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實用】説課稿彙編6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46W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説課稿,編寫説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麼優秀的説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説課稿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説課稿彙編6篇

説課稿 篇1

活動目標:

1、掌握季節的變化,通過觀察,萌發對春天植物變化的興趣。

2、學習用較連貫的語言大膽講述自己畫中的春天。

3、能體驗繪畫的快樂,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春天的景象,並以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活動準備:

1、提前去周邊的景點,讓孩子觀察,自己眼中的春天是怎麼樣的,然後自己複述。

2、四開的圖畫紙、彩筆(若干),在春天盛開的花的圖片和春天的景色。

活動過程:

1、出示在春天盛開的花的圖片和春天的景色。

教師逐一介紹這些花,並告訴孩子這些花都是在什麼時候開放的,春天是什麼樣子的?

2、讓孩子回憶:

(1)你看到的桃樹是什麼樣子的?小草有什麼變化?樹又有什麼變化?等等的問題。(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並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

(2)樹葉和小草是什麼顏色的?花兒是什麼顏色的?小區裏有什麼氣味?有什麼聲音?小土堆裏有些什麼呢?

(3)猜一猜,你看到的景象會發生什麼變化呢?(激發幼兒思維的火花,發揮想象,更重要的是引發幼兒再次觀察的慾望,能通過觀察來驗證自己的猜想)

3、今天我們來説説春天,畫畫春天。

4、分組作畫:小朋友們可以將你覺得特別美的春天的和你的好朋友分享,讓她幫你畫下來,然後再角色對換。

5、分享幼兒的作品。

教師:你眼中的春天是什麼樣的呢?和你看到的一樣嗎?(每個人看到的春天都是不一樣的)

活動延伸:

以後每天依然帶着孩子去户外活動觀察,所不同的是:要開始帶着任務去觀察,讓孩子觀察得更仔細。再隨着時間的變化,再讓孩子把所看到的用畫的'形式記錄下來。

教學反思

從整節課來看,孩子都能比較好的回憶和發表自己所看到的春天的樣子,也都能發揮想象把自己所理解的春天的樣子以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在這方面,有一定的發揮自由的空間。孩子能通過在看、聞、摸的基礎上去想一想,説一説,並動手畫一畫,充分的體現了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次活動的隨意性較強,培養孩子對大自然的熱愛,對春天的熱愛,鼓勵孩子更多的嘗試,孩子通過繪畫的形式在紙上記錄着自己對春天的理解。通過這次活動,我感到以分組教學的組織形式有利於老師的觀察與指導,也有利於孩子的參與與實踐,提高了師幼互動的質量,讓每位幼兒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如果重新上這節課,在表現春天景象的細節上,可以利用音樂、圖畫、動畫的形式來展示給孩子,讓這樣便於孩子在作畫的時候有更好的創作。

小百科:春天,又稱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個季節,指立春至立夏期間,含節氣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是萬物復甦的季節。

説課稿 篇2

一、教材及會考分析

酸鹼鹽的複習是國中化學複習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教材中有很重要的地位,酸鹼鹽與現實生活聯繫密切,是會考中基礎題(如填空題、選擇題)、實驗探究與開放性題、信息題型的知識區域,考查學生知識的形成過程與方法,實驗探究能力,滲透理論聯繫生產生活實際的意識。

二、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分析,本節課主要達到以下“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常見酸鹼鹽的通性和用途,認識酸鹼的腐蝕性;初步瞭解稀釋濃硫酸的方法;知道酸鹼性對生命活動和農作物生長的影響;瞭解食鹽、純鹼等鹽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稱和作用;知道複分解反應及發生的條件;會用酸鹼指示劑和pH試紙檢驗溶液的酸鹼性。

