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必備】語文説課稿模板集合8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4.92K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説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説課稿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必備】語文説課稿模板集合8篇

語文説課稿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b,p,m,f個聲母,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能正確書寫。

2.學習聲母與單韻母的拼音。

3.學會音節的四聲,要求帶調拼讀音節。

重點難點:

1.區別b,p兩個聲母的認讀和書寫。

2.練習帶調拼讀音節。

教具準備:

1.b,p,m,f四個聲母的教學掛圖。

2.h,p,m,f四個聲母卡片。(寫在四線格上)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開火車"認讀六個單韻母。

2.指名抽讀帶調的單韻母。

3.聽音抽取自制的小卡片。

二、導入揭題。

漢字的音節是由聲母和韻母組成的。今天我們開始學習聲母,還要學習聲母和韻母的拼讀方法。聲母一共23個,這節課我們要學習四個聲母。

三、學習聲母b,p,m,f 。

(一)學習聲母b 。

1.出示教學掛圖第一幅問:圖上畫着誰她在幹什麼(圖上畫着一個小女孩在聽廣播)

2.出示聲母卡片b,告訴學生"b"的音就是把廣播的"播"讀得輕短些就行了。

3.老師領讀,學生跟讀。

4.啟發記憶字形。

把b與收音機重疊,問:b的一豎像收音機的什麼東西(像收音機的電線。)b的半圓像收音機的哪一部分(像收音機的機體),學生回答後,教讀順口溜:b b b,聽廣播。

5.指導書寫。

①出示聲母卡片b,讓學生觀察它在四線格中的位置。

②指導寫聲母b,先寫丨,後寫半圓,兩筆寫成。豎要從上格的.中間起筆,右半圓

寫在中格,要寫得飽滿,即觸着第二,三條線。

(二)學習聲母p 。

1.出示教學掛圖第二幅圖問:圖上畫着誰他在幹什麼(小朋友在潑水)

2.出示聲母卡片p,告訴學生潑水的"潑"讀的輕短些,就是我們要學的第二個聲母p的讀音。

3.老師領讀,學生跟讀。

4.區別b與p的發音。

a)教師示範(拿紙放在嘴邊)啟發學生注意,b)老師發b的音時紙會怎樣(紙不c)動)發p的音時紙會怎樣(紙會動)

d)學生自己練習發b,p的音。

5.啟發學生的記憶字形。

把p字與圖中的盆重疊,問:聲母p像什麼引導學生觀察p的一豎像一盆水潑出去時,水順盆邊往下流,所以這一豎是向下的,右半圓像個盆。學生回答後結合順口溜記憶字形:p,p,p把水潑。

6.指導書寫。

①出示聲母卡片b和p,讓學生比較它們在四線格里的異同點。(都有一豎和一個半圓形,b的一豎向上,p的一豎向下,半圓形都寫在中格)

②指導寫聲母p.先寫|,後寫半圓,兩筆寫成。豎要從第二條起筆,寫到第三格的中間,右半圓寫在中格,也要寫得飽滿,即觸着第二,三條線。

(三)學習聲母m 。

1. 出示教學圖片第三幅問:圖上畫的是誰他們在什麼地方幹什麼(兩個小朋友在玩"摸人"的遊戲,一個孩子躲在門後,另一個孩子朝兩扇門摸去。啟發學生把"摸"讀得輕些短些就是聲母m的音。

2.出示聲母m卡片,齊讀,個別讀並正音。

3.啟發記憶字形。

出示教學圖片和聲母m,問:m像什麼!(像兩扇門)學生回答後結合順口溜記憶字形:兩個門洞m m m 。

4.指導書寫。

出示聲母m卡片,讓學生觀察後説出m字有三筆都寫在中格上。先寫一豎,接着寫兩筆左彎豎。

(四)學習聲母f 。

1. 示教學圖片第四幅,問:圖上畫的是誰他手裏託着的是什麼(老爺爺手裏託着工藝品佛像)啟發學生把佛像的"佛"讀得輕些短些就是聲母f的音。

2.出示聲母卡片f. 老師示範發音,提醒注意老師的牙齒和嘴脣。(發音時上牙齒輕輕地放在下脣上,猛放開就是f的音。)

3.學生挨次序仿讀,老師逐個正音。

4.啟發記憶字形。

出示卡片f問:這個聲音像老爺爺手裏的什麼(枴杖)回答後結合順口溜記憶字形:一根枴杖f f f 。

5. 指導書寫。

①觀察聲母t在四線格中的位置。

②指導寫f.分兩筆寫,第一筆佔中上格,一橫寫在第二線上。

四、鞏固練習。

1.聽順口溜錄音。

順口溜:b b b聽廣播,p p p把水潑,兩個門洞m m m,一根枴杖f f f;b p m f我會讀,b p m f我會記。

老師領讀兩遍,然後一邊拍手一邊齊讀。

2.抽讀b p m f四個聲母的卡片。

3.猜字母遊戲。

①像一根枴杖的聲母怎麼讀(f)

②一豎在上,右下半圓像收音機,是什麼聲母(b)

③一豎在下,右上半圓像個盆,是什麼聲母(p)

