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人教版九年級物理蒸發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9.32K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説課稿,編寫説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我們應該怎麼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九年級物理蒸發説課稿,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教版九年級物理蒸發説課稿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蒸發是常見的一種汽化方式。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和蒸發吸熱是解釋許多現象的基礎知識,在生活和生產中經常用到。學生對於蒸發現象很熟悉,因此,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結合適當的實驗,讓學生自己經過分析、比較得出結論,並注意引導學生把知識運用於實際中去。

2、重點:通過探究活動切實認識到蒸發要吸熱這一科學原理。

難點: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分析出蒸發要吸熱的科學原理。

二、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水在常温下會慢慢變成水蒸氣的現象。

2、讓學生通過實驗,觀察蒸發現象,並分析出蒸發要吸收熱量的科學原理。

3、通過設計實驗探究常温下水蒸發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能舉例説明蒸發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合作能力、繪圖能力及分析圖表的能力。

三、説設計理念:

根據科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節課的實際情況,改變過分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在探究過程中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探索精神、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

四、説教法:

根據以上設計理念,針對本節以實驗為基礎的特點,確定本節採用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實驗探究的方法進行教學。通過設疑激趣引出課題──分組討論解決問題──猜想假設---------設計方案──實驗驗證得出結論──教師點撥解疑釋惑──創意設計應用實踐──總結評估交流感受──課後實驗----鞏固強化等一系列探究過程,讓學生在自主科學探究的過程中找出規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觀察、實驗能力。具體教法包括:提問法、談話法、分組討論法、實驗法等。

五、説學法:

為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實現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針對本節內容和以上教法,學生主要為實驗探究法和討論歸納法。

六、教學準備:温水、温度計、脱脂棉、紗布、秒錶、酒精燈、蒸發皿、滴管等。

七、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①課前教給學生表演小魔術“杯裏的水哪去了”:三個相同的紙杯,在一個空杯裏先倒入水,然後將這個杯裏的水分別倒入其餘兩個杯裏(其中一個杯裏塞有棉花,水倒進去後被棉花吸了),結果一個紙杯(空杯)裏能倒出水來,另一個塞有棉花的紙杯則倒不出水來,學生會感到很奇怪,“水跑到哪裏去”?揭開謎底,藉此問學生,“如果把這塊濕棉花放在空氣中,會發生什麼現象?(濕棉花會慢慢變幹)

【設計意圖:創設問題情景,自然引出問題,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

②在黑板上用毛筆蘸着水畫“魚”,讓學生仔細觀察看它有什麼變化?(這使學生獲得了充分的視覺體驗,體現了科學的真實性。)

③學生觀察。提問:“魚”哪去了?你看到畫“魚”的水跑哪去了?聞到了嗎?(由此使學生認識到水蒸氣是氣態的水,無色、無味的氣體。蒸發就是水變成水蒸氣的現象。)

④小結:水在常温狀態下,慢慢變成水蒸氣,飛散到空氣中的現象,叫蒸發。(板書課題)並強調水是慢慢變成水蒸氣的,而且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發。

【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黑板上水跡慢慢消失的過程,使學生初步認識蒸發的現象。即:在觀察中能夠想到跑了的水飛到空氣中,認識水是在平常的温度下,變成水蒸氣跑的,從而為學生建立蒸發的概念。】

2、感受蒸發,學習新知。

①自由談:在日常生活中,你見到過哪些蒸發的現象?

學②課件出示:洗澡後感覺發冷,問學問學生“你們在夏天遊過泳嗎?為什麼去游泳?當你從水中上來時,身上會有什麼?你會有什麼感覺?為什麼呢?”(學生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有一定難度)

③讓學生親自感受“水的蒸發”:將一隻手完全伸進水槽,然後拿出來舉起,閉上眼睛,仔細感覺兩隻手有什麼不同?(學生能明顯感覺到有水的手會“涼颼颼”)

如果學生提出手感到涼是因為“水涼”,那就給每個組換温水,再次感受一下,這樣,學生就會充分認識到手上有水會感到涼與“水温”沒有關係。

④讓學生暢所欲言,談談對“手為什麼會覺得涼?”這一問題的看法,學生認識到手上有水就感到涼,水乾了就不會涼了,可能與水在蒸發過程中要帶走熱量有關。

⑤設計實驗驗證猜想。

【從學生生活經驗入手,以常見的游泳後感覺冷的現象為主,並讓學生親身感受“手上有水會感到涼”,自然過渡到用人相當於温度計進行猜想“手從水中剛剛出來時為什麼會感覺到冷?”的模擬實驗,來幫助學生理解水蒸發會降低温度的科學知識,易於學生理解知識。】

⑥彙報實驗方案,將温度計放入水中,讀取水温,再拿出來觀察温度計的温度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教師這時提出“温度計從水中拿出後,液泡的水很少,蒸發現象不明顯,怎樣能使温度計液泡的水保留的多一些呢,”讓學生想到並提出“用棉花或棉紗包住液泡,”這樣温度計的液泡水就會多一些,蒸發現象就會明顯。

⑦分組實驗,實驗前提出實驗要求,並講解折線統計圖的繪製方法,讓學生根據觀察測得的數據完成實驗折線統計圖。

【通過直觀的'統計圖表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水蒸發時會降低温度的性質,還便於學生直觀地看到温度的變化,為學生歸納實驗結論服務。雖然學生的猜想可能會出現各種情況,但在學生猜想、製作、實驗、彙報的學習方式中促使學生的思維活躍,激發學生深入研究的興趣。】

⑧彙報實驗結果,提問:通過觀察這幾張實驗記錄表你發現了什麼?

1)温度計拿出水面温度下降了,説明了什麼?

2)為什麼温度會回升呢?

3)剛才的實驗你明白了什麼?

⑨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温度計拿出水面後温度會下降,水在蒸發時要吸收周圍的熱量。【從統計圖中,讓學生談發現的基礎上,培養了學生的發現思維,在教師的引導下,不僅讓學生認識到蒸發時會降低温度,而且讓學生分析温度計的温度為什麼會回升,使學生的思維再次提升,理解蒸發的概念。】

⑩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蒸發吸熱,降低温度”這一原理,先讓學生説一説,課件展示發燒物理降温、在教室的地上灑水、夏天走在森林裏會覺得很涼爽等。

【密切聯繫生活,使學生能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大膽設想,探究加快蒸發的方法。

①比賽:看誰先讓黑板上的水蒸發掉。讓學生利用各種方法,比如扇風,將水抹開(增大面積)等。

②拿出濕衣服,讓學生説出怎樣晾衣服能幹得快些?(太陽曬,風吹等)。學生對於“增大蒸發的表面積有可能想不到,現場找兩名學生分別晾同一件衣服,看誰的晾法最好,讓學生明白將衣服全部展開(增大蒸發的表面積)可以使衣服上的水蒸發得快一些。

③由以上兩個活動總結出加快蒸發的方法:温度高、空氣流動的快、蒸發表面積大。

[對於進一步探究影響蒸發快慢的三個因素,將在第二課時進行]

4、聯繫生活,實際運用。

①説出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蒸發快慢的知識,並以課件展示。

②蒸發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課件出示仙人掌和旱田。

5、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①小結。

②根據資料卡製作“晴雨計”。

八、談教學反思

本節的內容,從知識上看並不難,但應給予足夠重視,學生對於這部分知識有很豐富的生活經驗,要充分利用,為此在課堂上做一些相關的實驗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學生在平時有時觀察不是很仔細,在課上有目的地指導學生觀察、體會,最後得出結論,對於訓練學生思維是大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