2、過程和方法:通過酸鹼鹽知識的討論、歸納小結,培養學生總結知識,使知識系統化、網絡化的學習能力;在知識遷移題、實驗探究性問題、開放性試題、趣味性題、信息題的解決過程中培養學生應用酸鹼鹽知識全面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建立學科內多知識點的聯繫,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保持和增強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樹立保護環境、關心愛護環境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酸鹼鹽的概念,通過化學實驗,將常見的酸鹼鹽的性質進行對比總結,歸納出酸鹼鹽的通性,掌握複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和應用,培養學生對類似酸鹼鹽的性質進行推測的知識遷移能力。

2、教學難點:理解酸鹼鹽的概念,掌握複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和應用,根據酸鹼鹽的性質分析常見離子的檢驗,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發散思維能力。

四、教學方法選擇

為達成以上教學目標,準備採用包括問題和實驗探究法、講授法、討論歸納法等過程式教學方法。採用"問題探究式"和“討論式探究”的複習法,即先給出實驗題例,通過對題例的探究暴露錯誤,討論發現問題,帶出知識點,引出方法,由此教會學生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和科學探究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用能力,實現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複習。

五、教學過程設計

圍繞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精心設計編排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提問,實驗習題,在練習、討論探究中讓學生複習酸鹼鹽的知識的同時,能力和思維得到提高,科學素養得到昇華。

引入課題:由前面物質分類中的化合物引入,這節課複習化合物中的酸鹼鹽,重點掌握它們的性質和用途,酸鹼鹽之間要發生複分解反應的條件。

1、常見的酸鹼鹽

活動探究一,讓學生討論回顧常見酸鹼鹽,提出問題:你對它們有多少認識?讓學生了解它們的俗名和化學式,並探究這些物質的類別,引導學生如何認識酸鹼鹽,敍述酸、鹼、鹽的概念,認識實驗台上提供的物質的`類別,為下一個活動打下基礎。説出你最熟悉的一種物質的用途。

2、酸鹼鹽的通性和反應發生的條件

再由用途體現性質過渡到化學性質的複習。首先提問:同學們你對常見酸鹼鹽的化學性質有哪些認識?如鹽酸、氫氧化鈣、碳酸鈉、硫酸銅分別能跟哪些物質發生反應?揭示課題:通過化學實驗,驗證某些物質之間能發生反應,觀察並描述實驗現象,並正確書寫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部分學生板演,師生共同評價,從而歸納出酸、鹼、鹽的通性。從所寫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歸納出置換反應和複分解反應的概念和反應發生的條件。

3、探究應用

展示另一個探究活動題目,提問,下面這個探險隊員硫酸怎樣走出小山?請你幫幫忙給他指指路。根據學生討論分析並給以適度的引導,在探究中複習鞏固酸的化學性質。再由學生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鞏固複分解反應和置換反應發生的條件,在興趣、討論、質疑中愉快的學習,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後讓學生利用鹼、鹽的化學性質幫助氫氧化鈣、硫酸銅順利通過小山,作為課後探究,讓學生鞏固酸鹼鹽的知識讓學生學會審題,學會探究,學會解答開放性題,培養探究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總結評價與反思

讓學生對本節課知識進行自我總結回顧,不但要弄明白學到了什麼?明白了什麼?還有哪些問題沒弄清楚?通過展示板書設計進行反思回顧,整理歸納,並通過精選的練習拓展延伸,並提示下節課將從物質的鑑別,推斷,實驗研究,除雜等反面進行綜合複習。

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圓的周長》選自北師大版國小數學六年級上冊“圓”的第三節。本課教學是以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知識為認知基礎的,是對前面所學“圓的認識”的深化,也是後面學習圓的面積等知識的基礎。本課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是國小几何初步知識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編寫意圖,確立本節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知道什麼是圓的周長;理解圓周率的意義;理解掌握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

2.能力目標:會初步運用公式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思想目標:通過祖沖之與圓周率故事的介紹,激發學生作為中華兒女的自豪感。

