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教學反思

《混合運算一》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2.44K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混合運算一》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混合運算一》教學反思

《混合運算一》教學反思1

混合運算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的內容,第一課時是隻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混合運算,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情景讓學生理解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脱式計算。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情境的創設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圖書閲覽室讀書人數的情境,把解決實際問題與計算教學緊密結合,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這個情境的創設有助於學生對運算順序的理解。孩子們分析數學信息,找到問題之後,快速的就解決了這個問題。由於學生認知水平的差異,出現了兩種解題方法,①53-24=2929+38=67②53-24+38=67,抓住這個時機,運算順序的教學安排請學生來講解。學生很自然的就明白這種綜合算式的運算順序。接下來重點就是學生掌握脱式計算的書寫格式,等號的位置是本節課一直強調的。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運用所學的運算順序算一算下面的題:15÷3×5讓學生進行脱式計算。最後讓學生進行嘗試總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裏,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最後出示練習,一方面看學生是否掌握本節課的知識,另外就是脱式計算的格式,計算的正確率都是要求注意的。學生在這一系列的練習中不僅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同時也體會到了這些知識的價值。

總之,本節課知識相對簡單,以學生的説為主,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間,獲取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和體驗。

《混合運算一》教學反思2

《加、減混合運算》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根據國小生年齡小、活潑好動的特點,我在教學中力求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愉悦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獲取新知。

一、創設情境,讓情境貫穿課堂始終。

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的數學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所以,我的開頭便是創設了一個大家都喜歡的《醜小鴨》這樣的情境,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而且在新課部分也延續了這一情景,由醜小鴨變成的這些天鵝展開教學,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更有效的組織了課堂紀律。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

通過聲請並茂的電教媒體對學生形成刺激,為學生自覺探索創造條件。演示4只天鵝,飛來3只,又飛走2只這樣的場面。讓學生認真觀察、自覺敍述、理解圖意,然後自己讀題、自己試算、同桌交流,體現學生活動的.主體意識,重視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概括,把加減混合與連加、減聯繫起來,從而得出方法相同的結論。一方面培養學生類比遷移的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建構數學知識;另一方面加強了生生之間的互動,培養學生的相互合作能力。

三、練習設計有梯度、有趣味,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低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在練習中設計了“青蛙找家”及“解密大行動”等活動,讓學生在課堂25分鐘後再次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並鞏固了所學知識。儘量做到了上課開始注意力集中,下課之時仍興趣怏然。

《混合運算一》教學反思3

分數混合運算問題結合了分數的加減乘法的運算法則,以及對於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實際問題的解決,可以這樣説,看似很簡單的問題,其實包含的內容卻是龐雜的,因而,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我們會感受到孩子們學起來很吃力...

分數混合運算問題結合了分數的加減乘法的運算法則,以及對於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實際問題的解決,可以這樣説,看似很簡單的問題,其實包含的`內容卻是龐雜的,因而,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我們會感受到孩子們學起來很吃力,為了讓孩子們能更準確地把握這部分的內容,我沒有一步到位,而是把這一節課的內容分散成了幾節課。

在這節課上,我讓孩子們清楚地看到分析這種問題需要線段圖的幫助,同時,也讓孩子們感受到分數混合運算與整數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一樣的,在書寫格式上,尤其要注意讓孩子養成一種作業乾淨整齊的習慣,讓孩子們體驗到有些計算的步驟無需寫在本上,而只需要在驗算紙上進行即可。

《混合運算一》教學反思4

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探索性學習方式,這種探索的基本形式就是活動。通過活動,可以促使兒童產生積極的情感和心態,調動原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思考。在思考中掌握知識,在掌握知識中發展思維能力,使學生變成一種主動而有力的探究過程。可以用手中的小棒來擺,數形結合來理解算理。

