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經典詩詞 > 詩經名句

《詩經》的讀後感(15篇)

欄目: 詩經名句 / 發佈於: / 人氣:2.21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領悟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詩經》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詩經》的讀後感(15篇)

《詩經》的讀後感1

在《詩經》《楚辭》這兩大中國文學的發端鼻祖中,我們很少看到後世詩人們最常愛的花,而只是草木。自由生長的草木猶如大地伸出的觸角,曲折蜿蜒,綿延不息。歌之詠之如同古人自然的生活。《楚辭》是士大夫所作,詠物言志寄託情懷,他們不需親自下田,只把農人採摘下來的香草製成的香囊配帶在身上,香草美人喻君子,雜草惡木似小人,但詞意深奧,如果破不了文字障,詩人的內心很難親近。相比之下,《詩經》中的草木要來得自然生動得多,勞作中的人們身邊有什麼就唱什麼。草木在這裏更多地被真實地還原,自然地詠唱。

“何草不黃,何日不行!何人不將,經營四方。”什麼草兒不枯萎,哪兒有一天不奔波。這是《小雅》的最後一篇。憂中有了憤,堪堪亂世,人不如草木。草木還有春來發新伢的機會,我離開家鄉離開你,卻可能再也不能回來。生長在《詩經》中的草,因了我們想象的泉水不停地灌溉,在書本的字裏行間伸展出每一個葉片,鬱鬱葱葱,蔓延過我們荒蕪的心田,為我們充當最恰當的精神食糧。

《詩經》的讀後感2

《詩經》是一本非常好的書,其中有很多的片段值得我們去思考,今天我讀了詩經中的《蜉蝣》有很多感慨想抒發。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蜉蝣是一種很小的昆蟲,他的生命非常短暫,通常只有幾個小時到一週,一般情況下都是朝生暮死。他們在空中飄舞時,姿態優美動人,死後墜落地面,死後墜落地面能積一厚層。因而,這個小東西的死會引人矚目。

讀完這段以後我覺得雖然這首詩很短,但是可以引發我們的思考。相比蜉蝣我們的一生是漫長的,我們的一生往往有幾十年。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的生命其實也是短暫的,我們也會經歷死亡。在歷史中,我們也許就像蜉蝣一樣短暫。蜉蝣有着美麗外觀,卻抵不過時間的煎熬,我們應該怎樣獨孤我們的一生呢。

阮籍在《詠懷詩》説:“生命幾何時,慷慨各努力。”但這也就是世界的基本面目。

保爾·柯察金:“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它,給予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説:我已經把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這個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了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我們現在雖然沒有那麼大的理想和報負。但是在這篇短短的《蜉蝣》裏我學到了,我們的人生不能虛度光陰。我們應該把有限的生命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去。

《詩經》的讀後感3

最近經歷了不少事情,收穫就是懂得了自己平時所學的文化知識是有用的。在沒有認識他們之前,自己以為懂得的文化在同年齡段裏的是多的了,見了平輩中的高人,才真正體會<莊子,秋水>“望洋興歎”的典故。有點浮躁的心有重新平靜下來,從重讀古籍開始。

今天在朋友這裏瀏覽了<詩經>,原本不知道詩經總共有多少首。牡丹亭。春香鬧學中腐儒陳最良説過“<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泛讀後,找到了幾篇自己最喜歡的。

考盤在澗,碩人之寬。獨寐寤言,永矢弗諼。

大體意思是:木屋建好在山澗旁,隱士的胸襟多麼寬廣啊!一個人獨自快樂的睡下,夢裏説話都快樂無比,這樣的生活一定要矢志不移地繼續下去。

這首較早的隱逸詩中,不但有隱士的居住環境,更描寫了隱士豁達的隱逸心態。此種生活方式自此就為歷代隱退文人所推崇。以前逛網師園,小山叢桂軒旁邊的小溪駁岸石頭上就能看到“盤澗”兩個字,如今才解其中味道。也許自己也只能心裏想望此種悠閒生活了!

