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精華】説課稿模板彙編5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89W

作為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説課稿準備工作,寫説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麼什麼樣的説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説課稿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説課稿模板彙編5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本節內容是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八年級下冊第16章第二節第二課時《分式的加減法》,屬於數與代數領域的知識。它是代數運算的基礎,分兩課時完成,我所設計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主要內容是同分母的分式相加減及簡單的異分母的分式相加減。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分數的加減法運算,同時也學習過分式的基本性質,這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了基礎。而掌握好本節課的知識,將為《分式的加減法》第二課時以及《分式方程》的學習做好必備的知識儲備。因此,在分式的學習中,佔據重要的地位。本節課中掌握分式的加減運算法則是重點,運用法則計算分式的'加減是難點,掌握計算的一般解題步驟是解決問題是關鍵。基於以上對教材的認識,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識和結構與心理特徵,我制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二、説目標

根據學生已有的認識基礎及本課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據新課程標準制定如下:知識與技能:會進行簡單的分式加減運算,具有一定解決問題計算的能力;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探索分式加減運算法則的過程,理解其算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大膽猜想,積極探究的學習態度,發展學生有條理思考及代數表達能力,體會其價值。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設定的教學目標,我載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設計思路。

三、説教學方法

教法選擇與手段:本課我主要以“複習舊知,導入新知,例題講解,拓展延伸”為主線,啟發和引導貫穿教學始終,通過師生共同研究探討,體現以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的教學過程。學法指導: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設計了“觀察思考、猜想歸納、例題學習和鞏固提高”四個層次的學法。最後,我來具體談一談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四、説教學過程

在分析教材、確定教學目標、合理選擇教法與學法的基礎上,我預設的教學過程是:觀察導入、例題示範、習題鞏固、歸納小結和作業佈置。第五環節:分層作業各位老師,以上所説只是我預設的一種方案,但課堂是千變萬化的,會隨着學生和教師的靈活發揮而隨機生成的,預設效果如何,最終還有待於課堂教學實踐的檢驗。

説課稿 篇2

一、 説教材

1、內容分析

《 三亞落日》是現行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十二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寫景短文。作者運用清新活潑的語言,正確生動地描繪了三亞落日的漂亮景象,抒發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祖國漂亮風光的讚美的思想感情。本文層次清楚,詞彙豐富,語言清新,字裏行間充溢着作者對三亞落日的深深喜愛和讚美,是對學生進行朗讀練習、情感薰陶、背誦積累的好教材。

在指導學生觀察圖片、弄懂圖意的基礎上,對學生講明道理,使學生知道應該怎麼做。要讓學生明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和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道理,並用以指導自己的語文學習活動,逐步養成深入社會學習語文,投身自然增長知識及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習慣。

本文安排在國小階段的最後一冊,通過之前的學習,學生已經把握了識字記詞的方法,在老師的指導下,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通過本文的學習,學生可進一步豐富語言的積累,進一步把握寫景文章的學習方法,提升體驗文本的能力。

2、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我根據三個維度擬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欣賞並摘抄描寫落日的語句。

(3)朗讀品味語言文字,感受三亞落日的漂亮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進行朗誦、背誦的練習,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在品味中受到良好的情感薰陶。抓住重點詞語和關鍵句子,來體會課文的意境、作者的情感。

二、説教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為了達成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在語文教學中得到不同水平的發展,本節課教學,我根據課文的特點,主要採用“朗讀指導法”、“情感感悟法”來進行本課教學。

三、説學法

向學生傳授“學法”,讓學生學會讀書,這是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之一。葉聖陶先生也認為,語文教學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讀,引導學生認真地讀,使之見於書,出於口,明於心,真正達到口誦心惟。所以,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我主要在“讀”“畫”“悟”進行學法指導,加上學生間的討論交流,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教學,我力求體現讓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感悟文章的美言美景,在理解和體驗文本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喚起自己對大自然的讚美和熱愛。

我設計本節課的基本教學流程為:

1、默讀課文,感受日落畫面。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使學生對三亞落日有一個初步的感受,我將引導學生欣賞圖片,看看日落的過程由哪幾幅畫面組成?估計學生能夠找出日落的三個過程:像一個快樂的孩童,像一隻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像一個動作優雅的跳水員。

【設計意圖】通過朗讀,瞭解課文內容。遵循《語文課程標準》新理念,以以讀為本,注重培養學生語感,有重點地循序漸進地進行朗讀訓練。採用多種朗讀方式,體現朗讀指導的層次性。

2、組織交流,指導朗讀。通過“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幅描寫?”讓學生交流感悟。然後指導學生讀出喜愛之情。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行探究性的合作學習,在交流中感悟課文的美景,在思考的基礎上,對課文的基調再次有所瞭解。

