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實用的説課稿範文集錦九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42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説課稿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説課稿範文集錦九篇

説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小數加減混合運算》。我的説課流程是:説教材,説學情,説教學模式、説教學設計,説板書、説課堂評價。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是人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二個課時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四則運算、小數的意義、性質以及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這部分內容在生產和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掌握這部分知識對今後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這部分內容一個課時完成。因此,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掌握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進一步鞏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創設情景,根據中的信息提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獨立嘗試,探索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體會整數加減混合運算與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聯繫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在合作學習或自主探索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悦和學習的樂趣。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 體會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同樣適用於小數加減法,會運用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對小數加減法進行簡算。

2、難點? 體會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同樣適用於小數加減法,會運用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對小數加減法進行簡算。

(四)學具準備:教具、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數學知識和獲取知識的能力。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更好地突出重點,我準備採取以下教學法:談話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創設情境法和練習法。通過創設情境、獨立思考、組織交流、點撥釋疑、鞏固運用等程序展開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根據本課的要求,我準備了課件。

三、教學方法

我對本節課採用嘗試探索的教學方法。

1.遷移法。

由於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繫十分緊密,並且總是相互補充,彼此影響。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就可以運用遷移規律,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認舊引新。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完全可以從整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中進行遷移。這樣通過知識遷移,最後轉化為技能技巧,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2.發現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個“發現者”。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展開思維,發現方法,發現聯繫,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練習法。

練習可以促使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可以進行思維訓練,發展學生智力,還可以使教師及時獲得反饋信息,有效的調控教學過程。本課時的練習,是在例題教學後安排的,有針對小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進行的題組練習,變式計算練習及綜合性的應用題,通過一系列靈活多樣,一定題量的訓練,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小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提高其計算和靈活運用的能力。

四、教學設計

(一)鋪墊舊知,引入新課

我設計了口算、説説下列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簡便計算三種題目導入新課,這樣安排的目的是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

然後提問:我們已經學習了整數加減法混合運算,你認為整數加減法混合運算和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之間有聯繫嗎?有什麼樣的聯繫?

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教師不作評論)

教師:同學們發表了很多不同的看法,我們就一起來驗證一下。(板書課題:小數加減混合運算)(預設5分鐘)

【設計意圖】新課前讓學生對小數加減和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關係進行猜想,既抓住了本課的重點,同時很自然地讓學生去體會知識之間的聯繫。

(二)創設情境,發現問題

出示情境圖,師:從圖中你獲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麼問題?然後學生提問(對於學生提出的每個問題,教師作出適當評論。)

教師板書:一共花了多少錢?

【設計意圖】以學生自主探索為主,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發現規律,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三)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解決第一個問題:一共花了多少錢? 教師提出要求:用兩種方法解答。

小組討論,討論後學生嘗試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 教師巡視,個別指導。(5分鐘)

【設計意圖】充分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

(四)展示交流,內化提升

1、待大部分學生完成後,請兩名學生把自己的解答板演到黑板上。組織學生評價:

(1)教師概括:這兩種解答方法的意義不相同,第一種解法是用脱式計算。第二種解法是用豎式計算少

(2)你是按怎樣的順序計算的?

學生1: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學生2:數位對齊在進行計算

2、教師出示第二個問題:小林付給售貨員20元,應找回多少錢???

(1)要求學生先分步計算,再列綜合算式計算。 學生獨立嘗試在練習本上完成。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2)指名説算式,教師板書。學生討論交流。最後師生歸納: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加數的運算順序完全相同。

3、出示例題:7.65+3.72+6.35+6.28.?

(1)學生觀察,你發現這道題有什麼特點?可以簡算?為什麼? 引導學生觀察發現:7.65和6.35、3.72和6.28可以湊成整數。

(2)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教師巡視,如果發現有沒用簡便算法的學生,請他(她)上黑板板演出來。再請一名用簡便算法和學生黑板板演。

待大部分學生完成後,組織學生評價:這兩種算法哪一種簡便一些?為什麼?

(3)師:比較剛才兩個同學的計算結果,你有什麼發現。

學生:整數加減法的一些運算定律同樣適用於小數加減法。(12分鐘)

【設計意圖】以學生自主探索為主,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發現規律,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五)迴歸整理,拓展應用

6.85+4.9+6.07 62.15-8.62-14.7? 26.8+(5.36-3.95)

【設計意圖】通過“變式練習、開放練習”考察學生對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

(六)課堂總結

我用“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進行總結,然後學生交流,説説自己的收穫

五、教學反思

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評價作用,從內容理解、學習方法、學習感受多方面進行自評和互評。教師則主要從學生的自學態度、自學方法等方面予以評價。

通過師生評價,使學生對主題內容理解更深入、更系統。同時,教師針對學生交流反饋中暴露出來的共同疑惑,進行有效整合,通過“點撥昇華”過程的教學,使學生的認識和思維產生質的飛躍。

(一)活動過程的評價

本課的主要活動:小剛買書的事情,活動中主要採取教師參與到學生的小組活動中,在學生實踐過程中給予評價,比如教師在小組的數據記錄表格中及時評出優良。

(二)知識技能的評價

兩個練習都以生活中的問題為載體,注重知識的活學活用,教師評價時以學生回答問題的質量進行評價。

(三)情感態度的評價

主要評價學生參與小組活動的積極性,對數學學習興趣的評價,採取學生自評的方式及小組長把本節課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進行評價,督促學生課下積極預習,課上積極回答問題,通過外在的督促,引發內在的學習興趣。

