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學 語言 詩詞 名言警句 對聯 雜談
當前位置:學問齋 > 範文 > 説課稿

手拉手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39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快來參考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手拉手説課稿,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手拉手説課稿

手拉手説課稿1

一.教學分析

(一)教學分析之教材分析

1.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手拉手,好朋友”的主題引導其學習設計連續紋樣。

2.提出“如何用簡便的方法剪出手拉手的人”問題,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切入到探究當中來。

(二)教學分析之學生分析

二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造型能力已經有了相對的基礎,特別是他們喜聞樂見的手工製作活動使其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更加濃厚。

(三)教學分析之教學環境分析

本課將選擇多媒體教室環境。美術學科的特殊性,需要給孩子們提供直觀形象的動畫效果,有利於掌握教學中的重難點;圖片信息,有利於開拓思維,提升審美情趣。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學習連續紋樣的基本知識。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研究探索,啟發學生正確摺疊紙張,設計、製作出有趣的連續紋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剪紙製作手拉手的好朋友,學生感受友情的温暖。

三.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學習連續紋樣的基本知識,用折、剪、添畫的方法制作一組手拉手的好朋友。

(二)教學難點:

能用正確的方法摺疊紙張,使剪出的事物是連在一起的。

四.教學過程

(一)引起活動(激趣感受)

1.課件出示兒歌《找朋友》。

(設計意圖:利用兒童喜聞樂見的童謠形式創設輕鬆的課堂氛圍,讓小朋友們跟着唱一唱,和同學們手拉手,為本課做好情感鋪墊。)

2.與小朋友交流:平時如何與好朋友相處的。

(二)展開活動(探究嘗試)

1.遊戲“尋找祕密”。

(1)尋找祕密一。

出示課件: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老師的'四個小紙人,問學生“誰能幫助老師把他們變成手拉手的好朋友”

(出示“妙妙”工具箱,選擇其中的工具,教師示範粘貼好。)

(2)尋找祕密二。

問學生“老師的這四個小人都是一模一樣的,誰知道老師是如何做到的呢?”

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並示範剪出紙人。

教師故意出錯,剪出來的紙人不是一個一個的,而是直接連接起來的,問學生“哪種方法簡單,想知道是怎麼做到的嗎?”

出示課件:找到三幅圖的不同之處在哪裏,教師點動鼠標,畫面動起來後呈現出作品,再請學生探究出不同之處的原因,然後及時讓學生動手剪出一組簡單的手拉手的小朋友。

(設計意圖:新課程理念下的美術課堂是能讓學生主動探究的課堂,通過尋找祕密的遊戲,激發學生進行主動探究的能力。根據二年級小朋友的年齡特點,在這裏藉助ppt,用直觀的形象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主動探究,找出問題所在,從而更清晰地掌握教學難點。)

2.交流剪紙心得

教師請一個剪得較好的學生口述自己的剪紙過程,説説為什麼剪出來就手拉手的。師生交流手拉手的祕訣:在選擇的時候,要選小朋友的兩隻手都是伸出去的,這樣剪出來的小朋友就都能手拉手啦。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到台上為大家重複口述製作方法,找出“要讓每個紙人都手拉手,成為好朋友,要注意什麼?”學生經過自主探究,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這一知識點。本環節真正激發了學生的潛力,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實踐的機會,有更大的創造空間。)

3.欣賞作品,拓展思維。

(1)出示ppt,學生欣賞作品一、二、三,學生觀察並思考這跟剛剛動手剪出的手拉手紙人有什麼地方不一樣。(教師在學生們討論後,帶領學生共同總結,同時教師指導添畫的基本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遞進式地欣賞作品,教授了學生如何進行添畫,輕鬆提升了“手拉手紙人”的製作難度,符合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同時開闊學生的思維,使學生了解到能夠“手拉手”的,不僅可以是小朋友,還可以是其他種類的事物。)

(3)學生討論“你想表現的好朋友是誰或者是什麼,如何添畫,如何解決拉手問題?”

3.動手實踐,嘗試體驗。

(1)鼓勵學生用折、剪、添畫的方法制作一組手拉手的好朋友。

(2)學生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三)分享活動(展示評價)

1.創設情境,請小朋友主動地表達自己的作品,為什麼好,好在哪裏?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件作品,為什麼喜歡?哪裏值得自己學習?