④兩個門洞是什麼聲母(m)

五。指導讀書。

【教學回顧】

能掌握b p m f的發音,會書寫。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 複習鞏固聲母b,p,m,f 。

2 學習聲母b,p,m,f與單韻母的拼音。4

教學準備:

1 聲母b,p,m,f卡片和a,i,u三個單韻母的卡片。

2 單韻母a四聲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抽讀b,p,m,f四個聲母的卡片和ɑ,i,u三個單韻母的卡片。

2.聽音抽取卡片o(火柴盒裏的卡片)

3.抽讀帶調的單韻母卡片。

二、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開始學習學習拼音。聲母和韻母交朋友,拼成一個新的音就叫拼音。

三、學習聲母b,p,m,f和單韻母ɑ,i,u相拼。

1.出示課文中拼音:老師示範拼讀:b ɑ>bɑ。

2.老師領讀,學生跟讀。(邊讀邊教拼音口訣:前者輕短,後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

3.教bɑ的四聲。

①出示音節b ā7>bā7 b>b b ǎ2>bǎ2 b>b和四幅插圖,學生試讀,老師正音。

②拼讀看圖説詞。

bā7 八個的"八",b拔草的"拔"。

bǎ2 打靶的"靶",b爸爸的"爸"。

4.出示下列音節,訓練拼讀。

b b

p u p i

m m

f

四、指導讀書。

1.讓學生自讀一遍課文,老師巡迴檢查。(要求用手指讀。)

2.老師領讀,學生跟讀。

3.全班齊讀。

語文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是國小語文蘇教版第十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獨立閲讀課文。 本課屬於書信體文章,信中緬懷父親——一個為維護世界和平而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雄,並代表所有熱愛和平的人呼籲國際社會:一致行動,維護和平,制止戰爭。課文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機聯繫在一起,飽含着一個孩子失去親人的悲憤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語言樸實,內容感人。

我結合教材本身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信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失去親人的悲憤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

3、引導學生從小放眼世界,關注國際局勢,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教學重點是理解信中“我”的呼籲,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教學難點是認識“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二、設計理念。

21世紀的社會是信息化社會。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這是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而新課程標準向我們提出,必須凸現學生的主體精神,為學生開展探究、合作學習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中所講到的戰爭與中國學生的生活相差甚遠,因此他們很難從文章本身產生對戰爭的理解。怎樣引導學生,用什麼方法去學習才能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教學效果呢?我認為可以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課前建立一個與本課內容相關的網站,將戰爭的有關文字資料、視頻錄像等收集進去,引導學生主動上網探究、合作學習。這樣,能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作者對和平的渴望,激發他們對戰爭的憎恨,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播放一組表現幸福生活的畫面,老師配合畫面描述,然後引導學生交流看了這些畫面後的感受。

(設計意圖:在舒緩輕鬆的音樂中,學生欣賞着一組組表現美好幸福生活的畫面,感受到了和平生活的美好。這與戰爭地區的滿目瘡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下面的教學中激發學生對和平的渴望,對戰爭的憎恨埋下伏筆。)

(二)初讀課文。

我讓學生根據專題站上的學習導航自學課文,並檢查他們的自學情況。

(設計意圖:在初讀課文的環節中,我利用“學習導航”讓學生讀一讀,看一看,想一想,目的是為了滲透了學習方法和學習的目標,這樣可以避免學生網上學習的盲目性。)

(三)精品細讀,感悟內容。

1、這次,我讓請同學們再次走進課文,讀上兩遍,看看讀懂了什麼?在不懂的地方做好記號。

(設計意圖:這是一篇獨立閲讀課文,更需要老師放開手腳,少講、精講,讓學生自己去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生再讀課文,説感悟,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中,我既尊重了學生個體的感悟,獨特的體驗,又十分巧妙地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網絡環境的學習不會排斥朗讀,否則網絡學習會因為冷漠而沒有情感與激情。當學生缺乏感受或是有一定的積累後,讀書正是體會情感和宣泄情感的最佳方式。教學中,我抓住作者“巨大的悲痛、深切地緬懷”這一感情基調,讓學生充分讀書。要讀出失去親人的悲痛,讀出對父親的無比懷念,讀出對戰爭的憎恨,讀出對和平的呼喚。在讀中真情流露,感染自身。)

3、重點理解句子“今天,雖然我們中國孩子生活在和平環境中,但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

(1)不急於講解,而是先讓學生通過對專題站上的“戰爭及後果”和“視頻資料”兩大板塊的瀏覽,加深對殘酷戰爭的`瞭解。

(2)接着引導學生交流剛才所看的和想到的。

(3)然後教師結合着首頁上的幾幅有代表性的畫面敍述戰爭給人類帶來的深重災難。讓學生認識到戰爭一觸即發,隨時隨地都威脅着人們,威脅着像花兒般美好的平和環境。

(4)最後當學生感情蓄積充分時,引導他們呼喊出“要和平,不要戰爭”的共同心聲,將課堂的氣氛推向高潮,也順利地結束了教學任務。

(設計意圖:這篇文章中涉及的戰爭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距甚遠。如果採取灌輸的方法,將會是要學生硬記思想感情,無病呻吟。學生的情感、態度是膚淺的、淡漠的,很難達到價值觀上的共識。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採用了文字資料的瀏覽,視頻資料的播放等形式,創設了民主的學習氛圍,提供足夠的學習資源支持學習。使淺薄的感受變成深刻的體會,在探究中薰陶感染、遷移昇華,灌輸思想變成每個學生都是思想的源泉。)

