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必備】説課稿範文彙編5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5.34K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説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説課稿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説課稿範文彙編5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修改病句是國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也是會考時語文考查的一個重點。因此,這節課我引導學生完成下列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認識常見的病句類型。

2、讓學生掌握修改常見病句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點撥探究法指導學生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以合作議論法引導學生分析病句的病因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過對病句的修改,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強學生學好語文的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2.引導學生分析病句的病因。

二、説教法、學法

依據《語文課程標準》中“變注重知識獲得的結果為知識獲得的過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學生髮展為立足點,以自主探索為主線,以求異創新為宗旨,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直觀演示,實際練習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認真分析、自主探究、具體練習,讓全體學生全程地參與到每個教學環節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説教學過程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語文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因此,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程序:

(一)導入:

首先,我用生活中出現的因病句鬧笑話的事情導入。這一方面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為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明確了方向。

(二)學習新知:

“相信自己的`學生,別以為他做不到。凡是學生能自己做到的,老師絕不代替。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是沒有找到學好的方法。”我先讓學生結合學案自己學習病句的類型、修改病句的原則和方法,不明白的在小組內交流,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然後讓學生學習“教你幾招”部分,這裏總結了常見的病句情況。最後進行當堂練習,鞏固提升。

(三)系統整理,歸納概括小結:

1、病句類型

2、修改原則:保持原意,力求少改,按要求修改,符合語法規範。

3、修改方法:增、刪、換、調

四、課堂練習:

在學生互相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大膽地自己進行修改、評價,並大力表揚、鼓勵表現突出的學生,使學生放開膽子暢所欲言。這樣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評價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鍛鍊。

説課稿 篇2

一、 領悟文本,細定目標

《魚游到了紙上》是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文章寫了作者在玉泉觀魚時認識了一位聾啞青年,他畫魚到了忘我的境界,把魚畫“活”了。文章讚揚了聾啞青年勤奮、專注的品質。文章以作者的視角出發,雙線同行,緊扣“認識”二字,以事情發展為順序,描述了作者與聾啞青年的三次遇見,事情一線簡明扼要;同時圍繞“特別”二字,,以“觀眾驚奇”,“我的驚奇”,“讀者驚奇”的角度來安排材料,體現出作者從讚賞到誤會再到欽佩的情感變化,情感一線跌宕起伏。從而使聾啞青年勤奮、專注的形象躍然紙上。此外,作者將課題與結尾遙相呼應,對中心思想的表達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對於這樣一篇美文,我首先依據單元學習要點,即學習人物取得成功而進行不懈追求的品質與積累描寫人物外貌、動作等的語言這兩個學習目標,作為制定本課教學目標的基本依據。其次,根據本文的寫作特色、知識重點和教學線索,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學情,從而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預習自學生字詞,掌握“罷、徽”等十一個生字,學會“欄杆、罷了、境界、繡花、廠徽、聾啞人”等10個詞語

2、在預習檢測中重點鞏固“港”“徽”“澈”三個易錯字,通過填空的方式初知課文大意。

3、閲讀兩句與課題相關的句子,抓住“工筆細描,揮筆速寫”學習第七自然段,從而理解題目含義。

4、學習青年看魚、畫魚的過程,初步瞭解文中青年專心致志、堅持不懈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課題含義的理解,青年品質的體悟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 通過對“先游到了我的心裏”和“魚游到了紙上”的理解,瞭解青年學畫的過程及因果關係。

2、 通過對稱讚青年的三次擴寫,學習青年專心、刻苦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因果關係的分析

二、 圍繞目標,重組內容

1、 從解讀到選擇

在細讀文本之後,我發現圍繞目標而言,教學的點非常多,而且每個點都非常難以割捨。如果以一般的按部就班的方式教學,那麼青年的外貌、動作以及他的主要信息將是本課時需要學習的內容。但是,如果選擇這樣的內容,學生對課題的質疑這個最為迫切的問題必然得不到解答。我發現一條以“質疑課題”為出發的教學線索和一條以“認識“青年的”特殊”為出發的教學線索讓我彷徨。

2、 從選擇到創設

正當難以取捨時,文中的“融為一體”提醒了我。於是,我試着將兩條線索相結合,形成一條更為適合、更為有效的教學主線。於是“質疑——解釋——新疑——解疑”的思路形成了。由此,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我定為與課題相關的兩個句子及第七自然段,並在此基礎上引出新的內容,即聾啞青年看魚、畫魚的句子。而生字,新詞的學習主要依靠自學,課堂上只針對音、形、義比較重點的字詞進行預習的檢查鞏固。同時對整體把握文本的情況,作為初步知曉,降低了要求,以主要內容填空的形式,讓學生熟悉。

