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讀後感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2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K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萬曆十五年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2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1

首輔申時行,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來寫張居正時代的改革、做法、措施,以及張居正和文官集團這個羣體的矛盾來源和結果,以給申時行和事佬的做法做解釋。申時行下定決心做和事佬,是在吸取前人教訓和仔細分析各個利益集團的基礎上所做的決定。

作為申時行的前輩和推薦人,張居正一心想要改革,想要以法治國,然而他只能做到強推政令、利用他的門人和私人勉強在部分地區推行。不僅如此,他深知“為官之道”,自己不做表率,卻只想動他人的“饅頭”,改革難以推行也是自然的。況且,一切歸根究底是官員的俸祿過低,沒有改變這個基本事實,就想要大刀闊斧的改革。改革沒有錯,但改革前的分析做的`不夠。這就好比沒有奠基就像蓋摩天大廈、沒有鐵軌就像要火車跑起來。

申時行深知張居正錯在何處和改革行不通的原因,為了與文官集團和解或者向其示好,在上台後就將僅施行一年的改革制度取消了。

作者還花了較大的篇幅來論述文官集團的形成,和倫理道德與行政效率的關係。文官集團具有雙重人格,他們既遵從四書五經的倫理道德,也同樣不會放棄吞沒百姓的錢財、收受他人的賄賂以維持自己相當標準的生活。正直,是一件商品,用來在皇帝面前展示的。

在那個普通百姓人微言輕的時代,大多數人將做官看做發財致富的道路,而張居正的改革觸動了多數官員的利益,所以行不通。制度好與不好,沒有客觀的評判標準,它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就是好的;反之則不好。既得利益者沒有評論的權利。而張居正作為既得利益者,不僅説舊有的制度不好,改了它,還不加遵守。制定了規矩,只來約束旁人,而不約束自己的,當然就羣起而激憤了。

申時行懂這些,他儘量避免惹怒這些個人,盡力做好皇帝和大臣們的傳話筒,從不惹是生非,用力維護着平衡,沒有出大錯,也沒有出彩的地方。

同張居正比,申時行可能過於平和了,但他參透了社會運行的規則,知道自己無能與它對抗,所以他選擇了適應,不做那個出頭人。從他本人做和事佬的決心來看,他盡力了,做的不錯。

歷史告訴我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無力改變的情況下,適應不失為一種選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2

萬曆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等一批歷史人物在黃的筆下重新閃現出靈光,掩卷而思,我們也不得不考慮人在官場,特別是中國社會應該如何適應。

讀這本書,使我想到一句夏新公司總裁李曉忠會議上的話:“如果你現在對共產黨不滿意,則更要入黨,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改變她!”誠然,對中國社會也是如此,如果你想改變中國社會,則首先要適應這個社會上的規則,也只有這樣你才能夠改變社會。

但在萬曆時期,卻沒有人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萬曆帝採取了消極的做法,使得朝內矛盾增加;張居正採用高壓策略,令壓力在其去世後瞬間爆發;申時行總結經驗,卻採取中庸之道,基本一事無成;海瑞用其獨有的性格,在精神上可以照耀千年,卻無法與現實接軌;戚繼光雖心有國家,外在表現卻是組建私家軍隊——“戚家軍”,這在任何朝代都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綜合以上,我説充分認識到“目的”與“途徑”各有所重,可以説,目的`重要,達成目的的手段更加決定了努力是否成功。很多人都可能想為國家出力,但如果途徑不對,則目的無法達成。

中國畢竟不具有一個直來直去的文化,大家講“面子”,重“含蓄”,所以做事的手段就更顯重要。在西方,“溝通”同樣是一門科學,而在中國“溝通”卻更重技巧。即然是技巧,作為當事人就要有識破別人真實目的的能力。

萬曆皇帝在別人指責張居正之時沒能認清這些人的真面目,所以釀成後來的一系列問題與錯誤。所以這要求我們任何一個人都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一個人做一件事他真正的目的是什麼?其達成的效果是什麼?這都非常重要!

