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有關説課稿模板錦集7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9.89K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問題來了,説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説課稿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有關説課稿模板錦集7篇

説課稿 篇1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把握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藴含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腳踏實地,不可急於求成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感悟寓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24課《寓言兩則》。

2、課題裏有兩個生字,誰能把他們讀一讀?

3、什麼是寓言?寓言就是用一個小故事來説明一個道理。“寓言兩則”就是兩個寓言小故事。

4、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第一則:《揠苗助長》

二、初讀課文

1、學課文之前,我們先來認識課文裏的生字詞。

課件出示“焦急、宋國、筋疲力盡、興致勃勃、納悶”等詞語,學生讀詞

2、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揠苗助長》這篇課文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三、指導讀文

1、課文的哪個自然段寫了農夫想讓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

2、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內容,師範讀

3、大家注意看“焦急” 的“焦”,我們應該怎樣記住它?

生描紅

4、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這一段,邊讀邊想,哪些詞讓你感受到農夫的焦急?

5、課件出示:宋國有個農夫,他巴望着自己田裏的禾苗長得快些,就天天到田邊去看。

“巴望”是什麼意思?

6、課文中為什麼要用“巴望”而不用“希望”呢?我們把詞語換進去讀一讀,看一看。

課件出示:他巴望着自己田裏的禾苗長得快些……

他希望自己田裏的禾苗長得快些……

7、農夫巴望着自己田裏的禾苗長得快些,所以就——(課件)天天到田邊去看。

8、這段中還有個地方表現出農夫很希望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一起看句子:(課件出示)可他總覺得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心裏十分焦急。

9、禾苗真的一點兒也沒有長嗎?農夫為什麼覺得它一點也沒有長?

10、我們一起讀一讀這段話,體會一下農夫的焦急心情。

11、心裏着急就得想辦法啊,於是就在那想啊想啊,終於想到了一個好的辦法。它的辦法是什麼呢?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看看他想到了一個什麼辦法?

12、同學們一起讀第二自然段。

13、想出了辦法應該很輕鬆才對,農夫怎麼會“筋疲力盡”呢?

14、課件出示圖片:雖然是這麼的累,你看看他臉上的表情:高興着呢,因為他算是看到了自己的禾苗生長了一大截。

15、看到自己的禾苗生長了一大截,雖然累,但還是高興,同學們試着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16、農夫覺得自己的辦法怎樣?

17、讀第三自然段。

18、都這麼累了,農夫怎麼還這麼興致勃勃的呢?

19、 齊讀這段話。

20、農夫這麼急着讓自己的禾苗快快長高,得到的結果又是怎樣的呢?

齊讀第四自然段。

21、禾苗為什麼都枯死了?如果你是這個農民的兒子,看到了這一幅情景,你想對農夫説些什麼呢?

22、 現在你知道“揠苗助長”的是什麼意思嗎?

四、 表演內化

1、這麼精彩的故事,同學們想不想演一演啊?

2、表演結束了,老師想採訪一下他們。

(1)“農夫,看到你的禾苗長了一大截,心裏怎麼樣啊?”

(2)“小禾苗,被農夫拔了上來,你有什麼感覺?你想對農夫説些什麼嗎 ?

3、同學們,看到這樣的場景,你想對農夫説點什麼呢?

4、學習完了這則寓言你們明白了什麼道理?

5、我們不光要明白這個道理,最重要是要真正引以為戒,在生活中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説課稿 篇2

一、導語

二、單元教學原則

(一)單元教學理念

(二)單元教學思路

三、本篇課文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學安排

(一)教學內容

(二)教學方式

(三)教學方法

(四)教學課時

五、教學流程

(一)教學目標:

1、生命教育目標

2、能力培養目標

3、知識培養目標

(二)教學重點

(三)教學難點

(四)教學過程

1、課前預習目標

2、導入新課

3、教學第一模塊:假如給我三天健康

4、教學第二模塊: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5、教學第三模塊:假如給史鐵生三天健康

6、教學第四模塊:假如讓你失去三天光明

7、小結全文

(五)作業設計

(六)板書設計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説課稿

一、導語

語文作為重要的文化載體,承載着人類文化方方面面的思想,它不能脱離所表達的內容孤立存在,其中就兼顧生命教育的的傳統,古典時期的語文甚至是為即在生命意識形態而存在的。新時代的語文教學,已經確立的昌明的人文精神,新課標更是把語文的性質定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在這種前提下,提升“人”的生存意義是很有必要的。現在正在試行的人教社試驗修訂高中語文教材在戰略上作了重大調整,一批閃耀人性光輝的好文章以嶄新的面目出現。第二冊的《我與地壇》以及今天我要説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都是這樣的好作品。

二、單元教學原則

(一)單元教學理念

本單元是第三冊的第一個抒情散文單元。鑑賞抒情散文要深入領會作者的思想情感。閲讀教學的原則是“批文入情”,由“感”入“悟”,“感”是基礎,“悟”是昇華和沉澱的結果。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各有所“感”、所“悟”,才是創新,才是真正的鑑賞。