教學重點:探究並發現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

教學難點:運用圓的周長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説教法、學法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識規律,我首先採取課件演示的方法幫助學生認識圓的周長,滲透轉化思想;然後利用實驗法引導學生認識、理解圓周率,並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培養學生操作技能,提高學生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的能力;最後運用自學輔導法,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測量、計算,最終發現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和半徑的關係,從而學生提高自學水平。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及小組交流,交互運用各種學習形式,達到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教學目標。

教學準備:

⒈多媒體課件。

⒉每個學生都準備三個大小不同的、直徑為整數的圓片,一根線條,一把直尺。

三、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課件出示阿凡提的小黑驢與國王的小花驢賽跑的故事。引導學生觀察並思考:要求小花驢所走路程,實際是求圓的什麼?讓學生揭示課題:圓的周長。

(應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⒈教具演示,直觀感知,結合認知認識圓的周長。

(學生獨立實驗,用繞線法、滾動法量出圓的周長,教師指導操作要點,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2。小組合作,完成實驗。

a。量一量、記一記:學生測量圓的周長、圓的直徑,然後記下數據,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b。比一比:比較數據,揭示關係。

學生繼續實驗並算出每個圓周長除以它的直徑的商,把商記錄下來。通過計算學生髮現:這三個圓中,每個圓的周長,都是它的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些。得出結論:所測量的其他圓的周長也是它的直徑的3倍多一些。

(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技能、技巧,提高學生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的能力。)

3。介紹圓周率。

①先介紹表示這個3倍多一些的數,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稱它為圓周率。用式子表示: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π)

②介紹π的讀寫方法。

③最後結合畫像介紹古代數學家祖沖之與圓周率的故事,激發學生作為中華兒女的自豪感。同時指出:圓周率是一個無限小數,國小階段取它的近似值為3。14。

④學生總結歸納出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圓的周長=圓的直徑×圓周率,用字母表示為C=π×d。

課件顯示直徑50米的圓形跑道和它的外接正方形跑道示意圖。請學生觀察思考圓的直徑和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然後利用公式快速算一算,這兩個跑道的周長是多少?看看國王和阿凡提的比賽到底是不是公平。

4。課件出示:已知圓形草地的半徑25米,計算圓形草地的周長。引發學生思考,得出用半徑求周長的公式:C=2πR。

(應用多媒體課件教學能使課堂信息量加大,使學生易於接受所學知識,並主動參與教學,在愉快的氣氛、交互討論中掌握了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學效果非常好。)

5。實踐應用。

阿凡提看到自家的圓形驢欄有點鬆動了,就決定用些粗鐵絲把驢柵欄圍上3圈加固一下。阿凡提想請你們幫忙,計算這個半徑是4米的柵欄需用多長的鐵絲?

學生快速計算並交流:先求出圓的周長,也就是圍一週需多少鐵絲,然後再乘以3,就求出圍3圈共需用多少鐵絲。

(通過柵欄圍鐵絲的實例體現進行圓周長計算公式的實踐應用價值。)

(三)強化訓練,形成能力

課件出示必做題、選做題、拓展題。

必做題(找學困生彙報):

1.選擇填空

a.車輪滾動一週,前進的距離是求車輪的()

A.半徑B.直徑C.周長

b.圓的周長是直徑的()倍。

A.3.14B.πC.3

c.大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小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

A.大於B.小於C.等於

2.求下面各圓的周長

d=8dm;r=5cm;d=6m;r=3dm。

選做題(找中等生彙報):

(1)汽車車輪的半徑為0.3米,它滾動1圈前進多少米?滾動1000圈前進多少米?

(2)花壇的周長是62.8米,你能求出這個圓形花壇的直徑嗎?

拓展題(找優等生彙報):

從一張邊長為6釐米的正方形紙上剪下一個最大的圓,這個圓的周長是多少釐米?