正如唐朝魏徵所講,一個連親情都不顧,邊兒子都可殺的人是不值得信賴的。所以,一個人做事情如果違反了大原則,其心術則肯定是有問題的。

當然,我們也不提倡海瑞似的作風,因為人畢竟是人,有“陰”、“陽”兩面,即私俗與奉獻精神並存,所以在制度完善的情況下,高薪`養廉肯定比低薪要好的多。

所以,今後一定要記住,要改變社會,首先要適應社會;要改變一個人,也要首先與這個人建立良好關係。同時,要認清一個人,首先看其言行,但最主要是重視其言行背後的真實目的及即得利益者到底是誰。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3

對於明朝,異常是萬曆年間的歷史,是極其枯燥無味的,主要原因就是這個王朝,大部分時間都處於黑暗時期,而至於好皇帝,更是屈指可數。

萬曆這個年號本身過去的就很平庸,除了萬曆末年與努爾哈赤的幾場決定性戰役,幾乎能夠略過,而至於萬曆十五年這一年則更是可有可無。但聰明的歷史學家就能發現其中奧妙,其實在之後,發生的一系列大事都與這一年有很大機緣。

黃仁宇老先生,主張從技術的角度看歷史的大歷史觀。關於這個,確實讓我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頭,因為這個對我來説實在是有些深奧,令我費解。而從書中資料來看,也是比較枯燥的,然而要深知,像這樣的一類書,並不是説一昧地去看故事情節,這不是小説,也不是故事書,而是純粹的歷史書籍,也有着教科書的意思。既然這樣,那就應以一名學習者的身份來挖掘它的精華,品味其意思所在。此書分七章,每一章中都介紹一個人物,以每個人物來反映這段歷史;它從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這些人的角度來寫的。反映當時從皇帝、首輔、地方官員、將軍、哲學家的方方面面,冷暖人生。

從這些朝廷中各種人中,我們能夠看出,明朝的太陽早已成夕陽,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了。從軍事上來説,戚繼光――這個孤獨的將領,帶領戚家軍平倭寇之後,並沒有所以受到重用,也許是因為明朝的重文輕武,導致戚繼光在此後黯然死去,他的死也沒有得到什麼重視,而後軍事掌控於庸才之手,軍事力量也逐漸下滑,到了努爾哈赤起兵之時,明朝的.軍事力量早已成為不堪一擊的“紙老虎”了。再加上朝中無人可用,自然而然的被滿族的鐵騎埋沒。而從統治階級中,上至皇帝,下至芝麻小官,更是政治黑暗,歪風邪氣盛行,一些忠義之臣也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逝。像這樣的朝廷難道還能長治久安?只能等着滅亡了。而萬曆十五年,恰恰為此埋下了深遠的伏筆!

這本書閲畢,到有一種憤慨之情,熱血噴張的感受,與對世道蒼涼的哀歎!即使是那麼平凡、枯燥的文字,卻使我情不自禁,歷史的確有它的魅力啊!對此我也嗟歎不已!我還得到了題外的啟示:黃仁宇善於着手於小事當中,而發現大症結;那我在生活當中不也應處處留心,從小事做起,善於發現問題與觀察思考。而我自我也正是缺乏這一點啊!《萬曆十五年》使我受益匪淺啊!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4

在上高中的時候就常聽老師説起《萬曆十五年》,讀完《萬曆十五年》,你會發現在近代中國發生的許多事情都是可以預見的,中國近代的衰敗與腐朽,懦弱與自大,無疑可以從《萬曆十五年》中品味出來。

萬曆十五年,這一年平淡無奇,和歷史上絕大多數的一年一樣平淡,但就在這平淡無奇的一年中,發生了很多細枝末葉的且極容易被忽略的事。這些事,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發生大事的`癥結所在,也是將在得以掀起波瀾的機緣。在這一年中發生的事為將來孕育了禍根。

萬曆皇帝在剛剛9歲的時候就登上了皇位,一成不變的生活,重複的事情,不變的禮儀,令年僅24歲的萬曆皇帝心生厭惡,權力被束縛,行動言語都受到約束,彷彿一個提線木偶,無法自主。萬曆皇帝的一生處於不斷的被束縛中,萬曆皇帝也想做一個好皇帝,但朝堂上的寸步難行,一成不變的生活令萬曆喪失了信心與激情,到了後期萬曆的做法是無為而治,不在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管理國家事務。在這個國家治理體系中,沒有絕對的權威,即使你是皇帝,很多事情也是不能做的。

