。

2、再出示兩份色彩搭配的設計圖案,供學生欣賞。

3、提出作業要求:以正方形做水平、垂直的疏密分割,在相應的空格中做色彩搭配訓練。教師巡迴輔導。

[設計思路]本環節的設計主要是針對繪畫練習的。在作業設計上打破了常規的劃分區域練習,而是選擇了簡單圖形的色彩設計,這樣的圖形更直觀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在色彩搭配上,為了色調的統一,選擇同類色的層次變化不僅降低了難度學生更容易理解而且畫面層次分明效果顯而易見。

(六)課後練習

觀察身邊不同事物給我們的感受,下次上課並加以解釋。

[設計思路]:設計此課後作業,有利於課堂知識的深化,使學生在生活中能更好的運用美術。

説課稿 篇5

各位老師:

上午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八年級美術課《巧做魚掛飾》。我將從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目標,重難點的設置,教法學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設計及課後反思幾個方面説説這堂美術課。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選擇:

本課屬於設計應用領域,是一堂自選內容的手工課。

這樣的選擇出於兩個考慮,一是想為各位老師展示一下我在平時手工課上怎麼開展教學的狀態,和老師們探討一下更合理的手工課教學模式;二是在感覺美術課缺乏一些活力,想通過可以合作的課程營造相對活躍的課堂氣氛。尤其希望指導學生做一些裝飾教室的手工作品,能創造更好的實用價值。

2、教學目標 :

現在的中學生動手能力較弱,當前的美術教學往往也因為教學工具選擇的麻煩而忽略手工課的教學,所以我根據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置如下:

(1)知識目標: 掌握用彩色卡紙製作魚掛飾的基本方法,能運用立體捲紙和點線面裝飾掛飾。

(2)能力目標: 提高學生基本繪畫能力、手工製作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手工操作細緻性;通過輕鬆課堂氛圍的營造,盡力讓學生獲得對手工課的興趣。

3、教學重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在於引導學生掌握點線面裝飾和用卡紙卷、剪、貼、連的基本方法制作魚掛飾,我主要利用範例作品引導,教師的示範讓學生觀察、探討、實際操作完成製作。

4、教學難點:

點線面的合理裝飾及如何通過小組協作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通過以上教材分析,我準備用下列教法和學法:

二、説教法學法:

新課程提倡教學中教師只作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單純傳授者、灌輸者。所以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強調教師的引導和學生主動參與,在課堂教學中我盡力通過範例的展示和過程的示範讓學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嘗試欲,並通過實際的操作,讓學生更多地體驗一種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慾望。主要採用的教法和學法:示範法、觀察法、討論法、合作學習法。

三、説教學過程:

本課的基本教學過程如下:

導入(注重方式)——講解(注意細節)——示範(提示步驟)——輔導(講究方法)——展示(講求全面)——評價(注重亮點)

生:初步感知——交流體驗——實踐操作——展示評價

師:引導觀察——示範過程——分組輔導——評價總結

1、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面對五十幾個初次接觸的學生,消除陌生感緊張感是首要的,首先我叫出兩名學生畫出基本的魚形,然後用神筆馬良的神話故事提示,把做好的`範例展示出來。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本次手工的製作材料和方式,簡單明瞭的工藝和精美的視覺效果引發學生濃厚的興趣。

2、知識點提示。

這堂手工課除了魚外形的繪製,還涉及兩個裝飾,一是點線面的裝飾,二是捲紙條的裝飾,一個需要繪,一個需要剪貼。點線面本來是國小已經學過的知識,但是大部分學生估計已經淡忘,所以教師用幾分鐘時間和兩張示範作品提示基本知識點,並引導學生觀察魚掛飾上如何使用點線面來豐富魚形。捲紙剪貼的部分教師提示讓彩色卡紙打卷的基本技巧,即用鉛筆拉卷卡紙,並用捲紙捲成圓筒和紙片的方式裝飾大魚部分。

3、教師示範。

手工製作課程教師的示範很重要,教師通過示範可以演示完整的製作過程,讓學生更明瞭製作的步驟和一些製作細節,教師在黑板上張貼文字步驟和製作注意事項,以便在學生的實際操作中給出提示。

4、學生分組操作。

教師提示學生檢查課前分發的材料,分組開始製作,這時教師在教室裏分組巡迴指導,儘可能關注指導到每個小組,在輔導過程中發現學生的亮點或者問題及時鼓勵、提出並解決。問題的指出能避免其他小組再次犯錯,亮點的鼓勵更有利於調動課堂氛圍。教師除了使用輕鬆幽默的語言關注學生,更需要根據時間提示學生操作進度,以便整體推動完成教學任務。