(二)單元教學思路

散文的賞析因文而異。《我的空中樓閣》從不同的角度精心描繪作者自己心愛的小屋,與《故都的秋》的隨意點染幾處特色景物的寫法不一樣;同樣是心理景象《燈》以聯想為主,《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以想象為主,高昂着生命的激情。教學過程中,應該抓住其中最有特色的一兩個方面,重點突破,不必面面俱到。

三、本篇課文的地位和作用

在導語中我已經説過,這是一篇閃耀着人性光輝的好作品,我將本文看作高中語文教學與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相整合的典範性文本。學習本文能使學生了解海倫·凱勒的精神源泉,那就是她對生命的珍視,對生存的渴望,對生活的讚美,對人類的友善情感和戰勝困難的堅定信念。

四、教學安排

(一)教學內容:教師通過引導,在教師、教材、學生之間形成情感的共鳴;學生通過閲讀、比較、聯想,走入作者的內心世界。

(二)教學方式:多媒體輔助教學。

(使用依據:新課標要求我們,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資源,電化教學具有聲、光、形、色同時展現的特點,對於激發學生的情趣,增強課堂的感染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教學方法:引導、鑑賞、評説、比較、聯想相結合。

(使用依據: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創立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教師應該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四)教學課時:一課時

五、教學流程

(一)教學目標:

1、生命教育目標:學習作者的精神,豐富自己對生活的認識。

2、能力培養目標:訓練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

3、知識培養目標:訓練學生整體閲讀、信息帥選、對比閲讀能力。

(確立依據:本單元其他三篇作品的教學以鑑賞為重點,因此本篇課文目標設計我想另闢蹊徑,在知識能力培養的基礎上,注重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二)教學重點:如何通過課堂以及作品,讓學生走入教師、海倫·凱勒、史鐵生三個殘疾人的內心世界。

(三)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確立依據:我認為,本文的教學重點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比較大膽的創新。文本、教師、學生怎樣達到情感的共鳴,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教學難點安排在對學生聯想和想象上,因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全文都是以“假設”為基礎,教學過程也將需要在閲讀的基礎上,充分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

(四)教學過程

1、課前預習目標

(1)瞭解作者海倫·凱勒的相關資料。

(2)閲讀課文,明確作者在假設的三天中,做了些什麼。

(3)重新回顧、閲讀高中第二冊史鐵生的《壇我與地》,體會兩個人對人生命運的不同體念。

(確立依據:知人論世是閲讀文學作品的前提,所以瞭解作者有必要。本文課堂教學的重點必須在課外閲讀的基礎上才能得到實現。)

2、導入新課(2分鐘)

在20世紀,有一個盲人,以她獨特的生命及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倫·凱勒。一生中,她度過了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個無光、無聲的歲月。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獲得了至高無上的榮譽,美國公民最高榮譽——總統自由勛章,1965年她還被評為世界十大傑出婦女之一。馬克·土温説,19世紀出現了兩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

(設計思路:學生面對多媒體畫面,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悠揚的旋律響起。教師用飽含情感的語言介紹作者,使學生受到感染。)

3、教學第一模塊:假如給我三天健康(8分鐘)

(1)教師:一個失去光明的人的世界,我也許難以想象的,但是,我卻理解另外一種痛苦——身體殘疾,失去行動的自由。在走進《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之前,也許同學們會想,假如給我三天健康,我會去做些什麼呢?

(2)多媒體演示第一模塊教學過程。

(設計思路:作為一個殘疾教師,我的人生體驗,或許能夠給學生更真實、親切、可信的感受。閲讀教學的過程應該是教師與文本、學生與文本、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進行多邊交流的過程。課堂要以教材藴含的.情感為源頭,以教師的情感外觀為渠道,流向學生心裏,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促進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的思考,形成一定的情感氛圍。也就是在這個氛圍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通過對文本的闡釋,達到閲讀教學的目標。)

4、教學第二模塊:假如給我三天光明(14分鐘)

(1)教師:同大家一起分享了對我來説無比愉悦的三天恢復健康的快樂時光,下面讓我們陪同海倫·凱勒進入她想象中的光明世界。

(2)多媒體演示第二模塊教學過程。

(設計思路:本模塊重點解決兩個問題,一是理清楚作者想象中三天的活動內容,二是這些想象如何真實得表現作者的內心世界。第一個問題重點考察學生對信息的篩選和對文章的整體把握,這是高一年級語文學習的重要目標;第二個問題考查學生的鑑賞能力,也是本單元教學重點,是對前面三篇課文學習情況的一個檢閲。)

5、教學第三模塊:假如給史鐵生三天健康(10分鐘)

(1)教師:我們在高中第二冊課本里,還學習了另外一篇殘疾作者的作品,就是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我已經佈置了大家將這篇文章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對照閲讀。接下來希望大家説説看,假如給史鐵生三天健康,他將會如何度過?