在多年學習中,我們都接受了這樣的觀念:封建集權統治在明清空前強化,皇權至高無上。但是在萬曆皇帝身上,我們似乎看到了皇權的旁落或者弱化。尤其在立儲這個問題上,萬曆皇帝前前後後奮鬥了三十幾年,終也沒有實現立他最寵愛的皇三子常洵為皇太子的夢想。

萬曆皇帝是可悲的,他曾竭盡全力想做一個好皇帝,一個好君王,可是文官集團勢力的強大,讓萬曆皇帝寸步難行,作為一個皇帝,他是可悲的,作為一個君王,他是不合格的。在僵硬的體制下,萬曆皇帝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象徵,在祭祖大典上作出正確的禮儀與行為,在朝堂上只需要同意文官集團的奏摺,在萬曆皇帝的身上我們似乎看不到像秦始皇的唯我獨尊,看不到唐太宗的不可一世,皇帝似乎成了一個文官集團為了統治國家而推出的傀儡,寸步難行的萬曆,無法作為的的萬曆。在這段歷史中,我無法説明誰對誰錯,只有一聲歎息。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5

統觀萬曆十五年這本書,是採取傳記體鋪敍方式展開了對明朝萬曆年間的六位重要歷史人物故事的描述,這些人物包括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以及李贄。整本書讀起來很有意思,在黃仁宇先生的筆下,這些人物都個性鮮明。之所以以他們為故事主線,大概是因為他們在明朝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他們在歷史長河中又顯得是那麼渺小,在時代面前他們都是芸芸眾生,自身的命運從一開始就被限定了發展軌道,他們試圖打破它,卻發現到頭來一場空,因為所有人都被時代裹挾着前行。

萬曆十五年是平淡的十五年,似乎沒有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實際上,從這年起,王朝的覆滅已經不可避免了。或者並不應該這麼説,應該説王朝的覆滅已經註定了,而只是從那時起,端倪更明顯罷了。

本書中提到了歷史的慣性。在我看來,萬曆年間的各種事務都可以用它來解釋。從明朝建立起到萬曆年間,它已經經歷了二百多年以四書中的道德作為最高意識形態的日子。換句話説,是明太祖所建立的以封建道德為最高指導的思想綁架了明朝。及至萬曆年間,明朝的發zhan方向已經不是皇帝或是某些臣工可以改變的了,萬曆皇帝的“罷工”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俗話説,國不可一日無君,而萬曆皇帝因為立儲問題與羣臣鬧矛盾,消極怠工長達三十年。而帝國統治機器依然正常運轉,居然沒有出現什麼大問題。

萬曆皇帝表面上看是那個時代的中心,是那段歷史的`主宰者,因為他有高高在上的皇權。然而事實上,他是最可憐的人,他所處的時代是文官集團勢力龐大的時代,他所處的時代是思想受程朱理學深刻影響的時代,所以他有“人慾”則不達,一是受文官集團勢力的牽制,二是受他內心思想的羈絆。他當然不能像正德皇帝一樣,不顧名聲為所欲為,因為他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他從小所有的教育與文官集團集體認同的道德標準如出一轍,這些從始至終束縛着他。他試圖打破這個無形的牢籠,以至於在張居正死後要那般絕情的清算他,但最後這種種在後人看來竟像個孩子打翻瓶瓶罐罐撒撒氣而已,這種報復行為對於他自身獲得真正的自由沒有任何裨益。身為皇帝又怎樣,時代決定了他的命運。

時代的潮流是難以改變的,但這並不影響我們跟隨着它,發揮自己的力量。有志向有抱負的人,理應懂得如何與時代相處。但凡聯繫一下過往的歷史,我們可得知,唯有符合大勢所趨、站在時代風口上的人與事,才可成事、做人。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6

讀完黃仁宇老先生的《萬曆十五年》,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他筆下的海瑞。海瑞是明朝一位清官,最著名的事蹟便要屬他向嘉靖皇帝上奏的《治安疏》,然而他卻並沒有像一個尋常的的清官一樣受人讚揚。讚揚者説他清廉正直,為百姓説話。批評者説他古怪、冷僻而執拗。海瑞的政治生涯,終歸到底是失敗的,因為他並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或者不如説,他的理想本身在當時就是不可能實現的。