六、説資源開發

課標中指出,要大力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讓學生獲得豐富的學習資源,這樣便於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結合本節課內容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開發。

1.文本資源

在備課時教師要充分運用教科書、教師用書、輔助材料等資源,研讀教學內容。本課教材也為課堂提供了形象直觀的情境圖,便於孩子們發現信息,展開討論。

2、信息技術資源

主要表現在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我認為多媒體教學不應該僅僅成為一種教學手段,而應該成為用於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情感,便於學生學習的一種工具,多媒體教學貫穿於整節課堂。

3.生活資源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有了如:“買書.找錢這樣的生活經驗,這都為本節課提供了生活資源。

4、課堂生成資源。

生成性資源是在教學過程中動態生成的,合理地利用生成性資源有利於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在小組討論,師生交流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新問題、新思路、新方法、新結果是本節課的生成性資源。

在練習時,學生的錯題資源也是本節課的生成性資源。課堂是一個不斷生成的教學,它更多地關注學生在課堂中個性化的生命活動。

以上是我説課的全部內容,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説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賈平凹的《風雨》。

首先,説一下教材分析

《風雨》這篇課文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新課程標準,確定教學目標為:

(1、知識和技巧目標:瞭解作者及作品,在閲讀中積累重點詞語和優美語句。

(2、過程和方法目標:把握內容,理解文章主旨,體會作者描寫景物的寫作技巧和生動形象的語言。

(3、思想感情和價值觀:培養關注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是體會作者描寫景物的技巧及生動形象的語言。(2是培養關注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是體會作者描寫景物的寫作技巧和生動形象的語言。

其次,我説一下教法學法:在教師有效的指導下,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抓住關鍵語句精讀課文,深入思索,反覆咀嚼,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最後説一下教學過程:

(一)、由(唐)李嶠的《風》導入新課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這首詩與《風雨》這篇課文類似,全篇寫風,但20個字沒有出現一個風字。

(二)、出示教學目標

(三)、檢查預習

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檢查預習也是督促學生的一個必要手段。

(四)、導學達標

1、瞭解作家作品:

2、初讀課文:明確本文通過對哪些事物的描寫來表現這狂風驟雨的?

3、精讀課文:明確課文寫“風”,看不見一個“風”字,卻寫出了狂風的肆虐;寫“雨”,不着一個“雨”字,卻為我們展現出了風雨夾擊的情景。明確作者主要運用側面描寫的手法來表現風雨,並大量運用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方法。結合課文內容,具體分析。

4、合作探究:設置三個問題,有人説結尾寫到大雨了,你贊同這種看法嗎?為什麼?讀課文最後一段,説説文章結尾的場景和情調與前面相比有什麼不同?作者寫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什麼?指導學生探究解決明確文章主旨。

説課稿 篇3

各位評委:

大家好!

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荀子的經典散文《勸學》。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幾個方面來談談我對這篇課文的理解及教學設想。懇請批評指正。

一、説教材

《勸學》是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基礎模塊)語文上冊第六單元裏的課文。這個單元是文言文單元。

《勸學》是《荀子》的開篇之作,主要論述了荀子對學習觀的理解。是一篇論述學習的意義、學習的作用和學習的態度及方法的散文。其中不少觀點對現代人、特別是對我們中職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義。比如學習要積累、學習要持之以恆、學習要用心、專一等觀點,都是我們中職生特別需要借鑑的東西。雖然這篇課文在第23課,但是我感覺完全可以把這篇課文放在開學之初來講,為的是讓同學們在進入職教中心的一開始便有一個明確的學習態度和強大的學習信心。

二、説教學目標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學生能夠閲讀淺易的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能夠疏理常見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的意義用法,並注重在實踐中舉一反三。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課文特點我從三個方面制定了本課的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掌握重點文言知識,積累文言詞彙。實詞如:“勸”、“中”、“就”、“假”、“絕”等,虛詞。如:“而”、“焉”、“以”、“其”、“之”等。

2、掌握比喻論證的方法。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閲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

2、掌握背誦的技巧。

(三)德育目標:

讓學生了解學習的意義、態度和方法,形成謙虛好學的風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説教學重點、難點

這篇文章氣象清新,膾炙人口,千古傳誦。全文短短290字,卻能表達出三層意思七個方面,具有很強的説服力。根據課文特徵以及教學目標,我確立了本文的重點難點:

1、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積累一定數量的實詞,瞭解文言實詞在演變過程中詞義擴大、引申、轉移、縮小四種現象,提高學生閲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比喻的`含義及其內在聯繫。

《勸學》是一篇文言文形式的説理性散文。以議論説理為主,學習這篇課文的過程中掌握好論證方法,是學習的難點。《勸學》的論證方法主要是比喻論證。所以我把理解比喻的含義及其內在聯繫確立為教學的難點。

四、説教法。

一年級的中職生通過國中的文言知識的學習和積累,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文言基礎,比如句式活用、通假字、古今異義等,所以設定在教法上採用以學生自讀和教師點撥相結合的方法突破重難點。具體如下:

1、誦讀法。

語文教學應特別重視整體教學,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要做到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誦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學生在不斷的誦讀中能夠初步整體感知課文,通過誦讀能夠增強語感,在不知不覺中就能夠掌握實詞以及句式的用法。

2、串講法:

文言文的學習,詞語句式是教學的重點,用串講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的含義,把握文章的論證。

3、點撥法與討論法相結合。

《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要求教師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彰顯職業特色,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根據學生為主體老師正確引導的原則,點撥法與討論法相結合,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推理能力,提高他們認識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會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探究拓展法。

設計一些探究性思考題目,如:“《勸學》到底勸人們學什麼?”“荀子在《勸學》中的勸勉,在哪些方面對我們仍有借鑑意義?”等等,訓練學生探究思維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五、説學法

由於中職語文對文言文的掌握程度的要求比國中要高、要深,所以這對於部分基礎比較差的學生來説可能就聽不懂、看不懂。這時候,學生只有從老師身上得到肯定,才能建立起自信心,才能調動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所以,在學生的學法上我設定:

1、讓學生在課前做好充分的課前預習。讓學生借鑑《中華好詩詞》對決形式,分組比賽,自定要求,實現輕鬆背誦。

2、創造更多的條件和機會,讓更多的學生髮表見解,並給予適當的肯定和鼓勵。

3、在老師指導下,對課文中的重點和難點提出疑問,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讓同學們在討論中得到提高,在討論中解決問題。

六、説教學過程。(共八步)

第一步:佈置課前預習與分組對決背誦。

包括作者出生年代、歷史地位,政治主張和文化成就等。

第二步:導入。

人們常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導入新課的開場白就顯得十分重要。好的導入語,能營造適宜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我設計的導語是:

有一句成語“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那麼你知道什麼是青?什麼是藍?青為什麼會勝於藍嗎?

用這個輕鬆活潑的問題引發今天的討論,這樣導入感覺很自然,讓課堂變得很輕鬆。

第三步:解題

1、“勸”的意思。勸勉、鼓勵、勉勵。

2、荀子簡介,簡單説説孔子和孟子的相關知識。

解題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更好的理解儒家思想的發展。

第四步:播放名家朗讀錄音,讓學生對照註釋,正字正音。指導學生反覆誦讀,使他們積極主動地進入到教學過程中來。

第五步:課文分析。(全文共分三段)

第一段。(學習的意義)

找出全文的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理解中心論點在全文中的作用。

找出五個比喻句,並分析其含義和內在聯繫。

第二段。(學習的作用)

讓學生找出這段中的五個比喻句,並分析其含義和內在聯繫。

第三段:(學習的方法和態度)

1、讓學生找出這段中的十個比喻句,並分析其含義和內在聯繫。

2、指出學習的方法和態度:積累、堅持、專心。

第六步:討論歸納論證方法。

提問:

1、文中主要運用了什麼樣的論證方法?

2、本文在設喻的運用上有哪些特點?請學生六人小組合作討論完成。

第七步:總結本課:

《勸學》以“勸”字統領全文,從學習的意義、學習的作用、學習的態度和方法三個角度説明了“學不可以已”的論點。學習之後,我們對荀子關於學習的論述有了更深的認識,希望大家能從中得到啟發。同時,這節課我們着重學習了比喻論證的方法和效果。希望同學們可以活學活用,把這一論證方法很好的利用起來。

第八步:佈置作業:

1、鞏固背誦全文。

2、“自擬學習格言”。然後用硬筆書法或毛筆書法的形式創作出來。然後在教室內張貼展示。引導學生對已學知識活學活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書寫能力。同時自擬格言也能起到自我鼓勵、自我監督的作用。

説課稿 篇4

親愛的領導、老師、同學們大家好,我今天的説課題目是《蘆花蕩》,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過程、説板書設計等五個方面來逐步梳理和闡釋我對本文的理解。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本單元以戰爭為主題。有的記敍正義戰爭的勝利,有的譴責非正義戰爭的殘酷,而在血與火的戰爭中,真善美與假惡醜,人類的意志力、智能、體能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現。通過本文的學習有利於提高同學們對戰爭的認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操以及熱愛和平的情感,使語文真正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能在快速閲讀課文過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在聽與説雙方互動過程中,增強知識點的刪選能力,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鍛練,思想認識得到提高。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默讀迅速抓住記敍要素,初步感知人物形象;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以及朗讀把握人物性格特點,揣摩景物描寫,品味語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提高同學們對戰爭的認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操以及熱愛和平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通過分析情節感知人物形象。

2.景物描寫及其作用。

教學難點:1.通過情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四)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主要引導學生在理清記敍要素基礎上把握情節,感知人物形象。

第二課時:複述,引導學生探究人物刻畫的方法,揣摩景物描寫。

二、説教法

教學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改變了過去單純的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變為師生互動式教學,本課堂上創設民主、平等、和諧、寬鬆的學習氛圍,加強與學生的合作。因此本節課以討論為主,在充分準備實物、圖片和各種有關資料的情況下,利用多媒體來組織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其主體作用。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宗旨,同時也是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所提倡的教學方法。正是在這樣的理論指導下,我制定了一下教學方法:

1.預習清障法:通過讓學生自主預習本文,使他們對本文有提前的大致的瞭解,進而提升課堂效率,減輕教師負擔。

2.討論點撥法:教師設計相關問題指導學生閲讀討論,在教師的點撥下,使學生感受文中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情境教學法:運用多媒體圖片和視頻等視覺效果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同學們融入其中,真正體會文中滲透的感情。

三、説學法

學習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通過觀察、資料分析等,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

四、説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 導入新課

導語設計:七十三年前一羣強盜闖入了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強盜們視中國人的生命如草芥,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於是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出現了一羣人,他們有一個同樣的名字:抗日軍人。

在美麗的白洋澱,有這樣一個乾瘦的老頭,年近六十,還在蘆花蕩中神出鬼沒,無數次通過鬼子的封鎖線,保證了葦塘中部隊的供給。他曾經手無寸鐵,獨自一人把十幾個鬼子打得頭破血流。到底是怎樣一位孤膽英雄,讓我們一起走進《蘆花蕩》。

(二)明確目標 檢查預習

(1)作者簡介

孫犁出生於1913年,原名孫樹勛。現代小説家、散文家,被譽為“荷花澱派”創始人。孫犁的作品以小説、散文集《白洋澱紀事》為其秀雅、雋永的創作風格的代表作

(2)疑難字詞

(3)初識白洋澱

展示一系列關於“華北明珠”白洋澱的圖片資料,讓同學們對故事發生的環境有所瞭解。

白洋澱是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於河北省中部。舊稱白羊澱,又稱西澱。澱上波光盪漾,蘆葦婆娑,荷香暗送,構成了一幅生態美景。素有華北明珠之稱、亦有“北國江南、北地西湖”之譽。

(三)整體感知,體味情感

讀文章,初步感受蘆花蕩。美麗的蘆花蕩裏生活着哪些人?發生了哪些事?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請同學們將自己對人、事情的感受説出來。如:人物: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英雄老頭/一對可愛而勇敢的姐妹/一羣愚蠢的鬼子兵事件:一次驚心動魄的護送/一場酣暢淋漓的復仇情感:一份深沉的愛國情/一份屈辱的亡國痛

(四)合作探究 感受傳奇

以小組為單位對以下問題進行討論:

(1)作者主要從哪些角度來刻畫這個傳奇的人物形象的?你覺得這個老頭可愛嗎?(重點探究老頭子的人物形象)

(2)課文中哪些內容表現了老頭子“過於自信和自尊”的性格?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重點探究老頭子的性格內涵)

(3)這篇小説怎樣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重點探究人物形象描寫藝術)

(五)展開想象 口語交流

(1)引導學生仔細揣摩體會老頭子因沒有圓滿完成任務而產生的心理,從文中找出描寫老頭子心理活動的一段話。

(2)在品讀中展開想象,假如自已是二菱,目睹老頭子的.英雄行為會有怎樣的心理活動?

(3)出示畫面,請同學給老頭和二菱配上獨白式的畫外音。

通過這樣的帶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場景,引起學生真正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

(六)小結存儲 體驗拓展

小結:在戰火紛飛的抗日戰爭時期,發生了許許多多的英雄故事,課文中的老頭子就是一個真實,可愛的老英雄,他以英勇的鬥志和非凡的智慧保衞了自己的家園,贏得了勝利。從他強烈的愛國熱情和老當益壯的氣概中,傳達出中國人民戰勝敵人的堅定信念和昂揚樂觀的鬥爭精神。他的行為告訴我們,英雄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就讓我們銘記那段歷史,銘記那些為了新中國的偉大事業不懈奮鬥的所有人!

(七)作業佈置 課外延伸

摘抄課文中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佳句。比較閲讀孫犁的另一篇小説名作《荷花澱》。

五、説板書設計

本節課我採用提綱式板書形式,這樣提綱挈領、層次分明,可以很好地説

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情節

護送→受傷→復仇

蘆花蕩——美

人物

立體美

真實美

環境

詩情畫意

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教材分析:

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知道一一對應,並且已經接觸過一些簡單的找規律的題,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學習本課後,學生能夠掌握一些簡單找規律的方法,為以後學習更為複雜的找規律做鋪墊。

教學目標:

結合上述教材分析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景,發現並理解一一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個數之間的關係,並能根據排列的特點,由一種物體的個數知道另一種物體的個數。

使學生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感悟一一對應的思想及其作用,並能用其解釋間隔排列物體的規律,發展分析、比較、綜合,概括的思維能力,以及探索規律、發現規律的能力。

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初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周圍的物體,用數學的思維去分析數學的現象。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我制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並發現間隔排列中物體個數的規律。

教學難點是:發現和概括規律。

二、説教法學法

本節課我將充分發揮教師作為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作用,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歸納發現規律,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深化規律的認識。

三、説教學過程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掌握本節課的重點,突破本節課的難點我設計了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我將分三個過程來闡述我的教學過程。

1.課前熱身、回顧一一對應

這一環節我設置了課前熱身,多媒體依次出示一副藍花和紅花散亂排列的圖和一副藍花和紅花一一對應的圖,讓男生和女生分別觀察幾秒,説説哪種花多。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回顧之前學習的一一對應,並感悟一一對應的作用。

2.探索規律

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小兔和蘑菇的.排列有什麼特點?並揭題:像這樣一個隔着一個的排列,叫做一一間隔排列。板書課題:間隔排列。

