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有關説課稿範文彙編8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22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是進行説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説課稿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説課稿範文彙編8篇

説課稿 篇1

各位老師、同學:

下午好!今天很榮幸聽到課各位老師的精彩複習課,使我們在複習的迷途中找到了明燈。不管是數與代數,還是空間與圖形,都讓我們受益匪淺。下面,我就來談談吳老師的《四邊形的整理與複習》這節課,這節課中我們可以看出吳老師的教學用心。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1、設計上注重溝通聯繫,促進知識的系統化。

複習課中舊知識點的回顧是必須的,但學生是“喜新厭舊”的。如何讓舊知識點能吸引學生。吳老師設計了猜一猜的遊戲,通過學生説圖形的特徵猜圖形,使舊知識點的回顧顯得自然流暢。在第二環節我們也看到吳老師設計非常童趣,通過學生喜歡的動畫片中的喜羊羊和沸羊羊跑步比賽爭吵場面有效複習了周長的相關知識。吳老師兩個巧妙的情景創設,將分散的知識點進行系統整理、歸納,並將那些有內在聯繫的知識點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串”在了一起,做到了學一點懂一片,學一片懂一面,形成良好的網絡知識結構,使之逐漸趨於系統化,力求不但“温故”,而且“知新”。

2、練習上注重綜合運用,促進思維的提升。

複習課中的練習與練習課中的練習是不同的。練習課一般是新授課的補充和延續,練習的任務是鞏固數學基礎知識和形成技能技巧,一般是在新知識教完後進行的。而複習課中的練習重點是“綜合運用,整理提升”。

(1)練習設計具有針對性。如在鞏固練習中的第一題,判斷哪些圖形是平行四邊形?題中穿插了正方形、長方形。通過辨析知道正方形、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2)練習具有層次性。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特點,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一利於因材施教,讓全體學生都參與數學活動,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和提高,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如:鞏固練習1,2是基礎練習,是針對後進生設計,練習3是變式練習,這是練習中的亮點。而練習4是提高練習,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體現思維的提升,之後通過課件演示生動形象給學生展示本質屬性,瞭解周長與物體形狀、大小無關,同時滲透轉化思想。練習上由易到難的“序”比較明顯。

(3)練習方式具有多樣性與趣味性。除了書面練習與操作練習,還有口頭練習相結合,給練習課注入新元素,既讓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又使學生思維能力得到提高。趣味性就體現在練習2中讓“學生”一分鐘口算周長。

3、課堂上有效處理生成,促進潛能的發展。

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具有較好地把握學生生成資源的能力,進行靈活調控,複習課的教學對教師把握生成能力的要求就更高了。吳老師這節課就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在磨課的過程中吳老師問學生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其實屬於一個大家庭,這個大家庭呢?學生一般回答是四邊形。而今天這個班的學生很聰明,回答了都是平行四邊形。而吳老師並沒有慌張,而是及時追問為什麼它們都是平行四邊形,從而得出正方形、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之後吳老師畫出不規則的四邊形引導得出它們都屬於四邊形。銜接自然,有效處理生成。

經過剛剛的激烈討論,我們小組有幾點小小困惑:在練習環節是不是可以這樣處理?先讓學生回答會更好呢?這樣可以避免師生之間一問一答單調的方式,又可以考慮到後進生。再則在時間分配上是否應該更緊湊點,用到最後一道習題時間安排過多,那是否可以把帶回家的習題在課堂上解決呢?這樣時間安排更合理。

總之,一節複習課更象炒一盤菜,食材要精心挑選,烹調手法又要高明,色香味具全誰不想?不是還有句名言嗎?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我們就是在不斷彌補缺憾,在不斷生成精彩中走向成熟,走近完美的。最後非常感謝開課的老師們辛苦的勞動,也感謝在座老師.謝謝!

説課稿 篇2

教材分析

《孩子們的花》是冀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清新雅緻的小文章,以淡淡的筆觸,娓娓敍述了一位園丁用自己的睿智,在不傷害童心的前提下,教育孩子要熱愛大自然、熱愛花草樹木的故事,體現出園丁的機智和孩子們幼小心靈的純潔與美好。

童心如花,花如童心。文章在平淡的敍述中告訴人們,要愛護大自然中的花草,但更要保護孩子們如花般稚嫩的心靈-----就像花園裏的那位園丁那樣。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通過指導朗讀“要是你現在折它,它很快就會枯萎,如果你把花留在這,它還能開好幾天”,深刻理解孩子們為什麼都願意把他們的花留在花園裏。

3、正確認讀本課十二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1、解課文主要內容,通過指導朗讀“要是你現在折它,它很快就會枯萎,如果你把花留在這,它還能開好幾天”,深刻理解孩子們為什麼都願意把他們的花留在花園裏。

2、正確認讀本課十二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教學過程

教學時,我讓學生們走進課文,走進課文中的人物,激發他們的愛心,使他們懂得愛護花草。特設計了一下教學環節:

1、認讀課文

我首先讓學生藉助漢語拼音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由於文章篇幅長生字多,讓學生在文中劃出生字,多讀幾遍在劃掉拼音,讓學生認讀課文。熟練之後,讓學生認讀含有本課生字的句子、詞語,最後讓學生認讀單個生字。在這一階段練習過程,要注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並讀準生字的字音。

2、理解課文

本篇課文人文內涵豐富,不同年齡、不同閲歷、不同性格的`人讀,都能從不同的角度受益。對於學生來講,他們閲讀這樣一篇課文,起點絕對不會是從零開始的,而且從他們的角度去看文中的人和事,感受一定有不同於成人之處。因此,教學時我給學生足夠的學習自由度。讓學生自己認真讀書,從語言文字出發,看都能讀懂些什麼,然後在小組裏討論,最後一組為單位在全班交流。可以從讀懂的詞説起,也可以將讀懂了哪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在學生交流議論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回到語言文字上來,把體會到的讀出來。對學生的模糊理解,引導學生進一步讀書,直到弄懂課文內容。

這個階段,我首先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通過範讀、指導讀、小組討論等手段,讓學生了解為什麼孩子們都願意把他們的花留在花園裏而不是折下帶走,初步感知園丁循循善誘的育人方法和孩子們純潔無邪的美好心靈。

接下來我問學生喜歡文章中的哪些人,學生説説,如果自己是園丁,當男孩兒提出折花的要求時,你不予同意,又會又怎樣的結果。在認真讀書的基礎上,讓學生充分想像,體會園丁對孩子們的理解、尊重、愛護,體會孩子們的純潔可愛。

在學生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之後,讓學生想一想:假如你是花園裏的一朵花,你想對這位園丁或孩子説些什麼呢?以此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説課稿 篇3

一、突出了活動的趣味性

《綱要》中明確提出:“幼兒園應該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寓教為樂,注重活動過程”。在本次活動中,我運用了遊戲法,以遊戲的口吻引入,以

生動、形象的比喻將取盤、握筆、清盤、撥珠等常規活動融於兒歌裏,如:在學習珠圖這一環節時,我將大拇指比作上珠,其餘四指比作下珠,幼兒邊念兒歌邊做動作,興趣高漲;學畫珠圖時,請幼兒當攝影師,給珠圖照相;在練習時,更是用上幼兒喜歡的“送信”“開火車”的遊戲,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充分體現了杜威的教育理論:“做中玩,玩中練”,使幼兒在輕鬆、愉悦的遊戲中得到有趣的收益。

二、突出了幼兒學習的主體性

我遵循現代幼兒教育思想,將幼兒擺在了活動的主體地位,充分考慮幼兒主體性的發展。做到“教人以漁”。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撥珠動作。為解決這一難點,我大膽運用了操作法、演示法、探索發現法、啟發式教學法,使教學內容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首先,在教學準備中對幼兒進行撥珠練習,讓幼兒全盤撥入1,再撥入1……使幼兒熟悉撥珠動作,然後層層深入,讓幼兒試撥“1+1”,啟發他們説出撥珠動作;通過一撥二復三放這三步曲,利用幼兒好模仿的`天性,發展其觀察模仿力,教會幼兒正確的撥珠動作,並以此為切入點,由此及彼,大膽探索,尋求規律,從而舉一反三的學會“+2,+3,+4”的撥珠動作,體現了教師教的主導作用和幼兒學的主體性。其次,採用遊戲式、競技式的練習,增強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趣味性,為幼兒今後主動去學習、去發現

、去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讓幼兒終身受益,較好的解決了“幼小銜接的”的問題。

三、多種感官的參與,多元智能的發展

蘇聯霍姆林斯基説“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珠心算教學是一門重過程、操作性很強的課程,主要表現在撥珠、畫珠圖、寫數字等身體的操作上。

其次,體現為多種方式的動,通過動耳、動口、動腦、動手、動眼等多種感官的綜合學習,同時作用,在看看、説説、聽聽、畫畫、想想中,培養幼兒的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感知力、想象力和創造力,促進兒童情感、興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健康發展。

四、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針對幼兒學得快,忘的快、直觀形象的思維特點、自控能力差的年齡特點,開展“閃電讀數”、“讀、畫珠圖”等練習,開發幼兒的形象思維、邏輯思維,促進幼兒的記憶力、反應力、有意注意力的發展。針對幼兒喜歡被表揚、被肯定的情感特徵,我設計了“記時撥珠”“撥珠接力”等環節,使幼兒能感受到自己一次一次的進步,體會到成功的喜悦,而小紅珠的發放更是貫穿與活動的始終,更讓幼兒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

以上是我對本次活動的全部構想,請各位領導和同行們多多指正,給我提出寶貴意見。

謝謝!