(2)多媒體演示第三模塊教學過程。

(設計思路:也許有人説,你已經説了“假如給我三天健康”這個模塊,這第三模塊的設計是否多餘?我的想法是,這兩篇文章不僅作者的遭遇相同,更重要的是,它們分別從兩個不同的方面,揭示瞭如何正確面對生命中出現的不幸這樣一個現實問題。《我與地壇》記述了作者面對厄運的心靈覺醒和奮進過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我們明白瞭如何在不幸中用真情擁抱生活。兩者對比閲讀、思考,無疑會給學生更多的啟迪。)

6、教學第四模塊:假如讓你失去三天光明(10分鐘)

(1)我們都希望人生的道路上一番風順,可是,有的時候,在災難的來臨卻是突如其來的。假如,我們僅僅是假如,假如讓你失去三天光明,你們將如何面對呢?

(2)多媒體演示第四模塊教學過程。

(設計思路:這一模塊和上一模塊的都是檢閲學生的想象和聯想的能力,但是作用卻不一樣,前者在上面已經説了,而在這一環節中,我想讓學生設身處地想一想,如何面對苦難這樣一個嚴肅的話題,既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也能引導學生關愛生命,珍惜健康,完成生命教育的目標。)

7、小結全文(2分鐘)

教師:同學們,我們從海倫·凱勒的三天光明中,從史鐵生面對地壇的思考中,沒有看到恐懼、淒涼、悲哀,看到的是光明的內心,堅強的意志,對生活無比的熱愛,他們的人生之路更應該是一曲高昂的《命運交響曲》。

(設計思路:師生在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中,結束教學。)

(五)作業設計:將《假如讓我失去三天光明》寫成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六)板書設計:

假如給我三天健康現實中的我和你珍惜擁有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聯想想象

假如給史鐵生三天健康

假如讓你失去三天光明作品中的她和他熱愛生命

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麥琪的禮物>>是第四單元的第一篇文章,本課教材篇幅較長、內容較多,不過作者在情節上的構思和人物刻畫上的技巧尤為突出。

2、學習目標: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本課時抓住了以下學習目標:(1)領會構思之巧妙。(2)學習主人公純潔、善良、關愛他人的優良品德。

二、説教法、學法:

1、教法:採取邊講邊討論,啟發誘導的教學方法,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學法:教學活動是教和學的雙邊相互促進活動。在上述教學方法的指導下,學生能聯繫自己的知識積極主動參與。

三、説課堂教學流程:

良好的教學設想,須通過教學實踐來實現。

(一)導入新課:同學們在聖誕節來臨之前,你是否在想送朋友一件什麼禮物?以及什麼樣的禮物最珍貴呢?剛好我這有一個發生在聖誕節前夕,一對恩愛但生活拮据的小夫妻互贈禮物故事,讀後你也許會從中受益。大家願意知道嗎?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個故事。

(三)研習新課:

1、概述故事情節(檢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把握)

2、探討懸念、巧合的運用。

作者在情節安排上,一開始就給讀者以閲讀上的等待—— 懸念。簡要説説這篇小説的懸念在哪裏?

1、德拉一定得給傑姆買聖誕禮物,可是,貧窮的她怎樣才能弄到錢呢?(懸念初起)後來德拉賣掉了夫妻倆引以為豪的頭髮,用賣發得來的錢,為傑姆買了一條錶鏈,並在家中期待着傑姆的到來。我們一定會以為傑姆回家後看到錶鏈很高興。可是傑姆一進門就盯着德拉,露出一種“摸不透的表情”,這是為什麼?(懸念再生)當傑姆聽到德拉剪了長髮而買了一件“美麗的禮物”後,多次向妻子發問:“你把頭髮剪掉了?”“你説你的頭髮沒有了?”讀到這裏,我們不免心生疑惑:難道傑姆不愛她了?(懸念接踵而來)繼續讀下去才知道,原來是傑姆給德拉買了用來裝飾長髮的'成套髮梳,如今德拉的長髮卻沒有了,難怪他追問不休。傑姆哪裏來的錢呢?(懸念又起)直到最後,讀者方才明白:原來是傑姆賣了另一件引以為豪的東西心愛的懷錶,才給妻子買回了成套的髮梳。

2、時間:聖誕節快到了,按照習俗,一對恩愛的小夫妻要互贈禮物。

主人公的經濟條件:他們生活拮据,能夠換來錢的只有妻子美麗的長髮,丈夫祖傳的金錶。他們只好賣掉長髮和金錶,買來白金錶鏈和髮梳。結果兩人珍貴的禮物均變成了無用的東西。

夫婦之間的感情:苦難的生活並沒有消磨盡他們純真的愛情。他們為了對方勇於自我犧牲,無私奉獻。所以才會賣掉自己珍愛的東西,給對方買禮物。

四、析主題:

時間上聖誕節要送禮物、夫妻感情相愛要送禮物表達心意,但經濟上拮据就只好賣掉了各自最珍貴的東西。(説明:通過探討分析,使學生髮自內心的感歎作者在情節上構思巧妙,並且在自己的日常寫作中受到些許啟發。)

小結:這是本堂課的一個學習重點。

3、人物品德:

雖然雙方的禮物都變成了無用的東西,但讓人覺得這並不只是一個令人遺憾的結局,我們從“貧賤夫妻百事哀”的痛苦中,分明還能感到些許心慰,這心慰是什麼?(夫妻之間真心相愛)小説是怎樣刻畫的?學生在文中找出描寫人物句子來分析其中藴含的意義。

俗話説:語言是心理再現,找出28-44自然段的人物語言,搬上舞台,分角色對話,再現文中精彩。

小結:透過這一個個耐人尋味的描寫,字裏行間我們分明讀到的是德拉、傑姆之間最純潔、最真摯的愛情。為了愛他們賣掉了自己最心愛的東西,為了愛有的甚至可以犧牲生命。

4、扣題:

作者在故事情節的敍述中通過懸念和巧合的運用,主要是為了表達一個什麼樣的主題呢?(他們二人之間那種相濡以沫的愛)

小結:作者稱他們是聰明的麥琪,那麼這禮物無疑就是神聖的充滿愛心的“麥琪的禮物”了。

(四)拓展:

世界之所以讓我們感覺美麗、温暖是因為有愛的存在那麼人世間的愛是否只有愛情這一種呢?若不是還有哪些?(母愛、父愛、師愛、友愛、對祖國的愛、對人民的愛、對大自然的愛等等)

(電腦出示:知識積累和説話練習:

説出體現“愛” 的詞語、詩句或名言。

請用一句話來表達自己對“愛的理解”,格式如下:“愛是冬日的暖陽,它使人感到無限的温暖”。)

小結:人生活在世上,不可能沒有愛,人始終生活在愛的海洋中。人世間需要你我共同付出愛,美好的世界需要你、我、他、我們大家共同來創建。

切記:愛不在嘴裏,不在頭上,更不在腳下,它在我們的心中,在我們時刻關愛他人的行動中。()

(五)佈置作業:

1.課下繼續閲讀課文,分析人物形象並體味語言。

2、這篇小説的結局是傑姆賣掉了祖傳的金錶為德拉買了一套全套的髮梳,發揮你的想像為本文重新設計一個結局。

要求:1、不改變主人公之間的感情。

2、字數不超過300字。

説課稿 篇4

《太空生活趣事多》是一篇精度科普課文,本課用淺顯生動的語言,介紹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識,今天小編整理其其説課稿,一起來學習下吧:

 一、 説教材:

《太空生活趣事多》是人教新課標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一篇精讀課文。本課用淺顯生動的語言,介紹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識,並且把造成“奇特”的原因巧妙地安插在第三段:“因為在宇宙飛船裏,水失去了重量。”這就是失重,也就是造成睡覺、喝水、走路、洗澡都很奇特的原因。這些有趣的事情對學生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老師們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他們把課文讀好,使他們在瞭解一些航天知識的同時接受語言文字的訓練。

根據課標和學段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和課後練習,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新奇、有趣的語氣。

3、初步瞭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識,激發瞭解新科技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具準備:

學生收集的有關太空的資料。製成飛船形狀的字卡、詞卡。

 二、 説教法和學法:

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人為本,着眼於學生的實際,將“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理念貫穿於教學始終。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課文這一“例子”,訓練學生識字寫字以及在理解感悟的基礎上運用語言,甚至在説話中創造語言,體現了工具性的特點;師應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努力創造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想學、樂學。體現了對學生的人文懷。在教學中採用精彩的視頻,激發了學生的探知慾望,讓學生説出所見的畫面,從讀課題中説出自己的發現,提出疑問,用不同形式的讀——小組説——模擬宇航員介紹,調動全班學生參與,在充分自讀的基礎上談出自己的感受,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在識字中,我先讓學生讀文自主識字,接着由句——詞——字的方式呈現,讓學生再次認讀,體現識字的層次性。接下來讓學生拿出自制的字詞卡互相測讀,尤其以魔方的形式師生互動,識字——組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研讀感悟中,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就放手讓學生自讀、模擬讀、介紹讀、展示讀等一系列讀書活動,間或穿插説話訓練,真正達到了理解課文、提高表達、運用語言的目的。課標要求教師要有大語文觀,要着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讀文感悟後,教師依據學生已調動起來的學習興趣和情感基礎,順勢而導,讓學生談學習的感受,激發學生愛語文的感情。接着又讓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產生對網絡這一新科技的喜愛,最後鼓勵學生上網或上圖書館再查資料,把語文課堂擴大到了課外,走入了學生的平常生活當中。

 三、 説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播放美麗的太空畫面,讓學生觀看。

(鮮活而精彩的畫面能激發國小生的興趣,感受神奇,產生嚮往之情。)

2、你看到了什麼?學生自由彙報。

(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用語言的形式把看到的畫面表達出來。師尊重他們的個體感受,並鼓勵指導他們説較完整準確的話,激發其説話熱情。)

3、師激情:在茫茫的宇宙中,點綴着無數顆美麗的星球,它們看上去似乎彼此離得很近,但實際上卻相隔非常遙遠。在廣闊無垠的太空裏,藏着無窮的奧祕。看到如此美麗的太空畫面,你想説點兒什麼?指名談感想。師順勢利導:是啊,人人都想去太空遨遊一番,你們猜想一下,在太空中生活會是什麼樣的呢?