四、教學反思。

1、由於網絡資源集文字、圖形、聲像於一體,形象、真實地再現了戰爭的場面,所以學生很直觀地瞭解到了戰爭所帶來的可怕後果,發自內心的對和平的渴望,對戰爭的憎恨也就格外的強烈。

2、網絡教學具有極強的自主性,這就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始終在昂然的狀態中,主動學習,主動探索,因而課堂教學呈現出了朝氣蓬勃的可喜局面,既省時又高效。

3、作為執教者,我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也孩子們一起讀書,一起探討,一起思考,由於情感的過於投入,在教學即將結束的時候,我情不自禁地哭了,讓大家見笑了。

語文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1、教材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及課文特點

《失街亭》是高中語文第四冊第二單元的課文。這個單元是高中首個古代白話小説單元,通過學習本單元,將使學生了解古代小説常識,培養鑑賞古代小説的意識,解讀名家名篇,初步涉入小説規律之門。而《失街亭》又位於本單元第三的位置,屬於一篇課內自瀆課文,因此以開放的思維,現代的教育模式學習本文,將對單元的學習產生良好的鞏固作用。

2、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本文的特點,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幾點

(1)知識目標:①、繼承古代優秀文化遺產,瞭解《三國演義》的主要內容; ②、體味小説情節安排上的前後關聯、緊張自然的特點; ③、把握小説情節發展的脈絡;分析諸葛亮、馬謖的人物性格特徵。

(2)能力目標:A、通過自讀瀆課文,提高積累、整合有價值信息的能力,提高感受美、鑑賞美的能力;B、通過討論,提高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和領悟優秀作品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馬謖這一反面教材,教育學生逐漸形成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優良品質,不言過其實,重視實踐,不死守教條。

(這四個目標的設置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即整體感知——局部思維——遷移拓展。)

3、根據以上學習目標,確定本課的重點與難點如下

(1)重點:學習通過生動的情節和人物語言表現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分析孔明“三囑”、馬謖“三笑”、司馬“三探”、諸葛“三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

(2)難點:透過現象看本質,分析“失街亭,誰之過”(可展開專題辯論)

二、説教法與學法

當今時代是人類知識和信息量迅猛遞增的時代,現代教育所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學到知識,而是如何使他們“學會學習”。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説:“一個差的老師只會奉獻,而好的老師則教給學生髮現真理。”也正如埃德加富爾所説:“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我們古人也説“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課堂上,教材是學生感知和觀察的客觀對象,而教師處於主導地位,因此教師的正確引導將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的導向作用。從這一點出發,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的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1、這是一篇自讀課文,語言明白易懂,教師不必串講,讓學生自己閲讀分析,以培養自學能力

2、《三國演義》是我國著名古典小説,可作簡單介紹。建議課外閲讀《三國演義》

討論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就教材的重點和疑難問題進行集體討論以求明確重點,解決疑難。這種教學方法的最大特點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養成當眾説話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因而,這次討論課的方式有小組討論、大組討論、師生對話等。所謂點撥法,就是在關鍵處,進行恰倒好處的啟發引導,讓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把問題引向深入,高質量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三、説教學程序

(一)課前熱身

上課之前,先運用現代化的教學媒體,播放電影片段《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以濃厚的悲劇色彩和強烈的視覺衝突,渲染情感,創設氛圍,讓學生初步瞭解《三國演義》 。

(二)導語設計

俗話説:勇不勇看水滸,智不智看三國。意思是説,水滸中多勇士,三國中多智士。在前一課,我們 學習了《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瞭解了施耐庵那精巧的藝術構思,也欣賞了梁山好漢們的智勇雙全的氣概,相對於施耐庵的《水滸》,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又向我們展現了另外一種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和歷史風雲人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三國古戰場看看那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吧。 板書課文題目。

(三)作家作品介紹

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説家,名本,字貫中,別號湖海散人。他可説是中國第一個用全力作小説的作家,其作品包羅萬象,著有小説《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雜劇《趙太祖龍虎風雲會》等,長篇歷史小説《三國演義》是其代表作,也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説。(教師簡要介紹《三國演義》的成書和故事要點,街亭之戰的戰前情況。詳細見教師用書)

(四)自主探究,整體感知

自讀思考練習: 試用《三國演義》的章回體形式,給課文的四個部分各命一個小標題。

1、孔明分兵拒司馬,馬謖立狀守街亭 2、司馬設伏取蜀兵,馬謖大意失街亭 3、亡羊補牢時已晚,發號施令另打算 4、趙雲神勇保軍資,孔明揮淚斬馬謖

(五)問題研討,點撥分析

1、分析馬謖其人

(1)教師介紹馬謖其人如何深受諸葛亮重用的相關情節(先後獻攻心計、離間計)。(2)學生討論,然後概括馬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提示:自驕自傲、目中無人、死守教條等,只要符合這些意思即可)

(3)探討作者寫馬謖主要採用了那些手法?