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1、教材地位:《南方經濟的發展》是川教社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七學習主題民族關係的發展和經濟重心的南移第7課,兩宋時期,南方經濟發展,並且超過北方,長期以來的經濟格局發生轉變,南方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

2、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記住南方農業、手工業、商業發展的最主要表現,理解南方經濟快速發展,農業、手工業、商業已經完全超過北方,從而改變了以前以黃河流域為經濟重心的全國經濟格局,實現了經濟重心的南移。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南方農業、手工業、商業發展的標誌性表現的提取、培養學生歷史概括能力;通過對教材圖片的分析與解讀,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解讀歷史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經濟重心南移原因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社會穩定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通過對三國起我國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到南宋已經完成南移,這種趨勢一直持續到現在的.我國經濟運行特徵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這是中國國情的重要內容,從而更好的瞭解西部大開發的方針,併為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學習。

3、教學重點 南方經濟發展的表現和經濟重心南移

依據:南方經濟重心的地位最終確立是南宋,直到現在這種格局沒有變動。南方經濟的發展是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所以這兩個是本課重點。

教學難點 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

依據:伴隨着政治重心的東移和南移,經濟重心也轉移到南方。學生理解困難,所以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是難點

二、説教法:

採用講述法,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直觀展示圖片,讓學生了解兩宋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的表現。

三、説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討論法 閲讀法

四、説學情:

七年級學生正處於從少年期向青年期的過渡,思維活躍,對事物的認知僅僅停 留在感性階段,需要教師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的講解,並且適當講述歷史故事,調和氛圍。本班學生基礎薄弱,學生自主閲讀材料能力缺乏。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感知歷史,體驗歷史。

五、説教學過程

複習上節課的內容,在遼宋夏金時期,我國的北方和南方經濟都有了發展,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進步和繁榮。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南方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

學生閲讀教材歸納出南方農業發展的表現,有四大表現,採用自主合作探究

農業的發展促進了手工業的進步,在講手工業這一子目時,讓學生閲讀材料,回答青白瓷的特點,從顏色,透明度,厚度,音質等方面來説。讓學生觀察宋代紡車圖,歸納出宋代紡織業技術提高。在農業和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商業和城市繁榮,重點突出紙幣的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城市的繁華,臨安是南宋的政治中心和繁華的商業都市;還有對外貿易活躍,指導學生在地圖上找到著名的對外貿易港口。南方經濟的發展就表現在農業手工業和商業方面。伴隨着政治重心的東移和南移,我國的經濟重心由北方轉移到南方。在這一子目中,重點掌握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師生合作探究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和表現。最後是小結本課的內容。

在遼宋夏金並立時期,北方和南方經濟發展較快,但南方發展速度更快,並且在有利的社會環境和氣候條件下,南方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

六、説板書設計

第7課 南方經濟的發展

一、 南方經濟發展的表現:

1、農業發展:南方灌溉技術和耕作技術提高;耕地面積擴大,水稻產量增長;作物種植區域擴大,棉花種植的擴大。

2、手工業進步:制瓷業和棉紡織業

3、商業繁榮:紙幣出現,城市繁華,對外貿易活躍

二、經濟重心南移:

1、原因

2、過程

3、表現

説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評委、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 我説課的內容是《“計算機組裝與維護”之機箱和電源》。

一、教材分析與處理

本課是《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程》第12章的內容。《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是計算機專業課程中動手操作要求最強的一門課程。機箱與電源在整機中的地位表面上不如CPU、內存條等配件重要,但往往很多莫名的電腦故障就是因為選用了劣質的機箱、電源所致,因而不容忽視。

相對其他各章的知識難度,本章內容應該是學生最容易掌握和接受的,因此,在教材處理方面,我打算將本章三個任務合而為一,安排兩個課時進行講授。

二、學情分析

在計算機專業一年級的學生中開設本門課程,對學生學習來説有很大的難度,因為《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是建立在學生已初步掌握計算機基本理論的基礎之上的,《計算機應用》與《組裝維護》同時開設,給教與學都帶來了很大程度上的不便。雖然在學習本章內容之前,學生已初步瞭解了各主機硬件組成部分的相關知識,如CPU、內存、主板、硬盤、光驅、顯卡、聲卡、鍵盤、鼠標等,但也只能説是霧裏看花,略知皮毛而已。相對上半期的學習內容來説,本章知識因為涉及到的純理論性知識並不多,因而,相信學生學起來會更容易一些。

三、教學目標

在這一章裏,主要讓學生了解計算機機箱的種類,知道機箱電源在整機中的重要性並學會基本的選購機箱和電源的方法。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在本章教學內容中,AT機箱電源與ATX機箱電源的區別既是本章的學習重點,同時也是主要難點所在。

五、教法闡述

考慮到學生的專業基礎和接受能力,在教法方面,除了使用傳統的“講授法”以外,主要採用當前在計算機專業教學中廣泛應用的“任務驅動法”開展教學,同時輔以多媒體課件和實物展示,加深學生實物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用熱情進一步驅動後階段的教學工作。