4、學生自由説後,師導入課題:如果在太空生活,許多事情都會變得非常稀奇而且還有點“古怪”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太空生活有關的課文。(板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學生齊讀課題。從課題中你有什麼發現?(學生自由説後)你還想知道些什麼?

(學貴有疑,疑而促思。學生產生“想知道”的願望後,才能積極地去發現,去探索,能激發學生去通過讀書探究的迫切願望。)

2、學生帶着問題讀文,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或小組內互相幫助解決。

(自主識字與小組合作的形式相結合,能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學習效率。)

3、彙報讀文:採取個人展示讀、小組競賽讀、領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通順。

(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有更多的展示機會,能滿足低段學生好表現的慾望,促進其積極主動地去讀書。)

 三、引導學生識字:

1、學生快速找出含生字的句子讀幾遍,師相機出示相關句子,領讀、齊讀,師生共同正音。

2、從上述句中找出含生字的'詞,去掉其餘部分,學生認讀生詞。

3、去掉上述詞中其餘部分,只留生字,讓學生認讀並自由組詞。

(由句——詞——字的認讀,根據難度不同,有層次地多次再現生字,讓學生隨文識字,既是新授,又是復現。在讀的過程中,生字不斷復現,自然也就成了熟字。)

4、學生拿出自制的字詞卡,互相測讀。

(生生互動,使課堂呈現出平等、和諧的氛圍,測讀形式更能刺激學生的學習慾望。)

5、師生合作認字:師拿出字詞魔方,任意翻轉各面,學生開火車認讀。

6、學生再讀文,讀通順,讀流利。齊讀或小組接龍讀。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也是學習活動的合作者。激趣益智的魔方識字和接龍讀書使枯燥的識字教學顯得生機盎然。師生互動讓課堂變成學生學習的樂園。)

趣的同學向彙報人詢問,由彙報人詳細解答。

(2)、學生自由讀第三段,再次體會。

(3)、全班配動作齊讀。

(4)、用“即使……也……”和“要想……得……”説話。

第四段:

(1)、學生邊介紹邊表演有趣的動作。

(2)、用“為了……”説話。

第五段:學生介紹後,示範讀,領讀。

(在學生自由彙報的基礎上,每段又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學習,既使課堂富於變化,避免單調,又給了學生自讀感悟的空間,體現了閲讀教學中以讀為主的理念。適當而精要的語言訓練,促進了學生語言的發展。在學語言用語言的過程中,夯實了語文基本功。)

4、聽了幾位於航員的介紹,你有什麼想説的呢?又有什麼想問的呢?(啟發學生探究太空生活與地球生活不同的原因。)

 三、整體感悟,瞭解“失重”:

1、小組合作,從課文中找到一句話來説明睡覺、喝水、走路、洗澡都這麼奇特的原因。

(哪怕是再深奧難懂的科學道理,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師決不包辦。自讀自悟中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2、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受?(師相機板書:趣事多)

3、語言訓練小結:太空生活真是太 ,我真想 。

四、感情朗讀:

小組接讀比賽,看哪個小組讀得最有感情,最有趣。

五、拓展延伸:

1、小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別的太空趣事嗎?你又是怎麼知道的?誰來給大家介紹介紹?(生交流收集的資料)

2、課後請小朋友們到圖書館或上網查閲更多有關太空知識的資料,來和同學們交流。

(現代信息社會,學生會利用網絡資源,是他們今後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本領。這一環節的設計,激勵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學習,產生了解新科技的興趣,激發他們愛科學、學科學的熱情,為他們具備終身學習能力打下基礎。)

六、指導寫字:六、指導寫字

1、生觀察8個字,按結構歸類。

左右結構:杯、件、住、須、能、飄; 獨體字:必、事。

2、引導學生髮現怎樣寫好字的方法。如:“杯、件、住、須”四字左窄右寬,“能、飄”二字左右大致相等……

3、師選重點示範寫,學生認真看,注意速度和力度,不能太慢,也不能用力過大。如:“必”字只講解“卧鈎”的寫法和筆順。

4、學生先描紅,後書寫。師提醒:一看二寫三對照。寫前看範字的位置,結構及筆畫差異;臨寫時要一氣呵成,不能寫一筆看一筆;寫完後再與範字對照,力求寫下一個字時有所進步。

(寫字教學,重在寫。但掌握好的方法,能使記字、寫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一環節讓學生充分看——想——説,加深印象。教師的範寫與學生的認真觀察,能讓生較快地掌握寫字方法。)

説課稿 篇5

説教材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第十冊第四單元的一個學習內容。在這個內容之前,學生已掌握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學會了約分、通分、分數小數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是本節課最直接的知識起點。本節課的內容又是進一步學習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基礎,同時又是本單元的重點。五年級學生已經能理解只有分數單位相同的分數才能相加減的算理,並且已經初步具有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識遷移能力。