一個君子何以有志於當官?海瑞説是出於惻隱和義憤。他同情飢寒困苦的流民,也為別人被欺壓而感到不平。在他心目中,出仕做官是為了取得為國家盡忠、為百姓辦事的機會,而不是借官職謀私利。如此看來,他的確是官員中的典範。

海瑞這種精神的本質也和創建本朝的洪武皇帝的治國思想完全一致。然而海瑞所不知道的是,當朝文官們的行事標準就是在上層頒佈一個道德標準,而責成下面的人在可能的範圍內照辦,行不通就打折扣。而海瑞卻不懂這種所謂陰陽之道。他憑一己之力即想改變整個社會制度的想法,不免有些草率。

不僅如此,海瑞的個人道德之長,不能補救組織和技術之短,更不能代替周密的考察和詳細的法律。

海瑞對國家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責任感,他也確是一個公正而廉潔的官員,他想讓人民生活更幸福,國家更強大,但因為對當時的問題沒有有效的處理辦法,加上他的操之過急,而幹不成實事。他既沒有對情形做過周密考察,又沒有宣佈法律的準則,也沒有建立專門的機構去調查案情。僅僅有他自己奮力踐行維護的倫理道德,是遠遠不夠的。明朝是以農民為基礎的`農業社會,缺乏有效的商業法律和貨幣制度,經濟制度也較為僵硬。想要改變這些,明朝現有的政府機構是沒有能力辦到的,要在當朝力挽狂瀾,就要依靠有力的技術與組織。而海瑞偏偏沒有意識到這點。海瑞以為只要自己以身作則,實行新制度就能改變現狀。

關於海瑞,還有一件小事:海瑞簡樸的屋舍裏,掛着的立軸上是“忠孝”二字。這是海瑞畢生的信仰。但只能説海瑞空有信念。海瑞的失敗,在於他不能洞明世事。他一心崇尚着洪武皇帝的制度,卻不知制度早已在潛移默化地改變。他用自己的是非標準衡量着一切,卻不知道這標準早已失效。最終,海瑞也對官場,對政治死了心,在貧寒困苦中離世了,想必他的心裏,也是充滿了苦澀與不甘的吧。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7

真是好喜歡這本書,相見恨晚。

合上書本才知道,曾經學過的那種固話了的歷史教科書原來那麼的扁平。比如萬曆皇帝,在我原來的認知中他只是個非常平庸的皇帝,甚至沒有什麼影視作品願意去闡述他的故事。

讀過《萬曆十五年》才明白,在萬曆皇帝的平庸之下,是他對自己身份的無奈和痛苦。皇帝在體制中逐漸成了一種象徵,他的身份帶給他的限制完全不少於任何一個普通人。他甚至不能根據自己的心意去立儲,正是意識到了自己只是這強大體制中的一個象徵,而非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所以他只能消極怠工,這是他反抗的一種方式。而和皇帝對立的文官集團,他們信仰道德禮教,相信世世代代傳下來的規矩禮法,而在皇帝“無為”的統治之下,他們一腔熱血毫無用武之地。皇帝和文官之間長久的博弈,使得矛盾日漸加深,最終成為雙方皆敗的悲劇。

另外還有張居正和戚繼光,他們是那個時代中璀璨奪目的人,就如黃仁宇先生所説,他們有造反的能力,但沒有造反的心思。但是這種能力終究是讓人忌憚的,因此他們最終也是樹倒猢猻散的結局,只能感歎一句“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末了”。還有海瑞,以前他給我的映像就是個十全十美的清官、完人,然而真正看了這本書才知道海瑞的侷限,真的有點可憐,不合時宜地想要以一己之力去撼動體制,但最終因為能力和智力都不夠,只能活成一種正義清廉的象徵,而將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塌糊塗。李贄就更復雜了,我大概還要去多看一些書才能真正讀懂他。

最終,黃仁宇先生這本書裏的人,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他們都有自己的`抱負和理想,但在個人之上還有體制,體制之上還有更大的命運,人們身處其中無力反抗,造成了本朝巨大的歷史遺憾。所以,作者提出了自己大歷史觀裏一個很重要的東西,他説“人世間很多殘酷的事都用道德的名義去施行,也是中外古今一律。”所以在一個法制不健全朝代中,皇帝和官員只能以聖賢的“道德”標準去行事,在這樣強大的道德壓力之下,每個人或多或少地活成了自己身份的象徵,而非有血有肉的靈魂,於是大家被禁錮的姿態都顯得異常絕望。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8

