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分數意義説課稿15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78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説課稿,説課稿是進行説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分數意義説課稿,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分數意義説課稿15篇

分數意義説課稿1

説教材:

1、本單元內容的結構及其地位作用

《分數的產生及意義》位於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本單元是學生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主要學習內容有: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的關係,真分數與假分數,分數的基本性質,最大公因數與約分,最小公倍數與通分以及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的學習中,已藉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了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及含義,會讀、寫簡單的分數,會比較同分母分數的大小,還學習了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這些都為本單元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2、教學目標

使學生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及單位“1”,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數單位的含義,並在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的產生和意義,認識分數單位。

4、教學難點

理解單位“1”。

説教法:

牽引法-----學生已經能將一個物體平均分若干份,並能用分數準確表示各部分大小,由此我引導學生由平分一個物體過渡到平分一些物體,知識牽引過渡,降低了學習難度。

歸納法-----在三年級學生已初步認識了分數,本節課通過引導學生平分一些物體,得到一些分數,在原有基礎上,更加深了對分數的認識,進而歸納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指導練習法-----學生理解了分數的意義,認識了分數單位後,通過幾組練習題,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説學法:

小組合作動手操作、探討---分數的意義。

讓學生知道單位“1”是什麼,平均分了幾份,這樣的幾份表示什麼。學生在獨立思考後,再小組探討、交流、彙報,理解各個分數的具體含義。

説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課前讓學生猜謎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從中引出本課教學內容。如:一分為二、一心一意、七上八下。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分數的產生及意義(課件出示)

(1)將1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多少?這一份怎樣表示?能用整數表示出來嗎?

(2)課件出示蘋果圖,學生用分數表示出來,問有什麼發現?學生討論交流。

(3)教師引導歸納:分數的產生、意義。

2、認識單位“1”

我為各小組準備了數量不同的物體,讓學生運用平均分的方法來分,在分的過程中讓學生找出不同的分法。

(1)教師強調説出單位“1”的含義,不僅指一個物體,還可以是一些物體。(課件出示)

(2)學生舉例:加深對單位“1”的認識。

(3)説明:單位“1”可以表示一個物體,也可以表示一些物體,單位“1”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3、讓學生自學分數單位(出示課件教學)

(1)引出分數單位的概念,強調“其中的一份”。

(2)指導完成P64的'第8題。(課件出示學生做,讀出分數,並説出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

三、新知運用

課件出示習題,讓學生做,當堂指名回答,集體訂正。小組比賽,學習積極性高。

四、課堂小結

由學生小組討論,代表發言,教師再總結。

説板書設計:

板書了本節課的三個知識點,重點板書了分數的意義幾分數單位的概念,做到條理清晰,重點突出。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學生的預習彙報引出教學課題及學習目標,讓學生對照目標進行學習。我設計了讓學生把學習材料平均分,能有幾種不同的分法並用分數表示出來這個探究活動。在小組進行平均分的時候,出現這樣的問題:得到一個物體的小組很快分了出來,如:把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這個圓的四分之一,得到幾個或多個物體時學生就不會分了,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及時進入到每個小組參與並指導分法,但因時間關係,不是每個小組都進入。因此,當我指名一個小組彙報時,就出現了“把9個圓平均分給6個小組成員,每人得到六分之九”這個分數,與我教學的進度內容不符,我的課堂隨機能力相當弱,我沒有給學生肯定,因為我沒有想到這組的學生會得到這樣的分數(這是後面才學習的分數與除法的應用),我的冷處理不但暴露了自己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差,更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一種扼殺,真是值得好好反省。通過這節課讓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今後我要加強這些方面的提高。

分數意義説課稿2

一、説教材

1、教材地位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對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掌握了約數和倍數、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關於分數的意義,學生在四年級時,已藉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的基礎上教學的。要通過教學使學生從感性上升到理性認識。根據出分數的意義,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這個是學生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是本單元的重點,它是解答分數四則運算和應用題的重要基礎。

2、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教學和操作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理解單位“1”的含義,初步掌握分數的概念

(2)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根據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體驗學習數學的成功和愉悦,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3、教學重點:分數意義的歸納與單位“1”的理解

4、教學難點:把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

5、教學準備:每小組一張圓形紙片,一條一分米長的線段,6個正方體,8個蘋果圖

二、 説教法、學法

1、教法

“分數的意義”一課,是國小數學概念教學比較抽象,學生較難理解的特點,為能使學生較好地理解掌握這一內容,採用啟發式教學。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演示,遵循概念教學的原則,啟發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解認識,由具體到抽象,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2、學法

古人云:“授人一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一漁,則終身受用無窮”。現代教學認為教學的任務不僅是傳授知識,而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因此,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加強對學生學法指導。

(1) 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從具體直觀到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為了使學生建立清晰的分數意義概念,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

(2) 引導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 説教學程序

(一)談話導入,由舊引新

首先,通過激趣談話問學生:把蛋糕分給4個學生,怎樣分大家才滿意?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很快回答是14,然後出示一個不平均分的蛋糕圖,問:這樣的一份能用14表示嗎?兩幅圖進行比較,得出:分數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

(二)探究新知,建構概念分4個環節來探究

1、獨立動手做分數

如果用圖表示14 ,100個人會有100種表示方法,老師為你們每組提供了一些材料,你們能分別表示出它的14 嗎?

本環節充分利用“分數初步認識”中學到的知識,通過對具體、形象的實物圖片的觀察,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

2、動手操作,感知意義

學生分五人一組,每組有一套學具,然後讓學生選一種材料自己動手創造分數,並提出學習要求。學生操作,彙報交流展示學生把不同物體看做一個整體所創造的分數。

本環節在大量感性認識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

3、觀察比較、抽象單位“1”

思考:你們能給平均分的對象分分類嗎?

引導生歸納: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都中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

討論:單位“1”為什麼要加引號?它同自然數1的意義一樣嗎?

你能舉例説説我們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單位“1”。

本環節,通過小組討論比較異同,全班交流,全面具體地感知單位“1”,這個是理解分數意義的關鍵。

4、抽象概括、歸納分數的意義

(1) 學生嘗試自己歸納分數的意義。

(2) 理解“若干”一詞的意義。

(3) 結合學生髮言,板書分數的意義。

本環節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具體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數的意義。

四、分層練習,鞏固深化。

為了鞏固所學新知識,設計了基礎練習和拓展練習,貫穿“講練結合,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通過鞏固學生對新知識理解掌握,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引導反思,全課小結

今日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嗎?請説説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總之本課教學設計,根據學生認知規律,由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特點進行教學,旨在使學生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建立明確分數意義概念。教學重點放在把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上,讓學生通過大量實例感知分數意義的基本內涵,培養學生歸納概括能力。在教學中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學生對分數意義有較深刻認識。