介於學生的實際年齡和認知特點,其具體形象思維好與抽象思維,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運用學具先來擺一擺,然後進行展示,一步一步進行引導,數形結合,理解算理,從直觀到抽象,為後面10的連減計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整節課由課件引入新課,用小棒進行擺一擺,再説算法;從而突破難點個位滿十怎麼辦和十位上是幾個數相加的這個兩問題,使學生通過實踐初步掌握了本課教學重點,即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然後在“做一做”過程中達到新的認識高度;最後通過課件進行遊戲性的鞏固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了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混合運算一》教學反思5

1、理解教材,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從而更好完成教學目標。

教材只是給學生提供了學生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如何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呢?首先要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編寫意圖,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數學活動和基本線索,理解是前提、是基礎。其次要把握前後知識間的聯繫,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另外,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也是設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有些很好的教學設計不能直接照搬就是因為學生的差異。在這節課上我首先通讀了本單元內容,把握本節課的重點是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和分數連乘的簡便計算方法,如何讓學生掌握好運算順序,經反覆思考,確定先複習整數混合運算順序,然後在教授分數混合運算時好與之相比較,從而發現分數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混合運算順序是一樣的。而分數連乘的簡算同時也是本節課的難點,在學生彙報自己的計算方法時,都沒有彙報到笑笑的那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此時採用的`是讓學生自己看,看懂了的在學習小組內説一説,然後再全班彙報,通過這樣的層層遞進,讓學生切實理解並掌握好了笑笑的方法。

2、算法多樣化與優化

新課程特別提倡算法多樣化,但算法多樣化不應千篇一律,方法越多越好。算法多樣化,是指面對全體學生,允許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方法,算法多樣化實為算法的個性化。

記得在週六的讀書沙龍上我校部分教師對算法多樣化進行了討論,一致認為算法多樣化是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和差異,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和能掌握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但算法多樣化時必須進行優化。在教授分數的連乘時,由於學生受到分步計算的提示,自然的會按從左往右依次計算,這時候老師適時提出還有其它的計算方法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提出不同的方法(這些方法都是學生獨立思考,思維閃光之處),但沒有提到用一起先約分這種最簡單有效的方法,這也是本節課的重難點。記得在聽過一節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課,25+4和25-4,學生有提出用個位加減,再與十位加的方法,有湊10的方法,藉助學具擺等等。但就是沒有出現豎式計算 (這很正常)。反覆問還是沒有學生能説出來。教師非常着急,教師只好説我們下課再研究吧。試問需不需要讓學生掌握豎式計算,我認為是有必要的。教師的作用是什麼?應該怎麼辦?教師作為民主平等中的首席,作為教學活動的一員。教師可以這樣説:看我還有一種方法教師要正確處理多樣化與優化之間的辨證關係,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係,正確處理教師教的主導與學生學的主體。而本節課分數的連乘時學生沒有想到一起先約分這種最簡單的方法,這時只有靠老師,因此我説書上笑笑有一種方法,大家能看懂嗎?學生通過翻書看、小組內説、全班彙報,切實掌握好這種方法,然後再與其它方法比較,討論哪種方法最簡單。這時候大部分學生都選用了笑笑的方法來做分數連乘的題,也為分數乘除、連除的簡便計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達到了本節課的教學目的。

3、創設情境要與生活相聯繫,更要為本節課內容服務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這是新課標倡導的教學理念。首先,要關注的是如何創設好教學情境。一個好的教學情境,本身就是以學生髮展為本,它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有利於引發問題意識,有利於啟迪數學思維。數學情境的設置要基於學生的生活經驗,要與數學知識密切聯繫,要把學生熟悉的、貼近他們生活的、他們感興趣的、喜聞樂見的學習素材顯現出來;本節課書上提供的情境,如果直接呈現,學生會感到突兀,學生參與的熱情也不高,但被老師稍加改變,把情境植入我們的生活實際中(相當於講了一個老師來校時遇到同學們去參加科技活動時發生的故事),使問題藴於故事中,既使學生感覺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同時也讓書上的情境鮮活起來。