提示:①直接描寫 :A、一“笑”——笑丞相:“丞相何故多心也?……” B、二“笑”——笑王平:“汝真女子之見!……” C、三“笑”——笑對手:“彼若有命,不來圍山!” 這些語言充分展現出一個自視甚高、輕敵麻痺、誇誇其談、目中無人的謀士形象。

②間接描寫: 一是通過寫王平的謹慎謙恭反襯馬謖的自驕蠻橫; 二是通過寫諸葛亮的自責沉着側面襯托馬謖的無知幼稚; 三是通過寫司馬氏父子的機謹善謀和笑反襯馬謖的無能。 ( 以上主要通過學生討論完成,教師只起到引導的作用,只要學生言之成理即可)

2、分析諸葛亮其人:

(1)教師介紹後人對諸葛亮其人的評價:如“古今賢相第一人”,“多智而近妖”等等。 (2)學生討論,然後概括諸葛亮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提示:通過分析諸葛亮的“三囑”、“三哭”來展現其人物形象,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3)探討作者寫諸葛亮主要採用了那些手法?

提示: ①襯托手法: A、 以司馬懿的態度反襯: 懿歎曰:“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B、 以王平的正確建議來襯托:“……若魏兵斷我汲水之道, 軍士不戰自亂矣。”

② 直接描寫: A、知人善任,小心謹慎:派熟讀兵法的馬謖守街亭;派做事謹慎王平協助馬謖 B、知彼知己,機智多謀:嚴密防備街亭;街亭失守,穩妥撤兵漢中 C、勇於自責,賞罰分明:“大事去矣,此吾之過也!” 獎趙雲、斬馬謖 D、如何理解諸葛亮的三“哭”?

“揮淚”——顯示其對人才的愛惜; “流涕”——是因為內心矛盾,既愛惜馬謖,又不得不處治馬謖; “大哭不已”——是為有負先帝重託,未聽先帝遺囑。

(六)課堂討論,各抒己見

失街亭,誰之過? (學生各抒己見,可以認為是馬謖的責任,也可以認為是諸葛亮的責任,還可以認為兩人都有責任,但理由論據要充分,説服力要強。)

(七)課外作業,鞏固延伸

課外閲讀《三國演義》,針對三國歸晉的結局,説説三國滅亡的原因,然後寫成一篇短評。

語文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理想的翅膀》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該單元以“春天的腳步”為主題展開。

《理想的翅膀》是一篇散文,主要寫了在春曖花開的季節,小朋友們根據自己的理想扎出不同樣式的風箏,並將這些風箏放飛到蔚藍的天空,展現了他們各自不同的遠大的志向,表現了他們對理想的嚮往與憧憬。文章的語言富有童趣,貼近少年兒童的生活實際,讀起來琅琅上口,語言簡煉、層次清晰。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我”和“小夥伴”放飛了什麼樣的風箏,以及這些風箏的含義。

2、體會課題的含義,引導學生初步樹立自己的理想,對未來充滿美好的憧憬。

3、總結全文,拓展延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的重點是:理解“我”和“小夥伴”放飛了什麼樣的風箏,以及這些風箏的含義。

教學的難點是:激發學生初步樹立遠大的理想,並對未來充滿美好的憧憬。

二、説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合作交流、朗讀感悟。在教學中,我主要滲透了以上兩種學法的指導。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地聽、説、讀、、評、議等去實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並根據閲讀教學的特點,堅持把“讀”的'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閲讀習慣。

三、説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幾個環節展開。

1、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通過讀詞語,回顧課文內容,消除了學生上課開始的緊張感,從而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2、交流釋疑,整體感知

首先,我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段落來讀。讓學生真正進入學習當中。

接下來,我用課件出示句子或段落請喜歡該句子或段落的學生品讀感悟。通過讀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從而找出文中“我”和小夥伴都放飛了什麼樣的風箏,為什麼要放飛這樣的風箏,使學生感悟到,“理想的翅膀”就是風箏,風箏就是他們的理想,放飛風箏,就是放飛理想。在此環節中我力圖將學生置於閲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出發點,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讀中感悟課文內容,鍛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分析課文的能力,達到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目的。

3、拓展延伸

當學生感悟到,風箏就是他們的理想,放飛風箏,就是放飛理想時,我引導學生説説你想放飛什麼樣的風箏?為什麼要放飛這樣的風箏?讓他們暢所欲言,從而激發學生初步樹立遠大的理想,並對未來充滿美好的憧憬。

四、説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語文説課稿 篇5

講解這篇課文時,要引導學生在感興趣的基礎上熟讀課文,讓學生較具體地説出貝聿銘在建築設計方面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體會本文語言準確生動的特點,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寫作技巧。有關這些問題,可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完成。安排一課時。

一、教材分析:本文描述了世界頂級建築大師、美籍華人貝聿銘在建築設計上的傑出成就,讚揚了他高超的建築藝術和一片愛國心。

二、學情分析:本文內容較長,詞語較多,引導學生通讀全文,查字典,給生字注音,對不熟悉的詞語加以解釋,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為引發學生興趣,熟悉內容採用答記者問的方式。教師先作示範,讓學生模仿。