分數意義説課稿3

一、説教材。

本節課我教學的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分數的意義,這是一節概念課。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在已經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進一步對分數深入學習和探究,認識單位“1”,抽象概括出分數意義,較完整建立分數的概念。經過具體的現實情境,調動學生相關生活經驗來幫忙理解概念的內涵。教材首先揭示了概念產生的現實背景,設計了兩幅插圖,前一幅從歷史角度,表現了古人度量物體長度時遇到的困惑,形象揭示了在測量物體時由於得還到整數結果,而產生了把一個單位等分成若干再量的需要。後一幅圖從現實生活中等分量需要出發,給出了兩個小朋友分一個西紅柿、一塊蛋糕、一包餅乾的情境,發現兩個人來平分這一個物體,每人分得的個數不能用整數表示。這樣經過測量與分物兩個實例,展示了分數的現實來源,引入分數,使學生感悟到分數適應客觀需要而產生的。在建構分數意義時,教材聯繫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讓學生舉例説明14的含義,然後運用適當的圖片、圖示從兩方面來説明,14能夠是一個物體四等份中的一份,也能夠是一些物體四等份中的一份。之後逐步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在引入分數單位這個概念時,教材是以“做一做”供給具體實例來幫忙學生分析理解的。教材在揭示概念時,由具體到抽象,由個別到一般,逐層深入地展開概念的構成過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明白分數是怎樣產生的。

2、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分數意義,明白分子、分母、分數單位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經過觀察思考,分析討論,歸納概括等活動來理解分數意義。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到數學知識是在人類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產生的。

2、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的邏輯思維本事。

教學重點:掌握分數意義及分數單位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單位“1”的含義。

二、説教法與學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進一步明確分數意義,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所以,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為主體,採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並穿插自學、練習,經過直觀觀察思考,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分析討論,比較歸納突破了一些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是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並把對學生學法指導寓於教學過程的始終,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歸納、概括、遷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質。

三、説教學過程

為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在自我的教學過程中努力構建和諧的課堂,主要經過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組織教學的。

1、情境導入。

教學中,我直接引入新課,提出“三年級對我們已初步認識了分數,那分數是怎樣產生的”?然後創設了兩個情景來揭示產生分數的現實來源。從歷史的角度,先創設了古人在測量石頭長度,發現剩下的不足一段,説明分數從那時就產生了。我給出了在現實生活中兩個小朋友平分一個物體的情境,發現兩個人來平分這一物體,每人分得的個數不能用整數表示。經過測量與分數兩個實際問題,從歷史的角度,從現實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發,揭示產生分數的現實來源,使學生感悟到分數是適應客觀需要而產生的,提高了學習的進取性,促進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教學時,我先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基礎,讓學生經過回憶想象,直觀操作來舉例説明14的含義,這也是對三年級學習的把一個物體平均分得到14的複習,同時也為學生創新學習作準備。新知識的生長點就是讓學生感知也能夠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後也能夠得到14。教學時,我出示了一組一些物體的圖片,讓學生表示出它們的14。之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學生會驚奇地發現14能夠是一個物體的14,也能夠是一些物體的14。我就順勢告訴學生這上頭例子中的一個物體,一些物體都能夠看作一個整體,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一份就用分數14表示。這也是對教材中小精靈提出的説明14的含義的一個完整概括。這種以舊知作基礎,從實例引入,為後續學習供給了具體的感知材料。

教學中,我結合前面的引入材料讓學生把對“一個整體”的認識延伸到生活中去。提出“我們身邊還能夠把什麼看作一個整體?把它平均分後,能夠表示哪一個分數?”我引導學生想一想能不能舉一些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的例子,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打開了,經過合作交流,找出生活中分數例子,並説明含義。接下來教學把“一個整體”抽象成單位“1”,具體來理解單位“1”的含義,這是概括和理解分數意義的需要,也是教學的難點,教學中我讓學生把單位“1”的認識延伸到生活中去,學生經過觀察比較發現單位“1”能夠是一個物體,也能夠是一些物體,很自然完成了對單位“1”的認識。

有了這些豐富的感性認識,我就引導學生結合單位“1”來説明什麼叫分數?根據學生的認識順水推舟地抽象概括出分數意義,完整建立了分數概念。之後引導學生對單位“1”、“平均分”,分子分母的含義進行剖析,強化了對分數意義理解,較好突破了難點。

3、鞏固練習,拓展運用。

在設計練習時我也是分層次、有梯度來設計練習。“做一做”設計有兩層意義,既是對前面剛學習分數意義描述的具體化和鞏固,也為以後學習分數單位供給了實例,我結合這道題,引導學生揭示出分子、分母、分數線表示含義。教學分數單位時,研究到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採用讓學生自學方法,結合自我的理解和教師的講解來掌握這一概念,培養了學生的一種自學本事。

練習第1題兩道填空題經過具體實際來鞏固對分數概念、分數單位的認識,接下來的3題都是藉助直觀開展練習,鞏固分數概念。第2題表示的是一個物體的幾分之幾,第3、4題是把一些物體看作單位“1”,表示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最終的小遊戲,拓展了學生的知識,引領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動機。

總之,經過本節課教學,我認識到每一個數學知識都是在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產生過程才能在學生的腦海中生根發芽。課堂上,學生經過觀察思考,合作交流,抽象概括自我建構數學概念,並能自覺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具體的生活情景中去。當然,本節課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對學生的評價不夠及時到位,沒能很好處理預設學生成問題等,請領導和教師多多指導。

分數意義説課稿4

一、説教材

《分數的意義》是人教版國小五年級數學第五單元第節的資料。主要由分數的產生、分數的意義組成。

分數的產生,經過分物引入分數,使學生感悟分數是適應客觀需要而產生的,從而提高學習的進取性,並促進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分數的意義,經過分鐵釘、分硬幣的實例,學生對“整體”有正確的認識,既能夠是一個物體,也能夠是一些物體,從而強調出單位“1”。在此基礎上再給出分數單位的概念。

二、説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時能進取的思考、主動、創造性的學習,但也有部分學生基礎較差,需要教師多關注、多引導,在課堂上多提問,充分的調動他們參與到課堂中來。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制定本課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體會分數的產生,建立單位“1”的概念,認識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單位。

過程與方法:經過説一説、分一分、折一折、寫一寫等體驗活動,認識分數的產生,熟知單位“1”和分數單位。在實踐中領悟必須的科學探究的方式方法,提高實踐本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經過創設互相協作,進取探索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習興趣,並滲透數學來源於實際生活的思想。

四、説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認識分數的意義。

難點:熟知單位“1”和分數單位。

五、説教法和學法

教學要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構成過程,學生經過教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所以,在教學中我始終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立足點,藉助多媒體教學,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探究充分調動學習學習的進取性。

教學中我主要採用創設情境、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眼、手、腦等感官參與認識活動,享受學習的樂趣。

六、説教學過程

環節一:複習回顧,激活記憶

首先,經過談話問學生“把一個蛋糕分成2半,每半表示多少?”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能很快回答是12,然後經過媒體呈現例1的幾幅圖,讓學生用分數表示圖中的塗色部分,並引導學生小組間相互説一説每個分數各表示什麼,在小組內交流且學生彙報所填寫的分數,預設學生在填寫最終一幅圖的分數時,出現“23、26、13”,這時肯定13這個答案是正確的。