《詩經》的讀後感4

《氓》是我高中時所學的一首詩,由於當時對背景知識知之甚少,即便學完了《氓》,我也並無太多感觸。但是瞭解了此詩成詩的背景之後,我卻深覺此詩寓意深刻,即便是在三千年後的當代中國,仍然適用。

“什麼是喜歡?旺盛分泌的多巴胺,期限,三十個月”。《氓》中所描述的女主角,因為愛情,不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顧周代的法律,毅然與所謂的戀人出奔,最後被冷遇、被拋棄,只能長歎“淇則有岸,隰則有泮”。而如今,微博上諷刺渣男的文章多不勝數,關於未婚媽媽的報道也不少見,和《氓》這一篇講述的這個因為所謂的愛情被衝昏頭腦的故事何其相似!此時熾熱的美好的的愛情真的可以長久嗎?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中有一句話:“任何一樣東西,你渴望擁有它,他就盛開。一旦你擁有它,它就凋謝。”不管愛情能否長久,但我相信在説出愛的那一刻,真正有愛存在過。正在愛,正在被愛着的人吶,我希望你擁有他(她),並且珍惜他(她)。

培根在《論求知》中説:“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讀《詩經》,感受先秦時代人文之美,不亦樂乎?“浮生哪的常無事,願讀人間未讀書”。

《詩經》的讀後感5

小雅·苑柳

有苑者柳,不尚息蔫。上帝甚蹈,無自匿焉。俾予靖之,後予極焉。有苑者柳,不尚愒qi(休息)焉,上帝甚蹈,無自瘵zhai(病)焉。俾予靖之,後予邁焉。

有鳥高飛,亦傅於天。彼人之心,於何其臻。遏予靖之,居以兇矜。這是一首表達了憤懣的詩歌,詩歌作者控訴了一起同生共死的打天下後謀求權威後的人反覆無常的性情。

讓他琢磨不透而又深感恐懼的心情,茂密的柳樹在水塘邊鬱鬱葱葱,綠茵喜人,但是如果行人想要去依附着去休息,去躲個蔭涼,去享受下詩情畫意,説不定就會被雷劈,也會被樹上的蟲子所侵擾,被樹枝所傷害。

不要被“大樹底下好乘涼“所幻想,大樹的偉岸是它自己的事情,與你無關。如果想到大樹底下去乘涼,不如自己變成大樹。

基於這樣的想法,他看着昔日一起奮鬥的夥伴坐在高位上,但是對於他而言是咫尺天涯的無法逾越的鴻溝和距離。

因此他發出了鳥兒也有依附於天的時候,為什麼讓他參與國家要務的管理設計,但是去無人可以商榷和依附的哀鳴。內心翻江倒海的可見一斑。

其實,他誤會了上層人物,任何一個人經過千難萬險後達到某個位置,勢必會成為驚弓之鳥,對任何人都是防範心態,因為被設計,被陷害的日子他們經歷太多了。因此對於旁人的不信任就成了他們的常態。

《詩經》的讀後感6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這三個古國的文明早已衰落並消失,只有古中國的文明保留了下來,並得到了發展,在經過長期的歷史積後澱形成了今天的中華文化,因此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在這無邊的中華文化大海中,有一顆金子之重在閃閃發光,不曾黯淡,那就是——《詩經》。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經總集。現存的《詩經》共收錄詩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都春秋中葉共500餘年的名歌和朝廟樂章,傳統上分為風、雅、頌三類。西周到春秋中葉的民風較為開放,人們一般都用詩歌直白的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情感,因此從《詩經》中可以窺得當時的民風民情。其中最為人們所喜歡的是他的愛情詩。

《關雎》是為人們所主旨的一首詩,“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好的女子是青年的好妻子,為此青年“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結果“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輾轉反側”。這首是描述了一個男子為追求心愛美好的女子使勁渾身解數,表達了男女之間最為純潔的愛情。類似表達純潔愛情的詩歌還有《靜女》、《木瓜》等,當然愛情不都是美好的,因此也有《氓》這類的怨婦詩。