六、學法指導

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教師以任務引路,學生邊學邊練,完成自主學習任務。我會在每一堂課結課時順帶提出下一堂課要解決的教學任務,並設置幾道相關的疑問,佈置學生帶着任務和疑問去預習教材內容,以備應對我在上課時的提問,對課前預習得好的同學我會及時予以全班表揚,也就是首先用任務來驅動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我還會結合自身學習計算機技術的切身體會,設法讓同學們明白,計算機技術是一門日新月異的技術,具備刻苦的鑽研精神和超強的自學能力是迅速掌握計算機技能的基礎和前提,力圖改變學生被動地跟着老師學為主動地去求學。

六、教學思路與過程簡介

1、課前準備工作

課前,與學校生產實習部門聯繫,準備好AT、ATX機箱電源各一套及十字螺絲刀等工具。

2、教學基本思路

課堂教學應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探究為特徵的探究性學習模式,充分結合教務科最近號召實施的微笑進課堂活動,以此來實現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的目的。讓學生帶着問題來聽課,圍繞任務去操作,引導學生邊學邊練,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圓滿地完成本堂課所要達到的教學任務。

3、教學過程簡述

☆首先以提出疑問如:“前面我們學習了計算機主機的各個功能部件,那麼,要將這些部件組裝起來,我們還缺少什麼東西呢”引出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接下來播放多媒體課件中的一段精彩有趣的動畫片斷,通過卡通式的畫面和生動有趣的解説語言讓學生在愉快中迅速瞭解機箱電源在整套計算機中的地位和作用。讓學生初步認識到:電源是整套計算機的動力源泉,負責將220V的交流電轉換成計算機各部件專用的3V/5V/12V的直流電;機箱則是提供給主機各部件一個舒適的外殼,主要起固定、保護和防塵作用。

☆接下來,提出如下兩個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展開討論,並就學生普遍感興趣的知識點予以簡評:

1、如果沒有機箱,計算機還能正常工作嗎?

(注:學生答“不能”,便反問其為什麼?否則反問其既然沒有機箱也可以運行,幹嘛還要浪費錢去購買機箱?以此啟發學生的思維空間。)

2、如果要你去選購一套機箱電源,你會主要考慮哪些因素?

(注:此時若學生回答不是很完整或者有脱離題意的可能時,可從:價格、外觀、實用性、堅固度、散熱性能、防輻射能力,節能水平等方面予以引導)

☆然後,繼續通過課件進一步解説機箱電源的種類,在學生對AT/ATX兩種機箱電源有一個初步感性的認識的基礎上,出示兩套預先準備的AT/ATX機箱和電源,先讓學生來辨認哪一套是ATX機箱電源,再當場示範用螺絲刀拆開其中的AT機箱及電源,邊拆邊講解AT與ATX兩種機箱電源的區別,然後,鼓勵一位同學上台來將另一台ATX機箱也拆開來。

☆這個時候,我會裝作無意地將已經拆開的'兩套機箱及電源放在離開同學們視線範圍的地方,如講台下,然後宣佈我們接下來玩一個遊戲,將全班同學分成兩個方陣,再有意挑選兩位上課時我認為聽課最不認真的同學為這兩個方陣的代表分別上台來參加遊戲,遊戲的規則就是在拆開的機箱電源中挑選出一套出來並重新安裝好。隨着遊戲的進行,課堂氣氛達到本任務教學的高潮。

在本教學任務結束前的十分鐘,我會趁熱打鐵,在小結了機箱的種類以及AT/ATX兩種機箱電源的區別後,轉入介紹選購機箱電源時主要要考慮的因素有哪些,回答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疑惑問題,使學生的知識技能得到鞏固和提升。最後,提出下一堂課的教學任務,即,如何將主機各部件正確地安裝到主機箱中,佈置課堂作業,結束本次教學。

本課是對任務驅動教學法和多媒體演示教學的一次嘗試,教師由學科專家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指導者,學習的主要資源和興趣點不再是課本而是多媒體課件和實物。教學的側重點在於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教學活動中始終注意協調學生與教師之間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

我的説課完了,多謝各位評委和老師能給我今天鍛鍊和學習的機會,這對我今後的工作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謝謝大家!!

説課稿 篇6

一、教材簡説

課文中的故事發生在戰國時代,講的是魏王派西門豹管理鄴這個地方,西門豹巧施妙計,和羣眾一起破除迷信,興修水利,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歷史故事,刻畫了一個為老百姓做好事、辦實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讚揚了他反對迷信、尊重科學的品質。

課文按照事情發生發展的順序,先寫了西門豹到鄴這個地方後,通過調查研究,弄清這裏貧窮的原因;隨後重點寫了西門豹是怎樣巧妙破除迷信的;最後略寫西門豹發動老百姓興修水利,使莊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學習抓住描寫人物言行的詞句,體會人物品質;二是使學生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學的教育。

教學重點是理解西門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難點是理解西門豹辦法妙在哪裏。

二、學習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管理、田地、人煙稀少、老百姓、眼睜睜、旱災、迎接、徒弟、撲騰、提心吊膽、渠道、灌溉、收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運用課文中生動形象的語句分角色表演這個故事。