再讓學生找一找在這幅圖中是否還有一一間隔排列的物體。讓學生在觀察中瞭解間隔排列這一現象。

瞭解這一現象後再讓學生去進一步探索一一間隔的兩種物體數量之間的關係。

(1)首尾相同的兩個物體數量之間的關係

多媒體閃一下夾子、兔子、木樁。提問:你發現這樣的間隔排列還有什麼規律?引導學生説出這幾個間隔排列的首尾相同。板書:首尾相同。

接着讓學生將每種物體的數量填在表格中,讓學生探索得到首尾相同時,兩種物體數量相差1。

提問:為什麼每排兩種物體數量相差1呢?引導學生把一隻小兔和一個蘑菇看成一組,一組一組的圈一圈,讓學生觀察餘下的是什麼。讓學生用這樣的方法依次圈一圈手帕和夾子,木樁和籬笆。多媒體展示一一對應的方法。指出:像這樣,兩種物體一個對一個地觀察,是一一對應。(板書一一對應)利用一一對應的思想,我們可以發現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當兩端相同時,餘下的就是排在另一端的這個物體。所以排在兩端的這種物體就多1。板書(排在兩端的這種物體多1個)

(2)首尾不同的兩個物體數量之間的關係

多媒體出示兔子喜歡吃的蘿蔔青菜。提問:蘿蔔和青菜的數量相同嗎?你是怎麼看出來的?他們首尾的物體相同嗎?引導孩子根據一一對應的方法説出首尾不同,數量相同。板書:(首尾不同,數量相同)

3.創造規律

多媒體出示操作要求,讓學生先畫一畫,創造一組兩個物體間隔排列的圖形。再讓學生圈一圈,判斷兩種物體的數量是否相等?哪種物體多?最後展示學生作品,讓學生説一説你驗證了規律的哪些情況。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在初步發現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數量上的關係後,通過畫一畫,圈一圈、説一説,明白其中的原因,從而明確規律。

4.回顧反思

讓學生回顧探索和發現規律的過程,説説你的體會,有利於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

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食品袋上的祕密--本節課選自山東省省編教材(大班)主題七《大自然的禮物》主題下的的次主題《包裝袋上的標識》,整合了科學和健康兩大領域的內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應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要求引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和材料開展活動,發現物品和材料的多種特性和功能。食品是幼兒每天都接觸的,知道食品的食用安全是幼兒應具備的技能,此活動貼近幼兒生活,具有易於操作性且能豐富幼兒生活經驗。大班幼兒對周圍事物十分感興趣,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喜歡探索問題,但孩子有時會對事物認識不全面,缺乏科學性,本次活動在幼兒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大膽探索,培養幼兒發現問題並能對現象能進行客觀描述的能力。

2.目標分析

幼兒園科學教育要從孩子身邊取材,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的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食品是幼兒身邊最常見的,可以説他們每時每刻都在接觸,所以,知道並掌握食品袋上的日期標記也是他們應具備的技能。 大班幼兒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所以對食品包裝也有了一定的認識。本次活動通過尋找發現、觀察、討論、遊戲等方法激發幼兒探索食品袋上祕密的興趣,引導幼兒親自探索和發現而獲得有關經驗。因此,針對本班幼兒和幼兒科學教育的特點,我設計的本活動的教學目標是:

(1)知道食品袋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和質量合格標記及食品應保質期內食用;

(2)通過探索,發現食品包裝袋上的祕密,並能客觀描述自己的發現;

(3)培養幼兒的食品衞生安全意識。

3.重難點分析

本次活動的難點是:認識食品袋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和質量檢測合格標記。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知道食品超過保質期後就不能再食用,培養幼兒的食品衞生安全意識。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為了使活動順利開展,活動中引導幼兒看一看、比一比、説一説、想一想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使其中,我讓每位幼兒自己準備一個小包裝的食品、還有各種食品包裝廢舊物品、課件、圖片等,誘發幼兒學習的願望,從而達到培養幼兒理解教學內容的目的.形象思維是5至6歲兒童思維的主要方式,根據這一特點,我採用了討論法、情境教學法、演示教學法等方法,有目的、有意識地按認知,情感與行為培養相結合的原則和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出發,讓幼兒感知理解教學內容。

二、説教法

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原則。針對這次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和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在教學活動過程中運用了情境教學法、演示法等。

在教學過程中以情境教學法為主,我有目的地把幼兒引入到提前創設好的、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超市購物及幼兒吃了過期食品後肚子疼的情景中去,為學生的生動活動提供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孩子過去的情感體驗,使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去。

演示法是幫助幼兒更好操作的最直接的方法。活動過程中通過遊戲、講解、提問等方式,把食品展示給孩子看,引導他們發現並理解食品袋上的日期標記。本次活動中的演示法是我在前面找出並講解食品上的日期標記,讓幼兒對食品袋上的日期標記有全面的認識,在這一過程中,讓幼兒自備小包裝食品觀察並與同伴討論,使幼兒理解的更透徹。

此外,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還穿插運用提問、遊戲、討論等教學方法,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加豐富,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