《詩經》的讀後感7

這是一首女子被拋棄後訴説苦怨的詩。

通過豐富的意象,這位女子將整個事件的始末為我們娓娓道來:她的丈夫要娶新婦了,對她大發雷霆,她怨他沒有遵守曾經同生共死的山盟海誓,默默然一個人離開了家門。

但此時此刻,這位女子並沒有任憑一槍怨懟氾濫,也沒有憤怒,沒有哭鬧。她的感情是隱忍的,化作委婉訴説和感化規勸。或許正映襯了她所反覆強調的女子的德行吧。

人説夫妻能共甘苦,未必能同富貴。她回憶曾經貧窮的日子裏自己如何辛勞操持,而今天丈夫有了富餘的生活,就喜新厭舊,想拋棄糟糠之妻了。

這樣的事情,自古而今,兩三千年來似乎已經司空見慣。我覺得,從詩中可以學的是她的自重和優雅,並不必要用哭鬧和激憤來結束一段關係;從今日的視角而言,女人更要具備一份自尊和獨立,畢竟韶華易逝,青春難再,與其被生活折磨成了黃臉婆的時候,指責男人食言違誓,喜新厭舊,不如把握住自己人生的各個階段,無論在什麼樣的年齡、什麼樣的境遇都能有自己的魅力。

《詩經》的讀後感8

打開《詩經》,隨便一篇就是風景。華麗的辭藻下藴含的是最樸素的願望和最真摯的感情,讓人身臨其境。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微我無酒,以敖以遊。”人前一杯酒,各自説説笑語;人後一片海,獨自翻翻夜晚。江面之上,泛起孤舟,孑然一身,灰暗天色之下好像世間只留下我一人。那是漫天煙火下的悲歡離別,那時一個人孤獨且驕傲的旅途。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故事的開頭總是這樣,芳心暗許,猝不及防。我對月色之下的佳人一見鍾情,但似乎從頭到尾都只是一個人的愛情。自以為美滿的開頭都有不盡人意的結局。故事的結局總是這樣,花開兩朵,天各一方。

《詩經》寫述的是最美好的相遇、最悲傷的結局、最孤獨的旅途和最灑脱的人生。我們中的每個人,浮世千萬裏,蒼穹無數星,全部都要看過去。

願你到達期盼的生活。想看的花都有人種,想喝的就酒有人釀,想穿的衣服都裁剪剛好,想聽的歌時光為你唱很久。

《詩經》的讀後感9

與時下的國學熱無關,我小時侯是最頭疼上古文課的。我討厭老師枯燥的,討厭那些聽不懂的文言文,討厭岳陽樓記,心理很強,老師越是我我就乾脆不背,讓老師轟出教室。我喜歡詩,但是我不喜歡的是。

人到中年,反倒開始閲讀自己從前很厭煩甚至的作品了,我清楚的記得自己當年是怎樣的因為厭煩而學習這些古典作品。我是怎樣喜歡詩經的呢?原因很古怪,不是因為百家講壇,也不是跟風,更不是象我的大多數同學那樣只是為了完成作業,而是在我離開學校很多年以後,自己有幸來到了詩經中那些作品產生的地方,真正的在那裏住了一些時日,才真正的體會到了古典作品的可愛。中原,我的故鄉。在所有自己閲讀過的古典作品中,我最愛的是這一部。原因是這本書裏有後來的中國文學作品中失去的淳樸與自然,與鄉土和的聯繫,也象很多年輕讀者喜歡的那樣,裏面有愛情的美妙詩篇,這些風裏的詩歌,比雅與頌更多的具有人性的美與真,詩經與離騷的區別就是與士大夫階層的區別。