3、品味語句,想象體悟。主要抓住太陽的變化、海水的變化來幫助學生理解日落的三個過程:像一個快樂的孩童,像一隻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像一個動作優雅的跳水員。

三亞落日的全過程,我緊扣文中三句描寫落日的比喻句,引導學生體會三亞落日的靜態美和動態美。通過引導點撥、朗讀品味、想象日落時變幻奇異、瑰麗無比的大自然景象,從而深深體會到三亞風光美,在這樣飽含詩意的地方看那麼美的日落,使學生對作者情不自禁的讚歎“在三亞看落日真有詩意”轉化為發自肺腑的感受。

先理解第一句比喻句,把什麼比作什麼?學生不難回答“像孩童”。再進行研讀:哪些地方寫出了太陽像個“快樂的孩童”,估計學生很快就會抓住“紅撲撲、抖落、濺出”這些詞語體會到太陽像個“快樂的孩童”。

學習其它兩句比喻句時,我也將採用上述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如,我讓學生畫出描寫夕陽滑落過程的語句,輕讀想象,體會大紅燈籠在“碩大無朋”的牀面上頑皮蹦跳的可愛情趣,感受似跳水員“輕快靈敏彈跳入水”的日落情景。

【設計意圖】為了讓學生體會藴含在語言文字中作者對夕陽的喜愛,我採用教師範讀,學生想象並結合動作去感受夕陽的快樂形象。再指導朗讀,抓住重要詞語,讀出對此種景象的無限喜愛,由此體會三亞落日那富有詩意的情景。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本設計以此為立腳點,強調閲讀的個性化,讓學生在美文的薰陶中有獨到的感悟,並在有所積累的前提下有所表達。

4、圖文對照,指導背誦。課的最後,我將留5分鐘左右,讓學生先理後背,逐段擊破,再連段成篇進行背誦練習,以競賽加星插紅旗來激勵學生,提高背誦能力。讓優雅活潑的日落畫面定格在學生腦中,讓詩意的文字內化為學生的語言積累,達到感悟理解——品味深化——積累運用之目的,為學生今後的閲讀寫作類似文章打下堅實的基礎。

【設計意圖】讓學生情感再次昇華,我在感悟的基礎上對課文又一次的梳理中,將有層次地指導學生朗讀,使學生在讀中感悟文本美,想象畫面美,讀出意境美,最後達到熟讀成誦的效果。

五、拓展延伸

設想讓學生觀察我們這個地方的日落景象,進行一次小練筆,學習作者用豐富的詞彙,正確生動的比喻、擬人等寫法,進行寫作練習,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六、説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也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簡潔、概括、重點突出的板書能給學生一目瞭然,加深理解。根據本課教學特點,我設計以下板書:

三亞落日

像孩童?像大紅燈籠 ? 像跳水員?

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折扣》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課本第五單元百分數中的一節課。它是在學生學習了運用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使學生理解折扣的意義,懂得求折扣的應用題的數量關係。之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新聞媒體、購物等對摺扣多少有所接觸、瞭解,但學生的這種認識還只是憑藉生活經驗產生的感性認識,所以對摺扣知識概念學生並未真正理解。另外,學生很少會將這種生活中的商業折扣、與課本上的百分數數學知識相聯繫,欠缺知識間溝通互化的意識。因此根據學生現狀,需要教師規範、指導形成系統的概念,聯繫生活實踐來展開教學。

二、説學習目標

結合本課知識特點及課程標準的要求,我確定了本課的學習目標:

1、感知“折扣”在生活中的應用,理解打折的意義,掌握有關“折扣”問題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問題意識。

2、經歷數學模型建構的過程,培養學生運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進一步讓學生感受數學和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三、説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折扣的含義,並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有關折扣的實際問題。教學難點是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説教法學法

新課標指出:“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瞭解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引導學生通過經歷自學、交流、諮詢等學習活動理解“打折”的意義和計算方法,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與交流討論中學到知識、在練習中鞏固知識、應用知識。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我將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進行學法指導,採用自主探索、小組交流、全班討論等學習方法。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促進學習目標的實施和達成。

五、説教具學具

這節課我用的教具是PPT課件。

六、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一)談話創設情境,欣賞生活中的打折圖片。(幻燈出示)

1、圖片上有什麼信息?

2、生活中你在哪裏也見到過這樣的場景?(生舉例)

3、關於折扣你知道些什麼?對於折扣你還想知道什麼?

板書:折扣

(二)自讀課本,初步感知

1、自讀p97第一自然段,你讀懂了什麼?