1587年,在大明帝國的歷史上是稀鬆平常的一年。這一年沒有大事發生,一切都如帝國既定的設想一般,嚴絲合縫地運轉着。

然而也就是這一年,在世界史上,西班牙的艦隊已經全部出動徵英,一個新的時代正拉開帷幕。

何以明朝在這樣的洪流中停下了腳步,致使後來幾百年間中國的封建社會在風雨中色厲內荏,搖搖欲墜呢?黃仁宇寫了一些小事。

一位充滿創造力卻囿於高牆之內,心灰意冷轉而不問朝政的皇帝;一位位極人臣,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卻中道身故的首輔;一位剛正不阿受人敬仰,但最終調任閒職無法施展的官員;一位革新戰術大勝敵人,卻最終失勢淡出政治的大將;一位言行出格超脱時代,以自我犧牲結束生命的文人。

當我們還相信依靠個人天賦和努力能人定勝天的時候,這些人或身敗,或名裂,擊碎了有關這個朝代的幻夢。勵精圖治與耽於聲色,克己奉公與徇私舞弊,推陳出新與墨守成規,並沒有結局上的區別。這並非能夠怪罪到個體的身上,而是因為這個時代已經在歌舞昇平中日薄西山,走到了它的盡頭。

一個疆域遼闊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形成了一種特殊的管理模式。在政治上以低效率文官集團為核心,在經濟上則以小農經濟為尊,在思想上以改造後的儒家學説作為指導,以道德作為最高準則,對於法度則輕描淡寫,甚至依賴宗教和神祕的力量來維護社會機構的`運作,集體無意識的陰影籠罩在這個王朝的上空。

在這樣的模式下,維護穩定是最重要的事。為此,這個還沒有意識到世界的格局正在發生變化的帝國,秉持着慣有的習性,亦步亦趨地遵守禮儀,犧牲少數羣體的利益,驚懼新的技術和新的法則。

物質文明往前發展,而國家的法律和組織機構不能隨之而改進,勢必發生動亂。

四海昇平的萬曆十五年,暗流已經在潛層湧動。從九五之尊的天子到著書立説的異端,他們的生命走到這一年交織在一起打了一個結,往後再延續也受到這個結的影響,大歷史亦如是。

讀歷史,探求真相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能做到的只能是以史為鑑。太陽底下無新事,怕只怕當局人眼前迷霧重重。自勉。

PS:怎麼説,《萬曆十五年》我看的時間太久了,可能是中間斷層太久,也可能是對明史不熟悉,看完竟説不出什麼來,希望下次重看的時候會有所進步吧。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9

很多歷史書總是像流水賬似的介紹什麼年份發生什麼事情,可是《萬曆十五年》這本書介紹的都是萬曆十五年這一年的事,事無鉅細,把許多正史沒有記載的都羅列清楚,這也是這本書吸引我的地方之一。

中國帝制延續了近兩千多年,走過許許多多皇帝,這種帝制下想以道德代替法制,以倫理綱常為思維判讀依據,但在官場甚至社會都是行不通的,以致張居正死後,那些封建官員會將他的屍體挫骨揚灰。在儒家道德中,每個人都要做到忠孝信悌禮義廉恥,高調地説為人做事要高尚。可是明朝官場,多了一種勢力,也就是宦官,他們惟皇帝遵命,貪圖錢財,心狠手辣。東廠,西廠就是代表作。張居正想改革,必先觸動他們的`權益,牽一髮而動全身,甚至牽涉到整個官場利益,提倡為官清廉在他們的利益面前不值一提,有時甚至宦官亂政,連皇帝都管不了,所以改革怎能成功。

因此,一個悲劇式的人物出現,海瑞——一個“奇葩”的官員,為政清廉,深受百姓愛戴。三次罷官,體現出他高潔的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可也體現出他那保守的性格。他被朝廷封了個閒官,無所作為,甚至家徒四壁,子女有些也餓死了,在自命清高時卻身不由己,空談道德只會被社會遺棄。民族英雄戚繼光,帶領軍隊在福建台州抗倭,當時在張居正當政時期,儒家提倡重文輕武,戚繼光只能也能用民兵的武器抗倭,也因為他與張居正的關係,戰功赫赫的他被撤職,最終含恨離去。這體現出當時社會的腐敗,在皇帝提倡道德治國時,偽道德卻支配着國家,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在這個極其普通的萬曆十五年體現出末日的氣息。