詩經裏也有對現實的不滿與揭露,但那是淳樸的,真摯的,發自內心的悲傷,而不是離騷中高高在上的哀民生。

《詩經》的讀後感10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從小便朗朗上口的詩經,為我的童年增添了一點又一點爛漫温馨的色彩。

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似是目睹了女子在城牆邊守望,日復一日,落花飄零,卻終是等不到心上人的到來,一次又一次的尋找藉口,企圖再給自己一些希望,。品“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起初想着,這是怎樣的深情綿綿,愛之入骨,才能許下終生的諾言,後來才明白,這是兄弟間永不改變的仗義,在最危難的時刻,定下一句永不分離的約定。

一直認為《詩經》就是關於愛情的詩歌,其實不然,世間情有萬種,每一種都是牽絆在心頭,無法替代的情愫。一句很短,卻是暖入心間的畫,是那逝水額,浮生於繾綣,是窗邊的一縷微風,舒捲起不知幾時散落在天邊的雲彩,是那渭水河畔,你翩翩白衣,回眸淺笑的温柔。《詩經》對我來説就是美的代名詞,用心去感受,用靈去描摹。秋日的午後是一年中最令我沉淪的時光,那時,你總能見到《詩經》中東邊的漁舟燈火,西邊的坎兒井流,梨園裏小童咿呀唱着,纖音入雲。或是在天邊,或是在夢裏。

《詩經》的`讀後感11

我念你,不論親情愛情友情,千年萬年,綿延婉轉;睍睆黃鳥,劬勞之恩;子衿子佩,愛之既深;同裳同袍,與子偕行。

靜靜讀《詩經》,在那裏,我發現了淳樸,真摯,珍貴的情。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黃鳥鳴叫,清脆動人,惹人憐愛。但也無法安慰母親辛苦的心,從我呱呱墜地,母親就無比勞累。待我長大懂事,我自責兒時的調皮,我迫切地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親情如此珍貴,如今少年,叛逆的我們,請放下心中的焦慮煩惱,感受母親的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子衿子佩,也令她深陷其中。在原地等你,不斷揉搓衣袖,不斷撫摸你贈的玉佩,抬頭不見你的身影,眼裏滿是愁哀。穿越千年的愛情,也能悸動人心。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裳。”英勇無畏的氣概下,戰士們如兄弟一般團結一致,“同裳同袍”,手握刃劍,奮勇前行至那焰火籠罩的戰場。兄弟般情意的戰士們,如今讀來也是激情澎湃。

真摯的“情”不論在古代還是如今,都會直戳人心。《詩經》中穿越千年的情,不假,不華,不忘。

《詩經》的讀後感12

《采薇》表現了將徵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並將這種感情放在對景物的描寫及對軍旅生活的述説中表現。

《小雅·采薇》是出自《詩經·小雅·鹿鳴之什》,為先秦時代的華夏族詩歌。全詩六章,每章八句。是一首戎卒返鄉詩。詩歌表現了將徵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並將這種感情放在對景物的描寫及對軍旅生活的述説中表現。

一般國小的話只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全詩六節(每八句為一節),模仿一個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興,前五節着重寫戍邊征戰生活的艱苦、強烈的思鄉情緒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從中透露出士兵既有禦敵勝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戰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緒;第六節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結束全詩,感人至深。

此詩運用了重疊的句式與比興的手法,集中體現了《詩經》的藝術特色。末章頭四句,抒寫當年出征和此日生還這兩種特定時刻的景物和情懷,言淺意深,情景交融,歷來被認為是《詩經》中有名的詩句之一。 《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後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

《詩經》的讀後感13

這是一首出嫁的衞國貴族女子思歸不得的詩歌。

首章從河流起興。這裏的泉水,是一個專屬名詞,專指一條叫“泉水”的河流。它是淇水的支流,而衞國的國都就在淇水之畔。所以她以泉水匯聚到淇水來起興,表達它這個嫁到外地的女兒,盼望回到故鄉衞國的心情。