環節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這一環節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一)合作交流,理解單位“1”

先讓學生觀察思考這幾個分數,小組間交流這些分數分別是把什麼平均分後得到的?再全班交流,預設學生能認識到那裏分別是把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平均分的,這時向學生明確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都能夠用自然數1表示,把它叫做“單位1”,之後要求學生根據對單位1的理解,同桌間相互説説這幾個分數分別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再指生回答。

(二)概括分數意義,認識分數單位

先讓學生説一説把什麼看作單位1,再交流這幾個分數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對於第一個物體預設學生能説出把這個餅看作單位1,34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中間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學生能仿照第一個物體較容易的説出,對於最終一個由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向學生明確是把這若干個物體組成的整體看作單位1,然後把單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這樣的1份,根據上述對4個分數的討論,引導學生小組交流,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再組織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交流結果適時總結分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揭示本節課的課題並板書——分數的意義。

全班齊讀分數的`意義。之後讓學生試着説一説練習六的第3題各分數表示的意義,並仿照第(1)中的格式相互間説一説,第(3)小題,經過畫直觀的鐘面圖,讓學生認識到一節課的時間與1小時的關係。在對分數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上,向學生説明什麼是分數單位,之後讓學生結合例1完成試一試中的問題,小組裏相互説説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再説一説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期間要幫忙那些對分數單位不是很理解的學生。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中,體會對單位1的理解以及認識分數的單位,感受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環節三:內化知識,解決問題

為了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我安排瞭如下的練習:

練一練是要求學生用分數表示塗色部分且説出每個分數單位是什麼以及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使學生在例1基礎上鞏固了對分數單位的認識。

練習六的第1題要求學生先讀一讀各個分數,再説一説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體會並明白一個分數的分母是幾,它的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第2題讓學生根據23塗一塗,由於被看作1的桃的數量不一樣,每次需要塗的桃的個數也不一樣,有利於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異常是對單位1的理解。

練習六的4-5題作為課堂作業。第4題要告訴學生0到1這一段表示單位1,經過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分數,使學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分數的意義,把握分數與整數的關係,第5題讓學生在比較中更加透徹地理解分數。

經過不一樣形式的練習,不僅僅加深了對單位1的理解,進而內化了分數的意義且進一步認識了分數的單位,也為後面學習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作了準備。

環節四:課堂總結,全面昇華

課結束前,讓學生説一説本節課的收穫有哪些。

經過總結,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加深了印象,又培養了學生的概括本事。

七、説板書設計

為了進一步突出重點,我的板書注重條理清晰,易於學生理解。

分數的意義

1.單位“1”是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的整體

2.分數單位:單位是“1”,把它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

分數意義説課稿5

一、教材分析

《分數的意義》是本單元教學內容的主幹,也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分數”的知識對於學生來説並不是一張白紙。是他們在四年級學習中已藉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了分數的各部分名稱、讀寫法、以及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這節課的學習是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也是把分數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開始。儘管教材在知識呈現上顯得比較簡單,但是使學生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為知識點較多,一共有五個。

分別是分數的意義、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和含義、以及分數單位和單位“1”的含義等。而理解分數的意義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學生的學習重點。這節課教學難點是單位“1”的理解。學好這節課是後面學習真分數和假分數、分數基本性質以及分數應用題的重要前提,對以後學習有關分數知識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教學和操作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理解單位“1”的含義,初步掌握分數的概念

(2)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根據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體驗學習數學的成功和愉悦,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分數意義的歸納與單位“1”的理解

教學難點:

把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

教學準備:

每小組一張圓形紙片,一條一分米長的線段,6個正方體,8個蘋果圖

二、説教法、學法

1、教法

“分數的意義”一課,是國小數學概念教學比較抽象,學生較難理解的特點,為能使學生較好地理解掌握這一內容,採用啟發式教學。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演示,遵循概念教學的原則,啟發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解認識,由具體到抽象,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2、學法

古人云:“授人一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一漁,則終身受用無窮”。現代教學認為教學的任務不僅是傳授知識,而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因此,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加強對學生學法指導。

(1)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從具體直觀到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為了使學生建立清晰的分數意義概念,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

(2)引導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説教學程序

(一)談話導入,由舊引新

首先,通過激趣談話問學生:把蛋糕分給4個學生,怎樣分大家才滿意?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很快回答是14,然後出示一個不平均分的蛋糕圖,問:這樣的一份能用14表示嗎?兩幅圖進行比較,得出:分數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

(二)探究新知,建構概念分4個環節來探究

1、獨立動手做分數

如果用圖表示14,100個人會有100種表示方法,老師為你們每組提供了一些材料,你們能分別表示出它的14嗎?

本環節充分利用“分數初步認識”中學到的知識,通過對具體、形象的實物圖片的觀察,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

2、動手操作,感知意義

學生分五人一組,每組有一套學具,然後讓學生選一種材料自己動手創造分數,並提出學習要求。學生操作,彙報交流展示學生把不同物體看做一個整體所創造的分數。

本環節在大量感性認識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

3、觀察比較、抽象單位“1”

思考:你們能給平均分的對象分分類嗎?

引導生歸納: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都中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

討論:單位“1”為什麼要加引號?它同自然數1的意義一樣嗎?

你能舉例説説我們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單位“1”。

本環節,通過小組討論比較異同,全班交流,全面具體地感知單位“1”,這是理解分數意義的關鍵。

4、抽象概括、歸納分數的意義

(1)學生嘗試自己歸納分數的意義。

(2)理解“若干”一詞的意義。

(3)結合學生髮言,板書分數的意義。

本環節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具體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數的意義。

四、分層練習,鞏固深化。

為鞏固所學新知識,設計了基礎練習和拓展練習,貫穿“講練結合,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通過鞏固學生對新知識理解掌握,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引導反思,全課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嗎?請説説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分數意義説課稿6

一、教材分析

這部分資料是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第十冊第五單元的資料。這部分教材教學分數的意義,分子、分母的意義,分數的讀法,分數的組成及分數單位,這部分知識,是學好分數重要基礎,是本單元的重要資料之一。學生掌握了分數的意義,認識了有關概念,如分數的單位、分數的組成等,對進一步學習分數、理解分數四則運算的法則和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1、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明白分數的各部分名稱及其意義,認識分數單位。

2、經過分數意義的學習,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的本事。

3、學生受到“事物是普遍聯繫和發展變化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認識單位“1”和概括分數的意義。

四、設計理念

1、讓學生經過充分的自主活動,經歷分數產生的過程,從很多的具體實例中整體感知分數的意義,構成分數概念。

2、重視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抓住新知識的生長點,在解決新、舊知識的認知衝突中,完成對單位“1”的認識和擴展,加深對分數的認識。

3、注重對學生在應用中鞏固和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五、教學與學法

新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式。為了進一步地幫忙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教師組織學生動手分一分學具,小組合作交流,並進行觀察、猜測、推理等數學活動得出分數的意義及認識單位“1”。

六、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師:同學們,看看今日我們教室裏有什麼變化?教師還給你們帶來一位老朋友,你們想不想見見他

板書:14

師:你們認識它嗎?它是誰?這是一個什麼數?對於分數,你有那些認識?