(根據學生的回答,師做適當的解釋)

2、幻燈出示折扣概念,生齊讀後師解釋,

3、思考:打折是把什麼看做單位“1”,打折後的價錢是比原來貴了還是便宜了?

4、幻燈出示打折圖片,任選一個説説他的含義。

5、思考:原價、折數、現價這三者有什麼關係?

板書1:原價×折數=現價

【設計意圖:購物學生都經歷過,從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入手,利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觸手可及的促銷廣告,創造教學氛圍,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用拉家常式的談話方式展開全課的教學,在平淡之中見真實。】

二、自主學習,探索新知。

1、課件展示商場店慶圖,引出例1:

(1)師:從圖上獲得了哪些信息?

(2)教師口述引出例1:

(3)思考怎樣列式?並説出理由。

(板書:180×85%=180×0.85=153(元))

2、談話引出例2:

(1)問題是求什麼?

(2)便宜了多少錢是誰比誰便宜?

(3)學生獨立練習,師巡視。

(4)彙報交流,

(師結合線段圖板書)

板書:180-180×85%

板書:180×(1-85%)

【設計意圖: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給學生一個探究性的學習天地。教師成為學生主動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過程。學生完成了自主探究問題—自主解決問題—自主應用知識的過程。第二個問題學生可能出現不同的方法解決,還可以怎樣解答?體現了算法多樣化。尤其是對(1-85%)力爭做到人人理解,人人過關。】

三、基本練習,鞏固新知。

談話:“折扣”這一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太普遍了,因此應用好這一知識就能幫我們很好地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1、在課本上完成“做一做”。

2、幻燈出示:

(1)知道現價、原價算折數

(2)知道現價求原價

(板書:現價÷原價=折數 現價÷折數=原價)

3、幻燈出示:只列式,不計算

(1)一個足球原價120元,打八折出售,應付多少元?

(2)一個足球原價120元,打八折出售,便宜了多少元?

(3)一個足球原價120元,打折後賣96元,這個足球打幾折銷售?

(4)一個足球,打八折後賣96元,原價是多少元?

【設計意圖:幾道練習題由易到難,逐層遞進,利用數量間的關係,反覆深入理解“折扣”,掌握其計算方法。】

4、(1)有兩家商店賣款式相同的“米奇書包”,卻打着不同的銷售廣告:A店八折,B店九折。如果是你,會上哪家店買?為什麼?

小結:我們看到各種各樣的優惠廣告後,還要從很多因素去考慮選擇商品。

(2)、這是兩家商店給出的書包原價:A店:100元;B店:80元,再次選擇,你會怎麼選?

師:你們受到了什麼啟發嗎?

小結:也就是説我們買東西時不能只看折扣,因為價格不單單隻受折扣影響,還受到原價、質量等眾多因素的影響。

【設計意圖:設計這個練習,目的是使學生做事要認真思考,仔細分析,不要被表面的文字所矇騙。用貨比三家的觀點解決問題,明明白白消費。使學生養成精打細算,勤儉節約的習慣,讓學生在應用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進一步讓學生感受數學和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體會到數學的價值。】

四、總結收穫。

説課稿 篇4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早上好!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1000以內數的認識》

一、分析本課教材

《1000以內數的認識 》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68~69頁的內容。本節課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將認數的範圍擴展到萬以內數的認識。這部分知識不僅是計算的基礎,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而新教材又將萬以內數的認識分為兩段,先教學1000以內的數,再教學萬以內的數。

二、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結構與內容道德分析,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 ,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 、過程與方法: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體驗數在生活中的運用。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逐步發展學生的數感以及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美。

三、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讀數、寫數的方法和組成。

難點:建立數位的概念。

四、教法:

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因此,我的教學方法是:情景教學、談話和指導相結合的方法。

五、 學法

為了使學生更好的展現獲取知識和方法的思維過程,本節課中學生所用的方法是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兩種方法。

六、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分為四人一小組、學生自備練習本。

七、教學設想:

(一)、充分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

數學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來展開教學,所以我在課前複習中,先讓學生複習所學過的知識,再讓學生説説對於剛才説到的這些數,你知道些什麼?然後由“鳥巢體育館能容納多少人”在學生腦海中進行引入大數的映像,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已有的知識基礎。學生已經懂了的,我們就不必再教了。學生自己能探究的,我們就放手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中獲取新知。比如126的組成,學生在觀看撥數的過程之後,自然就知道了。還有在師生共同數出1000 個字、1000根小棒後,我讓學生説説你對1000瞭解了些什麼?