第二章是回憶當年出嫁時候的情形,如何與父母親戚依依不捨。第三章寫的是歸寧的情形,如何重新裝飾她出嫁時乘來的馬車,要告別婆家回孃家了。

最末章把這種思歸故鄉的心情提升到了憂愁家國的高度。一句“思須與漕”,點明瞭她為何而歎息憂愁。學者認為,“須”即是“沫”,這是商王朝的舊都(也就是商紂王的朝歌),也是衞國始封之地。衞國是周王朝在原來商朝的國都地區建立的諸侯國,以之來控制、監視殷商遺民的。後來衞國國都幾次遷移。到了春秋時期,河北的狄族勢力猖獗,常常入侵周王朝的諸侯國,衞國一度被滅國,在齊國的扶持之下才南遷到了“漕”地,建立了新的都城。

這句“思須與漕”,把衞國立國之初的興盛和現在國破家亡的衰落進行了強烈的對比,於是她思歸故國就不再侷限於兒女情長的層次了,突出了亂世之中,國家命運和個人的命運都如浮萍一般朝不保夕,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這種有家不能回的蒼涼之感才顯得尤為沉重。

《詩經》的讀後感14

《詩經》是我國古代五經之一。其中它按音樂劃分為三個類別:風、雅、頌。而我最喜歡的一篇莫過於十五《國風》中的《蒹葭》。

《蒹葭》一詩雖然看似平常,宛如於《詩經》中三種表現手法中的“賦”(平鋪直敍),但如果細細品讀,會深感意味深長。它講述的是:一位玉樹臨風的美男在蘆葦邊隱隱約約地看見了一位楚楚動人的花季少女在湖中央,從而不顧一切去追尋她。

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故事,但如果細細品味,就會發現文中的“伊人”不僅是指清純的少女,也泛指生活中的理想。而美男追尋的路程,又可看作是尋求理想的艱難長途。這麼一來《蒹葭》不再是“賦”;而是“興”(藉助其它事物為所詠之內容作鋪墊),是激勵我們的壯美詩篇呀!

從中告訴我們要為自己的理想不斷地努力努力,再努力。而再看看我自己,每次都説要寫一本書,但哪一次,我是堅持把書寫完的呢?還不是都只開了個頭,就放棄了呢?正如屈原所説“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缺少的不正是恆心嗎?所以要想成功能不有毅力,有恆心嗎?恆心是成功之根本,之源泉!要想成功必需有恆心;必需堅持不懈!有了恆心,不但能成功而能起到事半功倍!

魯迅先生曾對《老子》一書作出了這樣的評價:“不讀《老子》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而我想説:“不讀《詩經》,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詩經》的讀後感15

伴着關關和鳴的雎鳥,我獨自來到河中的小洲。

閒暇之時,偶爾能來到此等愜意之地,又何嘗不為享受?我這麼想。但總覺得似乎還少了些什麼。突然間,一位高挑秀雅的女子映入了我的眼簾,只見她身着綠羅衣,竹簪束髮,光潔白皙的臉龐,烏黑深邃的眼眸,實在是少見的美麗姿色啊,令人心醉。我細思,這難道不就是可以娶以為妻的賢淑女子嗎?我入了迷。少時,不覺天色已晚,還未來得及與這位女子言談,她便款款離開。遇見,或許只是一眼,便能走進我的心中了吧。

曉看雲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從那以後,每每我閉眼就寢,那位女子的面貌就浮現在我眼前。無論是白晝,亦是黑夜,我都想再次遇見她,追求她,與她相伴餘生。但是,再多的愛意也只能化為思念,默默地想她,便使我徹夜難眠。

夢迴那日相逢,參差不齊的荇菜之間,隱隱約約有女子的身影,我奏起琴瑟,想要接近她;我敲起鐘鼓,只為取悦她。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夢醒時分,我終究還是得不到我心儀的女子,她也無法感受到我的真心。

白茶清歡無別事,我在等風也等你。待到陌上花開之時,試問你可否緩緩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