三、教學目標:

1.通過讀課文了解貝聿銘在建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2.習課文精心選材、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3.受貝聿銘的愛國之心,並從中獲得啟迪。

教學重點、:1.通過讀課文了解貝聿銘在建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2.學習課文精心選材、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貝聿銘在建築設計中所表現出來的革新創造精神和他的一片愛國心。

四、教學過程:

1、導入:由歌曲《我的中國心》導入,讓學生自己談談歌中的感情。

2、整體感知:讀書後填表,瞭解貝聿銘的巨大成就和成長軌跡。(學生互相交流)

3、研讀課文:

(1)作者在介紹貝聿銘這些偉大成就時,全文是按照一種什麼結構和順序來介紹的`呢?有什麼好處?

(2)觀察圖片,説説貝聿銘的建築特點。

4、拓展討論:

(1)既然是介紹貝聿銘和他設計的建築,為什麼會以“展示華夏文化魅力”為本文的標題?聯繫課文談談你的理解。

(2)從貝聿銘這位世界級的建築大師身上,你能學到些什麼?

(3)現代漢語詞典對“根”一詞的解釋是:“高等植物的營養器官,能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吸收水分和養分,貯藏養料”。請你説説下面句子的“根”該如何理解?

A.我的根在中國。

B.中國建築的根還在,還可以發芽。當然,光尋歷史的根還是不夠的,還要現代化。

c.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東西、能用的東西,接到老根上去。

(4)現代漢語詞典對“和諧”一詞的解釋是:“(幾種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配合得很恰當”。

“和諧”也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之一。請你根據課文內容,説説貝聿銘的建築設計是如何體現“和諧”的特點?

課後反思:因為課文比較長,所以處理材料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有所取捨。因此採用媒體幻燈片,可以更好地有助於教學。課前預習要做到充分。在具體教學中覺得比較成功的是能根據學生的回答思考,改變預設方案,使得教學銜接自然,而且解決難點很輕鬆。但是遺憾的是開頭的歌曲《我的中國心》可以放在結尾,與體會貝聿銘的愛國情可以結合起來。文章來

語文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動物遊戲之謎》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第四單元的一篇科普説明文。

這個單元的文章都屬於科普説明的文章,它又在整個章節中處於第一篇文章,所以我覺得這篇文章起到了一個很重要地承前啟後的作用,一方面將學生國中學習的説明文的知識撿起,另一方面為學生學習後面的文章做鋪墊。

科學是人類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閲讀科普説明文不僅可以啟迪心智,瞭解更多知識。而且更夠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學習這些文章要注重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關注科學探索的過程,感受科學家在科學探索中表現的人格魅力。我們知道一些科學家就是因為閲讀了相關的科普文章才對某一學科產生興趣,從而走上成功之路的。我們在講解的時候可以跟學生列舉一些例子,讓學生認識到一篇好的科普文章的重大意義。

根據新課標的精神和對文章的理解我將教學目標定為: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科普説明文的相關知識,理清課文層次結構,學習條理清晰的寫作方法。

能力目標:1.培養篩選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善於提出問題,善於交流合作學習。

2.鑑賞準確平實而又巧妙生動的語言風格及豐富靈活的説明方法。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勇於鑽研的科學精神,通過學習和討論,使學生建立起與自然諧相處的態度,尊重他人,尊重大自然。

通過學習目標的設定,我確定我了我的學習重難點:

(三)學習重難點:

重點:

1、梳理文章的結構,篩選和概括文中的信息 ,善於提出問題,善於交流合作學習。

2.鑑賞準確平實而又巧妙生動的語言風格及豐富靈活的.説明方法。

難點:學習運用文章中的寫作模式,學習寫一篇有深度的説明文。

我們教學的對象是學生,而每個學生都是有其個性特點的,教學方法一定要與一定的學習對象相適應,所以,我們有必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一瞭解:

二、説學法、教法

學法和教法應該是與學生情況和學習目標相適應的。而且,我覺得學法和教法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什麼樣的教學方法就決定了什麼樣的學習方法。所以在這裏我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重點確定了學法和教法:

説學法:根據學生情況,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説明文的知識,但是又覺得枯燥,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更注重閲讀,只有讀進去了才能領會文章之美。而且,學生已經具備説明文的一些知識,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我可以放心的讓學生自主的去分析文章。

説教法:

對於教師的作用,新的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閲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閲讀的促進者”。這也是我教學的一個理念:教師只是引導者。所以根據以上的教材和學生情況的分析,這一堂課,在教法上我採用對話式教學模式,主要通過我的問題的提出,和學生的提問來引發學生思考。關於剛才提到的學生興趣問題,我會選擇通過看視頻《動物世界》、看圖片,討論聊天的形式來激發。這一堂課,在教法上我採用互動式教學模式,主要採用討論法、提問法、講解法,引導學生自主閲讀課文。三、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小時候都玩過遊戲。遊戲讓我們的童年充滿了快樂,那麼動物呢?它們會遊戲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周立明的一篇科普説明文,去探尋動物遊戲的祕密。

(板書)動物遊戲之謎

二、展示目標 (課件)

三.介紹作者和文體

四、學法指導 五、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文章,看看文章寫了哪些主要內容呢?圍繞下列問題理清文章結構。

①文章中列舉了哪些動物遊戲的事例?