4.學習本課描寫人物言行、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三、教學建議

1.會認的字,可引導學生藉助拼音讀準字音,注意“淌”(後鼻音);會寫的字,注意區別形近字,如“淹”與“掩”、“官”與“管”、“旱”與“早”,注意“淹、渠、灌、溉”中三點水在田字格的不同位置。

2.理清課文思路,把握主要內容。西門豹治鄴的事蹟,表現在三個方面:調查→除害→開渠。如果按照故事情節發展變化,可分為:故事發生(鄴地田園荒蕪、人煙稀少)→故事發展(調查原因、掌握證據)→故事高潮(嚴辦首犯、為民除害)→故事結局(興修水利、改變面貌)。課文大量運用人物對話,展開情節,表現人物。因此,分析體會人物對話是理解課文、把握主要內容的重要途徑。課文的對話主要有如下特點:

(1)以對話反映故事內容。西門豹初到鄴地,看到土地荒廢,民不聊生,於是進行調查。文章妙在沒有細緻描寫西門豹怎樣查看,怎樣專訪,怎樣研究,只用他的“四問”與老大爺的“回答”來反映,省卻了許多繁瑣的敍述交代,顯得乾淨利落,真實可信。

(2)以對話表現人物機智。西門豹弄清了鄴地田荒人少的原因後,説道“河伯還真靈啊”,表面上似乎相信,似乎賞識,實際上是欲擒故縱。“我也去送送新娘”,一語雙關,他要借送新娘懲辦首犯的計劃已然成竹在胸,這樣説只是防止過早泄露,避免打草驚蛇而已。如此話語,無不表現了人物的.機巧和智慧,這是對話的妙處。

(3)以對話揭示矛盾鬥爭。到了送新娘的日子,西門豹藉口新娘不漂亮,“麻煩你去跟河伯説一聲”“麻煩你去催一催”,他不直接戳穿壞人騙局,而是用既幽默又客氣的話語,採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策略,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懲治了邪惡,教育了百姓。

3.通過大膽提問,以問題的探究來把握課文內容也是一條重要途徑。教師可引導學生提出幾個能整合課文內容,思考價值比較大的問題共同討論、探究。比如,你覺得西門豹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可明確以下幾點:

(1)從課文第一部分可看出西門豹是一個善於調查研究的人,他精心選擇調查對象,問得也很巧。

(2)從課文的主要部分可看出西門豹是一個有智慧、講策略的人。當西門豹從老大爺那裏瞭解到真實情況後,他並沒有馬上揭穿事情的真相,也沒有立刻採取措施,反而説:“這樣説來,河伯還真靈啊。下一回他娶媳婦,請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這一番話,表面看來彷彿是西門豹對巫婆、官紳給河伯娶媳婦一事表示贊同,而實際上西門豹此時早已識破巫婆、官紳愚弄百姓、騙取錢財的那一套,並且想好了將計就計、揭穿騙局的一整套方案。這足以説明西門豹智慧過人。如果有時間,教師可以給學生講一講西門豹罷官的故事,增加對西門豹的瞭解。

又比如,為什麼西門豹知道巫婆和官紳的騙局,不直接把他們抓起來殺掉,而去參加河伯的婚禮呢?這個問題,是課文難點所在。因為當時老百姓還沒有真正認識到巫婆官紳的真面目,西門豹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廣大百姓利用河伯娶媳婦的現場受到深刻的教育,從迷霧中覺悟起來。為以後興修水利打下堅實基礎。

4.課後思考練習第二題,應在重點理解課文的第二部分的基礎上完成。這一部分生動地記敍了西門豹是怎樣一步步地實施揭穿騙局、懲治巫婆和官紳頭子的策略的。巧妙之一,安排周密。西門豹説“把新娘領來讓我看看”,這樣一方面可以以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滿意為由先救下姑娘。巧妙之二,不動聲色。西門豹假裝客氣,以“麻煩”巫婆向河伯通報情況為藉口,將巫婆投進漳河。巧妙之三,假戲真做。西門豹以巫婆久久不歸、麻煩官紳頭子催一催為藉口,將官紳頭子投進漳河;以巫婆和官紳很久不回來,“請你們去催催吧”為藉口,又要把官紳們扔下漳河;官紳們跪下磕頭求饒,西門豹並沒有立刻放過他們,而是説“再等一會兒”(這“一會兒”對官紳們的震懾可想而知);過了一會兒,西門豹才讓官紳們起來,並讓他們回去。(這時西門豹知道官紳們是徹底被制服了,達到了破除迷信,教育老百姓的目的。)巧妙之四,講究策略,區別對待。在這一連串的過程中,西門豹胸有成竹、不露聲色地實施了懲治惡人、教育百姓、破除迷信的預定計劃,表現了他的過人的智慧和謀略。

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西門豹破除“河伯娶媳婦”的迷信、懲治巫婆、官紳頭子的辦法很巧妙,但是不是唯一的辦法。你還能想出其他的辦法嗎?這樣,可以引發學生進行發散思維。

