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精選】二年級語文説課稿四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53W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説課稿,説課稿是進行説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什麼樣的説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語文説課稿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二年級語文説課稿四篇

二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1

國小語文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四組中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以一個有趣的題目,引起了課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們的思考。風看不見,摸不着,怎麼畫呢?課文中的三個小朋友一起畫畫,互相啟發,互相激勵,用不同的辦法畫出了風。課文塑造的是三個敢想敢問、善於思考的兒童形象,所以編者將本課安排在“用心思考,勇於創造”這一單元之中。課文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富有兒童情趣,語言自然樸實。對二年級孩子來説,畫畫他們並不陌生,而且都很喜歡,但是,對於看不見摸不着,但確實存在着的風“這樣一種抽象概念,我估計他們還不大能明確地、理性地理解和接受。對於畫風更是茫然。他們所缺乏的是瞭解風與其他事物之間的關係,懂得用具體事物來表現抽象事物。所以,我認為課堂上我所要做的應該是引導學生通過讀書,明白三個小夥伴”畫風“的思維過程,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通過體驗去感受風的存在和特點,理解這一抽象的客觀存在,從而懂得應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遇事勤於動腦。

對於本堂課,基本的設想如下:

一、圍繞一個主導性問題展開教學。

《課程改革與學習主題構建》中提出,無論是什麼形式的課,都存在着一個需要重點突破的主攻方向,沒有重點的教學是低效的。要求我們把不同層次、不同類羣的目標在主攻方向的提領下匯聚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篇課文內容相對來説淺顯易懂,不宜採用過多的講解、分析。所以這節課教學時,我圍繞一個主導性問題"怎麼畫風"來穿全文。從一開始的三個小朋友是怎麼畫風的,到每個小朋友他們各自是怎麼畫風的,再到你是怎麼畫風的,把整一堂課的過程串連起來。同時通過大量的讀讓學生理解、體驗。

二、“以讀為本”,加強讀書實踐。

《新課標》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三者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只有讀,才能喚起孩子心靈深處最美好的情感,只有讀,才能使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所以,本節課我確定了在教學中精心創設教學情境,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書,力求在學生與文本之間架設閲讀平台,以讀為本,以讀促思。通過讀書,理解課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促使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引發他們對課文內容的感悟,突破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中我也提供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如在讓學生通過默讀,劃出三個小朋友是怎麼來畫風的'。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再次對三個小朋友各自畫風的方法有了更具體的瞭解。在對趙小藝他們的畫學習以後,我又讓學生進行了做動作自由讀,指名讀,評價讀,齊讀,分角色讀等不同方式的朗讀。從讀的層次來説,有開始的初讀理解讀到後來的有感情讀,品讀等,隨着學習的深入,也相應的由淺入深。各種各樣酣暢淋漓的“讀”,相信孩子們不僅能把課文讀通順,也能在感受中體會語言文字的魅力。

三、自主中求個性,在合作中求共進。

《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所以,閲讀教學必須尊重學生的想法和選擇,以學生潛心讀書為本,還要鼓勵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和發現。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只有這樣,閲讀課才能真正起到提高學生閲讀能力的作用。如在學習了趙小藝的二張畫後,我設計了讓學生讀一讀4、5、8三小節,並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注意描寫趙小藝的句子,想一想從中你讀懂了什麼。學生從眨眨眼睛,想一想可以看出趙小藝是動了腦筋的,他是先想了才畫的。從他説的我能中,可以看出趙小藝是很自信等。在對第九小節的學習中,我先讓學生讀一讀這一小節,並想一想從中你讀懂了什麼。學生根據自己的所讀,對於好像都動了,還有一張張畫更美了,都有了自己的理解與收穫。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針對我們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在劃畫風的句子後,讓同桌相互交流、啟發,從而形成正確的答案。保證劃句子的正確。在分角色的朗讀中讓前後的四個同學進行自主分配角色讀一讀2-8小節。又如在説畫風的這個環節中,我先安排了同桌之間相互説一説,再讓二個學生來説。在寫字環節中,也先讓學生説一説寫字時要提醒同學們注意什麼,更多的體現出了生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智力互補,實現同學間的合作,共同探究,一起提高的學習方式。