②科學家認為,動物的遊戲有幾種類型?

③科學家對動物遊戲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

④文章最後對動物遊戲之謎是什麼,下結論了嗎 2.你同意或不同意哪種學説呢?為什麼?你有自己的觀點嗎?

3.學們各持己見,很難有統一的結論,所以文章説真是一個謎。那麼課文既然是研究動物遊戲之謎,為什麼説仍然是一個謎呢?課文為什麼沒有確定的結論?

4.瞭解了課文中的四種假説,你有什麼啟發?你想對我們人類甚至整個自然界説些什麼嗎?

①人類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物,但人類並不是地球上的唯一。動物也有自己的遊戲。

②人與動物並沒有絕對的分界線,人與動物應該和諧相處。

③為了生存,地球上的各種生物都採取各種手段來調節自己、適應環境,人類也不例外。但是現在人類卻在大肆破壞環境,所以人類應該反省自己,保護地球。

④通過學習課文我們知道了動物也有自己的智能潛力、語言、遊戲等等,這些也應該算是動物的文化吧,所以請保護動物的文化,和動物和諧相處。

⑤動物是有靈性的,它們有自己的生命權利,人類應該尊重動物。不要為了自己的私利去傷害它們。

⑥人類和動物的關係是密切的,我們人類可以從動物身上學到很多。比如飛機的發明。

⑦通過鍛鍊説,我們可以聯想到不要溺愛子女。

⑧通過科學家提出的這幾種假説,我們應該懂得在科學的道路上,不要盲從他人,迷信權威,應該勇於探索,提出自己的觀點。

五、拓展視野,探究原因

智力潛能:動物們的遊戲,“與人類兒童的遊戲行為有着相似特徵”,這説明動物在遊戲中藴含着智慧。具體如給黑猩猩棍子,它會用棍子做各種遊戲,等等。自我剋制能力:戰鬥遊戲,“看似激烈,其實極有分寸,它們配合默契,絕不會引起傷害。”“動物嚴格地自我控制,使遊戲不會發展成真的戰鬥。”創造性和想像力:北極熊玩棍子或石頭;野象“踢”草球等。狡猾、計謀:葉猴在樹上互相推搡,攻守嬉鬧。豐富多彩的通信方式:動物羣體的遊戲活動,必定有各種形式的交流通信方式,才能保證遊戲的組織、進行。如北極渡鴉排隊滑雪,沒有溝通是不可能井然有序的。

動物遊戲中必然包含以上所説的各種能力,是綜合性的能力,並不是説一種遊戲只包含一種能力。

六.本文的説明順序是什麼?

《動物遊戲之謎》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説明文,記敍、描寫、説明渾然一體,綜合的運用了舉例子、分類別、下定義、打比方等多種説明方法。語言簡潔、平實、準確、全面,淺顯易懂,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例如比喻、擬人等。在文章結構上採用的總分總的結構,結構清晰明瞭。開頭採用設問的方式設下懸念極大地激發了讀者的閲讀興趣。

提問:哪些句子用詞你覺得很準確和精要?請在文中找找看!可以相互討論。

七.大學聯考鏈接:一、選擇題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有錯誤的一項是( )

A.嬉鬧(xī) 墜地(zhuì) 聒噪(ɡuō zào) 懵懂(měnɡ)

B.默契(qì) 銜恨(xián) 勾當(ɡōu dānɡ) 嚼舌(jiáo)

C.汲取(jí) 調劑(tiáo jì) 天賦(fù) 長史(zhǎnɡ)

D.陡峭(dǒu qiào) 消融(rónɡ) 愜意(qiè) 垓心(ɡāi)

【解析】B項中“勾當”應為“ɡu dànɡ”。

2.下列各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興高彩烈 緬甸 嬉鬧 撕打 B.得意洋洋 汲取 睚眥 天賦

C.比比皆是 反饋 端倪 鍛鍊 D.各執己見 陡峭 懸崖 紛紜

【解析】A項中應為“興高采烈”“廝打”。

3.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動物身上,無論從形態結構、生理過程,還是行為方面去分析,儘可能節省能量的例子幾乎俯拾皆是。

B.單獨遊戲時,動物常常興高采烈地獨自奔跑、跳躍,在原地打圈子。

C.每當颳起大風時,成羣的露脊鯨把尾鰭高高舉出水面,正對着大風,以便像船帆似的,讓大風推着它們,得意洋洋地“駛”向海岸。

D.研究者們各執己見,眾説紛紜。

【解析】A項中應是“比比皆是”。“比比皆是”和“俯拾皆是”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處都是。前者側重表示多得很,到處都是;後者側重表示容易得到。

八、課堂小結:學習了這篇文章之後,我們應該重新審視動物,審視自己,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真正懂得,地球不是人類獨有的,動物一樣是地球的主人。 “讓我們和動物和諧相處,共同邁向美好的明天。”十.佈置作業:請同學們擬寫“保護動物”公益廣告詞,要求:1.印象深刻,2.新穎別緻,3.簡潔明瞭。