(四)延伸活動(欣賞昇華)

1.蒐集民間剪紙藝術作品圖片,下一課時與同學們相互交流、討論。

2.德育滲透。

教師總結:不僅學會了做“手拉手,好朋友”的剪紙作品,還懂得了好朋友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五)收藏作品,整理教室

手拉手説課稿2

一、説教學內容:

本課選自人教版國小音樂第九冊第五單元《綠色暢想》,這首歌分兩課時完成,我今天説的是第二課時。是在第一課時歌曲學習的基礎上對歌曲情感演唱的延伸和發展。

教材分析:

這是一堂以保護地球為主題的音樂課,對前節欣賞《破銅爛鐵打擊樂》和下節歌唱教學《綠色的歌謠》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

通過形象化的語言表述了人類的願望,點出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植樹造林,栽花種草

全曲分為二段式:

第一樂段由兩個樂句組成,節奏富於彈性、歡快、活潑

第二樂段節奏變化重複,流暢而舒展、優美而歡快,表現出學生們手拉手,共建美麗地球村的歡快心情

二、説教學目標:

1、能用深情並茂的歌聲表現歌曲

2、能為歌曲標註顏色的`部分加上固定的節奏,為歌曲的演唱編創動作,抓住重點從力度,節奏方面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3、通過演唱歌曲,加強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感性認識,更加關注綠色事業,愛護我們自己的家園。

三、説教學重點、難點:

新大綱指出要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只要有音響就要伴隨着感情,學會唱歌不是目的,要把培養情感和審美滲透到音樂之中,而律動教學是為音樂審美活動而服務的,它必須體現審美活動過程中創造性這一規律。

1、培養情感和審美能力2、用律動為歌曲編創節奏。

四、説教法、學法:

依據制定的教學目標,我採用的主要教法、學法有:欣賞法和聽唱法,這兩種方法可以讓學生在歌曲學習中得心應手,將歌曲的重點突出;難點更易掌握。

五、説教學過程:

首先,我通過《師生問好歌》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樂趣,並複習鞏固了一首剛學的歌曲,使學生不但温故知新而且進行了很好的發聲練習。歌曲導入環節我利用北京2008年成功舉辦的第29屆奧運會為引子,引出“手拉手,地球村”這一課題。通過對歌曲進行兩遍欣賞,讓學生對歌曲有一初步的認識,然後指導學生自學歌譜,培養學生基本的識譜能力,在學生識譜後進行跟琴正音,訓練學生良好的音準。接着通過課件《美麗的大自然》引導學生用深情、優美,發自內心的歌聲表現歌曲。二聲部教學中採用欣賞法和聽唱法相結合,讓難點更易突破。最後小節部分讓學生暢談學習心得。

六、説板書設計

板書我採用綠葉襯邊,課題顯著,合唱居中的設計,讓學生更方便地突破難點。

手拉手説課稿3

一、説教材:

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國小五年級音樂上冊第五單元《綠色暢想》中的第一課時中的內容。第五單元主要目的是告訴學生:隨着交通、通訊工具的現代化,地球彷彿變小了,各國人民可以自由地來往、相處,“地球村”的概念應運而生,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呼聲也日益高漲。為了讓學生們從小就有做一個自覺保護環境的地球村小公民的意識,本單元通過演唱和欣賞、演奏一系列有關作品,讓學生進一步熱愛綠色,關注綠色的事業,同時進一步提高合唱能力和識譜視唱能力。歌曲《手拉手,地球村》上本單元的重點和難點,它包含了二聲部的合唱及“地球村”的含義、環保教育等多個方面,在本單元中地位很重。全曲分為二段式:第一樂段由兩個樂句組成,節奏富於彈性、歡快、活潑第二樂段節奏變化重複,流暢而舒展、優美而歡快,表現出學生們手拉手,共建美麗地球村的歡快心情。

二、説教學目標:

1、理解“地球村”的含義,關注世界和平事業和綠色事業。

2、初步學會《手拉手,地球村》。

3、能為歌曲標註顏色的部分加上固定的節奏。

三、説教學重點、難點:

新大綱指出要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只要有音響就要伴隨着感情,學會唱歌不是目的,要把培養情感和審美滲透到音樂之中,而律動教學是為音樂審美活動而服務的,它必須體現審美活動過程中創造性這一規律。

1、培養情感和審美能力

2、用律動為歌曲編創節奏。

四、説教法、學法:

依據制定的教學目標,我採用的主要教法、學法有:欣賞法和聽唱法,這兩種方法可以讓學生在歌曲學習中得心應手,將歌曲的重點突出;難點更易掌握。

五、説教學過程:

首先,歌曲導入環節我用“環境保護”為引子,引出“手拉手,地球村”這一課題。通過對歌曲進行兩遍欣賞,讓學生對歌曲有一初步的認識,然後指導學生學習歌譜,培養學生基本的識譜能力,在學生識譜後進行跟琴正音,訓練學生良好的音準。接着通過課件《手拉手,地球村》引導學生用深情、優美,發自內心的歌聲表現歌曲。最後以環保作結。具體過程如下:

1、導入。老師:你看——,你看——你看到了什麼?老師:你聽——,你聽——你想到了什麼?(學生回答)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學習該是多麼美好的呀!可是——

【設計意圖】:

老師聲情並茂的語言和音樂把學生帶入田園般的畫境中,引領學生展開聯想,培養學生的聽賞能力。老師:輕輕地打開地球畫冊山山水水都會在問我你想給未來的地球留下什麼?是留下一棵樹,還是留下一朵花?是留下一個生命的夏天還是留下一片永恆的綠洲?(請同學們一起回答)我們説給未來留下一個更美的地球,和一首綠色和平的歌!今天我們學唱的歌曲是《手拉手,地球村》,“村”是一個很小的地方,但是現在隨着交通、通訊工具的現代化及世界人口的急劇膨脹,地球也彷彿變小了,同時,“地球村”也還有全世界人民不論國籍、種族都能友好相處的含義。

2、欣賞童聲合唱《手拉手,地球村》(兩遍)。要求學生能聽出歌曲分為兩個樂段,第一樂段輕快活潑、靈巧,運用了很多八分休止符;第二樂段熱情奔放,有很多兩拍以上的長音。

3、跟着錄音或教師的琴聲學唱第一樂段的歌詞,注意第二樂句中的2/4節拍,要唱出節拍重音。在“× ×”和“×× ×”處拍手或用打擊樂器演奏。

【設計意圖】:

擊掌練習既是訓練學生的節奏能力,又讓他們在節奏練習中熟悉歌詞。

4、學習合唱部分。這一樂段共有兩個相似的樂句(歌詞相同),教學的難點就在於兩個樂句的相似,因此,需要多作對比練習。如將“5 6與“ ”相對比,將“ ”與“ ”相對比。 5─ │ 1 2 3─ │”

5、為歌曲標註顏色的`部分加上固定的節奏,可以集體議論、創造,還可以對比多種方案:我們與全中國、全世界的小朋友們都同住在一個地球村,地球對我們來説真是太寶貴了,在科學已經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還沒有在太陽系附近找到類似地球那樣適合於人類居住的星球。但是,如今我們的地球生態已經嚴重惡化,人們向自然界索取得近乎殘酷了,因此大自然也向人類報復了,近年來地球的平均温度升高就是十分危險的信號,由於採伐森林過度,水土難以保持,洪水、風沙就接踵而來……(播放課件)現在,人們終於認識到了,地球上的人民是個大家庭,共住一個地球村,他們之間不應有戰爭和衝突,要共同維護和建設地球村,正像歌中唱的那樣“希望的太陽就是我們”,讓我們從小就關注地球村的興衰,與全世界的小朋友們一起“把地球村打扮得漂漂亮亮”。

6、總結小結全課收穫的主要內容,從要做一名出色的地球村的小村民,要用行動來保護我們村的環境,要一起克服困難,團結在一起,生活在一起。

手拉手説課稿4

一、説教材

《手拉手》這一課呈現了兩個小朋友為希望國小的同學提供幫助的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小數計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體驗到學有價值的數學的態度觀,同時也讓學生受到一定的愛心教育和環保教育。

二、分析學情

學生已學了整數乘法的運算律,本節課把整數乘法的運算律遷移到小數乘法中,大部分學生易於接受。

教學目標:

1、知道整數乘法的運算律在小數乘法運算中仍然適用。

2、能運用乘法的運算律讓小數乘法計算簡便。

3、結合教材提供的素材,對學生進行愛心教育和環保教育。

教學重點:

知道整數乘法的運算律在小數乘法運算中仍然適用。

教學難點:

能運用乘法的運算律讓小數乘法計算簡便。

三、説教法和學法

1.情境創設法。這節課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把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繫,從而體會小數計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比較、遷移、歸納法。 課堂中,我引導學生將整數簡算與小數的進行比較,通過觀察比較、遷移類推,使學生順理成章的歸納得出整數的'運算定律在小數中也適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遵循這一主旨,我在本節課中,着重以下學法的指導:

1.敢於質疑法。 新課程倡導學生在學習中敢於提出問題,敢於質疑。所以,在出示生活情境後,我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進一步培養了學生敢於質疑的學習態度。

2.合作、交流、探究法 有了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作為前提,合作、交流、與探究在學習中更必不可少。這節課中,我適時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討論、體驗探究、比較歸納,使學生髮現其中的規律,利用規律解決問題。

四、説教學流程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我從四個環節設計了教學流程:

(一)複習舊知 導入新課

(二)自主探究,構建新知

1、結合情境獨立嘗試解決問題。

2、具體計算,探索計算方法。

3、對照比較,總結方法。

(三)鞏固練習,應用提升。

(四)總結收穫,拓展延伸。

手拉手説課稿5

一、説教材

【教學內容】《手拉手》這一課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六課時內容,這一課呈現了兩個小朋友為希望國小的同學提供幫助的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小數計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體驗到學有價值的數學的態度觀,同時也讓學生受到一定的愛心教育和環保教育。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能根據“手拉手”中的有關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體會小數計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方法與過程:1.通過合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體會整數的運算定律在小數的運算中仍然適用,並能運用這些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

2.使學生能利用學過的小數乘法和小數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合教材提供的素材,對學生進行愛心教育和環保教育。

【教學重點】掌握小數乘法和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靈活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列綜合算式解決問題以及乘法分配律在小數混合運算中的遷移應用。

【教學關鍵】在比較歸納中發現規律,利用規律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

二、設計理念。

根據本課實際,我的設計理念是這樣的:

1.將數學與現實生活相聯繫,讓學生提高應用數學的能力。

這節課中,我從生活問題入手,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將教學課堂延伸到課外,學習現實的有意義的內容。以學生的問題為教師教學的切入點,使生活與數學聯繫更密切。這一做法打破了舊教材中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嚴重脱離的教學模式,從而使學生的數學問題生活化、體現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應用數學的能力。

2.將類比、遷移思想滲透其中,在兩個比較中總結歸納。

本節課的小數乘法和加減混合運算、簡便計算是整數乘法和加減混合運算、簡便運算的延伸,所以學習過程中,我注意比較討論、遷移學習,引導學生進行了兩次比較,第一次引導學生將整數和小數混合運算進行比較,歸納得出小數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的相同;第二次引導學生比較12.8×3+7.2×3和(12.8+7.2)×3兩個算式,歸納得出整數的`運算定律在小數運算中也適用。通過這兩次比較,使學生在類比、遷移中適時延伸知識的應用,達到本節課的技能目標,突出本節課的重點,突破難點。

3.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只是引導學生去學習、探究的引路人。因而本節課中,我特別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習題板塊,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幫助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討論等形式,體驗數學規律的探索和發現過程。使學生主動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自主探究的能力,激發數學學習的興趣。

4.使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技能同時,滲透愛心教育和環保教育。

教學活動的開展,首先是建立在教育的基礎上,離開良好的思想行為教育,那麼更多的技能培養都將毫無價值。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只是為了掌握技能,他們還將從中學習如何去做人!因而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我適時對學生進行了愛心教育和環保教育的滲透,促使他們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説教法。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我在本節課中主要運用了以下教法:

1.情境創設法。

這節課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把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繫,從而體會小數計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比較、遷移、歸納法。

課堂中,我引導學生將整數混合運算、簡算與小數的進行比較,通過觀察比較、遷移類推,使學生順理成章的歸納得出小數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的相同、整數的運算定律在小數中也適用。

3.練習鞏固、拓展延伸法。

數學的教學,精講多練是根本。因而我在新課學習後,精心設計了一部分練習題,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所學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既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讓這節課的學習活動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延伸。

四、説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遵循這一主旨,我在本節課中,着重以下學法的指導:

1.敢於質疑法。

新課程倡導學生在學習中敢於提出問題,敢於質疑。所以,在出示生活情境後,我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進一步培養了學生敢於質疑的學習態度。

2.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法。

學習中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我想在數學學習中最重要的是怎麼去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有自己獨特的思路,他們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解法。在獨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有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在合作交流學習中才有想法可説。因而課上我留給他們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空間,使他們在獨立思考與解決中得到逐步鍛鍊和成長!

3.合作、交流、探究法

有了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作為前提,合作、交流、與探究在學習中更必不可少。這其中不僅培養的是一種合作意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合作、交流與探討中可以瞭解別人的思考方式、體驗多方位思考的學習觀。這節課中,我適時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討論、體驗探究、比較歸納,使學生髮現其中的規律,利用規律解決問題。

五、説教學程序。

課標指出教學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將數學活動置身於實施的生活背景中,為他們提供實現的機會。根據這一理念,我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設置了五個大環節:

一、 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1.課件出示三幅圖片,讓學生感知貧困山區的學生學習條件的惡劣,從而向學生髮起手拉手愛心捐贈的號召,滲透愛心教育。隨機板書課題:手拉手。