2、感悟分數的產生.

二、操作探究

1、學習分數的意義

(1)、經過操作體會14的意義.

取出材料袋中的材料表示出14。

提出要求:先自我獨立操作,儘量想出不一樣的方法,再用陰影部分表示出14。學生操作,小組交流。

展示彙報:誰願意來展示一下你的操作成果?

學生展示、彙報。

小結: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一份的數就是14。

(2)、出示練習紙:看圖填上適當的分數。

學生獨立完成後指名彙報,並説明分數的意義。

(3)、認識一個整體.

出示一個橙子,師:我如果要把一個橙子平均分給5個同學吃,每人吃這個橙子的多少?

出示5個橙子,問:此刻我這兒有多少橙子?如果放在一個盤子裏,能夠怎樣説?如果放在一個袋子裏,又能夠怎樣説?放在一個盒子裏呢?

小結:我們能夠把這5個橙子看作一個整體。

師:此刻我要把這盒橙子平均分給5個同學吃,每人吃幾個?吃了這盒橙子的幾分之幾?再出示一盒水彩筆,提問:此刻我手裏拿了什麼?我們能夠把它看作什麼?此刻我把這盒水彩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盒水彩筆的幾分之幾?

舉例:我們還能把什麼看作一個整體?

(4)、操作認識把一個整體平均分。

取出8跟小棒和12面小旗,用其中的一種,把它平均分一分,再用虛線在圖中表示出來,然後完成下頭的填空題。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彙報交流。

(5)、認識單位“1”.

自學課本74頁第一小節。

指名彙報自學情景。

出示單位“1”的概念,齊讀。

(6)、小結分數的意義

小組討論、交流:什麼樣的數叫分數呢?

小結分數的概念,學生齊讀。

2、練習應用.

(1)、説出下列分數的意義,並找出單位“1”。

黑兔是白兔的23;

女生是全班學生的47;

已經修了全長的38;

西紅柿是黃瓜的12。

(2)、完成課本“練一練”。

三、課堂小結.

今日這節課我們一齊研究了什麼資料?你有什麼收穫?

分數意義説課稿7

一、説教學資料:

《分數的意義》是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資料。

二、説教材

《分數的意義》是在三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並且明白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能夠用分數來表示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理解不僅僅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進而總結概括出分數的意義。縱觀學生的知識基礎及對教材的剖析,從而確立了該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知識目標:經過直觀教學和操作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理解單位“1”的含義,初步掌握分數的概念

本事目標:使學生經理有具體到抽象的認識,理解分數意義的過程,感受分數構成,體會數的發展,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綜合和抽象、概括等思維本事。

情感目標:體驗學習數學的成功和愉悦,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進取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認識理解單位“1”。

教具準備:作業紙

三、教法、學法

1、教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所以,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採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並穿插自學、練習。經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能夠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並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本事。

2、學法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於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經過然後觀察、討論,比較,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能夠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能夠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到達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昇華。

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討論、觀察、比較後概括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並經過操作,體會由於分的份數不一樣,取的份數不一樣,產生的分數也不一樣,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喚醒已知

首先,經過激趣談話問學生,把一個餅分給4個學生,怎樣分大家才公平?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明確分數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

(二)探索新知,建構概念

1、觀察比較,抽象單位1

為了突破這難點便於理解和認識,我先引導學生聯繫每個分數觀察各是“把什麼平均分”,關注平均分的對象,感受平均分的對象包括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其中異常注意對由一些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的理解:之後以及這些平均分的對象,説明這樣的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通常看做單位1,依據各類具體事務抽象出單位1,使學生體驗與認識:忍受追問上頭表示的分數中,是把什麼看做單位1,用具體對象支撐對抽象的單位1的理解。有具體到抽象,再把抽象的概念賦予具體對象,幫忙深化理解。

2、抽象概括,歸納分數的意義。

首先,讓學生用單位1平均分來分別解釋、説明每個分數的含義,從抽象的層面分析、體驗每個分數的含義,之後讓學生綜合這些分數“都是怎樣得到的?”思考不一樣分數表示的含義的共同點,抽象分數本質的特徵,然後依據交流出的本質特徵,引導學生“説出怎樣的數是分數”,水到渠成的概括出分數的意義。本環節主要引導學生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具體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數的意義。

3、認識分數單位

4、動手操作,領悟分數的意義

讓學生在作業紙上表示出不一樣的分數,在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單位1相同卻表示出了不一樣的分數,從而得出份數不一樣,取的份數不一樣,分數也就不一樣,深化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巧設練習,深化新知

練習的設計有淺入深,分為基礎性練習和實踐性練習,不僅僅鞏固課堂所學知識,還把學生所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繫。

最終設計遊戲,不但加深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貼合國小生的心理特徵,同時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分數意義説課稿8

一、説教材。

本節課我教學的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分數的意義,這是一節概念課。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在已經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進一步對分數深入學習和探究,認識單位“1”,抽象概括出分數意義,較完整建立分數的概念。通過具體的現實情境,調動學生相關生活經驗來幫助理解概念的內涵。教材首先揭示了概念產生的現實背景,設計了兩幅插圖,前一幅從歷史角度,表現了古人度量物體長度時遇到的困惑,形象揭示了在測量物體時由於得還到整數結果,而產生了把一個單位等分成若干再量的需要。後一幅圖從現實生活中等分量需要出發,給出了兩個小朋友分一個西紅柿、一塊蛋糕、一包餅乾的情境,發現兩個人來平分這一個物體,每人分得的個數不能用整數表示。這樣通過測量與分物兩個實例,展示了分數的現實來源,引入分數,使學生感悟到分數適應客觀需要而產生的。在建構分數意義時,教材聯繫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讓學生舉例説明1/4的含義,然後運用適當的圖片、圖示從兩方面來説明,1/4可以是一個物體四等份中的一份,也可以是一些物體四等份中的一份。接着逐步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在引入分數單位這個概念時,教材是以“做一做”提供具體實例來幫助學生分析理解的。教材在揭示概念時,由具體到抽象,由個別到一般,逐層深入地展開概念的形成過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

2、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分數意義,知道分子、分母、分數單位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思考,分析討論,歸納概括等活動來理解分數意義。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到數學知識是在人類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產生的。

2、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分數意義及分數單位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單位“1”的含義。

二、説教法與學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進一步明確分數意義,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因此,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為主體,採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並穿插自學、練習,通過直觀觀察思考,讓學生充分感知,再通過分析討論,比較歸納突破了一些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是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並把對學生學法指導寓於教學過程的始終,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歸納、概括、遷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質。

三、説教學過程

為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努力構建和諧的課堂,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組織教學的。