(課件出示必做題、選做題、拓展題,針對性強,效果好:必做題有利於學困生消化所學知識,使之學有所得;選做題有利於學困生和中等生的提高:拓展題有利於優等生思維的拓展,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

(四)總結提高,指導實踐

學生彙報本節課的收穫。(引導學生回顧、總結本節所學知識、學習方法及獲得的情感體驗。)

四、點評

這節課,教師通過數學教學與多媒體課件的有效整合,使課堂信息量加大,教學過程圖文並茂、生動活潑。在教學中,教師起組織、引導作用,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了教學效率。

説課稿 篇4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魯美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六課《我們愛和平》。(板書課題)。

一、教材分析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人的文明最精細的表現在情感裏”,而品德與社會正是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性課程。

《我們愛和平》這節課,是依據《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實驗稿)》“走進世界”第7條“體會和平的美好、戰爭給人類帶來的苦難,熱愛和平”的要求編寫。本課從學生身邊瞭解的戰爭談起,旨在引導學生探究戰爭的危害以及和平的可貴,從而得到渴望和平,熱愛和平的體驗。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編排意圖、課程標準,結合高年級學生實際,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位為:

知識目標:瞭解戰爭使人民生命、財產受到損失、人民流離失所的事例;知道戰爭會給人類帶來災難。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查閲資料、交流信息、自學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樹立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情感和意識。

三、教學重點

根據教材地位、特點,本課的重點是:瞭解戰爭的危害,體會和平的美好。

四、教學準備

為更好地達成活動目標,師生雙方從以下方面着手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前蒐集有關戰爭給人類帶來危害的文字、圖片等。

五、教法

課標指出: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讓學生“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教法選擇上有:直觀教學、合作交流和集體討論相結合。

七、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過程共有六部分組成。

(一、激情導入

課件播放歌曲《讓世界充滿愛》,教師激情導入:當我們在和平的環境中享受幸福生活的時候,可曾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人正在遭受戰爭的摧殘呢?我們希望世界能充滿愛,我們希望和平能永駐人間—我們愛和平。以此引入新課。

(二)、瞭解戰爭

這一層,包括三個環節。

1、首先,課件出示“科索沃戰爭”和“阿富汗戰爭時期逃難的難民”圖片,請學生介紹自己蒐集的有關這兩次戰爭的情況。

2、接着,讓學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瞭解的其他戰爭。

3、然後,課件出示世界重要戰爭年表。鼓勵學生與小夥伴一起合作,填出戰爭的名稱與經歷的年份,並全班交流。

(三)探討危害

這一層,包含三個環節。

1、首先,課件出示圖片以及海灣戰爭的例子,讓學生在小組內結合自己蒐集的資料相互交流,初步探討戰爭的危害性。

2、然後,讓學生自由閲讀故事《伊拉克小男孩》,並讓學生讀後,用幾句話寫出自己的感受。全班交流彙報,進一步認識戰爭的危害。

3、最後,小結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戰爭摧殘生命,戰爭破壞環境,戰爭損失財產,戰爭傷害兒童。

(四)、反對戰爭

這一層包括兩個環節。

1、討論交流:在戰爭年代,人們都怎樣來表現對和平的熱愛。出示相關圖片,學生暢談自己的感受。

2、讓學生自由閲讀,“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拉賓”並交流感受。

通過這兩環節,讓學生體會到全世界人民都反對戰爭,熱愛和平。

(五)、熱愛和平

展示有關圖片,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暢談自己的感受,讓學生體會到和平的可貴及生活的幸福,激發學生反對戰爭,熱愛和平的情感。

(六)、課堂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深刻地體會到:戰爭是全人類的災難,我們應該堅決反對戰爭,熱愛和平。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説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下午好!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義務教育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下冊《尊嚴》。下面我主要從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教學背景分析、學習目標及重難點、教學過程、教學特色五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説明。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語文課程應激發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適應實際生活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秀文化的薰陶感染,促進學生和諧發展,使他們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教學背景分析:

(一) 教材分析:

《尊嚴》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第二單元第七課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教材是以“以誠待人”為主題編寫的。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理解重點語句和段落,從文章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本文主要講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以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尊嚴,贏得了別人尊重,從而改變自己命運的故事。故事以“尊嚴”為題,含義深刻。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説明人要有自尊、自立、自強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傑克遜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長者風範。

(二)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學習能力較強。大部分學生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知識掌握較牢固,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本篇課文情感真摯,學生易理解,但對於文本深層的內容,仍需多讀多想,與文本進行心與心的對話和交流。

因為學生幾乎沒有捱餓的經歷,在解讀文本時他們沒法感受難民的那種飢不可耐,這使他們在理解哈默寧願忍受飢餓而不願意不勞而獲時的那份尊嚴會有困難。因此,藉助多媒體出示難民圖,讓學生有直觀地感受,並運用對比的手法,將哈默與其他難民進行對比,從而感知哈默身上的尊嚴,突破本文的教學難點。

三、學習目標及重難點:

本課教學共兩課時,我執教的是第二課時。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識、能力、情感”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學會14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學習運用“從內容體會思想”的方法,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體現人物的'品質。

3、情感目標:體會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教育學生從小就要有自尊心,無論在什麼時候人都要有尊嚴。

對於四年級的孩子來説結合語言環境理解詞義、句意相對而言有些困難。因此我把學習運用“從內容體會思想”的方法,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體現人物的品質,定為本課的教學重點。 例如:“只有一個人例外,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等等句子的體會。而我將教學難點定為,體會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教育學生從小就要有自尊心,無論在什麼時候人都要有尊嚴。

四、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的重難點,我將教學過程設計為四個部分,分別是回顧詞語,導入新課;初步閲讀,整體感知;細賞文本,感悟尊嚴;讀寫結合,練筆作業。下面,我將教學過程的四個本分加以詳細説明:

(一) 回顧詞語,導入新課。

尊嚴 逃難 善良 樸實 款待 例外 喉結 讚賞 捶背 僵硬 許配

面呈菜色 疲憊不堪 狼吞虎嚥 骨瘦如柴

【設計意圖】在第二課時分析文本之前,先回憶第一課時對於生字詞的學習,這樣既能夠鞏固基礎知識,幫助正確閲讀;又可以再次強調難理解的詞語,幫助理解文意。

(二) 初步閲讀,成體感知。 問: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設計意圖】在掌握生字詞之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學習概括課文大意的能力,同時訓練語言表達能力。

(三) 細賞文本,感悟尊嚴 。

1、出示難民的插圖,説説年輕人作為逃難人中的一員,他與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麼?最大的不同又是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幫助學生直觀地瞭解逃難的人“面呈菜色,疲憊不堪”的樣子,以及相同點“臉色蒼白、骨瘦如柴”。更能夠體會到難民此時飢餓難耐的境況,同時也可以引入“外貌描寫”的概念。

2、默讀課文,找出對於年輕人動作、行動方面描寫的語句,説説體會到了什麼。

【設計意圖】本文對哈默的形象是通過對他的外貌、語言和動作的細緻描寫來體現的。所以讓學生找到“動作描寫”的語句,並體會該動作描寫對於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能夠很好地指導人物寫作中如何利用動作描寫去刻畫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

3、默讀課文,找出年輕人與傑克遜大叔的三次對話,體會對話的深刻含義,並且分角色朗讀。

【設計意圖】學生獨立找到三處“語言描寫”,再與全班彙報交流。這樣既培養了閲讀能力,還可以培養口語表達能力。分角色朗讀可以加深學生對於文本情感的體悟和理解。

4、合作探究:①年輕人為何執意先幹完活兒才肯吃東西?

②傑克遜大叔為什麼要留下這個年輕人? ③傑克遜大叔對女兒説的話你如何去理解?