三、説學法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為了讓幼兒對食品袋上的日期標記以及日期標記對人的重要性有更直觀、全面的認識,我採用了情境體驗法、遊戲體驗法、提問討論等方法,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遊戲的過程中瞭解和認識食品袋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

四、説教學準備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我做了以下準備:

知識準備:幼兒對於不同種類的食品有初步的認識,具備一定的計算能力。本活動的開展需要幼兒對於常見食品種類的相關經驗,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説困難不大,可以通過如常生活和教學中逐漸的豐富。另外,在保質期的認識上,需要孩子能夠在生產日期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計算,具備初步的數學計算能力,這個也屬於大班孩子應該達到的數學水平。

物質準備:每位幼兒自己準備一個小包裝的食品;各種廢舊食品包裝(易拉罐、牛奶盒、餅乾盒等),相關課件、圖片等。

五、説活動過程

綜上所述,我根據教學的流程:激發興趣--理解內容--活動結束--活動延伸,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激發興趣,導入情境部分主要目的是激發幼兒興趣,大約用時4-5分鐘;理解內容,瞭解食品袋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和質量檢測合格標記,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難點,大約用時10-12分鐘;活動延伸部分大約用時5-6分鐘;結束部分大約用時3-4分鐘。

説課稿 篇7

我今天要説的是《中國石拱橋》這課。我的説課分為六個部分:説教材分析、説學生、説教學目標、説教學方法、説教學步驟、説板書設計。

一、説教材:

《中國石拱橋》是一篇事物説明文,文章主要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及光輝成就。作者選取了“趙州橋”和“盧溝橋”這兩座我國石拱橋的傑出代表,着重説明我國石拱橋在設計、施工上的偉大創造和高超的技術水平,從而歌頌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偉大的創造力。從全文的結構來看,這篇文章採用了有總述有分説的方法:先概括説明石拱橋的外形、結構和功用;接着,用例證説明和特徵説明的方法,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分別説明它們的獨特構造和高度藝術水平;最後又綜述解放後我國橋樑事業,尤其是石拱橋的新發展。全文條分縷析,井然有序。這篇説明文綜合運用了多種説明方法,但主要運用的説明方法是舉例子和列數字。

二、説學生:

對於八年級的學生來説他們在經歷了國小六年和中學一年的莽撞之後,思想開始發展成熟,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成長。有些事情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成功的滿足,追求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這就造成他們在性格上既有活躍的一面,也有內斂的一面。因此,在教學中,我嘗試着用一套較寬鬆的教學方法,努力激發學生的興趣,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以飽滿的熱情全面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去。

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與能力目標:

①掌握課本中出現的生字詞及本課基本的文學常識。

②重點:引導學生把握石拱橋的特徵,品味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周密性。

③難點:分析作者在以趙州橋、盧溝橋為重點説明中國石拱橋時運用的説明方法並體會其好處。

2、德育目標:瞭解我國橋樑建設所取得的光輝成就,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和對聰明辛勤的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

四、説教學方法:

1、授之以“漁”,排除學習障礙。本篇文章作為八年級學生接觸説明文的首篇,一定要作好説明文入門的指導工作。因此在正式學習之前,應帶領學生再熟悉有關説明文的一些知識。

包括:

①説明文的三要素(説明對象、説明方法、説明順序)、②説明文的分類、(事理説明文、事物説明文、科學小品文)③説明文語言的特點(準確、周密)。④説明的方法(舉例子,列數據,打比方,下定義,作詮釋,分類別,作比較,摹狀貌,畫圖表,引資料)等。重點強調了閲讀和寫作説明文要抓住被説明事物的特徵即這一事物區別於其它事物的標誌。我認為這些知識對於學生來説就好像公式和定理一樣,有了它們學生在預習課文整體感知的過程中就如庖丁解牛,遊刃有餘了。在分析課文時重點以趙州橋為例,從説明方法、説明語言入手為學生做出範例;有關盧溝橋的部分讓學生推選代表上台講解。讓學生真正學會運用“公式”去分析問題。

2、針對難點,分組競賽,激發學習熱情。

將全班同學分成2組,一組同學尋找作者在説明趙州橋時運用的説明方法,另一組同學尋找作者在説明盧溝橋時運用的説明方法,並體會其運用的妙處,看哪組同學能夠找得全,説的好。這樣做可讓學生自讀自思,輔以教師的點撥引導,能夠化枯燥為生動,變死寂為靈動,提高説明文的課堂教學效率。引導學生自學,讓學生進入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培養自學能力。

3、歸類分析,誤讀比較,啟發思考,突破重點。

針對本科的教學重點(説明文語言的特點),設計採用歸類分析法和誤讀比較法進行分析:歸類分析法就是將本課出現的一些帶有表示估計、限制、程度詞語的句子歸納起來,讓學生通過歸類分析明確只有用最準確的語言對説明對象作精確的説明,才能使讀者對事物有明晰準確的印象(此環節的訓練題可以用多媒體投影展示,以增強直觀性)。誤讀比較法就是教師將選擇的一段課文原文進行改編,讓學生與原文進行比較閲讀,體會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五、説教學步驟

1、導入。同學們,生活中你見過橋嗎?他們是什麼樣子的?那位同學能到黑板上給我畫下來你印象當中的橋?(生到黑板畫橋,用多媒體圖片演示趙州橋由此引入本課)。

2、預習檢查:根據教學目標檢測學生對課文生字詞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對作家作品的認識。這一環節以學生自己講授為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適時點評,幫助學生理解記憶。(這一環節可用多媒體檢測)

3、課文導讀:(多媒體投影導讀目標,學生依照目標朗讀課文,討論作答)

(1)瞭解對象:説明了什麼事物?