1、情境導入。

教學中,我直接引入新課,提出“三年級對我們已初步認識了分數,那分數是怎樣產生的”?然後創設了兩個情景來揭示產生分數的現實來源。從歷史的角度,先創設了古人在測量石頭長度,發現剩下的不足一段,説明分數從那時就產生了。我給出了在現實生活中兩個小朋友平分一個物體的情境,發現兩個人來平分這一物體,每人分得的個數不能用整數表示。通過測量與分數兩個實際問題,從歷史的角度,從現實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發,揭示產生分數的現實來源,使學生感悟到分數是適應客觀需要而產生的,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教學時,我先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基礎,讓學生通過回憶想象,直觀操作來舉例説明1/4的含義,這也是對三年級學習的把一個物體平均分得到1/4的複習,同時也為學生創新學習作準備。新知識的生

長點就是讓學生感知也可以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後也可以得到1/4。教學時,我出示了一組一些物體的圖片,讓學生表示出它們的1/4。接着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學生會驚奇地發現1/4可以是一個物體的1/4,也可以是一些物體的1/4。我就順勢告訴學生這上面例子中的一個物體,一些物體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一份就用分數1/4表示。這也是對教材中小精靈提出的説明1/4的含義的一個完整概括。這種以舊知作基礎,從實例引入,為後續學習提供了具體的感知材料。

教學中,我結合前面的引入材料讓學生把對“一個整體”的認識延伸到生活中去。提出“我們身邊還可以把什麼看作一個整體?把它平均分後,可以表示哪一個分數?”我引導學生想一想能不能舉一些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的例子,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打開了,通過合作交流,找出生活中分數例子,並説明含義。接下來教學把“一個整體”抽象成單位“1”,具體來理解單位“1”的含義,這是概括和理解分數意義的需要,也是教學的難點,教學中我讓學生把單位“1”的認識延伸到生活中去,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現單位“1”可以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一些物體,很自然完成了對單位“1”的認識。

有了這些豐富的感性認識,我就引導學生結合單位“1”來説明什麼叫分數?根據學生的認識順水推舟地抽象概括出分數意義,完整建立了分數概念。接着引導學生對單位“1”、“平均分”,分子分母的含義進行剖析,強化了對分數意義理解,較好突破了難點。

3、鞏固練習,拓展運用。

在設計練習時我也是分層次、有梯度來設計練習。“做一做”設計有兩層意義,既是對前面剛學習分數意義描述的具體化和鞏固,也為以後學習分數單位提供了實例,我結合這道題,引導學生揭示出分子、分母、分數線表示含義。教學分數單位時,考慮到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採用讓學生自學方法,結合自己的理解和教師的講解來掌握這一概念,培養了學生的一種自學能力。

練習第1題兩道填空題通過具體實際來鞏固對分數概念、分數單位的認識,接下來的3題都是藉助直觀開展練習,鞏固分數概念。第

2題表示的是一個物體的幾分之幾,第3、4題是把一些物體看作單位“1”,表示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最後的小遊戲,拓展了學生的知識,引領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動機。

總之,通過本節課教學,我認識到每一個數學知識都是在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產生過程才能在學生的腦海中生根發芽。課堂上,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合作交流,抽象概括自己建構數學概念,並能自覺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具體的生活情景中去。當然,本節課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對學生的評價不夠及時到位,沒能很好處理預設學生成問題等,請領導和老師多多指導。

分數意義説課稿9

我説課的內容是《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本課計劃用一課時進行教學。下面我就這節課的內容安排、教學設計與大家交流交流。

一、教材分析:

百分數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特別是分數的概念和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是這部分內容的基礎,學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數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才能正確地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本課時的教學是進一步學習百分數和分數、小數互化的重要基礎。

二、學情分析:

對於百分數,學生應該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如何激活學生的相關經驗,適時進行數學化,讓學生完成百分數意義的建構,是本課教學的關鍵。百分數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説並不陌生,他們有的可能已經認識百分數,並且能夠正確讀出百分數,但大多數學生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還不十分準確。

三、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制定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掌握百分數的讀、寫法,應用百分數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思考、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經歷百分數意義的探索過程,讓學生經歷百分數建構過程,在探索過程中豐富學生的活動體驗。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4)重點、難點: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繫和區別。

四、説教法:

自主發現,學生交流、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這節課主要通過幾個例題讓學生探索、發現規律,進而概括百分數的意義。然後讓學生自學課本,理解百分數的讀、寫法,發揮教科書的示範作用。最後讓學生分組討論分數與百分數的區別,進一步深化百分數的意義。

五、説學法:

通過學生自主發現、學生交流、獨立學習、合作交流,逐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自學能力。

六、説教學流程:

(一):舉例説明,引入百分數

課件出示近視率的統計、學校興趣小組情況、產品合格率、飲料及毛衣的成份等圖片,讓學生説説發現了什麼信息,引導學生髮現其中的百分數。然後讓學生交流在生活中發現的百分數,説説是從哪裏收集的。由此引出課題舉例並板書。

例題1:某兩家養殖公司養殖鴨子的成活率情況,如下:

養殖公司成活鴨子(只)養殖鴨子(只)成活鴨子佔養殖鴨子的幾分之幾(成活比率)

A 21 30 7/10 70/100

B 17 20 17/20 85/100

我提出問題:哪個養殖公司的成活率高呢?學生很快用通分的.方法,把這些成活比率轉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比較出結果:B公司的成活比率高,選B公司。

例題2:增加C、D兩家養殖公司,如下:

養殖公司成活鴨子(只)養殖鴨子(只)成活鴨子佔養殖鴨子的幾分之幾(成活比率)

A213070%

B172085%

C354087。5%

D29530098。3%

我提出問題:現在哪個公司的成活率高呢?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如果還用通分太麻煩了?思考了一下:把這些分率轉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然後引領學生把表格中的分率進行轉化,很快比較出了結果:選D公司。老師乘機揭示課題: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

(二):自主發現,學生交流。

1、概括百分數的意義。

首先老師引領學生説一説舉例2裏的98。3%、85%含義,做出示範和指導;然後讓學生在小組內互相説一説百分數的含義。接着讓學生充分利用自己蒐集來的調查資料,説一説其中的百分數的表示什麼意思。引導他們説出什麼佔什麼的百分之幾。在此基礎上,概括出百分數的意義: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數的百分之幾。

2、學習百分數的讀、寫法

讓學生先自由看書,再小組交流百分數的讀寫法。彙報百分數的寫法,學生容易把百分號寫不好,這裏老師要重點指導百分號的寫法,做示範。重點指出分母是100的分數的讀法與百分數的讀法兩者的區別,並出示不同的百分數讓學生讀法。

(三):鞏固基礎,拓展提高。

1、展望北京2008

2000年悉尼奧運會

中國獲取金牌數約佔金牌總數的9。1%

2004年雅典奧運會

中國獲取金牌數佔金牌總數的10。3%

2008北京奧運會

中國體育健兒獲金牌總數將佔金牌總數的()%

2、我是小小設計師。這是一個拓展活動。發給每位學生已標明百分數的方格紙,讓他們用塗色的方式設計出喜歡的圖案。讓學生説一説想法。

(四)自我檢測

1、説出每個百分數表示的意義。

(1)一件羽絨被含鴨絨97%。97%表示()

(2)我們班有50%的女同學。50%表示()

2、讀數。

131% 3。4% 88%

3、寫數。

百分之九點零三百分之九十九

百分之二百五十百分之百。

[自我檢測以學習目標為依據,以學習的基本內容為測試內容,可以檢測學生本節課掌握的情況即目標的達成情況。]

七、全課小結:

師:你能用一句含有百分數的話説一説你對今天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或者這節課的心情嗎?