一、 説學生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 法則是:先通分,再按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學生在前一個單元裏已經熟練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在前幾節課裏學習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明確了分-數單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減。因此,對學生而言,作為構成計算法則的兩個重要成分都已學過,在這節課,無非是引導學生想到“化異為同”,把異分母分數轉化為同分母分數來溝通新舊知識,好在學生已從“異分母分數大小比較”裏學會了這一招“化異為同”所以在這節課裏要求學生再用“化異為同”來解決問題並不難。

二、説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並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引導學生經歷提出問題、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決問題的過程。從中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並進一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驗算習慣。

3、 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成功的情感體驗。

三、教學重點: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時必須先通分的算理。

教學關鍵:通分。

四、 教學理念

通過學習新課標,使我明白: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基於新課標的上述理念,我把本節課的教學流程預設為:創設情境,激趣引入----合作探究,自主建構------鞏固內化,拓展創新------回顧總結,完善認知。

五、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設計意圖:我創設這個情境的意圖首先想體現數學來源與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教學理念。其次在這個情境中,給學生提供了一組開放性的學習素材,有利於學生提出問題,自主探究。

在學生列出的4個算式中,其中1/4+1/4是同分母分數的加法,意圖是複習同分母分數的加法的計算法則。另外3個是異分母的加法,為接下來新知的探究提供了素材。

(二)嘗試研究

這一環節是探究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是本節課的中心環節,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安排這樣幾個小環節:

1、小組合作

我在3個異分母分數的加法中,先選擇了能化成有限小數的1/2+1/4,為學生解題策略多樣化創造出更寬闊的思維空間。

2、算法優化

在學生出現了多種解題方法後,(1)化成小數計算(2)通分計算(3)畫圖解決。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為學生創設一種情境:繼續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獨立計算1/2+1/3讓學生在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解答中發現,化成小數計算時有一定的侷限性,畫圖解決很麻煩。從而得出:異分母分數加法要先通分,再計算比較合理。

3、驗算得出異分母分數減法

你能把自己的計算結果驗算一下嗎?(學生有的用加法,有的用減法)

通過驗算這個小環節,自然引出異分母分數的減法,然後讓學生通過獨立計算,掌握異分母分數的減法的計算方法。

4、 歸納概括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法則。

三、鞏固內化,拓展創新。

學生學習新的知識方法後,還必須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加以鞏固、提高、拓展、創新,形成技能,發展智力。

1、因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最關鍵是通過通分把異分母轉化為同分母,所以我設計的第一個練習是口頭填數,化成同分母分數。

2、接下來第二個練習我設計了一個改錯題,讓學生找出解題過程中的錯誤,學生會仔細查看每一道題的每一步,並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改正,有助於鞏固正確的解題方法。題中的錯誤是學生在計算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通達改正練習,引以為戒。學生指出錯誤後,可要求完整地寫出正確的解題過程,以形成正確的概念

3、第三個練習我設計了一個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真實情景,圖書連連串信息,變出加減法多道計算題,讓學生完整地寫出解題過程,集體批改,便於教師掌握反饋信息。

4、第四個練習我設計了兩道聰明題,第一題(這組題中,每個分數的分子都是1,每道題分數的分母都是互質數。引導學生計算時,發現規律,尋找捷徑,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其解題規律用不等於零的字母表示為①a(1)+b(1)=ab(a+b),a、b為互質數;②a(1)-b(1)=ab(b-a),a<b、a、b為互質數。第二題為了體現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讓學有餘力的同學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説課稿 篇6

一.背景分析

(一)説教材分析

《自然界的水循環》作為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的開篇內容,涉及內容既是水資源基礎知識,激發學生求知慾,又為後面章節的學習作鋪墊。

本節課由“相互聯繫的水體”和“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兩部分內容組成。“相互聯繫的水體”部分內容主要是對水圈的構成、自然界的各種水體之間的關係作了簡要的介紹,為學習水循環的學習作基礎知識方面的鋪墊。“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部分內容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緊緊圍繞 “水循環示意圖”以海陸間循環(又稱大循環)為主介紹了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分析了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二)説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具備由盲目階段向自覺階段發展過渡的心理特點;他們的認知能力的發展將接近於成熟,能運用抽象的適用形式、邏輯的推理方式去思考解決問題,可進行獨立探究活動和研究性學習。

高一學生對一些地理表面現象的認知較多,對原理性認知較少。學生已有知識是知道自然界水體存在形態、能夠概括出地球的圈層結構和各圈層的特點;已有的技能是有一定的讀圖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基本掌握了物質三態變化,對物態變化中吸、放熱也有一定的瞭解;學生要掌握的是水循環過程及其意義、河流的補給等內容。

(三)説教師自身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教師只有清晰地認識自己,意識到自身的優缺點,才能更好的扮演好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幫助者。

根據MBTI心理類型理論,在四個指標,八個偏愛所組成的16種類型中,我是ENFP型,所以我的教學風格是情感型。在解決探究性問題時,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成績、性別等組成異質小組,採用小組的形式進行合作交流,營造一種自由、活躍、和諧的環境,從而使教學效果達到優化。

二.教學目標

(一)説課標

本節課所涉及的內容標準是“運用示意圖,説出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説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其中“説出”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為“瞭解”的水平;“説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為“理解”的水平,為本節課的重點。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課標的分析,並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特點,確定本節教學目標如下: 1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水的三態變化,説出水圈的構成。