在書中,張居正要求下面官員要廉潔,卻私下斂財,出乎我的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在那個社會,人情世故大於道德,偽道德橫行,有着宏偉大略的皇帝也最終意志消沉。儒家制度凡事都講求高尚,最終卻導致偽道德橫行。張居正改革雖然有成效,但是他死後制度被完全推翻。可見,不能根本的追求所謂的高尚道德,在現實的條件下提倡道德與法治結合,推陳出新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成效。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10

《萬曆十五年》是即我在牀頭讀完《明朝那些事》之後又本一關於中國階段歷史的描繪,由於習氣性失眠,書中其中慨歎也大多由於深夜的躁動而隨風去了,但也卻有一局部隨着可吸入顆粒物一同沉澱到了我的血液裏。

我驚詫,此書中許多人物身上,竟都有當今理想社會的影子。

若將萬曆兒時看做我們的當代,他本來聰明敏感、樂於上進,也曾經勵精圖治、喜歡讀書,他本不是暮氣沉沉、消極厭世的人,怨只怨那些作為臣僚的教師或家長,從不曾將他當作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確切的説是有威嚴的獨立個體來對待,同樣也像像我們的學生時期,很多時分被當成了學習的機器,本來生動好動、樂於考慮,最終卻極度厭學。諸如參與完升學考,要將書本剪碎或早上照舊習氣的坐在寫字枱前卻不曉得該幹什麼。所以,萬曆皇帝作為學生,臣僚做為教員,的失敗之處,是大臣們剝奪了萬曆作為一個聰明的年輕人應有的個性、思想和生機。

張居正不讓他練習書法,申時行不讓他練兵,一切人都不讓他立三皇子為太子,以至與他生前形影不離的愛妃都不能與本人埋在一個墳墓裏。失去了如此自在,就算做着皇上,又有什麼興趣?但他畢竟是皇上,仍然具有無盡的豪華和整個國度,而當今社會我們的悲痛何至於此。

張居正作為首輔原來言行不一,到我們看見了太多人士的虛偽。官二代,富二代,軍二代,黑二代。這個社會原來曾經並正在真正屬於這些有錢有勢有權和不要命的,“學校十年功,不如一棵葱”的現象難免呈現。

我不斷覺得,張先生本不是奸臣,他也是希望明朝國富民強的,他僅僅是一個有缺陷的聰明的我行我素的大臣而已。孔子説,“唯女人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其實,“難養”的豈止是女人和小人?任何人彼此接觸久了,都難免“不遜”起來,皇帝如此,張居正如此,恐怕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人也難免如此。事實擺在眼前,改動雖不及萬難卻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由此,我唯有在心田播種善的種子,也時辰提示本人,只需是人都會產生某些成見和不可防止的缺陷,學習如何諒解並選擇,哪些是我們應該學習的,那些是“見不善而內自省”的,理想無法與社會種種幽暗的側面,但卻必需允許這些幽暗的存在,由於他畢竟是“多彩”這個詞的重要局部。

面對如次、遇到問題、唯有積極想方法,努力讓本人多一些才幹,開闊些眼界,理清些思緒。而決不能消極怠工,心灰意冷。充溢希望才幹使我們快樂生活。

——我們無法於幽暗,也儘量做到讓幽暗無法於我。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11

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是一部非常好的人文作品,我也不是第一次讀了。可是正如其他好書一樣,每次讀都會有收穫。這次我聯繫他的另一部作品《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來讀,發現一些有趣的問題以及自己的一些愚見。

中國歷史的問題中最受爭議也被很多人斥為偽問題的是,倘若沒有鴉片戰爭和西方工業革命中國會不會自動走上資本主義的道路?