三、 實現目標,思考策略

圍繞主要目標“理解課題與感悟青年品質”,我以細讀為本為前提,將青年畫魚“畫活”深刻解讀。然後,為了讓學生能夠理解課題,我以讀為手段,“讀活”為目標,並藉助“工筆細描”“揮筆速寫”兩個詞語達到目標。最後運用“讀、畫、記、賞”等學法,讓學生深刻領悟“魚游到了紙上”的含義。以期實現“教活”的.目標。

四、 探明線索,牽領過程。

教學過程我是依據“質疑——解釋——新疑——解疑”這樣的一條線索開展的:熟悉課題,產生疑問,即“魚怎麼會游到紙上”,對課題的疑問成為本課需要解決的問題;接着在解決了課題的疑問後,出現了新的疑問,即“青年為什麼能把魚畫活了”。緊緊圍繞這條線索開展。

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安排了預習的檢查,瞭解學生的預習情況,以及通過填寫主要內容的形式,瞭解學生對課文的熟悉情況。接着根據教學脈絡,安排兩句與課題有關句子的學習,讓學生對青年的繪畫及青年是個聾啞人有初步瞭解。接着安排解釋課題的第七自然段,充分分析理解後,從“彷彿金魚在紙上游動”中領悟課題含義。然後,隨着課題的理解,即青年把魚畫活了,引出四個描寫青年看魚、畫魚達到忘我境界的句子,從而初步體會青年的品質。最後,順勢以“青年看到了金魚的那些景象和魚是否真能游到青年的心裏”為結語,為第二課時的教學,打下伏筆。

反思:

通過課堂實踐我發現自己在本堂課上的主要問題是語文的工具性還比較欠缺。

首先,在課堂伊始,對學生進行了預習檢查後,我發現,學生的預習情況不樂觀,主要問題是字義與易錯字的掌握,對我的預習要求目標提出了更要的要求,需要特別關注重、難的預習。

其次,在課堂問題的回答過程中,學生的審題能力要加強。同時對我進行問題設計的指向性,難易程度的把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三,字詞的積累運用要加強。課堂結束前,要學生用一個詞來概括學生對青年的認識,學生的回答缺乏準確性。同時也有一些學生有感難表,暴露出平時詞彙積累的不足,也體現了了把握人物形象能力的不足。

在聆聽了費校長的指導後,也發現了自己對人物形象的把握還是不夠,對教學目標的提煉和達成,在方法上也需要改進。

説課稿 篇3

識字七説課稿

我的説課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第三冊第七組的第一課課文《識字七》,我將從説教材、説學情分析、説教學目標、説教學重難點、説教學過程五個方面説説我對《識字七》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

一、説教材

《識字七》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第三冊第七組的第一篇課文。本組教材的專題是“保護環境,愛護動物”,教學本組教材,教師應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激發學生的童心童趣,調動學生的情感,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很自然地意識到人與動物、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相融相依,從而使環保意識植根於學生的心靈。這是一篇以拍手歌的形式出現的韻文識字教學課文,共十小節,字數相同,讀音押韻、節奏感強,可以引導孩學生從活動中輕鬆地學會生字,同時體會到——地球是人類和動物共同的家園,動物與人類相互依存。

二、學情分析

低年級的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重點。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能認識20xx個左右的常用漢字,能識記字的基本筆畫、筆順和偏旁部首。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非常強烈,但由於識字量的不斷增加,音近字、形近字的大量出現,學生經常會出現混淆,識字的準確性不夠,所以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應採用多種形式,注重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已掌握的識字方法,營造愉悦、歡快的學習氛圍,在輕鬆的氛圍中夯實識字,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三、説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識記“孔、雀、鸝、靈、錦、鷹、叢、護、牢、嬉”10 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準確、熟練朗讀拍手歌,讀出節奏感。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反覆朗讀,用多重方法引導學生自主識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學習拍手歌及學習生字的興趣。在學習中體會人與動物的互相依存,從而懂得保護動物。

四、説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制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重點掌握本課生字、詞,能正確讀寫。.難點:通過學習拍手歌,培養學生保護動物的意願。