四、讓課堂更符合低段的語文教學。

1、重視生字的鞏固與寫字的指導,培養良好的識字與寫字習慣。我今天上的是第二課時,一開始是對上節課所學生字的鞏固,我採用了一方面是讀生字卡片,另一方面是把生字放到相應的語境中讓學生來進行認讀。以及寫字時的認讀,都為了讓學生達到熟練的程度。同時也把無意識識字放入了教學中,在進行分角色讀時,在小朋友的頭飾上,我特意加上了三個小朋友的名字,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再次來複現生字,本課裏的生字就是三個小朋友的名字。在對寫字的指導上。我先是讓學生讀一讀所要寫的生字,一是再回想一下,同時也是照顧到一些困難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讓學生試想一下你在寫的過程中,哪些地方要注意的,然後提醒全班的同學。再則是讓學生指出難寫的字。老師有針對的進行寫字指導。二年級的生字較多,不可能做到都寫,我也不是自己來確定一個,而是讓學生看一下,以他們的眼光與認知來確定難寫的字,體現了寫字教學的指導以學生為本的特點。

2、落實對語言文字的積累。根據本篇課文在語言文字上的特點,與學生年齡和語文學習的實際,在教學中我沒計了讓學生按照彎彎的小樹,斜斜的雨絲進行仿説練習。又如對呼呼地轉動,讓學生聯繫課文進行了理解。

3、重視説與寫的訓練。課文中三個好朋友互相啟發,互相激勵,畫出了風。其實學生讀了課文以後早已躍躍欲試。文中的學習小夥伴提出了你想怎麼畫風。這簡簡單單的一“問”,將激起多少層浪。於是在這裏我安排了説話訓練,先讓學生同桌互説我想怎麼畫風,然後再指名學生來説一説。先給了學生自我練習的時間,再請好的同學為大家作好示範。接下來,我安排了讓學生把想的內容寫下來。孩子們的筆法不那麼熟練,語句不那麼生動,但在這愉悦的氣氛中,他們求新求異的思維條理化,同時給學生練筆的機會,訓練語言的表達能力和寫話的能力。

語文教學是最富個性和最具魅力的精神創造,也是最自由、最愉悦的心靈享受。本堂課中,我教學的落實上可能還與設想存在着一些差距。希望大家能夠提出寶貴意見與建議。

二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2

説教材

《揠苗助長》位於本冊教材的第七單元,本單元教材圍繞着“要正確看待問題,善於思考”這個專題選擇了幾篇不同體裁的課文,內容豐富,意在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懂得做事要善於動腦思考,要正確地認識自己。《揠苗助長》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盼望禾苗長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爬,結果禾苗都枯死了。這則寓言告訴人們:不顧事物發展的規律,急於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作者安排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讓學生讀懂課文,初步瞭解寓言表達上的特點,體會寓言包含的道理。寓言本身通俗易懂,故事情節鮮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體會這個故事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踏踏實實,不能急於求成學習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本課我準備用一課時來完成。

根據新課程標準,課文特點和中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焦、喘、截”3個生字,會寫“焦、望、費、算”4個字,理解並掌握“巴望”、“焦急”“筋疲力盡”等詞語。掌握由本課生字組成的詞語。

2、讀懂故事內容,體會故事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老老實實,不能急於求成。

3、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寓言故事。

 教法學法

1、自主識字法

新課程的識字教學重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教師不以零為起點,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打破以往傳統的老師教讀學生跟讀的做法,體現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2、情境教學法

我除了充分運用課文中的精美插圖外,還應該充分運用多媒體資源,為學生提供一種氛圍,一個場景,從而有效地喚醒學生的內心體驗,

3、朗讀感悟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形成語感、在讀中學會讀書。

教學流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求知獲藝的先導” 新課程理念強調:課堂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所以上課伊始,我先播放《揠苗助長》的動畫視頻)有效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然後引出課題:同學們,我們剛才看的動畫片有個名字叫《揠苗助長》,是一個寓言故事。接着在學生討論什麼是寓言的基礎上我簡單介紹:寓言是一種文章的體裁。“寓”是寄託的意思。“言”是話,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講一個有趣的故事,用來説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啟發。那麼揠苗助長這個寓言故事中包含這什麼道理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故事吧。以此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順利地帶學生進入文本的學習中。

(二)自學字詞,整體感知

1、自主識字,交流方法。《課標》指出“要讓兒童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這就必須先幫助學生掃除文字的障礙,這樣,他們的情感才能融入到語文學習之中,才能引發他們的探究慾望。不過本課生字並不多,而且二年級學生已經有一定識字能力,所以先我引導學生先自主學習,然後通過小組討論,全班交流,互教互評,教師點撥等方式,鼓勵學生採用多樣方法來識記生字,如:區別比較法、部件分析法,動作演示法、自編兒歌法等。

2.學生再讀課文,並把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同學聽,師生共同評議。這一設計意在引導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同時體現尊重學生選擇,以生為本,體現個性化閲讀。