八、作業:(略)

九、板書設計:

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

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

(百分率百分比)

例題1、2

寫作:85%讀作:百分之八十五

寫作:98。3%讀作:百分之九十八點三

“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課後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和教學過程,使我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有了進一步更深的認識。本節課的教學是在已有相關知識概念的理解基礎上進行的特別是分數相關知識。

本節課的教學中,在引入課題時和百分數的意義的教學中,教學內容的選擇都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而且通過課前對百分數的收集,使學生認識到百分數在生產、生活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整節課的教學設計層次清楚,以實際生活情境為載體,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並注重思維能力的訓練。教學以師生困惑和需要解決的問題為突破口,通過自學、合作、交流等形式實現“新知”的建構,充分再現和展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中心地位”下移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問題解決的組織者、引導者。

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通過生活實例來引出百分數,學以致用——通過解讀百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含義,昇華學生對百分數在生活中作用的再認識,同時滲透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拓寬學生學習數學的視野:學數學不僅僅是為知識而學,更重要的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價值和作用。

分數意義説課稿10

一、 説教材

(一) 內容地位

本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為以後學習分數的除法、真分數和假分數以及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四則運算、分數應用題等打下堅實的基礎。

《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並且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從而概括出分數的意義。由此確立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及意義……

能力目標:通過對圖形的觀察和學生的實際操作,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使學生體會教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

(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12根小棒

二、 説教法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也就是經歷一個豐富、生動的思維過程,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打算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全面、全心地參與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合作意識,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類比,分析判斷的能力。通過充分發揮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開發與增強,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 説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

1。 分數的產生

課件展示P60的情景圖,從圖中你能讀到什麼?

可能回答:“在進行測量時,有不足整數的線段。”或者“兩個學生在分食物,每人只能得到1/2。”此時,我會指出:像這樣的測量、計算、分物時不能正好用正數表示的情形在生活中經常出現,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古代人們就引出了新的計數方法——分數。關於分數,我們在三年級就已經初步接觸過,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分數的意義”。

(這樣的設計採取簡潔談話、自然引入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分數的產生的必要性,更讓學生體會出數學就在身邊,隨時應用於生活之中。)

2.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課件展示“一塊餅平均切成2份”,並説明這是根據生活實際的需要產生的,並讓同學舉例説説生活中各種存在1/2的情形,有的學生可能會説:一個蘋果分成兩份,其中一份就是1/2……之後對比任意切成兩份的情形,讓同學們意識到平均分的概念。然後課件展示“一個圖形平均分成4份”“一條線段平均截成5段”,由此深化強調平均分的概念。

(通過學生的回顧已經知道的“分數“知識,使學生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為探究新知做好準備。)

3.創設情境

課件展示P61主題圖,結合圖中的5幅圖分別説説1/4各代表的含義,並讓同學們説説將這五幅圖歸類(注重引導學生説出前三幅圖是將一個物體平均分,後兩幅圖是將多個物體平均分)

這樣的設計讓學生把平均分一個物體和平均分一些物體聯繫起來,從而引起全體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積極性。

(二) 啟發引導,自主探究

1.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一個整體”和構建單位“1”,因此展示了下面的例題:

“6只熊貓能否平均分成若干份,要平均分,把什麼看作一個整體?”

首先,課件展示6只熊貓,問學生:有幾種分法,每份佔整體的幾分之幾?然後讓學生分組討論,稍後請每組派出代表進行回答,這時候,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比如:我把6只熊貓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1只,其中一份就是這6只熊貓的1/6。也有可能説:我把我把6只熊貓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只,其中一份就是這6只熊貓的1/3。還有的同學説:我把我把6只熊貓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3只,其中一份就是這6只熊貓的1/2。在同學們回答後,教師給予及時的`評價,然後進一步啟發學生:這三種分法有什麼共同點?學生通過觀察,會得出這樣的結論:這三種分法是把6只熊貓看成是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

2.鞏固練習

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的12根相同大小的小棒,問:同學們,通過剛才的練習,你能把這12根小棒平均分成若干份嗎?怎樣用分數表示?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很快就會得出不同的答案。這時候再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多媒體演示每種情形。

小結:通過上面例題的講解,我會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以前我們把一個物體看做一個整體,通過平均分得到分數。現在我們把一些物體看做一個整體,也可以通過平均分得到分數。像這樣把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做是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積分都可以用分數表示,而這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板書:一個物體或是一些物體看做一個整體後稱為單位“1”。)

(這樣的設計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動,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單位“1”的概念,同時培養了學生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3.強化訓練

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分數的意義,認識和理解分數單位,我通過多媒體可見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剛才同學們在平分12根小棒的時候得出了多種分法,將他們平均分成了3份,其中的1份是總體的1/3,其中的2份是總體的2/3,其中的3份是總體的3/3。同樣等分成4份或6份,也會出現一些相應的分數。

(課件展示分數的表示方法及各部分的名稱)除此之外,像這樣的1/2,1/3,1/4,1/6,我們把它叫做分數單位。

(板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稱為分數單位)

(三) 鞏固練習,加深應用

為了鞏固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課件展示幾組練習:

練習一:看圖形分別用分數表示每組的陰影部分:1/4,3/,8,5/9,5/6,並説明每組分數表示的意義。

練習二:用分數表示綠色部分,並説明把什麼看做單位“1”。

(這樣的設計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體現學生自己構建知識、吸收知識、應用知識的過程。)

接下來出示課本P62做一做。

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後,請同學回答,在學生回答完後,請同學分別説出1/2,2/3,3/4,4/5,5/6的分數單位,幫助學生真正掌握所學知識。

(四) 小結反思,佈置作業

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收穫了什麼知識?

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本課的主要內容:單位“1”的概念,分數的意義。

反思:與學生共同反思: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收穫了什麼知識?你覺得自己的表現如何?