五、説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總時數為一課時。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課前交流--初讀感知--詞語中識字---集中識字--指導寫字--朗讀拍手歌--遊戲鞏固識字--總結”的教學環節。

(一) 課前交流

直擊課題導入本課,告訴學生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拍手兒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感知拍手歌

上課開始,我引導學生藉助拼音自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把文中講到的動物用圓圈圈出來。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使學生對保護動物”有個初步的感受。並隨即認識了的八種動物。之所以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學生整體感知拍手歌的特點及讀拍手歌的樂趣,激起學生的讀書慾望。讀書時提要求,更能使學生有目的地讀書,有層次地讀書。

(三)詞語中識字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科學、有效地掌握生字,更要注重識字方法的指導和識字興趣的激發。為此,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節:首先,引導學生通過指名讀、齊讀、男女生接讀等方式讀八種動物的名字。隨後依次出示八種動物的.圖片和名稱。學生直觀的感受動物的形象,將圖片與生字相結合,把生活和語文學習相貫通,使得識字學習更加水到渠成。接着,分類讀詞語。將八種動物分為鳥類和獸類,學生先發現,在朗讀詞語。在這一環節中“嬉戲”一詞較難理解,我引導學生先觀察熊貓玩耍的圖片,再總結出有玩耍和嬉戲是一個意思。讓學生再熟讀句子,效果較好。

之所以這樣設計,既是為了託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也是為了夯實詞語朗讀。

(四)集中識字

出示詞語中的生字,識記生字。這一環節我分兩步走,首先,利用形聲字認識“護 鸝 嬉”三個生字。利用形聲字的識字方法再介紹“錦”字,掌握了

形聲字的識字方法讓學生自主利用形聲字的方法認識“猩、鯨、坪”三個字。緊接着講“隹zhui”這個部件表示鳥類。我們的祖先根據鳥的特點造出了隹這個字(出示課件)。“隹”的四橫表示鳥的羽毛。所以“雀”字也有“隹”這個部件(出示課件)。第二步,學生自主利用多種方式識記“叢、牢、鷹、孔”四個字,這時我會幫助同學識“牢”字,利用象形字講解。“牢”放置這裏通過字理分析來識記,在古代“牢”就是指關牲口的地方,我們祖先造字的時候,“牢”是這樣寫的,房子裏關着一頭牛,而關牲口的地方就要建得堅固結實,用很久很久也不容易壞,所以就有了“牢固”這個詞。後來人們説一件事過了很久很久都不會忘記,這個詞就是──“牢記”。這樣設計基於兩點考慮:1、“牢”字形簡單,學生完全可以解決字音的同時識記這個字。2、通過字理來識記“牢”,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牢記”一詞,不僅解疑,還回扣了課文,點明瞭主題。本環節注重教給識字的方法,注重實用結合。

(五)指導寫字

指導書寫“牢”字和“叢”字,學生先交流這兩個字寫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再出示田字格中的“牢”字和“叢”字,觀察、分析結構後,教師接着示範在田字格中寫,學生跟着書空,最後由學生在田字格中自己練寫。這一環節我們主要是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的書寫技能,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和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

(六)朗讀拍手歌

首先,學生試讀教師正音。接着師範讀,邊拍手邊讀。最後,讓學生們反覆拍手打節奏朗讀,與夥伴互相拍手朗讀。這個環節,讓學生們與小夥伴們拍手朗讀,激發學生們學習的興趣。最後,我會強調“夥伴”與“朋友”,讓學生們發現這是一組近義詞,並且提升學生們的感情領悟,讓學生們知道人和動物是朋友,要保護動物。

(五)遊戲鞏固識字

遊戲一:猜謎語,鞏固識字,此環節的識字遊戲,既是檢測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又對幾種識字方法做一個回顧,不斷滲透各種識字的技巧。遊戲二:拍手遊戲,鞏固識字,本環節通過師生和生生玩拍手遊戲讓學生再一次感知拍手歌的特點及讀拍手歌的樂趣,激起學生的讀書慾望,並在讀書中體會“拍手

歌”的兩大特點:一是押韻,二是節奏感強,讀起來朗朗上口。指導朗讀時充分利用這兩個特點讓學生讀得流暢,讀出節奏感來。

(六)總結

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再次總結我們學到的知識,再次強調保護動物要牢記。

六、説板書

二年級孩子板書設計要以簡單明瞭的板書呈現在學生眼前。板書設計有兩個我會寫的生字並組詞。本課主要讓學生明白保護動物的思想感情,所以在設計板書的時候就寫了動物、保護、愛。