5.進行角色表演。課文第二部分故事性強,情節吸引人,適宜進行角色表演。

表演要以熟讀課文為基礎,注意層次性。首先,基本上按照課文的描寫表演。可以讓學生先分小組練習表演,然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彙報。其次,可以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為課文中沒有描寫語言的其他人物(官紳等)加上語言,再進行表演。表演時還要注意加上恰當的表情,適當準備一些道具。

四、參考資料

關於課文的故事 在《史記·滑稽列傳》中有記載。司馬遷作《史記》,在其中專門寫了一章《滑稽列傳》,記載齊國的淳于髡、楚國的優孟、秦國的優旃等人如何用“滑稽”批評君王,魏國的西門豹如何用“滑稽”戰勝迷信,為民除害的故事。

西門豹 戰國時期魏國人。西門,複姓,名豹。魏文侯時任鄴令。曾破除當地“河伯娶媳婦”的迷信,並開鑿水渠十二條,引漳水灌溉,改良土壤,以發展農業生產。

巫婆 以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的女人。

官紳 指舊時地方上有權有勢的人。

西門豹罷官 西門豹初任鄴地的縣官時,為官清廉,終日勤勉,嫉惡如仇,剛正不阿,深得民心,不過他對魏文侯的左右親信從不去巴結討好,所以這夥人懷恨在心,便勾結起來,説了西門豹的許多壞話。年底,西門豹向魏文侯作述職報告後,政績突出的他本應受嘉獎,卻被收去了官印,魏文侯罷了他的官。

西門豹心裏明白自己被罷官的原因,便向魏文侯請求説:“過去的一年裏,我缺乏做官的經驗,現在我已經開竅了,請允許我再幹一年,如治理不當,甘願受死。”魏文侯答應了西門豹,又將官印給了他。

西門豹回到任所後,開始疏於實事,而去極力巴結魏文侯的左右。又一年過去了,他照例去述職,雖然政績比上年大為下降,可魏文侯卻稱讚有加,獎賞豐厚。這時,西門豹嚴肅地對魏文侯説:“去年我為您和百姓為官有政績,您卻收繳了我的官印。如今我因為注重親近您的左右,所以印象好,您就對我大加禮遇,可實際功勞大不如過去。這種賞罰不明的官我不想再做下去了。”説完,西門豹把官印交給魏文侯便走。魏文侯醒悟過來,連忙對西門豹表示歉意説:“過去我對你不瞭解,有偏見。今天我對你加深了認識,希望你繼續做官,為國效力。”

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人教版六年制數學第十冊p50

2、教材分析:地位作用:本節課是在學生學過了整數的四則計算,瞭解了自然數的基礎上學習的。通過約數和倍數的學習,為後面進一步學習質數、合數、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作好鋪墊,也是以後學習約分、通分,分數的四則運算打下基礎。

3、教學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能結合具體情景探索掌握整除的意義,理解約數和倍數的含義,學會正確判斷一個數是不是另一個數的約數和倍數。

⑵過程與方法:通過直觀分析,讓學生充分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成功的樂趣。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和判斷的能力。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辯證關係。

4、重點:理解整除、約數和倍數的意義。

難點:理解整除的意義。

關鍵:通過分析、討論,得出整除的特徵。相互依存的理解。

二、説教法

1、通過直觀分析讓學生充分感知,然後經過比較歸納,最後概括整除的意義,從而使學生從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進而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應用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採用快樂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參與學習過程和敢於質疑,引導學生自己動口、動腦,以及採用判斷、遊戲等多種形式的鞏固練習,使學生的學習不成為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快樂,把數學課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三、説學法

通過本節教學使學生學會運用觀察、分析、討論的教學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識,學會有目的地觀察、思考、對比分析問題、概括知識的方法。

四、説教學程序

(一)揭示課題與學習目標

今天這一堂課我們學習的內容是“約數和倍數的意義”,通過學習要求大家做到:①掌握整除的意義,在此基礎上理解約數和倍數的意義。②學會正確判斷一個數是不是另一個數的約數或倍數。

[開門見山將具體清晰的學習目標,呈現給學生,發揮目標的導向和激勵功能,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產生積極的學習心向,從而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

(二)複習鋪墊:

複習自然數、整數。同學們已經知道什麼是自然數,你能舉例子嗎?它的單位是什麼?