2.根據圖片的感知,課件接着出示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思考。

三、嘗試解決,交流總結。

1.學生根據課件出示的問題情境,獨立思考後嘗試計算解答。

2.指名説説自己的解答方法,教師板書列舉。

3.引導學生觀察小結小數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的相同。

4.教師出示12.8×3+7.2×3=(12.8+7.2)×3

5.引導學生觀察,總結歸納整數的運算定律在小數運算中也適用。

四、應用新知,學以致用。

1.課件出示脱式計算。

2.學生獨立完成後師生交流並指導糾正。

五、拓展延伸,昇華教育。

課件出示拓展延伸問題:

(1)學生分小組合作計算。

(2)組間交流計算結果及從這道題中受到什麼教育。

(3)師生交流計算結果。

(4)指名説説從中得到什麼教育?(滲透環保教育)

【佈置作業】

【板書設計】

手 拉 手

方法一:(學生口述解答過程)方法二:(學生口述解答過程)

方法三:(學生口述解答過程)

小結一:小數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的相同。

12.8×3+7.2×3=(12.8+7.2)×3

小結二:整數的運算定律在小數運算中也適用。

手拉手説課稿6

説教材:在本冊的位置

學生已經系統地學習了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和小數四則計算,為本節課內容的學習打下了基矗由於小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同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完全一樣。

教學目標:

1、能根據“手拉手”的有關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體會小數計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使學生理解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在不小數乘法裏同樣適用,培養學生比較、類推的能力。

3、使學生能把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類推到小數乘法中,並能靈活地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重點:

運用運算定律、進行小數乘法地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運算定律進行小數乘法

説教法

1、情景教學法。讓學生在情景裏親自動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不過如此簡單,享受成功的喜悦,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2、戲教學法。即是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做中學、玩中學”的體現。因為國小生學習活動不再是教師的“説教”,應該更多的時間是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這樣的教學,更能體現了“學生是學習數學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3、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組織教學。體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識,在共同討論中完成學習任務。

説學法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主要培養了學生以下學習方法:

1、指導學生觀察圖畫,共同討論,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2、在遊戲中運用學習成果,把數學知識利用到現實生活中。

3、培養學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學習方式。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二、探索新知。

教師運用啟發談話法,從學生尋找信息,進入到問題當中。

1、學生審題,獨立解答。

2、比較兩個綜合算式,哪一個比較簡便?

這樣讓學生在做完兩道題的基礎上分析、比較新舊知識的異同點,引導學生掌握新知識,掌握學習新知識的方法。學生髮現整數運算律在小數運算中仍然適用。在問題得以解決的過程中,學生鍛鍊了運用已有知識解答新問題的能力,培養了運用數學知識的意識。《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這樣教學,也正是使本節課牢牢地紮根於培養學生簡便計算的基礎上,是小數的相關知識的運用。

三、運用新知,嘗試練習。

課堂練習是為了鞏固學生對本課主要內容的理解,使學生比較熟練地掌握小數混合運算順序,提高計算能力。課堂練習要安排多種形式,做到重點突出,難點分解,故設計以下練習。

1、把左右兩邊相等的式子用線連起來。

2、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的()裏填上適當的數,在----上填上運算符號。

3、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4、選一選:24、6× 4、6+246× 0、44+24、6用簡便方法計算應該是()。

讓學生層層深入,逐漸體會到簡便計算的好處。

四、全課小結。

教師設問:

1、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什麼?

2、計算時應注意什麼?

手拉手説課稿7

首先,我對本節內容進行分析

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是人教版國小五年級音樂上冊第五單元《綠色暢想》中第一課時的內容。第五單元主要目的是告訴學生:保護環境、愛護地球。同時進一步提高演唱能力和識譜視唱能力。歌曲《手拉手,地球村》中典型節奏、旋律情感的表達以及環保教育等多個方面,都含有本單元的重點和難點,在本單元中地位很重。全曲分為二段式:第一樂段由兩個樂句組成,節奏富有彈性、歡快、活潑 ;第二樂段節奏舒展、優美,表現出學生們手拉手,共建美麗地球村的歡快心情。

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着國小五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休止符以及三拍子音樂的節拍特點。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能用深情優美的歌聲表現《手拉手,地球村》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演唱歌曲,加強對環境保護的感性認識,更

加關注綠色事業,愛護我們自己的家園。

教學的重、難點、關鍵:

本着五年級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通過演唱歌曲,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激發學生保護地球的熱情。 難點:歌曲中帶休止符節奏的演唱與表現。

關鍵:典型節奏的反覆練習和對音樂內容、情緒的把握。

説教法、學法

依據制定的.教學目標,為了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熱情,我採用創設情景法,引導法,啟發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結合。