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繪畫《花路》這一個活動選自《找春天》這一主題,春天到了各種各樣的花開了,而這段時間我們正好在接觸圓形和線條、螺旋線和線條的組合畫,為此我想通過畫各種各樣的花激發孩子的創造意識。同時通過畫花幫助孩子更好的瞭解花的生長過程。新《綱要》提出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在於激發孩子的情趣、激活興趣;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賦於幼兒滿足感和成就感。傳統的幼兒藝術教育要求通過模仿掌握技能、技巧,現代幼兒藝術教育則強調精神創造的意義;強調藝術活動對幼兒心理髮展的影響。為此,我選擇了這一活動,通過幫助孩子認識花朵,通過自己觀察,看看、想想、説説、畫畫,幫助幼兒掌握技能,培養創造意識。讓幼兒感受春天的美以及活動帶來的愉悦、滿足感、成就感。為此我選擇了這一活動。

2、説目標

鑑於對該活動的認識,並結合小班幼兒的水平,我制訂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能運用圓、螺旋線和短線進行花的造型的創造。

(2)初步感受美的能力,在創造中體驗樂趣。

給予對本次活動的分析,我把活動的重難點放在花的造型設計上,通過多種感官培養孩子的創造意識。

3、教具準備

根據活動的需要,及給予幼兒美的感受,我把幼兒的作畫紙設計成淡淡綠綠的草地,同時我運用大圖片供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花,通過小圖片的出示,讓幼兒知道各種圖形與線條組合後花的'造型,激發創造意識。

二、説教學方法

繪畫活動是幼兒感興趣的活動,他們能在活動過程中進行大膽創作。為此,我將此活動設計成讓幼兒觀察為主,通過故事導入,看看、説説,讓幼兒感受各種花的造型,從而激發孩子的創造意識。這樣做,我覺得不僅讓幼兒大膽參與活動,還能激起幼兒大膽探索、創作,能充分發揮幼兒的積極性,進而達成目標。

1、故事激趣法:通過故事《花路》導入,幫助幼兒瞭解花的生長過程,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

2、圖片引導法:小圖片的運用對孩子的幫助是很大的,由於要創作各種不同的花,在孩子的思維中花的造型還不多,為此通過各種花造型的小圖片幫助幼兒進行梳理,如大圓、小圓能創作出什麼花,圓和線條又能創作出什麼花……給幼兒創作的意識。

三、説教學程序

1、以故事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我們聽過花路的故事,故事裏面的小熊撿到一隻大口袋。口袋裏面裝的是什麼呀?(這樣設計可以讓孩子對花的生長過程有進一步的瞭解,同時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

2、(出事圖片)看這些花有什麼不一樣呀?幼兒回答。

師:總結: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形狀不一樣,高矮不同。(在這一環中,通過孩子看看、説説,讓孩子知道原來花的造型是很多的,通過圓形、螺旋線與線條組合,可以創造出各種不同的花。

3、 你喜歡那一朵花?這花是有那些圖形寶寶和線條寶寶組成的呀?(幼兒回答)師示範畫花及組合的線條。(這是解決活動難點的環節,通過小圖片的運用幫助幼兒進行梳理、提煉,從而幫助孩子更好的進行創作。)

4、幼兒操作

有了大家的交流及小圖片的輔助,孩子們對花的創作有了底,在操作中這時孩子們從探索中獲得經驗,操作起來更得心應手。

6、講評

這是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他可以幫助孩子進行互相的學習,從而激發孩子更廣闊的創作空間。

説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説“屏”》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國中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五篇課文。這個單元所選的課文,主要介紹了中國在其悠久歷史,豐富文化中獨具特色的幾個精華,包括園林建築,名勝古蹟。共安排了五篇課文,其題材豐富多樣,主題集中,《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院》是比較規範的説明文,《橋之美》《説“屏”》則是帶有一定説明性的小品文。

《説“屏”》 是一篇比較輕鬆.隨意的小品式説明文。對於屏風,作者不是從專業者的角度,而是從欣賞者的角度,介紹了屏風的實用功能和藝術裝飾功能,作者的看眼點在於對屏風的使用和設置方面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藉此喚起建築師.傢俱師乃至使用者的注意,期望屏風在今天得到更好的使用。這篇課文特點鮮明,不能只把它當説明文來教,教學中應強調訓練學生的閲讀概括能力和蒐集篩選信息的能力,體會小品文語言優美的特點。教學擬用一課時完成。