[數的整除的生長點是在整數的基礎上,所以學生必須理清數的概念。]

(三)學習新知

A、初步感知整除

1、口算(小黑板出示)15÷5=1。5÷5=24÷4=3。6÷0。9=

16÷3=80÷20=6÷5=23÷7=

[將課本中的題組適作改變,為緊接着的概括整除概念提供更豐富的感性

材料。]

2、學習整除的意義

①學生分組自由討論,彙報各組的分組依據,引導得出:按商的情況:除盡、除不盡可以分成兩組。

15÷5=31。5÷5=0。316÷3=5……180÷20=4

24÷4=63。6÷0。9=423÷7=3……26÷5=1。2

②學生繼續自由討論,對第一組除盡進行分組,彙報分組依據,引導得出:a。被除數、除數、商都是整數;b。被除數、除數、商不都是整數。

[學生自由發揮,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對學生的發散思維起到了促進作用。]

③觀察第一組,説説第一組的特點,得出:a。沒有餘數;b。被除數、除數、商都是整數。例如:15÷5=3我們就説“15能被5整除”。那麼:24÷4=680÷20=4可以怎麼説呢?學生試説。

[讓學生模仿舉例,並練習敍述這種關係,為抽象概括整除的意義做好鋪墊。]

B、深入學習整除的意義。

如果用字母a表示這樣的被除數,字母b表示這樣的除數,那麼想一想,整數a除以整數b,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可以説“a能被b整除”。

看書P28的內容,再齊讀整除的意義。

[藉助字母a、b啟發學生抽象概括出整除的意義,使學生的概念能力得到較好的培養,對照教材,使概念更具科學性。]

C、練習(幻燈出示)

下面哪些除法算式可以説被除數能被除數整除?為什麼?

32÷8=410÷30=0。335÷0。7=5051÷17=3

20÷9=2……24。8÷1。2=44。2÷6=0。760÷5=12

學生回答後,提問:哪些除法算式的被除數能被除數除盡?整除與除盡有什麼關係?

[在這裏通過練習,使概念在思維中具體化,也自然地完成了整除和除盡的關係。]

②下面的每一組的第一個數能不能被第二個數整除?為什麼?

28和7100和20xx和1015和1

[讓學生用語言表述進行分析、判斷練習,使學生對整除的概念逐步達到“掌握”的層次。上面教學過程的展現,主要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逐步形成概念,訓練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具體化的思維能力。]

3、學習約數和倍數的意義

前面我們講了什麼叫整除,那麼什麼叫約數和倍數呢?

①如果整數a能被整數b整除,那麼a就叫做b的倍數,b就叫做a的約數。學生試説黑板上的整除式子。

②辨析:能不能説15是倍數,5是約數,為什麼?得出:約數和倍數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單獨講。

③指出:在這一單元裏我們所説的約數和倍數一般指除0外的自然數。

④看書P29質疑

[學生掌握了整除的概念,對於約數和倍數的理解是水到渠成,所以在這裏也不多費周折。而是直接出示了約數和倍數,討論約數和倍數的相互依存關係,不着痕跡地完成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滲透。]

(四)鞏固練習

1、課本P30第3、4題。

2、下面的説法,對嗎?

3、説説下面的數中()是()的約數,()是()的倍數。

[加深練習的難度,鞏固所學知識,又為後面的公約數、公倍數的學習奠定基礎]

4、遊戲,學號符合要求的的起立。

[臨近下課,學生易於疲勞,注意力也易渙散,安排此遊戲在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五)課堂作業P16

説課稿 篇8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馬的世界》,內容選自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是一次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階段目標中將“綜合性學習”單列,這是語文課程改革的重大突破和一大亮點。綜合性學習目的是為了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繫,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

下面,我從教學理念、目標;教學內容、過程;教法、學法;教學評價四方面闡釋我的教學活動設計。

説教學理念、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綜合性學習要求具有學習內容豐富性、學習方法多樣性、學習過程實踐性、學習領域開放性、學習目標綜合性和多向性的特點。綜合性學習要求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使學生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積極合作,樂於探究,使他們在廣闊的空間裏學習語文、用語文、全面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突出了語文學科與相關學科的聯繫,強調學習語文,也在學習其他學科;學習其他學科,也在學習語文。第六單元的綜合性學習與本單元的閲讀教學內容是互相聯繫的。本單元要求學生在理解學習內容的基礎上,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做到觀點明確,言之有理。根據以上要求,我制定了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1.正確積累一定數量有關馬的成語和俗語。2.瞭解有關馬的故事、音樂、繪畫等常識。3.通過“馬的世界”的探討,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論辯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學生蒐集有關馬的資料活動的開展,學習從事一般課題研究的方法,培養學生從多角度研究問題的意識,提高學生課題研究的能力。2.敢於針對有關馬的熱點問題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3.小組合作、討論、交流資料,共享學習資源。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通過活動的開展,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瞭解有關文化知識,提高人文素養。進一步認識馬與人類的親密關係,培養學生關愛動物的情感。2.從馬的精神價值領域體會馬帶給人類的精神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提高學生的“聽、説”能力,培養學生從多角度研究問題的意識。

難點:從人與馬的關係中去體驗馬的精神價值。

我試圖利用這次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給學生以後研究問題和發展語文能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任何探討和研究都有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因此在這次活動中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識馬

學生對於馬或許早已瞭解,但是學生的瞭解難免不會全面。所以這一環節就通過 1.學生先説説自己瞭解的馬。2.教師利用多媒體和朗讀介紹展示馬。3.學生再説説現在自己瞭解了多少馬的知識。三個步驟力求學生對馬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這也是研究馬的基礎。