學法有:欣賞法和聽唱法,這兩種方法可以讓學生在歌曲學習中得心應手,將歌曲的重點突出,難點更易掌握。

説教學過程

這是一堂以保護地球為主題的課,以情感貫穿,我創設了三個音樂情境:“地球的災難”、“保護地球”、“心中美麗的地球村”。

一、導入——展示圖片:將地球美麗的圖片與環境遭受破壞的圖片作一鮮明比對,用情境法引導學生説出地球面臨的危機,讓學生了解地球的災難,激發學生保護地球的意識為後面的教學做好情感鋪墊。

二、展開教學——掌握知識點,學唱歌曲。點出典型節奏,指導學生掌握,為後面演唱歌曲打下良好基礎。接着讓學生按節奏念歌詞,目的一是鞏固剛剛學習的節奏,二是使學生理解掌握歌詞含義。然後分句學唱旋律,掌握好旋律後填詞歌唱。通過這幾個教學環節進行歌曲《手拉手,地球村》的唱歌、表現教學,表達學生保護地球的強烈願望。

三、深入學習及拓展與表現:——指導學生根據律動創編節奏為旋律伴奏,分樂段分析歌曲色彩,是學生有更準確的情感表達。帶同學們掌握歌曲後,請幾位同學到台前來加肢體語言表演唱,台下同學配合他們打節奏一起來完成歌曲。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到音樂的美。

四、作業:要求學生課下練習,能有感情的背唱歌曲,並在課下畫出自己心中美麗的地球村。

最後,讓學生用自己激情將心中保護地球的願望以宣言的形式表現出來。“保護地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板書設計:

時間安排:導入(1分鐘) 展開教學(3分鐘) 深入學習(2.5分鐘)

拓展與表現(2分鐘) 佈置作業(0.5分鐘) 小結(1分鐘)

通過歌曲的學習,讓同學們懂得了“地球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應該像保護自己的生命一樣去保護我們生活的家園。”不僅學習了音樂知識,學會了歡快的歌曲,同時也是對同學們進行了一次很好的環保教育。

我的説課到這裏就結束了,謝謝。

手拉手説課稿8

大家好!現在就對我所執教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2課《手拉手過“六一”》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手拉手過“六一”》是未來版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第三單元中的一個主題,本節課主要是在回憶“六一“國際兒童節及如何來度過上國小以來的第一個兒童節活動的快樂中,感受集體生活的温暖和社會對兒童的關愛,並通過了解貧困兒童、殘疾兒童的學習、生活現況,進一步體會自己生活在温暖的社會環境中的幸福和快樂。能儘自己的能力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做有愛心的孩子。

二、説設計理念

學生在已有的生活情感體驗上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回憶“六一”兒童節的歡樂心情,再讓學生設想怎樣過“六一”,然後通過收集有關資料,瞭解到希望國小、孤兒院、殘疾兒童的學習、生活現狀,體會到自己生活在温暖的社會環境中的幸福,最後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這些兒童的關愛之情。

2、教學目標:根據教材的編寫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知道“六一”節是全世界兒童的節日,設計一個“六一”小計劃。

情感目標:願意參加各種形式的兒童節活動,並能與同伴分享節日的快樂。

能力目標:用自己的方式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愉快地過“六一”。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知道“六一”節是全世界兒童的節日,設計一個“六一”小計劃。

教學難點:用自己的方式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愉快地過“六一”。

二、説學情:

現在,不少學生都自我為中心,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生活,他們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很少有孩子想想我們的幸福生活來自哪裏。孩子們的自我意識強烈,對自己的喜好知道的一清二楚,可對社會的瞭解是少之又少,特別是社會對兒童的關愛及社會上的同齡孩子的現狀也是知之甚少。因此,需要學生去感受有困難的孩子的生活,使學生能體會到生活在温暖的社會環境中的幸福和快樂。

三、説教法

《品德與生活》課程具有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這三個基本特徵。本課教學採用直觀教學法和互動教學法,以現實生活為主要源泉,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用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和小組交流等多種互動形式,讓師生雙方在活動中相互交流、溝通、啟發、補充。

四b、説學法

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以及重視培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基於以上觀點,在本課教學中我主要指導學生採用“合作探究、觀察思考、交流反饋”等方法,讓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使學生在活動中發揮自主意識和創造才能,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

五、説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內容,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我以組織學生活動的形式設計了三個環節,即:回憶“六一”, 制定“六一”小計劃,“手拉手”過六一

第一環節:回憶“六一”