語文説課稿 篇7

一.關於教材:

我所説課的篇目是兩千年前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代表作《離騷》,它是高中二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三冊第一單元(古典詩歌)的第二篇。該單元所選中國古代古體詩8首,其中《詩經》中3首,漢魏晉五言詩3首,《孔雀東南飛》並序以及《離騷》節選。在該單元中,《離騷》節選佔有及其重要的位置。一方面,以屈原的作品為代表的楚辭是繼北方黃河流域出現《詩經》之後,在南方長江流域出現的具有獨特藝術魅力的新詩體,其本身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楚辭作品,尤其是屈原的《離騷》從詞句的角度看,地方特色鮮明,學生理解的難度較大。從作品的內容看,《離騷》是一首規模宏偉的政治抒情長詩,全詩373句2400餘字,既具有詩人自傳的性質,又具有某些幻想性的浪漫主義成分,整首詩歌感情迴環激盪,撼人心魄。課文節選了長詩的第一節,內容主要是詩人自述身世、品質、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誠不為君王理解的苦悶之情,表現了屈原堅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抒發了詩人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情感。

二.關於教學方法結合作品特點

按照課程標準對高中階段在古典詩歌方面閲讀能力的要求,我把《離騷》節選的教學目的確定為以下兩點

一是瞭解屈原的生平,理解詩人憂國憂民的高尚品質,培養學生的愛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二是反覆誦讀,抓住關鍵詞語,疏通詩句,培養學生初步評價鑑賞古典詩歌的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自己的學生教授新知識的時候,自然要考慮到我們的教學對象在學習本課知識時的原有基礎、現有困難及某些學習心理特徵,從而有針對性地確定學習的重點、難點及教學對策。高中二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古代詩歌的評價能力,但對於時代久遠的楚辭作品,評價的前提――讀懂詩歌的內容方面,仍存在困難,根據大綱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本文特點,我確立本文重點及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

鑑賞重要的語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學難點:

關鍵詞句的疏通。如何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呢?我決定從教材特點和麪臨的具體學情出發,首先要把握兩個原則:第一,注意高視角、低起點,先把基礎知識落到實處,再循序漸進進行教學;第二,重視素質教育,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的培養。

具體教學措施如下:

第一,充分預習。要求學生課下預習,早讀檢查(內容包括:A作家作品;B寫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詞;D熟讀課文),逐步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自學能力。

第二,分解重點、難點。本課將分兩課時進行,把教學難點,即詞句的疏通安排在第一課時中,把教學重點,即作品思想內容的理解安排在第二課時,以確保學生真正做到一課一得。

第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學習的內容確立課型。第一課時:誦讀、討論相結合;第二課時:討論、訓練為主。

三.關於學法指導:

1.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這篇課文儘管難度較大,尤其是語言方面的'障礙較大,但教學各個環節的設計上,仍以教師的引導為主,通過切合實際的引導和點撥,使學生一步一步探究來完成教學目標。

2.檢查學生的預習這一步必不可少,這是由我校的校情、學情決定的。我們華亭一中的具體情況是:高中學生中城鎮多農村少,礦區學生多,學生家庭條件較好,學習主動性不強,教師必須加強督促。

3.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積累,猶如堆沙一樣,一層一層的積澱。課外的閲讀非常重要。在教學中,教師要強調,並做好示範作用。因此,本課的導入和課後作業均要體現教師的這一教學思想。

4.課文的背誦方面,教師要充分把握楚辭的語言特點,比如楚辭作品,包括《離騷》,兩句一節,大量使用語音詞“兮”以表達情感,調整節奏等特徵,使學生在掌握語言特點的基礎上,理解背誦。

四.關於課堂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1.導入要求學生列舉自己掌握的《詩經》和《離騷》中的名句。明確我國文學“風騷”並舉。

2.感知、理解課文。鼓勵學生充分挖掘利用課文註釋,力求自己動手疏通詞句

第一步,範讀——讓學生耳順。教師範讀,學生感受,正音。

第二步,誦讀——讓學生口順。指導學生朗讀,注意情感和節奏,逐步積澱語。

第三步,解難、疏通。這首詩古奧難懂,應當先掃除語言文字障礙,然後再欣賞詩句。課文註釋較為詳細,而且句句有翻譯,這對學生讀懂詩作是一大幫助。但學生在自習中會遇到不少困難,可以提出討論,老師作一些點撥。

第四步,課堂練習。可讓學生嘗試背誦課文,並動手默寫,記清楚難寫難讀的字。

第二課時

第一步,鑑賞課文。通過引導學生欣賞藝術手法和可感可觸的藝術形象,理解詩人內在的深厚的思想感情。

1.品味詩歌的藝術手法。值得注意的是詩中比喻用法,使全詩的形象化特點非常鮮明。另外,每兩句都有“兮”字做停頓,抒情性也非常鮮明。(這一點對背誦的指導非常有用)