《混合運算一》教學反思6

本課是學生在經歷了上學期的運算,已經積累了一定的運算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目標的定位,應該是既注重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教學,又要重視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所以,這一次四則運算知識的教學也正是加強學生解決問題能力訓練的一次好機會。

一、過程:

對於同一級混合運算,大多數學生已經知道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來計算,對於為什麼按這樣的順序進行計算,相當一部分學生不是非常清楚。為了使學生明確同一級混合運算順序的道理,在課伊始,我設計了口算活動,出示:16+4+23 25×4×2 100-25-10 24÷8×6 ,既幫學生回憶舊知,突出了同級運算,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接下來,藉助課本情境圖,放手讓學生根據主題圖題圖自主解決問題,在全班進行交流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説説自己的想法,這樣讓學生在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了混合運算的順序。這個環節上,學生配合較好達到了設計目的,呈現了輕鬆的課堂氣氛。學生在總結運算順序時説的比較到位,沒有花費較多時間,並且學生都能理解。

鞏固應用這個環節,我首先設計了幾道脱式計算,接着設計了”找錯誤”,以此加強學生對混合運算順序的掌握;另外,還設計了“根據下面的分步算式,把他們寫成綜合算式”對學生來説有點難度學困生多錯較多。最後安排了課本第5頁的“做一做”兩道解決問題,既培養了學生運用綜合算式解決生活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讓學生體會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一、教學思路

在以前的教學中也提到過這樣的運算順序,但是不是非常透徹,大多數學生已經知道,同級運算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但也有個學生不是非常清楚。所以本課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下面兩個步驟進行教學:

(1)讓學生嘗試完成:13+29-15= 2×15÷3= 説説你是怎麼算的?主要説算的順序。通過學生個別説,自己説,同桌説的方式理解同一級的運算順序是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的。

(2)運用綜合算式解決生活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例題讓學生審題,從圖中找到信息和問題,分析信息。如:例1求現在有多少人在滑冰?讓學生理解先求什麼?再求什麼?每一步運算所表示的意思又是什麼?通過這樣的思路引導,達到大多數學生理解每一步的運算含義,來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問題出現

在練習中發現,有的學生學不列綜合算式解決問題;少數基礎差的學生簡單的計算髮生不必要的錯誤,尤其表現在加減計算上。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教師的講解示範作用,同時還要加強學生計算能力、習慣等各方面的培養。

三、提高空間

1.教學生明白綜合算式應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2.把抽象的、明理的東西搞得的儘可能的形象,從而更接近於國小生的實際。更容易接受。

3.教師講解示範脱式計算的樣式,不先算的直接落下來,先算的算出結果落下來,然後依次計算。

4.多鞏固練習,熟能生巧。

《混合運算一》教學反思7

本課結束以後,我仔細的對整個過程進行了回顧!對本節課的教學進行了反思。

本節課我主要是使學生在與生活實際與童話故事緊密結合的同時,接觸連加。神話故事《西遊記》是每個孩子都非常喜歡的,尤其是故事中的孫悟空及他的花果山更是孩子們的最愛。孩子們可以在喜歡的場景中進行連加連減的列式計算,讓運算順序、計算方法,潛移默化的得到掌握,使比較枯燥、抽象的數字生活化、形象化,增加了趣味性。同時在教學活動中,由於學生的思維方式不一樣,所以所列算式及計算過程也是不盡相同的,既擴大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又增大了全體學生練習的數量。最後的自主練習環節,可以用來複習、鞏固、提高。並且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即時評價,摒棄了以往“是”、“好”、“真棒”等簡單性的.評價,如:“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還加入了這麼多優美的詞語,聽同學們這麼一説,這花果山是越看越美了。”“剛才這個同學説的棒極了,相信其他同學也和他一樣棒!”改進後的評價讓發言學生感到老師對他的肯定和尊重,並同時給其他的學生以鼓勵。

由於第一次接觸國小低年級數學教學,很多情況下孩子需要老師的幫助,包括讀題等,但我有些眼高手低,今後要多關注孩子的年齡特徵與孩子的身心發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