【設計意圖】本篇課文語言相對較好理解,所以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己去課文中尋找答案。在感悟文章主題、昇華文章情感的部分,主要採取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三個問題,三個層次,循序漸進,逐步深入,讓學生通過對文本的理解逐漸感悟年輕人對“尊嚴”的堅持,自愛、自強、自尊的高尚品格;以及傑克遜大叔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長者風範。還特別需要重點去強調“富翁”與“尊嚴”之間的聯繫,從而體悟尊嚴對於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

5、你想對一無所有的難民哈默説些什麼?你想對“石油大王”哈默説些什麼?

【設計意圖】基於對課文中“尊嚴”的理解和感悟,學生自由發揮想象力,對一貧一富兩種不同身份的哈默説出自己的感受,特別在不同境遇下對“尊嚴”的理解和感受。從而深化文章的主旨,加深學生對尊嚴的體悟,更培養學生獨立抒發自己觀點和想法的能力。

(四)讀寫結合,練筆作業 。

練筆題目:選取你熟悉的一個人,利用外貌、行動、語言描寫,寫一件小事。

【設計意圖】以讀悟寫,讀寫結合。通過學習課文中哈默的外貌、行動、語言方面的描寫,自己嘗試用此方式去塑造人物,及時對課文寫法進行鞏固和訓練,達到讀寫結合的目的。

五、教學特色:

1、教放有度,以學生為主體。

根據課文的難易程度,選取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訓練閲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學生理解“尊嚴”的深刻含義,並在體會文章主旨、昇華情感的部分多加引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以讀悟寫,讀寫結合。

在學生自主體會文章塑造人物特點的方法的同時,及時加以訓練,以小練筆的形式鞏固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技巧,做到以讀悟寫,讀寫結合。

【板書設計】略

六、結束語:

以上就是我對《尊嚴》第二課時教學説課的全部內容。作為一名新教師,在教學上我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需要今後去慢慢改進和提高,真誠地希望在座的各位專家、老師多提寶貴意見,我將虛心像您學習和請教,再次感謝您的傾聽和指導,不勝感激!

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1、教學分析:

本節課我選用《幼兒多元能力開發課程》大班上冊科學課。種子對於幼兒來説並不陌生,但是幼兒所見到的大部分都是農作物的種子,是靠人類來種植的。在自然界中還有許許多多的野生植物,他們有各種各樣奇特的種子,能借助於外界或自身的力量遍佈世界,這對於幼兒來説相對就比較陌生了。《種子的傳播》這一活動,通過讓幼兒收集種子實物和關於種子的錄像,通過各種途徑積累相關的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課件資料,讓幼兒瞭解種子傳播的祕密。並通過這一活動讓幼兒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職務頑強的生命力,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植物世界的熱情。

2、教學目標:

大班幼兒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並且對自然現象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但是他們對於自然現象的變化卻不一定有了正確的認識,這次活動,主要讓他們通過親自細緻的觀察和動手操作,來加深對種子傳播的認識,因此,這次活動的目標有以下3點:

(1)初步瞭解幾種種子的傳播方式。

(2)樂意和同伴一起觀察,討論和認真思考,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植物世界的熱情。

(3)能根據種子的傳播方式對種子進行分類。

3、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因為這次活動是讓幼兒瞭解種子傳播的過程,很多幼兒並不明白什麼是種子的傳播,更不知道是如何傳播的,所以,我把讓幼兒瞭解幾種種子的傳播方式作為重點來解開幼兒的疑問。

(2)教學難點:概念的形成建立在感知具體事物的基礎上,幼兒要從感知到接受、理解,所以我把幼兒能説出種子的名稱及相對的傳播方式作為本課的'難點。

4、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頭飾:蓮子、蒲公英、蒼耳、豆角、櫻桃和野兔。佈置簡單的遊戲場景。

(3)實物:蓮子、蒲公英、蒼耳、豆角。

二、説教法:

本節課,我採取了教授法、演示法、探究法、體驗法、遊戲法和激勵法,讓幼兒在觀察探究活動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且解決問題,從而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

三、説學法:

本課以學生觀察性、探究性學習為活動主線,重視探究經驗。新課標要求學生是主體,因此學生要在教師的主導下,將採用以下的主要學法:觀察法、討論法、參與法、遊戲法 。

四、説教學過程:

在本節課中,我主要採用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品嚐"種子,導入新課。

首先我展示蓮子、蒲公英、蒼耳和豆角,並介紹種子名稱,讓幼兒清楚的知道種子的名稱。然後,為了激發幼兒的探知慾望,我利用多元感官法,讓每位幼兒親自品嚐蓮子,通過嘗一嘗、吹一吹、摸一摸、剝一剝,讓幼兒進一步瞭解種子的形狀特徵,為下面的教學環節做準備。在教學中我是這樣説的:"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好多好看又奇怪的種子,老師還要請大家"品嚐"種子呢。"我運用種子的實物,本着幼兒好奇的心理,引起幼兒的興趣。為了激發幼兒學習的慾望,我通過播放課件一,用神祕的歡迎語如:"歡迎小朋友來到神祕的科學天地,我們一起來觀察種子的傳播。"讓幼兒在神祕地的氛圍下,帶着好奇的心理,進入本課的主題。

(二)瞭解種子的傳播方式。(播放課件)

(1)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點之一,所以,我充分利用課件中形象、生動的畫面和聲音,運用多媒體擬人的手法,讓幼兒獲得較為感性的認識,在抽象思維上對種子的傳播有了初步的概念,在此基礎上,我讓幼兒自由討論,充分發揮想象力,為他們提供發散性思維的機會,通過仔細觀察和聆聽聲音,能清楚的知道蓮子是靠水的力量來傳播的;蒲公英是靠風的力量來傳播的;蒼耳是靠人或動物的力量傳播的;豆角是靠自身的力量傳播的。在教學中我是這麼引導幼兒的:"小朋友們聽一聽,是什麼聲音?是誰的聲音在説話?動物身上有什麼?誰的力量大,能把種子彈出去?"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2)為了讓幼兒有更廣闊的知識,我讓幼兒討論:"除了水、風、人或動物、自身的力量能傳播種子,還有什麼誰能傳播種子?它是怎麼傳播的?"充分發揮幼兒的思維能力。同時,通過與同伴的討論,互相交換已有知識,擴大他們的知識範圍並增進同伴間的友誼。從而達到教學目的二。我通過播放課件中簡單的圖片,並做簡單的語言教授,讓幼兒更輕易的懂得一些比較複雜的知識點,更清楚的明白一些自然現象。

(三)組織幼兒進行遊戲,複習認識種子的幾種傳播方式。

幼兒從感知到接受、理解,必須經過實踐這個環節。而遊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引導幼兒在玩中學,使知識得到進一步的鞏固。我充分利用教具,讓全體幼兒戴上頭飾,並且清楚知道自己扮演的是誰,一老師戴上野兔頭飾,調動幼兒積極性,然後播放課件中相關圖片和音樂,如:水聲、鳥叫聲、風聲,讓幼兒聽聲走到相應的場景。通過這一環節,從而達到教學目的三。

五、活動延伸:

教師發給幼兒一些種子,讓他們回家和爸媽一起種。幼兒學得知識後,讓他們進行實踐操作,鞏固所學知識。

六、結束部分:

概念的形成建立在感知具體事物的基礎上。本活動種子的傳播,在普通條件下孩子們無法完整地觀察到這一過程,這對建立正確的概念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多媒體課件,以模擬、仿真等手段,讓孩子通過各種感官參與學習,從而獲得正確的概念。整個教學活動形象、直觀,調動了孩子學習積極性,發展了幼兒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和想象力。

Tags:説課稿 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