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心得體會

也談敬業與謀生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63W

教師是一種社會職業,它可以是一些人所熱愛的事業,也可以是一些人視為謀生的手段。作為教師本身,要辯證地看待教師職業問題。

也談敬業與謀生

鄧小平同志強調:人民教師是培養革命後代的園丁。他們的創造性勞動應當受到黨和人民的尊重。這對於保護教學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保持高效的創造力和科研競爭的意義是深遠的。我們不應當脱離教師的職業和從事這一光榮職業者生活的幸福去片面地理解師德。一方面我們作為教師一定要敬業愛業,要堅守和弘揚無私的奉獻精神。另一方面作為一個普通勞動者,教師只是社會的一個職業羣體,帶有不可避免的謀生色彩,教師應當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關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師的人格是進行教育的基石。”江澤民同志在《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中指出:“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教師不可無師德,因為教師是學生的榜樣,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特別是對正在成長中的孩子,教師的影響無疑是巨大而深遠的。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家烏申斯基也曾説:“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學生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無可替代的最有用的陽光。”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師的職業道德不僅是個人意義上的品德問題,而且富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它關係到千百萬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關係於祖國的未來。所以教師要敬業愛崗,應當在完成崇高使命的愉悦中昇華道德;教師也應當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自覺意識,作積極師德的踐行者。教書育人是莊嚴神聖的事業,只有形成科學求實嚴謹的教風,才能以科學的知識武裝學生、以科學的精神感召學生、以科學的方法啟迪學生。教師要熱愛學生,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去關心他們的成長,才能去教書育人,才能尊重學生人格,引導學生成才。從這個角度講,教師必須敬業、樂業、精業。

從另一個層面看,教師的工作責任重大而又及其艱辛。之所以説責任重大,是由於教師肩負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責任;之所以説艱苦,是由於教師工作條件艱苦,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教師的社會地位、物資待遇較低,甚至處於相對清貧的地位。在此情況下,教師這個職業又不可避免的體現出帶有謀生的功能。長期以來,人們把教師看成用燃燒着的生命之光為別人帶來光明的蠟燭,教師在照亮別人的時候卻毀滅自己。這樣的比喻也許讚頌了教師職業“無私奉獻”的品格。但卻是片面且消極的。一方面,它把充滿創造性的教學活動理解為被動的知識輸出,似乎教師將自己身上橫溢的才華無私地轉移到學生身上就是職業內涵的全部,結果失去創造性的教學變成了低層次的重複的簡單勞作,它不僅可能銷鎔教學生活原本的別開生面和新鮮光彩,使之失去應有的新意和情趣,而且可能消磨教師的生命感受、生命活力,與其説這是“讚頌”不如説是“貶低”。另一方面,它把學生成才與教師發展對立起來,似乎教師命中註定就只能在飄灑的粉筆灰中自我淹沒,然而,“假如把犧牲性的行為看成是隻對別人有意義而對自己毫無意義的行為,這恰恰意味着自己只不過是一件工具而不是一個顯示着人的價值的人,如果一個人自身是無價值的,那麼他所做的犧牲也就成為無道德價值的貢獻。”因此,甘當蠟燭,為他人犧牲的“蠟燭觀”雖然崇高卻未免悲觀而淒涼,它不僅沒有給教師帶來振奮和激勵,倒常常使教師產生一種委屈和吃虧的體驗。忽略了教師作為“人”存在的基礎。所以蠟燭無私奉獻説有悖於人性發展,在這種壓抑的氣氛中,“樂教”難以體現,“苦教”卻實實在在。

但是又不能把教師職業僅僅當成謀生的手段,如此對學生的責任心就顯得蒼白無力。當愛被功利化後,它就不再至善至美。缺乏為教育事業鞠躬盡瘁的“勤勞”,教育的效果和功能將大打折扣。教師從事的是百年大計的神聖事業,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關係到國家的興亡、民族的強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理當從這個高度來加強自我約束,以事業為重,以民族利益為重,恪守職業道德,全面提高個人素質和修養。同時力爭實現讓敬業愛崗成為教師內在約束的一種自律行為。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極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因此對教師而言敬業顯得格外重要。教師在傳授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應堅持為人師表,行為規範,從理論和實踐層面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行為指導,用自己豐富的學識、特有的人格魅力、深邃的人生思考,影響學生,感染學生,教育學生,進而全面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我們認為,教師職業不是讓教師變得平庸的崗位,教師職業是充滿創造性和智慧挑戰的職業,教師職業是可以讓學生成長成才的職業,也是可以讓教師自己有所作為、“成名成家”的職業。教書既是育人又是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