3、出示古時候有個人,因為想讓禾苗___________,就把禾苗___________,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引導學生用這個句式,説説自己對課文的初步理解。這樣學生對課文會有一個整體上的感知,有了這個淺層次的理解。為下面深層次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品讀課文,悟出寓意

《新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我準備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和種田人心情變化兩個方面展開學習與討論。抓住幾個主要問題,讓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交流討論,同時以讀貫穿始終。如:“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希望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畫出有關的詞語”,再如“此時,農夫的心情如何?請帶着這種着急的心情讀一下”如:課文的最後提出“兒子看到禾苗都枯死了,就急匆匆的趕回家,他會怎樣對他的父親説”“而農夫聽了兒子的話,看見枯死的禾苗,想着自己拔禾苗那麼辛苦,他會説些什麼呢?”。就這樣通過品詞析句、通過朗讀指導、通過想象補白等方法,逐步引導學生從中體會種田人的急切、興奮、得意、後悔;從中培養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從中明白做事要遵循規律,不能急於求成的道理。

在這一環節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理解課文,激發情感、培養語感。這樣設計與安排,能夠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文本內容;在想象創造中加深對文本內容的感悟;將較深刻的寓意層層推進地展現在學生面前。

(四)演演比比,加深理解

在學生對故事情節比較熟悉的情況下,分小組讓學生自己演一演這個寓言故事,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國小生,尤其是中低年紀的國小生,對錶演的慾望很強烈,他們非常想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這一環節的設計既使學生好表演的天性得到了釋放,同時也再現了課文內容,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同時為學生複述課文降低了難度,三全其美。

(五)文本延伸,訓練語言

在課末,通過“複述故事”、“運用詞語”的設計,既訓練了學生的複述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力求體現寓言梗概和深刻寓意,既重點突出,又便於學生複述。

説效果

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我認為我的這課時設計注重培養孩子們的語文學習能力,突出了四個亮點:1、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識字,提高了認字能力。2.注重書寫指導,培養了良好書寫習慣 3.以讀為本,提高了學生的閲讀能力。4.注重語文實踐,培養了學生的聽説、表達能力。

二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1,教材內容及編寫意圖

本節課是人教版六年制國小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第九課的第一課時。第三單元是圍繞"愛祖國"這個專題編寫的,培養學生愛祖國的情感。第九課以詩歌的形式展現隆重,熱烈的國慶場面,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葉,潔白的鴿子,陣陣的海濤,構成了美麗,歡樂,祥和的圖畫!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會認七個生字。會寫"歡,慶".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

(3),情感目標: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3,教學重難點:在語言環境中識字,朗讀課文,體會愛國之情。

 二,學情分析

1,讓學生課前收集有關國慶的資料和圖片,這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使學生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

2,二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識字方法,所以在識字教學設計中,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

3,學生對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考,記憶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各不一樣,他們閲讀時各自的感受體會不同,因而要讓他們暢所欲言,要尊重他們的閲讀心理。

三,説教法

本課以詩歌形式讚美偉大的祖國,文字優美簡潔。以"讀"貫穿始終,理解課文,感受愛國之情。同時本課還有重要的識字任務,讓學生採取自己喜歡的形式充分地識字。

1,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新課開始前播放歡慶國慶的熱烈場面,把學生帶入自己與家人歡度國慶的美好回憶,拉近教材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給詩句配畫,使簡單的文字符號變得生動具體,從而填補了教材的空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2,安排大量有層次,多形式的有目的的讀。在讀中交流,悟讀法,抒發情感,昇華認識,引起共鳴,使學生受到愛祖國的情感薰陶。

3,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營造和諧,寬鬆,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氛圍,營造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民主,平等,寬鬆,自由的心理平台。讓學生充滿自信心地積極參與。通過語言激勵,儘量發揮學生的潛能,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方式,方法,內容。

四,説學法

課堂教學中,不是老師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在老師的指引下,讓學生自己學,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學生學習。所以要把教法融於學法中,在學法中體現教法。

1, 讓學生課前收集有關國慶和祖國變化的資料或圖片,學生借圖練説,使學生在積累語言中學習運用語言,掌握語言的表達規律,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陶冶審美情感。從圖片的收集整理,到與同桌的討論交流,直至當眾的展示介紹。既鍛鍊能力,又學習語言,還陶冶情操,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這不僅有教學目標中"知識和能力"的取向,還有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取向。構建的是"三個維度"的多元教學標。

2,學生自主學字,記字,寫字,從而掌握識字的方法和規律。

3,學生質疑問難。在讀中積累語言,仿説,習得語言,讓學生獲得知識,提高實踐創新能力,掌握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式,實現自主學習。

五,説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介紹國慶節的來歷,重温普天共慶的場面。

(二)識記"歡,慶",學寫"歡,慶".