2.分析詩中屈原形象。

3.欣賞詩人內在的深厚的思想感情。課文節選部分的詩句,突出表現丁詩人的憂傷心事、高尚情操、純潔德行、政治理想和嫉惡如仇的品性。

第二步,進一步指導背誦前6節。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字句含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在熟讀之後,獲得了良好的語感再背誦。可以創設競賽氛圍,看誰背誦最快最好。

第三步,引申、拓展。賞析屈原名句,諸如——

1.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3.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

附:第二課時板書設計

血統高貴,器宇不凡

身披香草,美麗華彩

勤勉修行,自強不息、憂國憂民,至死不渝的人格魅力

赤膽忠心,胸懷熾烈

嫉惡如仇,鄙視羣小

實現理想,不懼危難

語文説課稿 篇8

説教材

《和田的維吾爾》一課是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二組課文中的第九課,本組課文的單元教學目標是瞭解課文表現出來的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民風民俗,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出民俗特點。

説目標

新疆的和田地區和維吾爾少數民族對於我們常年生活在上海的學生在感性認識上存在着一定的空白,因此很有必要使用一些感性直觀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很好地進入教學情境中。對於文中關鍵性的詞句的品讀、分析有助於學生理解小標題的內涵從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用小標題的方式來組織文章的眾多材料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因此理解小標題的內涵與文章主旨的關係及其在材料組織上的作用是在教學中解決“長文短教”的有效突破點。

説重難點:

1、學習並積累“酷熱、鋪天蓋地、美不勝收”等詞語和生動的句子。

2、瞭解“和田的`維吾爾”的特點,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維吾爾鄉村風情及他們雖苦猶樂的精神風貌。教學重難點通過獨立閲讀和交流探討,感受和田的地域風情和維吾爾人的以苦為樂的民族風情。

説教學準備:本課的學習需要一些圖片並蒐集課外資料。讓學生視野開闊。瞭解更多。

1、維吾爾風情圖片和民歌

2、學生朗讀課文兩遍。製作小報。

説策略

處於高年級的學生就應該學會自學,學會質疑,因此,本課的學習要通過誦讀、品讀、體悟、討論來完成。

説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欣賞歌曲《我們新疆好地方》,説説對維吾爾族的瞭解。

(如能歌善舞、熱情、漂亮等。)

2、對維吾爾族除了我們所知道的這些,還有着許多饒有趣味的風俗。現在,我們就走進和田的維吾爾。(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讀,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並説一説你瞭解到了維吾爾族哪些風俗習慣。

(如,日常食品饢、烤肉和“庫乃其”都是在沙土坑中烤製成的;把衣服鋪在沙漠上曬乾;天生愛花;能歌善舞等。)

2、快速瀏覽,畫出能夠反應和田維吾爾人性格或精神的語句。

3、討論:最能集中反應和田維吾爾人性格的是哪一句?

(豁達樂觀的和田維吾爾人,縱使生活再苦,感覺也是甜的。)

三、深讀品悟,感受地域與民族風情

1、默讀課文,結合畫出的句子,與小組同學交流:和田維吾爾是一個怎樣的民族?

2、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理解,大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隨機指導:

⑴豪氣與樂觀的維吾爾族:

①輕聲讀第1自然段,想像這段話所描寫的情景:黑夜,鋪天蓋地的沙塵暴中傳來熱烈激昂的歌聲。這歌聲飽含着對黑暗與沙塵暴的蔑視,以豪氣與樂觀超越了可怕的黑暗與自然。

②找一找文中的對比:被沙塵暴統治與破壞的夜──熱烈激昂的歌聲;縮在被窩裏驚恐地豎耳傾聽──駕着馬車迎風引吭高歌。這樣的對比中不由得讓人對和田維吾爾民族的豪氣與樂觀肅然起敬。

③有感情朗讀這一段。

⑵酷愛土地的維吾爾族:

讀一讀2、3自然段,和田維吾爾人的生活中,哪些與土息息相關?

①“民以食為天”,維吾爾族人的吃幾乎離不開土。找一找,哪些句子寫出了作者的驚歎。

②把衣服鋪在沙漠上晾曬。想象那樣的情景:在寂靜廣闊而又單調的沙漠上,各色的衣服猶如巨幅抽象畫。而能夠在這樣的背景下畫出如此有創造力的畫家,只能是熱愛生活、熱愛土地的維吾爾人。

③和田維吾爾人的吃和穿,都離不開他們深深熱愛的土地。

⑶愛美的維吾爾族:

讀一讀第5自然段,為什麼説愛美是他們的“天性”?

①畫出作者打比方的句子,體會“美不勝收”。

②愛花、種花、繡花,衣着如花,姑娘似花,維吾爾族人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美麗地生活着,正像堅強的花朵,在最貧瘠的土地上仍然盡情地吐露芬芳。

⑷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族:

“沒有歌舞,維吾爾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經成了他們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説説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四、提升認識,體會寫法

1、結合全文,説説對句子的理解,“豁達樂觀的和田維吾爾人,縱使生活再苦,感覺也是甜的。”

2、作者是怎樣向我們介紹地域風情和民族風俗的?

(全文和每段都有中心句子,使文章脈絡清晰,易於把握;描寫細膩,語言優美。)

3、選擇你認為寫得精彩的句子或語段抄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