5、展示評價。

儘管大多數八年級學生會害羞扭捏,但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讓別人看到,更希望自己組比其他組做的更好,讓每個小組都走上講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展示他們的主體地位,所以展示評價的環節不可輕視,教師選擇幾位在輔導過程中有特點的學生點評作品,然後讓學生談談本次手工課的體驗或收穫也能更好的為課程畫上句號。

6、總結拓展。

鑑於學生的動手能力,本堂課沒有讓學生設計魚形以外的掛飾作品,教師提示學生可以製作不同形狀的掛飾,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寄語學生用巧手製作精美的手工作品裝飾我們的環境。

四、説教學反思:

儘管這堂課上得還算完整,但依然留下了很多遺憾,比如在全班示範的時候忽略了一些製作細節的講解,比如整體的拼合要注意高低大小的搭配。小組的分工合作雖然在小組內做了指導,但全班性的提示可能效果更好。評價的時候還可以多叫幾個學生談自己的感受。課後拓展可以展示幾個不同類型的範例作品。教師的輔導面關注面可以更廣一些。

其實這是一堂過於簡單的手工課,點線面的要素也是在學生國小階段學過的內容,但結果是學生在畫的時候連一個基本的魚形也畫得縮手縮腳的,點線面的裝飾更是差強人意。還有一些學生更多的在打醬油,缺乏參與的熱情,積極主動尋求老師幫助的並不多,這一方面緣於我們日常美術課的過於沉靜,一方面緣於我們的教育過於嚴肅,老師高高站在講台的局勢仍然沒有改變,學生沒有想去主動走近你的想法,好在課改在繼續,我們在改變。這次的三個月國培學習也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美術教學我們會努力做到更好!

最後感謝所有給我支持、幫助和關愛的同學和老師!謝謝你們。

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小蝦》通過對小蝦的細緻描寫,寫出了小蝦的可愛,表現了作者對小蝦的喜愛之情。

課文比較淺顯易懂,以生為本、以讀為本、以教會學生學習方法為目標,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讀中理解詞語,積累詞語,體會小蝦的特點,感悟作者的喜愛之情。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單元教學目標和學生學情,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9個生字,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的認讀、運用。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學習瞭解小蝦的生活習性及各種有趣的活動,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4、抓住重點詞語理解一段話,體會作者是如何圍繞一句話把文章寫具體的。

三、説教學重點:

瞭解小蝦的生活習性,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四、説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圍繞一句話把文章寫具體的方法。

五、説學生:

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閲讀能力,能對所讀的課文質疑,能借助工具書理解詞句,並能聯繫上下文對相關詞句談談自己的感受,具備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於教學的開展。

六、説教學理念:

閲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學生精心讀書獲得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在閲讀實踐中不斷實現自我建構,學會閲讀,促進表達的'過程。同時也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

七、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5分鐘)

1、出示課件小蝦圖片,談話導入新課。(直觀導入,激發興趣)

2、板書課題《小蝦》。

3、質疑課題: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關於小蝦的什麼呢?

(二)自讀識字(6分鐘)(掃清閲讀障礙,對課文內容初步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認識的字先畫下來。

2、出示詞語,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1)同桌二人開火車讀。

(2)全班開火車讀。

(3)指名部分同學讀詞語。

(三)學習課文(28分鐘)

1、梳理課文內容:3分鐘(提高閲讀能力和歸納能力)

(1)通過預習和剛才的朗讀,你們讀過課文後獲得了一些什麼信息?

(2)按自然段梳理內容:每個自然段分別介紹了小蝦的什麼知識?

2、瞭解小蝦的外形:6分鐘

(1)快速默讀1、2自然段,畫出描寫小蝦外形的句子。

(2)指名一個同學讀句子

(3)用自己的話説説兩種小蝦的樣子。

(4)男女生分組讀句。

(5)出示課件,口頭填空檢查學習效果。

(6)出示兩種小蝦的圖片,分辨。

3、學習第三自然段,感受小蝦的有趣。19分鐘(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畫出體現小蝦有趣的句子。

(2)指名讀體現蝦有趣的句子。

(3)畫出動作的詞、板書。

(4)四人小組學習,模仿體會小蝦吃東西時的小心和吃飽後的自在。

a、出示四人組活動要求。

b、交流感受。

(5)齊讀這一自然段,體會小蝦的可愛。

(6)找出表示順序的詞,用表示順序的詞説一句話。(備用環節)

(7)出示課件,小結,點名中心句並進行課堂小練筆。

(四)小結:(1分鐘)

出示各種小蝦圖片,激發學生後續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