我的答案是儘管進程會很慢,中國很可能仍然會走向商業化的社會而不是維持農耕文明。

原因是:人口壓力。

討論歷史上的社會民族變遷很容易陷入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即究竟是文化的影響為主還是地理的影響為主,還是其二者混合的影響等等等等。。但是無論還是有一個比較量化的而且也是前提性的原因是比較少爭議的,那就是人口壓力。

兩千年來中國經濟中心逐漸南遷,從河洛到蘇杭,這個其實應該是結果,原因是人口的逐漸南遷,以前瘴癘之地的湖南,福建,廣東,因為北方土地幾千年的耕作和人口繁衍而負擔不起那麼多的人口,到明清已經是帝國的重要省份了。倘若沒有外敵的入侵,繼續多出來的人口無處吃飯,而科技的水平又不能飛速的發展,必定導致往外洋移民。因為倘若科技水平進步跟不上人口增長速度人口則空間擴張。

當然,這個過程絕對是殘酷的.。宗中國土地的歷代帝國,其運行的綱領都是保護落後經濟扼殺商業苗頭,維持均衡。其最重要的原因是持續的人口壓力,故而百姓只要能温飽就可以了,其他一概免談。這也是儒家思想為什麼需要被封為至高標準,崇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否則,在低技術條件下,無法靠極端低效率的法律程序來管理社會。可是當帝國最邊緣的省份也人口輻軸的時候,因經濟破產而不但爆發的全面戰爭,會迫使沿海的居民不斷移居海外,而中央政權也將沒有能力進行約束。華夏民族會因為生活所迫而象現在一樣在泛太平洋地區紮根,從而逐漸形成一個穩定貿易圈。

那麼這個結論跟現在事實上的中國有何關係呢,結論是,發展科學技術以緩和人口增長帶來的壓力,是中國最重要的事情。因為現在地球已經太小了。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篇12

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在史學界地位頗高。他不是二十四史那樣訴説着單一歷史事件,也不是《明朝那些事》用現代口吻調侃過去,它經過萬曆十五年這一看似平淡歷史年份為支撐點,從各色人物杯具結局,梳理當朝政治、經濟和文化脈絡,剖次明王朝甚至是封建社會沒落的制度、體制原因。以往平面的歷史人物,經過閲讀此書之後變得立體而豐滿:閲讀之前,我以為萬曆可是是個懶惰至極的昏君,但縱觀全書後,我懂得萬曆消極怠工的背後有他皇權與禮教抗爭的無奈;閲讀之前,張居正被視為雄心滿懷勵精圖治的政治家,但我看到在其大刀闊斧的改革背後,也有着與整個文官集團不合時宜的矛盾;閲讀之前,我以為首輔申時行可是是個和稀泥的的何事佬,但透過他左右示好我看到了他大局的權衡;閲讀之前,我以為海瑞是位模範的“青天大老爺”,但剝去個清官楷模的外衣,海瑞也有他憤青般的.悲哀……

中華五千年禮貌,儒家孔孟,道家莊老,為何到淪落至今卻成為餘秋雨口中的“無信仰、無道德、無感恩”國人素質?也許,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中,撥開歷史迷霧給了我們一個解釋,歷朝歷代,經過龐大的文官集團,來統治全國。在文官集團和萬千小民之間,明朝所採用的就是以禮和道德來維持國家秩序,也能夠理解為,明朝並沒有真正以《大明律》來維護他們的統治秩序,而是靠道德和禮教,而道德和禮教又是比較抽象的一些準則,在私慾面前,不堪一擊。道德以陽的一面存在,而私慾則以陰的一面存在。當道德能夠代替管理國家的時候,文官集團裏的官員,則會打着道德的幌子滿足自我的私慾,彷彿海瑞,成為了文官集團的標籤,每個人仰望着他,可是,沒有人願意做海瑞,那些文官們內心深處有着尷尬和不安,一方面是聖賢書的教導,一方面是現實裏必須理解的官場潛規則。一個個充當着紙筆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正是這腐朽的制度,才造就了一幕幕慘絕人寰的改朝換代的杯具。

綠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歷史是一條時間的大河,擁有很多史籍的中國人能夠從中得到更多歷史的啟迪,讀史以明志,我們如何來建設我們的國家,不走禮與法的脱節,體制與道德相脱離的老路,值得探究與考量。從微觀説,確立“法”的思想、樹立“法治”觀念,擺脱人情因素或許是公務員工作的基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制度理念貫穿於心中將帶我們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