作業:課後練習P63-64。

(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也可以樹立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 板書設計

(一) 板書設計

分數的意義

一個物體或是一些物體看做一個整體後稱為單位“1”。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稱為分數單位。

(二) 設計説明:

本節課立足於數學課程標準,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和學生的動手操作,引導學生從平均分一個物體過渡到平均分多個物體,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和分析推理的能力,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單位“1”與分數單位的概念;通過鞏固練習,加深學生對單位“1”的理解,促成知識的形成,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希望上述資料能對你有所幫助,優秀的説課稿有助於教師表述具體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新東方國小網還有更多優秀的國小數學説課稿範文和國小數學説課稿模板供你參考。另外,我們還有三年級數學教案、四年級數學教案、五年級數學教案,和六年級數學教案等資料供你參考。

分數意義説課稿1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非常高興,我們能相聚在和平,圍繞着“趣味課堂教學策略探究”這個主題,進行數學教研活動。下面我就程老師的説課和片段教學,談談個人的看法。

首先要説明的是,以往我們教研都比較單一,這次在江林校長的建議下,特意增添了説課和片段教學,這樣安排使我們的教研內容豐富了,並能讓更多的老師熟悉説課和片段教學的環節以及方法。説課和片段教學是屬於兩個不同範疇的活動,説課是靜態的研究,而片段教學是動態的實施。

以玉芳老師的《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這節課為例,她把説課內容分為八大塊(1、教學內容,2教材分析,3、學情分析,4、教學目標,5、教學重難點,6、教學方法和學法指導,7、教學準備,8、教學過程。)這樣就從各個方面非常完整地表述了自己對這節課的.教學設想和理論依據。

相對於説課來説,片段教學的難度更大,要求更高。從片段教學中可以很好地看出一位老師的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剛才玉芳老師從説課轉到片段教學時,她能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很快地將自己置身於虛擬的教學情境中,並運用抑揚頓挫、繪聲繪色的語言教學,我不得不佩服這位老師熟練的教學技巧和高超的教學水平。再看看玉芳老師設計的教學過程,給我印象最深的有兩個地方。一個是:在上課的開頭和結尾都同時使用了愛迪生的一句名言——天才=99%的汗水+1%的靈感。另一個是:玉芳老師為了讓學生真實體會百分數產生的由來,她設計了學生最熟悉的投籃球這一情景。由分數的分母不同,不方便比較,到通分,再到需要百分數解決,這一教學設計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師灌輸式的講授,而是讓學生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情景中,自己探索發現百分數的意義,使學生經歷了百分數的產生以及百分數意義的探索過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真正體驗到百分數的好處。

總而言之,玉芳老師今天的説課和片段教學給我們起到了一個很好的示範作用,我想在座的每一位老師一定也深有同感,最後我們再次用掌聲感謝玉芳老師!

分數意義説課稿12

一、指導思想與設計理念

新的課程標準提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

根據這一理念,結合本節教材內容,我從學生已有的經驗水平出發,充分利用學生自主蒐集的數學資料和信息,為學生創設一個“數學就在我身邊”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

二、教學背景分析:

(一)學情分析

百分數對於學生來説,在日常生活中多少已有過接觸,比如:出勤率、投籃命中率、酒精濃度、含糖量等等。所以對於百分數學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如何激活學生的相關經驗,適時地進行數學化,讓學生完成百分數意義的建構,是本課教學的關鍵。同時學生在學習本節課內容之前,已經對分數的意義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教學中及時引導學生理解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繫與區別,會較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二)、教材分析:

百分數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分數以及“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一內容是學習百分數與分數,小數互化和用百分數知識解決問題的基礎,是國小數學中重要的基礎知識之一。在本課內容中,教材十分重視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設計了“議一議”“説一説”、“練一練”等活動。在充分研讀教材後,我對教材進行了再創造,結合實際設計了通過交流學生在生活中收集到的百分數引入,讓學生在生活實例中感知並能正確地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真正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新課標的要求是“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結合本節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知識現狀和年齡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2.使學生經歷百分數意義的探索過程,體會百分數與分數、比的聯繫和區別,體驗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繫,會用百分數分析,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3.使學生在用百分數描述和解釋生活現象的過程,體會百分數的現實意義,體驗數學的價值,增強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

教學難點:

體會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繫和區別。

四、教法學法:

(一)教法:

數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通過認真分析教材,貫徹新課標的精神,並結合國小六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在教學中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創設有數學思想的情境,體現數學價值。本節課的引入選擇學生最為熟悉的生活小常識——籃球隊選拔隊員,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引出百分數的意義。在交流同學們收集生活的百分數時,充分感知生活與數學的密切相關。

2、拓展學習空間,體現教育的廣泛性

課前要求學生查找生活中有關“百分數”的資料,引發學習興趣,擴大數學素材的信息量。課中設計生活中的百分數,讓學生“讀一讀,説一説”將生活中鮮活的題材使數學小課堂延伸到社會的大課堂,將學生的學習範圍延伸到他們力所能及的社會生活中,教育與生活與數學學習融為一體。

3、重視數學知識身後的現實意義,發展學生的積極情感

出示有關百分數的信息,讓學生關注數學應用,關注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並結合實例培養學生情感。課尾設計的“送上一句話(成功=1%的靈感+99%的汗水),與學生共勉的情境,以產生課堂總結的韻味,增強學生學習信心。

(二)學法:

現代教育要交給學生方法,交給他們終身受用的知識。因此在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新課標理念下,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

1、注重數學學習的情感化

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我尊重並引導學生大膽表達自已內心的想法,營造了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敢於質疑,樂於交流合作。在學習活動中嚐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2、注重數學學習的活動化

生活的中心是活動,課堂教學的本質應該是活動的,要讓學生“活”起來,必需先讓學生“動”起來。小組活動是學生喜歡的學習活動形式之一。把數學教學與活動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情趣,激發學習動機。

3、注重數學學習的自主化

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放手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學習方式,主動進行學習,學生學得積極,教師教得輕鬆活潑。這樣實實在在地把學生放到主體地位,使其參與新知的認知過程。

分數意義説課稿13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是青島版國小數學第十一冊第八單元百分數中較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特別是分數的概念和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是這部分內容的基礎,學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才能正確地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

2、學生分析對於百分數,學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如何激活學生的相關經驗,適時進行數學化,讓學生完成百分數意義的建構,是本課教學的關鍵。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掌握百分數的讀、寫法,能利用百分數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思考、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經歷百分數意義的探索過程,讓學生主動參與,學會交流討論。

(3)情感、態度、價值觀:結合相關信息,讓學生體會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4、重點:藉助生活經驗,通過生活實例來理解百分數的意義。難點: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和聯繫。

二、説教法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本節課我在教學中主要體現以下的教學方法:

1、選擇與學生生活背景有關的情境導入新課,為學生髮現數學問題、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生動、有趣的資源。新課開始,聯繫學生生活的具體實例引出百分數,再讓學生試着找出日常生活見到的百分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悟到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自主探究、合作討論、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這節課主要通過幾條信息讓學生探索、發現規律,進而概括百分數的意義。然後讓學生自學課本,理解百分數的讀、寫法,發揮教科書的示範作用。最後讓學生分組討論分數與百分數的區別,進一步深化百分數的意義。這樣教學循序漸進,不僅使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同時關注學生的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三、説學法

1、通過學生自主探索、獨立學習、合作交流,逐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自學能力。

2、利用所學的知識去探索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初步的創新能力。

四、説教學流程

針對以上教材學情的分析及對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的把握,我設計了以下由三個環節構成的教學流程。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近視率的統計、學校興趣小組情況、產品合格率、飲料及毛衣的成份等圖片,讓學生説説發現了什麼信息,引導學生髮現其中的百分數。然後讓學生交流在生活中發現的百分數,説説是從哪裏收集的。由此引出課題並板書。

第二個環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這個環節,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學習活動來引導學生逐步展開對百分數意義的探究。