二、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屏的相關知識。

2.整體感知課文,把握説明對象及特點,提高説明文的閲讀能力。

3. 以屏風為媒介,激發審美情趣,體會作者的感情。

4. 學習引用説明法,感受語言濃濃的詩意和韻味。

過程和方法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脈絡,把握説明對象及特點,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提高他們的説明文的閲讀能力和蒐集篩選信息的能力。

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理解文章內容,初步體會作者的情感,揣摩語言,感受濃濃的詩意和韻味。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以屏風為媒介,激發審美情趣,體會作者情感,培養學生熱愛和保護祖國文化的感情。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把握説明對象及特徵。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對屏的感情,揣摩語言,感受濃濃的詩意和韻味。

四、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學習説明已有一段時間,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説明文的知識,掌握了簡單的學習説明文的方法。《説“屏”》是一篇語言優美,比較輕鬆.隨意的小品式説明文。但很多學生對屏這一具體事物缺少直觀性的瞭解,因此,教學開始,教師可通過用多媒體展示屏風的圖片,增進學生直觀性的'認識,同時激發學生對於屏的學習和探究興趣。文中幾處關於屏的古詩詞,學生不易理解,可在課前佈置學生查工具書理解詩詞大意。

五、教法和學法:

教法:“點撥引導法”和“讀——賞——移”三步教學法。

學法: 自讀法、自主探究法和討論交流的方法。

六、教學準備:

為了拓寬課堂,實現生活、語文、課堂的對接,體現大語文觀,實現綜合學習,在上課之前我準備了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流程:

我的教學過程由情境導入、學習新課、拓展延伸、佈置作業,四個板塊組成。

第一板塊: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新課標》要求我們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

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鑑於此,我首先用多媒體展示《口技》中的句子引出屏的作用。要求學生説説屏的作用,初步感知屏。使學生主動自覺地進入下一板塊——新課學習。

第二板塊:學習新課,瞭解“屏”

這一板塊主要由我是記錄員,我是解説員,我是評論員,我是收藏家四部分個環節組成。

環節一:我是記錄員

在這一環節中我通過多媒體展示,讓學生了解課文作者,解決文中的疑難字詞。

1.介紹作者

陳從周(1918—20xx),浙江杭州人,古建築園林專家,並擅長文、史,兼工詩詞、繪畫。著有《説園》等。

2.解決字詞

字詞注音,根據意思寫詞語。(多媒體展示)

環節二:我是解説員

這是本課的重點,旨在突破重難點,從而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

在此環節,要鼓勵全體學生積極參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學習訓練。

1. 感知文意

學生自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

2. 成果展示

學生以解説員的身份,向大家講解課文介紹了哪些有關“屏”的知識?

學生獨立思考後回答,但由於理解能力的限制,回答還不夠全面,其餘學生交流、補充,然後明確。教師歸納,展示板書內容。

環節三:我是評論員

這也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和難點,主要解決兩個問題:

1.課文運用了哪些説明方法?

2.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對屏風的感情?

採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討論、交流的學習方法,營造寬鬆、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鼓勵他們在交流、啟發、展示自我中主動獲取知識,培養良好的語文素養。

環節四:我是收藏家

學生展示蒐集的有關屏的詩句,教師補充。

第三板塊:拓展延伸、學習民族文化

我是推銷員

如果你是一名推銷員,要想推銷自己的商品,你認為需要抓住哪些特點,運用什麼方法,怎樣説才能快速地售出你的商品?(扇子或燈籠)

在這一板塊,我先讓學生思考中國傳統文化中有沒有和“屏“類似的物品,併為這件物品做最簡單的介紹。這樣的教學設計,其目的是讓學生養成積累的習慣,並能將所學的內容加以拓展,體會其中聯繫,從而實現知識遷移。

第四板塊:佈置作業

1.結合文章內容,為“屏”設計一段解説詞。

2.從多媒體顯示的圖片中任選一種,寫一篇小的説明文。(要求把握物品的特徵,用途及歷史文化意義)

八、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突出了這節課的重、難點,起到了歸納、小結的作用。

説“屏”

説明內容:屏的作用,屏的分類,屏的設置

説明順序:邏輯順序

説明方法:分類別、引用、舉例子

表達情感:嚮往、喜愛、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