俗話説:“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上課時我提問的方式引出“六一”兒童節。然後講解“六一”國際兒童節的來歷。隨後我讓學生回憶去年的“六一”是怎樣過的,接着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六一”節活動的場景:小朋友們有的盡情唱歌,有的歡快舞蹈,有的在做遊戲,還有的在進行拔河比賽,他們是多麼快樂呀!此環節通過學生交流、媒體播放,勾起學生的回憶,為下一環節做好鋪墊。

第二環節:制定“六一”小計劃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提出:“要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我充分關注學生個性差異,以教材中一年級五班李羽小朋友的“六一”小計劃為樣本,讓學生小組之間討論、交流,説説自己打算怎樣過今年的“六一”節,並制定出“六一”小計劃。讓學生各抒己見,為自己的“六一”活動出謀劃策,既尊重了學生獨特的感受,也是對學生能力的鍛鍊,同時也突破了本課的重點。

第三環節:“手拉手”過“六一”

課標指出:課程以兒童生活為基礎,但並不是兒童生活的簡單翻版,課程的教育意義在於對兒童生活的引導,用經過生活錘鍊的有意義的`教育內容教育兒童。這裏我安排了這樣的活動:“手拉手”過六一。播放身邊有困難的小朋友的視頻,讓學生通過對比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是快樂的、幸福的,同時也瞭解到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小朋友沒有享受到應有的快樂和幸福。在這裏學生的感情得到了昇華,產生了同情之心。此時我呼籲學生在今年的“六一”兒童節,與有困難的小朋友“手拉手”過“六一”。而後讓學生通過畫一畫寫一寫的方式表達對他們的祝願。在學生畫和寫的過程中,我播放音樂——《讓世界充滿愛》來渲染波動學生的情感之弦,使其更投入的寫、畫。接着隨着音樂的旋律我在黑板上搭起一座彩虹橋,讓學生上台粘貼作品並彙報交流,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只要我們人人伸出一隻手來幫助有困難的人,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美麗,更團結,更和平。最後我以邊歌邊舞的形式結束這堂課讓孩子們為自己的節日增添更多的快樂。

以上環節,通過讓孩子看一看、説一説、寫一寫、畫一畫的活動,燃起學生對有困難的兒童的同情和關愛,並能用自己的愛心去温暖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幫助他們,讓愛的種子撒向他們心田,昇華了感情,突破了難點。

六、説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教學內容的再現,是課堂精華的體現。本節課我的板書是這樣設計的:

手拉手過“六一”

保護兒童

共享快樂

這樣設計,簡潔明瞭,讓學生一目瞭然。

手拉手説課稿9

一、 説教材

教材分析:

《手拉手(小數混合運算)》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最後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本課通過問題的解決,讓學生體會整數乘法的分配律在小數中仍然適用,進而體會整數的運算定律在小數中仍然適用。並最終達到靈活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的目標。

教學目標:

1、能根據有關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體會小數計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體會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與整數完全一樣,整數的運算律在小數的運算中同樣適用,培養學生比較、類推的能力。並能運用這些運算律使計算簡便。

3、能利用學過的小數乘法和小數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體會到整數運算律在小數中同樣適用。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運算律進行小數的簡便運算。

二、説教學設計

整節課我分為了談話、新課和練習三個部分。

1、談話部分。

以為希望國小的孩子捐書、捐文具為切入點,引入新課。

2、新課部分。

通過解決問題,引發學生猜想。並引導學生驗證整數的乘法分配律、結合律、交換律在小數運算中是否同樣適用。最終讓學生體會並總結出整數的運算定律在小數運算中仍然適用這一結論。在解決問題後的彙報中,充分讓學生説出解題思路,分析每個算式表示的意義。並放手讓學生自己舉例驗證運算定律。

3、練習部分。

以闖關遊戲為切入口。我設置了試一試、能簡算的就簡算、敢挑戰嗎三道關卡。並給每一關都設置了相應的分值,來激勵學生。第一關填一填,讓學生體會整數的運算定律可以運用於小數的'計算,可以使小數的運算更加簡便。第二關森林醫生能簡算的就簡算,設置了一道能簡算和一道不能簡算的題。讓學生獨立計算,並在計算中發現並不是所有混合運算都能簡便計算,只有能簡算的才簡算,不能簡算還是要按順序運算。其中不能簡算的這道題學生有可能從多種角度思考。有可能改變原題,如加上小括號,有可能改變運算順序,還有的不仔細看題,僅僅為了簡算,把不能簡算的題生拉硬拽的使用乘法分配律簡算。在學生的彙報過程中要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抓住契機,及時追問學生,讓持有不同意見的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使道理越辯越明。第三關敢挑戰嗎,設置了一道難道較大的拓展題。這道題是專為部分優生設置的拔高題,從而滿足各種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每個練習的目的應該更加明確,每完成一個練習之後一定要加以小結。在練習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成,把每道題挖深挖透。