(2)抓住特徵:説明的對象具有哪些特點?

(3)品味語言:語言有什麼特點?

通過朗讀訓練,結合導讀目標,學生能夠從整體上把握説明對象的特徵,初步領會説明文文體的特點。

4、合作探究:

(1)中國石拱橋的總的特點是什麼?

(2)中國石拱橋有很多,文章為什麼只選取趙州橋和盧溝橋作為重點説明的例子?作者分別從那些方面為我們這兩座橋?運用了哪些説明方法?主要運用的説明方法有哪些?(舉例子、列數字)通過小組討論,合作學習,常用的説明方法學生都能找的差不多,但是“摹狀貌”的説明方法學生是第一次接觸所以找不到,在這裏需要教師強調。本課設定強化訓練的主要説明方法是舉例子和列數字,針對這個重點設計了以下練習題進行鞏固(投影展示)找出本文中用舉例子和列數字説明方法的句子都有哪些?(這裏設計的題目比較簡單,目的是讓全體同學都掌握這兩種説明方法)

(3)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介紹趙州橋的?

(4)根據課文,概括趙州橋的四個特點。

(5)畫出趙州橋德平面示意圖,並標註各部分數據。

(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四人一小組討論完成以上問題。討論的方法可以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教師多媒體投影明確板書:

石拱橋{形式優美}——中國石拱橋{趙州橋}(單拱)

{結構堅固}{盧溝橋}(聯拱)

{歷史悠久}

5、自由探討:

(1)根據分析趙州橋的'方法小組互助分析作者是怎樣介紹盧溝橋的?運用了哪些説明方法説明盧溝橋的特點?作者還寫到了解放後的橋,這樣寫的目的何在?

(2)在介紹盧溝橋的時候能不能把這部分去掉換成課文後面陳壽儒寫的《夜宿盧溝》為什麼?(通過自由探討環節可以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説明對象,掌握説明方法,理解説明文語言的準確、周密性。區別説明文和描寫性記敍文。)

6、《中國石拱橋》的語言特點還在於使用了一些語意模糊、不確定的詞語進行説明,以使説明更切合實際。請從下面的練習中感悟這種模糊説明的藝術。投影展示練習題:體會下邊幾句話中加點詞語的作用,把它們分別歸類到後面的表格裏。學生完成表格,並小組討論,分析體會

(上述語言分析的歸類訓練,可採用學生分組討論的形式。這樣有利於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評論與爭辯能力。通過討論,使學生在學習中相互合作,敢於質疑,不斷提高思維能力,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同時這項訓練也是對學生學過的詞類知識的複習鞏固。)

7、《中國石拱橋》語言的準確性,不僅體現在使用了一些恰當的模糊語,而且體現在準確地運用一些動詞、形容詞等作簡潔確切地説明。這些詞既不是生字,也不是難詞,你是否發現了這一點呢?通過下面的練習,你能體會到什麼呢?下文節選的是課文的第3節,教師朗讀時,要求學生認真聽,並記下老師讀錯的地方(文中黑體的詞有意不讀;需要故意讀錯的詞,在該詞後的括號內表明)學生聽完以後,對照課文再自讀,小組分析討論,派代表發言,(這些詞的含義和區別均可讓學生討論發言,以領會課文用詞的準確和簡明。對於省略不讀的詞,也可放手讓學生辨析,講用與不用的差別及不用可能會引起的歧義。有意誤讀,會成功地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熱烈的討論,這既是一種語言聽説活動,同時又對學生進行了一次語言思維訓練,較形象深刻地體會説明語言的準確性。)

8、拓展延伸:(綜合學習實踐活動)請同學們根據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自己設計製作一座橋樑,畫出示意圖,並寫出簡要的介紹。

這一環節的安排不僅起到複習所學內容的作用,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訓練了學生説明文的寫作。

六、説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的功能是簡要而全面的概括教學內容。)

石拱橋特點:{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

{趙州橋}(單拱)

中國石拱橋:{盧溝橋}(聯拱)

解放後:{長虹大橋}飛躍發展

{雙曲大橋}

説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

《新集體 新面貌》是魯教版七年級思想品德第二單元第三課第二框題。升 入國中,學生變化最大的生活領域就是學校生活,學習的環境、學習的任務都有了變化,而對於未成年人來説,學校生活是他們主要的生活空間。這個空間的生活將 是影響他們一生的開始。所以,調整好心態,適應新的生活,成為對他們影響深遠的問題。而引導學生積極面對新的環境,以愉快的心情接納新的集體,新的老師和 同學,更好地適應中學的學習生活,是本課設計的意圖所在。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瞭解良好的班集體是我們成長的樂園;自覺維護集體榮譽和利益,融入新的集體

過程與方法:增強學生自我管理、自我調試、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新的集體,自覺融入新集體,以儘快適應新的學習生活。

教學重難點:

重點: 良好班集體對於個人成長的作用

難點: 融入新的班集體

二、教法

新課程的教學觀認為,教學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交往互動是教學的本質。考慮到我校七年級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認知水平,基於本框體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在本框的講授中我主要採用講授法,討論法和談話法的教學方法:

三、學法

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用了以下方法:

1、情境探究法:學生入情入境,主動思考,積極參與,自主探究。在探究過程中,結合本課教材的要求,通過分析整理材料,把觀點與材料有機統一起來。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得出有關知識點。

2、 合作探究法:學生彼此探討、質疑、交流,互評互議,和諧互動,共同發展。

3、自主學習法:獨立思考,張揚個性,自我感悟,自我肯定,自我完善。

四、教學過程

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教學的需要,我選擇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這種教學手段的使用可以充分利用課堂內外的教學資源,給學生多種感官刺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教育教學效果。

談話導入:

1、同學們進入國中,組成七(11)班這個新的集體,我相信同學們都想把咱班建設成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都想以嶄新的面貌融入這個大家庭中。大家一定很想知道怎樣做才能更快更好地融入班集體吧?今天我們學習第三課的第二節:《新集體 新面貌》。

2、出示課題:《新集體 新面貌》

新授:

(一) 集體是我們成長的樂園

1、暢所欲言:

同學們國小是生活在不同的班級中,你認為哪個班最好?理由是什麼?它對你的成長起到什麼作用?

2、活學活用:

課件出示小故事:天鵝、大蝦和梭魚

思考:它們的車子為什麼動不了?

3、感悟真諦:

課件出示故事:小水珠的.故事

思考:小水珠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4、議一議:良好的班集體對個人成長有什麼意義?

5、討論:你覺得自己應該怎樣融入新的班集體呢?

6、課件出示圖片

議一議:在新的集體生活中,上述同學的言行合適嗎?

7、金點子:怎樣融入新的班集體?

8、自我反思:

在新的班集體中,自己和同學的關係怎樣?如果能盡力做到以下這些,一定會對建立良好的同學關係有所幫助。(出示課件)

9、事例分析

小結

板書設計

新集體 新面貌

良好班集體的特徵

良好班集體的作用

融入新的班集體

總之,我從學生的學情、感情、思維特點、心理特點出發,設計了本課內容,力圖創設一種民主和諧、合作探究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自主發展,自我調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方式,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説課稿 篇9

一、説教材

《我選我》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六課,這篇課文主要寫了王寧小朋友自己選自己當勞動委員,説明了一個人要自信,要敢於表現自己

我選我,這是多麼簡單的三個字但是,説出這句話,是需要勇氣的,特別是國小生我選我的意義,遠遠超出了選勞動委員這件事本身

對這件事,同學們有個認識過程大家都愣住了,就説明了這一點但從教室裏響起的一片掌聲中,可以看出大家對王寧此舉的認同和擁護我選我,體現了王寧真心誠意地為同學服務,因而受到大家的擁戴

結合本課的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理解體會我選我的理由

4、對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適當的方式展示和表現自我;懂得應當為人民服務

這一課時的重點是掌握生字詞,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為了體現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這節課我準備了課件、生字卡片等來增強教學效果

二、説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講授法,點撥法講授法教師可以系統的傳授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朗讀法和遊戲法,讓學生養成良好閲讀習慣

三、説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準備按以下四個環節展開

環節一是談話導入

揭題質疑我設計的導語是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展開,即我們班上選班幹部了嗎?班長是誰?喜歡他嗎?為什麼?我根據學生的回答導入新課,並板書課題接着質疑:大家看了課題,你們想知道什麼?學生就紛紛發表意見

然後讓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環節二是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首先是讓同學們自讀課文(讀前給自己提出朗讀要求),讀書中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或問同學,其次是出示課件,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情況,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認讀生字詞(自由讀、開火車讀、同桌互助讀、去音節讀)接着為了讓學生進一步地加深對生字詞的認識,我採用遊戲法、認讀詞語卡、分小組討論交流好的識記生字方法多種形式認讀這為學生閲讀文本掃清了障礙,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徵最後讓學生帶着以下問題再讀課文:1、我是誰?2、他選自己做什麼?3、他為什麼要選自己?

環節三是理解課文,朗讀感悟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理解課文內容,突破教學難點本環節我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王寧為什麼會選自己當勞動委員呢?課文有是怎樣寫的?接着啟發學生讀課文並在文中找出有關寫王寧選自己當勞動委員的句子多讀讀之後重點圍繞學生畫出的語句來理解體會課文(重點句:

1、選誰呢?教室裏靜悄悄的,大家都在想

2、突然,王寧站起來説:我選我

3、大家都愣住了

4、王寧説: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他愛勞動,愛集體我要像他一樣熱愛勞動,關心集體)最後一段的學習我主要抓住詞語掌聲引導學生理解同學們對王寧這一舉動的支持與擁戴在此基礎上我又提出問題:你喜歡王寧嗎?為什麼?引導學生了解説出我選我這句話時的勇氣,教育學生要有自信與勇氣

環節四是分角色朗讀課文

環節五是指導寫生字

在指導寫字環節中我先安排學生多種方法認讀,及時糾正讀音,接着讓學生説説難寫的字或容易寫錯的字,然後重點指導寫教字,最後學生描紅臨寫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三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説明,我的説課到此結束,盼各位評委老師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