2)繪製水循環示意圖,結合示意圖説出水循環的過程。

3)舉例説明水循環在塑造地表形態的影響。

2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繪製“水循環示意圖”,學會繪製簡單地理示意圖的方法。

2)通過結合“水循環示意圖”、分析其過程,學會分析相關地理事物的方法。

3)通過小組討論黃河斷流問題,説明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學會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水體有關知識,增強水資源的憂患意識,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

2)通過聯繫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激發主動探究生活中的地理知識的興趣。

3)通過水循環運動的學習,體會到物質的運動有自身的運動規律,人類活動應遵循自然規律。

三.教學重點、難點

(一)説教學重點: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

教學重點的確定,能使學生樹立事物之間相互聯繫的觀點,從而對我國的“黃河小浪底工程”、“南水北調工程”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認識和利用自然規律,實現人類與環境和諧發展的觀念。

(二)説教學難點:不同水體相互補給的關係

目前學生對各區域的特徵瞭解不多,同時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比較缺乏,對各種水體之間的補給關係不易理解。

四.教學策略

(一) 説教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這是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以此為出發點,本節課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的能力,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式:

1、地圖法:學會觀察圖3.2和圖3.3運用示意圖,提取地理信息基礎上,師生共同繪製水循環示意圖,利用水循環示意圖來説出水循環的過程與主要環節。

2、案例分析法:(黃河斷流問題)通過案例分析讓學生認識到人類活動可以對水循環的環節產 生影響,不斷完善知識體系,真正達到鞏固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的目的。

3、探究教學法:概括出水循環意義是通過收集來的一些直觀性較強的圖片、視頻材料以及文字、 數字資料,用撲捉到的生活中的地理事例,共同分析探討,培養分析、探究的能力。

(二)説學法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會是中心,會學是目的。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授之以漁”,

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本節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滲透學法:

1、學會析圖、繪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圖3.2和圖3.3,運用示意圖理解水循環的過程並學會繪製水循環示意圖;

2、學會分析:在分析黃河斷流案例過程中,學生收集相關資料、通過討論、共同分析出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

3、學會探究:通過資料的展示與小組討論,運用具體的實例探究出水循環的意義,學會撲捉生 活中的地理事例,共同分析探討,進而進行提煉、概括。

六.板書設計

第一節 自然界的水循環 水圈的特點:連續但不規則 相互聯繫水圈的組成:

的水體陸地水體的相互補給

自然界的

水循環概念

水循環的過主要類型、環節

程和意義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

地理意義

説課稿 篇7

老師們:您們好!非常高興能有機會和大家來交流説課活動,謹此向在座的老師們學習。我説課的內容是華師大版九年義務教育七年級教科書代數第一冊第二章第二節"數軸"的第一課時內容。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主要是在學生學習了有理數概念的基礎上,從標有刻度的温度計表示温度高低這一事例出發,引出數軸的畫法和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數的方法,初步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以使學生藉助直觀的圖形來理解有理數的有關問題。數軸不僅是學生學習相反數、絕對值等有理數知識的重要工具,還是以後學好不等式的解法、函數圖象及其性質等內容的必要基礎知識。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及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 使學生理解數軸的三要素,會畫數軸。

2、 能將已知的有理數在數軸上表示出來,能説出數軸上的已知點所表示的有理數,理解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表示

3、 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讓學生知道數學來源於實踐,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確定:

正確理解數軸的概念和有理數在數軸上的表示方法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建立有理數與數軸上的點的對應關係(數與形的結合)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四:學情分析:

⑴知識掌握上,七年級學生剛剛學習有理數中的正負數,對正負數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許多學生容易造成知識遺忘,所以應全面系統的去講述。

⑵學生學習本節課的知識障礙。學生對數軸概念和數軸的三要素,學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畫圖中掉三落四的現象,所以教學中教師應予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 ⑶由於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特徵和生理特徵,學生好動性,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等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一生理心理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⑷心理上,學生對數學課的興趣,老師應抓住這有利因素,引導學生認識到數學課的科學性,學好數學有利於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及學科知識的滲透性。

五:教學策略: 由於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特徵,他們往往需要依賴直觀具體形象的圖形的年齡特點,以及七年級學生剛剛學習有理數中的正負數,對正負數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許多學生容易造成知識遺忘,也為使課堂生動、有趣、高效,特將整節課以觀察、思考、討論貫穿於整個教學環節之中,採用啟發式教學法和師生互動式教學模式,注意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並教給學生"多觀察、動腦想、大膽猜、勤鑽研"的研討式學習方法。教學中積極利用板書和練習中的圖形,向學生提供更多的活動機會和空間,使學生在動腦、動手、動口的過程中獲得充足的體驗和發展,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的思想。 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輔助作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七個教學環節:

(一)、温故知新,激發情趣

(二)、得出定義,揭示內涵

(三)、手腦並用,深入理解

(四)、啟發誘導,初步運用

(五)、反饋矯正,注重參與

(六)、歸納小結,強化思想

(七)、佈置作業,引導預習

六:教學程序設計:

(一)、温故知新,激發情趣: 首先複習提問:有理數包括那些數?學生回答後讓大家討論:你能找出用刻度表示這些數的實例嗎?學生會舉出很多例子,但是由於温度計與數軸最為接近,它又是學生熟悉的帶刻度的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學中我將用它來抽象概括為數軸這一數學模型,於是讓學生觀察一組温度計,並提問:

(1)零上5°C用 5 表示。

(2)零下15°C 用 -15 表示。

(3)0°C 用 0 表示。 然後讓大家想一想:能否與温度計類似,在一條直線上畫上刻度,標出讀數,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正數、負數和0呢?答案是肯定的,從而引出課題:數軸。結合實例使學生以輕鬆愉快的心情進入了本節課的學習,也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實踐,同時對新知識的學習有了期待,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作了思想上的準備。

(二)、得出定義,揭示內涵: 教師設問:()到底什麼是數軸?如何畫數軸呢?

(1)畫直線,取原點(這裏説明在直線上任取一點作為原點,這點表示0,數軸畫成水平位置是為了讀、畫方便,同時也為了有美的感覺。)

(2)標正方向(這裏説明我們在水平位置的數軸上規定從原點向右為正方向是習慣與方便所作,由於我們只能畫出直線的一部分,因此標上箭頭指明正方向,並表示無限延伸。)

(3)選取單位長度,標數(這裏説明任選適當的長度作為單位長度,標數時從原點向右每隔一個單位長度取一點,依次表示1、2、3…負數反之。單位長度的長短,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但同一單位長度所表示的量要相同。) 由於畫數軸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教師板書這三個步驟,給學生以示範。 畫完數軸後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怎樣用數學語言來描述數軸?"(通過教師的親切的語言啟發學生,以培養師生間的默契) 通過討論由師生共同得到數軸的定義: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至此,我們將一個具體的事物"温度計"經過抽象而概括為一個數學概念"數軸",使學生初步體驗到一個從實踐到理論的認識過程。

(三)、手腦並用,深入理解:

1、讓學生討論:下列圖形哪些是數軸,哪些不是,為什麼? A、 B、 C、 D、 E、 F、 A、B、C三個圖形從數軸的三要素出發,D和F是學生可能出現的錯誤,給學生足夠的觀察、思考的時間然後展開充分的討論,教師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之中去接觸學生,認識學生,關注學生。

2、為進一步強化概念,在對數軸有了正確認識的基礎上,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畫一個數軸,(請同學畫在黑板上) 學生在畫數軸時教師巡視並予以個別指導,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畫完後教師給出評價,如"很好""很規範""老師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語言來激勵學生,以促進學生的發展;並強調: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是數軸的三要素,畫數軸時這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設計以上兩個練習,一個是動腦想,通過分析、判斷正誤來加深對正確概念的理解;一個是通過動手操作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四)、啟發誘導,初步運用: 有了數軸以後,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表示在數軸上,那麼反過來,數軸上的點是否只表示有理數呢?作為一個問題我讓學生去思考,為後面實數的學習埋下伏筆,這裏不再展開。 安排課本23頁的例1, 利用黑板上的例題圖形讓學生來操作,教師提出要求:

1、要把點標在線上

2、要把數標在點的上方 通過學生實際操作,可以加深對數軸的理解,進一步掌握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數的方法,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 當然,此題還可以再説出幾個有理數讓學生去標點,好讓更多的學生去展示自己,並進一步讓學生從中感受已知有理數能用數軸上的點表示,從而加深對數形結合思想的理解。

(五)、反饋矯正,注重參與: 為鞏固本節的教學重點讓學生獨立完成:

1、課本23頁練習1、2

2、課本23頁3題的(給全體學生以示範性讓一個同學板書) 為向學生進一步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讓學生討論:

3、數軸上的點P與表示有理數3的點A距離是2,

(1)試確定點P表示的有理數;

(2)將A向右移動2個單位到B點,點B表示的有理數是多少?

(3)再由B點向左移動9個單位到C點,則C點表示的有理數是多少? 先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得出結果,通過以上練習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達到靈活運用,形成一定的能力。

(六)、歸納小結,強化思想: 根據學生的特點,師生共同小結:

1、為了鞏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提問:你知道什麼是數軸嗎?你會畫數軸嗎?這節課你學會了用什麼來表示有理數?

2、數軸上,會不會有兩個點表示同一個有理數?會不會有一個點表示兩個不同的有理數? 讓學生牢固掌握一個有理數只對應數軸上的一個點,並能説出數軸上已知點所表示的有理數。

(七)、佈置作業,引導預習: 為面向全體學生,安排如下:

1、全體學生必做課本25頁1、2、3

2、最後佈置一個思考題: 與温度計類似,數軸上兩個不同的點所表示的兩個有理數大小關係如何? (來引導學生養成預習的學習習慣)

七:板書設計:(略)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來主動發現結論,實現師生互動,通過這樣的教學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我認識到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和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學習,才能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好教師。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設想,不足之處請老師們多多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