手拉手説課稿10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手拉手》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蘇教版第六冊第四單元的一首歡快活潑的兒童歌曲。歌曲以生活在大城市的小豆豆和生活在山溝溝的小妞妞的對話形式展開,兩位小朋友雖然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但都擁有着相同的理想,攜手走向新世紀,共同建設新中國。

2、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標要求和設計理念,再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本課設計如下教學目標:

⑴知識目標:用歡快活潑的聲音去表現歌曲。

⑵能力目標:認識附點八分音符,瞭解它的時值並在演唱時唱準附點。

⑶情感與態度:通過學習,提高學生的情感認識,充分感受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温暖,啟發學生應該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共同進步。

3、教學重難點:

歌曲中附點的演唱及歌曲強弱的力度變化

4、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投影

二、説教法:

本課包含了音樂、美術、文學、自然等多學科的相關知識。在教法上,我綜合運用了創設情境,興趣引入法、視覺圖想法、談話法、體驗法、音樂表演法等教法誘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和豐富多彩、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將音響效果與視覺形象結合起來,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老師主導作用,而且相互結合。

三、説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本節課,我以“交朋友”為突破口,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引導學生用“欣賞、感受、探究、討論、表演、合作”等多種法師學習,讓學生去感知音樂、演唱音樂、表現音樂,使他們在愛學、樂學的基礎上獲取知識、形成技能。

四、説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上課開始,我會以提問的方式進行:“同學們知道地球村嗎?想去看看嗎?讓我們排起小隊,一起去參觀好嗎?”通過這一提議,充分的激發了同學們的興趣,情不自禁地被老師吸引過來。播放地球村的視頻動畫,讓同學們看到美麗的大城市與偏僻的小山村,為下面新授打下基礎。接着提問“同學們都看到些什麼呢”讓學生自己總結。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的新課標要求。“對呀,有繁華的大城市,也有偏僻的小山村,可是,不管是哪呀,地球村的小朋友都是很熱情的喲,看,他們來跟我們交朋友了!”

2、新授

播放課件,動畫人物有節奏的做自我介紹:

我叫小豆豆

我愛踢足球

我叫小妞妞

我是小歌手

師:“我們也來做個自我介紹吧。”

請同學們也用相同的節奏做自我介紹:

如:我、叫X XX 0

我、愛X XX 0

通過遊戲和學生自主參與,讓學生在輕鬆愉悦的環境中解決本課的重難點附點。

師:“好棒!看,已經有兩位小朋友變成好朋友了哦。”

自然地銜接到新歌教學環節,播放歌曲視頻《手拉手》,將形象直觀的.視頻與音響效果相結合,讓學生直接感知歌曲。接着請同學們找出歌曲中兩個主人公的相同點與不同點。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總結。只有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世界才會更加美好。

3、學唱歌曲

再次播放《手拉手》

初步感知歌曲之後,出示歌詞,教師示範分角色有節奏的朗讀歌詞。請學生分組分角色朗讀歌詞,注意附點節奏的準確性。熟悉之後播放伴奏,老師跟學生分角色朗讀歌詞。充分體現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教學理念。

認識附點八分音符,因為之前做自我介紹的時候已經學習過了,所以難點自然就解決了。請同學們找出歌曲中的附點八分音符。

引導學生用lu跟琴哼唱全曲,熟悉旋律走向。使學生再次獲得審美體驗,感受旋律美。接着填詞學唱。

在學會的基礎上,採用多種形式(師生合作,分組,分角色等)進行演唱,注意歌曲的感情處理。請學生自主進行角色表演唱,然後小組互評。這一設計可以使學生從感知美、體現美上升到創造美、表現美,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體驗的機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4、拓展

師:“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像小妞妞這樣的小朋友,他們有的貧窮,有的殘疾,有的失去了爸爸媽媽。”進一步的情感昇華,播放相關視頻圖片。讓同學們直觀的感受到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們是在怎樣的環境下生活的。請同學們説説自己的看法。師:“我們社會主義大家庭是如此的温暖,人人友愛團結,你們看——”播放互幫互助的視頻圖片。讓學生得到深刻的情感認識,真切感受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温暖,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設計“手拉手”活動方案,將想法落實到現實。

5、小結

最後,讓同學們在《手拉手》的歌聲中結束本節課。

本節課,我以“手拉手,交朋友”為主線,層層深入,循序漸進,使學生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感受音樂的“美”。在新課標的引領下,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理念,力求為學生創設愉悦、輕鬆、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和音樂環境。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教材內容的分析、設計及安排,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評委、老師給予指正,謝謝!