活動一,概括百分數的意義。

首先,讓學生充分利用自己蒐集來的調查資料,説一説其中的百分數的表示什麼意思。引導他們説出什麼佔什麼的百分之幾。在此基礎上,概括出百分數的'意義: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數的百分之幾。然後,讓學生議一議百分數在生活裏的實際用處,百分數的使用有什麼好處。【這一活動的設計,聯繫了生活實際,讓學生感知百分數的意義,同時明確百分數的好處,便於比較。】

活動二:自主學習百分數的讀、寫法。

分三個層次學習:首先,讓學生先自由看書,再小組交流百分數的讀寫法。然後,彙報百分數的寫法,學生容易把百分號寫不好,這裏老師要重點指導百分號的寫法,做示範。第三,彙報百分數的讀法,學生容易把分母是100的分數的讀法與百分數的讀法混淆,要指出兩者的區別,這裏可出示不同的百分數讓學生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通過自學、探究、討論,掌握百分數的讀、寫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活動三:自主探究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與聯繫。

課件出示一組含有分數的關於奧運會籌備情況的數學信息,讓學生辨別其中哪些分數可以改成百分數,哪些不能。

學生在做出判斷後,組織學生討論百分數和分數有什麼區別和聯繫,並小結。

[百分數與分數有什麼區別和聯繫,是本課時的教學難點,為了突破難點,我設計了這一組數學信息,利用對比的方法來輔助理解概念,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各抒己見。我力爭為學生創造一個平等和諧、活躍的課堂學習的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獲得在羣體中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有利於在實踐中獲得感性認識內化為表象,形

成思維。]

{在第二個環節的教學中,我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利用他們熟悉的生活素材和已經具備的分數知識,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引導他們在自主互助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既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知識和技能,又獲得了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第三個環節:鞏固基礎,拓展提高。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活動。

第一個活動:明辨是非。在這裏出示一組基礎判斷題,考查學生關於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法的掌握情況。

活動二:我是設計師。這是一個拓展活動。發給每位學生已標明百分數的方格紙,讓他們用塗色的方式設計出喜歡的圖案。

活動三:看信息、談想法。在這裏我展示多條有關耕地面積、環保調查、水資源狀況等方面的含有百分數的信息。讓學生説一説想法。

[在這個環節,練習題的設計上體現了層次性、趣味性、和發展性,讓學生既鞏固了本節課所學的基礎知識,又拓展了運用百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不同的學生得到了不同的發展。]

分數意義説課稿14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國小數學教材第十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

2.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説一説、畫一畫、寫一寫、分一分、塗一塗等體驗活動中理解單位“1”,感受並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實踐中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

(3)通過創設互相協作,積極探索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滲透數學來源於實際生活的思想。

3.教學重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二、説教學方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採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並穿插自學、練習。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並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三、説學法指導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於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通過例題説一説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昇華。

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在在動手操作、比較之後歸納出了單位“1”也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讓學生進行2次操作體會由於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

四、説教學程序

(一)課件展示,回顧舊知

通過談話自然引入,讓學生説出對分數的瞭解。使學生有滿足感,產生對學習分數的興趣,感受到分數產生的必要性。

(二)喚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過説一説理解單位“1”的含義。

(1)課一開始,就從學生比較熟悉的把一個物體平均分入手,接着嘗試解決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用分數表示部分和整體的關係這一新的數學問題,引起學生對所分物體個數的關注,通過思考、觀察、比較,使學生理解了也可以把許多物體看做一個整體進行平均分,並嘗試説説各個分數表示的`意思。逐步引導學生歸納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從而完成了對單位“1”的認識與擴展,也為揭示分數的意義做了較充分的準備。

(2)重點、難點問題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予以突破。引導歸納,通過比較相同與不同,讓學生親自去發現,去學習,去探究,體會、理解單位“1”並結合實際談單位“1”,體會生活中的單位“1”。

(3)通過觀察比較、分析討論、歸納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2.動手操作,領悟分數意義。

(1)先通過説一説一步步的揭示分數的意義。

(2)練習結合具體實例説説分數的意義。

五年級一班的三好學生佔全班認數的9分之1。適當引導學生把全班人數看做單位1,平均分成9份,三好學生有這樣的2份,像這樣對分數的意義作出解釋。學生在應用中不但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認識,而且把對分數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同時也為今後學習分數應用題打下了基礎。

(3)再次操作,讓學生用學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數,在操作中讓學生體會到同樣是這些學具卻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數,從而得出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分數也就不同,為概括分數的意義作準備。同時,在操作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反饋練習

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控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知識,達到訓練和提高的目的。為了能使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我設計下列練習: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塗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數表示圖中的塗色部分對嗎?為什麼?以上兩道題是基本練習題,目的是: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3.在數軸上表示各分數。

(四)全課小結,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於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去學習、去探究吧!”教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了下節課。

分數意義説課稿15

一、説教學內容:

《分數的意義》是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

二、説教材

《分數的意義》是在三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並且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理解不僅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進而總結概括出分數的意義。縱觀學生的知識基礎及對教材的剖析,從而確立了該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知識目標:通過直觀教學和操作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理解單位“1”的含義,初步掌握分數的概念

能力目標:使學生經理有具體到抽象的認識,理解分數意義的過程,感受分數形成,體會數的發展,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綜合和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體驗學習數學的成功和愉悦,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認識理解單位“1”。

教具準備:作業紙

三、教法、學法

1、教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採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並穿插自學、練習。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並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2、學法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於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通過然後觀察、討論,比較,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昇華。

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討論、觀察、比較後概括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並通過操作,體會由於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喚醒已知

首先,通過激趣談話問學生,把一個餅分給4個學生,怎麼分大家才公平?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明確分數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

(二)探索新知,建構概念

1、觀察比較,抽象單位1

為了突破這難點便於理解和認識,我先引導學生聯繫每個分數觀察各是“把什麼平均分”,關注平均分的對象,感受平均分的對象包括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其中特別注意對由一些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的理解:接着以及這些平均分的對象,説明這樣的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通常看做單位1,依據各類具體事務抽象出單位1,使學生體驗與認識:忍受追問上面表示的分數中,是把什麼看做單位1,用具體對象支撐對抽象的單位1的理解。有具體到抽象,再把抽象的概念賦予具體對象,幫助深化理解。

2、抽象概括,歸納分數的`意義。

首先,讓學生用單位1平均分來分別解釋、説明每個分數的含義,從抽象的層面分析、體驗每個分數的含義,接着讓學生綜合這些分數“都是怎麼得到的?”思考不同分數表示的含義的共同點,抽象分數本質的特徵,然後依據交流出的本質特徵,引導學生“説出怎樣的數是分數”,水到渠成的概括出分數的意義。本環節主要引導學生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具體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數的意義。

3、認識分數單位

4、動手操作,領悟分數的意義

讓學生在作業紙上表示出不同的分數,在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單位1相同卻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數,從而得出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分數也就不同,深化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巧設練習,深化新知

練習的設計有淺入深,分為基礎性練習和實踐性練習,不僅鞏固課堂所學知識,還把學生所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繫。

最後設計遊戲,不但加深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符合國小生的心理特徵,同時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