二、説馬

這一環節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蒐集的資料,提煉了四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1.關於馬的成語和俗語。2.關於馬的故事。3.關於馬的歌曲和繪畫。4.關於馬的其他話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課前的準備和自己的興趣自主的選擇任何一個話題進行小組討論。討論結束後,每個小組選出代表來展示本組的學習成果。這就體現了綜合性學習要求具有學習內容豐富性、學習方法多樣性、學習過程實踐性、學習領域開放性、學習目標綜合性和多向性的特點。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議馬

秦始皇統一六國,馬之功居其半,兵馬俑可為一證;唐太宗連年征伐,所驅策者六駿,貞觀之治,六駿有其功。到了當今時代,天上有飛機,地上有火車、汽車,農田有拖拉機、收割機。現代戰爭中,各種武器也都用最堅硬的鋼鐵和最先進的電子技術來裝備。馬已經不可避免地從交通線、從戰場上“退役”了。這必然會引發學生的思考:1.馬的前途和命運會怎樣?馬會走向滅絕嗎?2.馬的價值思考:現在説來,馬的精神價值和實用價值哪個大一些?

綜合性學習《馬的世界》只是一個載體,怎樣讓學生通過這個載體的學習來引發他們從事一般課題研究的方法,培養他們從多角度研究問題的意識,提高他們課題研究的能力呢?在課堂拓展延伸活動中可設計這樣一個環節:讓學生談談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自己學到了哪些研究問題的方法?以此來指導學生進行課題研究並激發學生主動積極探索的精神。

説活動內容、過程

本次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學生利用報紙、電視、網絡、圖書等媒體蒐集有關馬的成語、俗語、故事、音樂、繪畫等資料。有選擇性的將資料予以分類,確定自己喜歡的話題。(時間為二週;具體操作略)

第二階段:課堂展示活動。(一課時)

教學過程

馬的世界

一、 導入活動

1.談話導入。由學生屬馬説起,教師祝學生:“在學習上:一馬當先、馬不停蹄、快馬加鞭、天馬行空、馬到成功。”(意圖:教師用帶有“馬”字的成語與學生進行交流,建立起和諧、平等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組織教學。)

2.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馬的世界》。在“馬的世界”裏:打開記憶的閘門;奔湧千年的情感;洋溢起馬的知識、馬的歷史、馬的藝術、馬的文學、與馬共舞。(用CAI 出示課題:馬的世界)

二、識馬

1.師生交流各自心中對“馬”的初步認識。(意圖: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課前學習成果的初步彙報。)

2.播放CAI課件,學生看畫面,聽老師朗讀馬的相關知識並回答有關問題。(意圖:傾聽習慣的培養;提煉信息能力的培養。)

三、説馬

依據學生對“馬”的資料收集情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興趣愛好,以小組為單位由四個不同的角度來探討“馬”。交流、展示、合作學習,資源和成果共享。(教師巡視學生小組活動,相機指導。)(意圖: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書寫能力培養;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互相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

四、議馬

1.馬的未來命運會怎樣。(意圖: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獨到的見解;鼓勵學生之間有意義的論辯。)

2.馬的價值思考。(意圖:提高人文素養。進一步認識馬與人類的親密關係,培養學生關愛動物的情感;從馬的精神價值領域體會馬帶給人類的精神體驗。)

五、延伸性學習

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難度不一的延伸性課後作業,由學生依據自己能力有選擇的完成。(意圖:體現語文課堂評價的多元性;讓學生依自己所長進行作業;加深語文學科和其他相關學科的綜合。)

六、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識馬、看馬、聽馬、説馬、議馬、評馬。在馬的世界裏遨遊,我們與馬結下了深情厚意,我們與馬情深深、意濃濃。

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多多留心、細心觀察,處處留心皆學問。去開創自己的天空吧。

説教法、學法

綜合性學習要求具有學習內容豐富性、學習方法多樣性、學習過程實踐性、學習領域開放性、學習目標綜合性和多向性的特點。綜合性學習要求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使學生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積極合作,樂於探究,使他們在廣闊的空間裏學習語文、用語文、全面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語文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説讀寫能力的總體發展、課本知識與生活體驗的緊密聯繫。

所以,我把本次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的教法制定為:輔助、引導、點撥、拓展。

學法制定為: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在活動中提高聽説讀寫能力。

3.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互相評價、互相激勵、共同提高

説教學評價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評價,評價手段不是量化評價;評價目的不是甄別和選拔;評價方式不是單一的教師評價,還應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評價的着眼點不是學習結果而是學習的過程;強調的不單是學會,還要會學。所以,本次活動的評價設計主要考慮了以下方面:

1.學生是否積極的通過課外閲讀和蒐集資料來探究問題?

2.學生是否主動的發現問題?

3.學生是否根據佔有的資料形成自己的觀點?

4.學生的參與意識與合作能力如何?

5.學生運用語文能力如何?

在活動的評價過程中,教師應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態度、方法,關心和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以學生評價為主要評價方式,鼓勵學生互相評價、互相激勵、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