學生説怎樣識記這兩個字,觀察在田字格中寫這兩個字時要注意些什麼,教師範寫後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同桌比較,自我評價。

(這樣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放手讓學生自主學字,記字,寫字,從而掌握識字的方法和規律,為後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聽課文錄音後,學生自由讀,要求學生生字要讀準 ,讀不準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後課件展示詞語和生字檢查學生對生字,詞語的學習情況。

(四)再讀課文,學習新知,深入體會

1,學生自由讀,質疑問難。

2,教師範讀,讓學生閉上眼睛產生聯想,説一説彷彿看到什麼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選擇板書詞語,也就是這首詩中描繪的"田野,藍天,鴿子,大海,楓林)

3,多媒體演示歡慶的不同的場面。

(練習朗讀句子,依圖説話。)

教師先讓學生結合圖片自由讀課文的前四行。然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開火車讀,再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大海在唱什麼歌 鴿子在説什麼 讓學生暢所欲言,這樣即能增強學生的愛國之情,又充分尊重學生自主讀的權利,尊重學生讀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正如洛克所説"與教師相處的時候,思想感到安適與自由……心理才能接受新的知識".教師善意地促進學生的"反應",甚至是空發奇想。尊重學生語言的自由表達,並尊重非語言因素表現出來的親情感,意志, 慾望和能力等。教師在這裏不是"傳道授業解惑"的權威,而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營造的是有利於教學對話的民主,平等,寬鬆,自由的心理平台。這也是語文" 新課標"所倡導的理念。)

4,,議課文,多媒體展示

(教師提問:圖片中畫了哪些人 十三億孩子歡慶這美好的日子,是什麼日子 )[設計這樣的圖片,意在讓學生體會到"十三億孩子"就是指全國人民,因為他們都是祖國媽媽的孩子,十月一日這天人們都在歡慶祖國媽媽的生日。]

展示詩的後四行,練習朗讀。

5,再讀課文。多形式讀。(男女同學接讀,同桌互相讀,個人挑戰讀)

問學生:你知道了些什麼

6,賞讀課文,讀自己喜歡的詩句,讀給同桌聽,並説説為什麼喜歡它

(五)拓展練習

1,教師展示圖片範説後,學生在展示自己收集的圖片,並結合圖片説話。

2,師:為了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有人寫了這麼優美的詩,今年祖國媽媽的生日又快到了,你想對祖國媽媽説什麼 (教師相機展示圖片)

(教師相機展示圖片)

2,學生為這首詩配一幅圖,建議他們國慶節時辦一期畫展。

(讓學生的語文知識與美術學科有機結合起來,相互滲透,這樣來加強語文學科的綜合性,讓學生透過有限去追求無限,延伸了課堂教學,增強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我對《歡慶》這篇課文所作的這一系列教學設計,主要是為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現代教育思想。通過為學生創設有利於他們主動發展的情境和活動,使學生的思維潛能和創造精神得到充分釋放和發揚。在對課文內容有了基本的瞭解後,誘使學生產生新的聯想,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和思考,讓他們有疑問,有猜想,有爭議,有聯想促使他們在思考,表達等活動中理解,鞏固知識,使他們的綜合能力水平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二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4

[分析教材]

《醜小鴨》是人教版第四冊的最後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根據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醜小鴨》改編的,故事中的醜小鴨是一個面對艱難曲折的歷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故事寫得十分感人,貼進兒童生活,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年齡和心理特徵。

[分析學生]

國小低年級學生對直觀形象的圖畫比較感興趣,生動活潑、形象新穎、色彩鮮豔的刺激物最容易成為他們注意的對象。好動愛玩、富於想象、善於模仿、表現欲強是我班學生另一顯著特點。但他們雖然聰明活潑,卻缺乏認真細緻,讀起書來往往留於形式,沒有深入到課文內容表達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觀性,指導學生感情地朗讀,使學生的感情得到昇華。

[教學理念]

本課內容淺顯,故事性強,情節引人入勝,具有較強的可讀性,文中的字詞極富表現力,詞彙豐富,理解課文內容主要靠自己讀書,自己意會。教學中我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朗讀時間和吸收內化時間,以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引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設計特色]

在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的過程中,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借教材的"階梯"引導學生一步步往上攀登。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改編或續編故事,編排課本劇。

4、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體會到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發展變化的,只要堅持追求美好的理想,逆境是會改變的。

[教學流程]

一、 自讀課文 ,貼圖講故事。

1、各學習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完成兩項任務:

1)自學生字詞,讀通課文。

2)提出疑難問題,小組討論解決。

2、把課前畫好的四幅插圖按照自己的理解順序貼在一張白紙上。

這個教學環節就是過去教學中“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但是這樣的設計的意圖在於給學生提供一個語言表達的機會,讓他們把自己觀察和理解的結果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就會遇到困難或產生許多難題。

3、按照貼圖的`順序在小組內講一講這個故事。

二、品詞析句,感情朗讀。

1、再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故事比自己剛才講得好的地方。

2、彙報交流,教師隨機指導朗讀和對字詞的理解。

1)圖文結合,指導朗讀第一段。

(1)觀察第一幅插圖,説説醜小鴨是什麼樣子的?