(二)、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數是數出來的。

1、用多媒體教學是個很好的選擇,給學生展示小正方體, 以小組為單位數。經歷一個一個數的、整十、整百和幾百幾十幾的數數過程,使學生感知並體驗1000以內數的形成。

2、還可以藉助計數器教學,師在計數器上撥動小珠,讓學生知道這個數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加深印象。

3、在計數器上撥入304,然後師撥學生數。這些數數的方法不是教師告訴學生,而是學生自己感悟,自己總結出來的。

4、注意培養學生的數感。在寫數的過程中,教授讀數的方法,並強調寫數是數字,二讀數是漢字。

(三)、讓學生獲得清晰透徹的數的概念。

在整個教學中,力求引導學生動口數、説、合作的基礎上,自主探究、主動構建起1000以內數的概念。例如:數的組成。讓學生在練習部分説一説一個數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再脱離實物,看數説數的組成。層層遞進,由淺入深,讓學生獲得紮實透徹的概念。

(四)、適時給予學生鼓勵。

(五)、能力訓練。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和關鍵詞,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由易到難,由淺到深,達到掌握重點的目的。

(六)、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知道在數數時,可以一個一個的數,可以十個十個的數,還了可以一百一百的數。並且再次強調讀數和寫數的區分。

八、板書設計:

九、佈置作業。

觀察生活中的較大的數字,記錄下來,下節課拿來和同學、老師一起分享。

説課稿 篇5

一、 説教材

今天我教學的內容是人教版實驗教材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一課時《面積的認識》。教材中這部分內容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直觀推理等活動,認識面積的含義,初步學會比較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的大小。因此這堂課我聯繫生活,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入面積。學生在摸一摸數學書封面的大小,説一説數學書封面的大小叫數學書封面的面積,初步感知了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物體表面的面積。再通過觀察法比較兩個面的面積大小,進一步豐富了對面積的理解。接着,我提供一些材料組織學生實驗操作,讓學生在小組中探究比較兩個平面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從而達到初步建立面積的概念,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操作、概括的能力

 二、説教材中的地位

本課內容是在學生學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們周長計算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面積的學習,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相對較難,我結合本班學生自身特點把教材中的內容分割成兩節課進行教學使學生學得更加牢固,為以後學習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幾何圖形的面積打下基礎。

 三、教學目標

1、理解面積的意義。

2、學習用觀察、重疊、數面積單位,以及估測等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從物體表面大小和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兩方面理解面積概念。

教學難點:用合適的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

五、説教法、學法

學生在二年級時已認識了物體的面,真切感知過面是什麼?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這樣的平面圖形。在這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面積” 這個抽象的概念,同時面積又是學生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或物體的面所必備的基礎知識。

三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新舊知識遷移的能力,這些能力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為了上好這節課,我運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情景引入法:通過創設小兔和狐狸比賽刷牆的情境,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產生探索新知的需求。

2、比較法:通過不同物體或平面圖形面的比較,使學生認識到面積是有大小的。

3、動手操作: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比較出面積的大小。

4、自主探究:比較面積大小時,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種方法,從而比較出面積的大小。

六、説教學程序

在認真分析教材後,我把本節課的設計思路分為

1、比賽導入——激活學生思維

2、實踐體驗——感受面積概念

(1)、認識物體表面

在教學中我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數學書的封面、文具盒蓋面、課桌面、黑板的面等出發,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體的表面,感知“物體的表面”隨處可見,初步建立面的表象,從而幫助學生理解面積這一概念

(2)、認識平面圖形

通過這一環節分一分、塗一塗、説一説的對比,讓學生直觀地明白只有封閉的圖形才有面積,進一步完善面積的概念。

3、動手操作——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1)、通過遊戲讓學生產生“面積是有大小的概念”繼而 讓學生親歷操作,力求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親歷這個過程,從直觀簡單地操作一步一步進入深層次的探究,即用眼睛看——用重疊法——用圖形去測量。學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維,盡情展示自己思索的空間,教師在這個環節積極激勵學生,肯定他們的各種各樣的`“成果”,讓探究層層深入,動態生成,自然達到教學理想的彼岸!在有意、無意的矛盾製造中,學生欣然探索,層層深入,有了“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悟。不僅是學生“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這也是我們新課程理念推崇的探究的最高境界。

4、認識統一單位的必要性,為下節課學習《面積單位》做好準備

本環節即是練習又是新授內容,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判斷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同時產生疑問:問什麼它們的面積不能比較呢?從而更加認真的去參與學習活動,為面積的測量、面積單位的學習打下基礎。

七、説板書

我的板書出示了面積的意義,這樣的板書做到了精而準確,突出了這節課的重難點。為學生總結本節課學習內容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