(2)自由讀第一段,畫出具體描寫醜小鴨怪模怪樣的詞句。

(3)用“這是一隻( )的醜小鴨”進行練習説話。

(4)説説怎樣讀才能突出醜小鴨“又大又醜”的樣子。

(5)小組比賽讀後互相評議。

2)“醜小鴨感到非常孤單,就鑽出籬笆離開了家。” 讀這一句,我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來理解,因為大家都欺負醜小鴨,他感定激起求知的慾望。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品質得到了培養。

這一教學環節是使學生從自身的情感體驗出發,去發現好詞好句和好的表達方式。這個過程就是自瀆自悟的過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並不是被動的接受老師告訴他們的好詞好句及好的表達方式,而是經過自主探究才發現的。

教師在學生研讀過程中,恰當地引導,巧妙地點撥,及時地評價,不斷地鼓勵,通過"讀--議--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以悟促讀,把語感的培養落到了實處。

覺不到温暖,才覺得“孤單”,要讀出醜小鴨的不幸與悲傷的心情。

3)指導理解“驚奇”和“羨慕”。

(1)播放多媒體課件:醜小鴨仰望着潔白美麗的天鵝從天上飛過。

(2) 説説醜小鴨驚奇時是什麼表情?(呆呆的、嘴巴張得大大的、眼睛瞪得圓圓的)

(3)這時醜小鴨會想什麼呢?(天鵝真

美啊!要是我也能變成白天鵝那該多好啊!要是我也有那麼多好朋友該多好啊!)

(4)正因為天鵝有的醜小鴨沒有,但他又希望自己也要有,這就叫“羨慕”。

(5)想一想,你們在什麼情況下會羨慕別人呢?

(6)請同學們懷着這種心情讀一讀這一段。(自由讀,男女生賽讀)

(7)學生互評,評出各自的優缺點。

4)指導朗讀最後一段。

(1)各小組討論:要讀好這個自然段,要通過觀察醜小鴨的表情來理解“驚奇”的意思,不生硬又到位。

先從概念上解釋“羨慕”,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不失為妙法。

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悟,而且每一次通過比賽讀、互相評價,力求讓學生感受到讀有所得的喜悦

特別注意哪幾句話?

A. 學生彙報。

1“美麗極了!”要讀出讚美的語氣。

2 “啊,這難道是自己的影子嗎?”要讀出不相信的語氣。

3 “啊,原來我不是醜小鴨,是一隻漂亮的白天鵝呀!”要讀出驚喜的語氣全班齊讀這一自然段。

B. 師生賽讀。

C. 師生互評。全班再齊讀一遍。

三、自主創新,改編、續編故事。

1. 如果現在你再來講這個故事,有沒有信心比課文講得更好?

1) 在學習小組內講。

2) 每組派代表上講台來講。

3) 學生互評。評出“創意獎”

2、你還可以接着這個故事講下去嗎?

1) 學生自己續編故事。

2) 學生互評,評出“異想天開”獎。

四、自編自演,深化理解。

讓學生自己在讀中體會感情,不是老師讓他們怎麼讀就怎麼讀,這就是自瀆自悟的過程。

師生賽讀,更能激發學生讀的興趣,師生互評,特別是學生評老師,體現了教學的民主,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夥伴。

這一教學環節是為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尋求進一步的發展,而不僅僅是學懂課文本身。由於教學過程中隨着學生的探究和體驗,所以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出了很強的創造力。

1、你喜歡這個故事嗎?為什麼喜歡?

2、小組合作編排課本劇。

3、每小組選一名同學扮演一個角色,合作表演課本劇。

4、學生互評,評出“最佳演員”獎。

經過反覆朗讀,小組討論,教師點撥,學生理解醜小鴨在逆境中堅持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已經水到渠成。

課本劇是“語文實踐”的重要方式,學生在合作編排課本劇的過程中,自然就想到如何配上美妙的音樂、得體的動作,使語言更具魅力。這些都體現了學生主動合作探究的學習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